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42)
2023(12207)
2022(9463)
2021(8252)
2020(6709)
2019(14724)
2018(14192)
2017(26858)
2016(14309)
2015(15894)
2014(15679)
2013(15796)
2012(14435)
2011(12591)
2010(12796)
2009(11886)
2008(12087)
2007(11055)
2006(9596)
2005(8917)
作者
(40523)
(33748)
(33657)
(31905)
(22011)
(16080)
(15298)
(13106)
(12687)
(12237)
(11603)
(11410)
(10988)
(10562)
(10451)
(10315)
(10040)
(9916)
(9781)
(9699)
(8384)
(8277)
(8213)
(7727)
(7585)
(7499)
(7492)
(7480)
(6653)
(6469)
学科
(81562)
(77445)
经济(77374)
(76253)
企业(76253)
管理(63260)
方法(37349)
业经(30630)
数学(29457)
数学方法(29300)
(27412)
(23371)
(20861)
财务(20848)
财务管理(20826)
技术(20578)
企业财务(19816)
农业(17732)
中国(16702)
(16475)
贸易(16465)
(16129)
(13686)
(13207)
(13186)
理论(12888)
技术管理(12797)
(12514)
(12413)
产业(12336)
机构
学院(218875)
大学(213873)
(100980)
经济(99465)
管理(95177)
理学(82355)
理学院(81701)
管理学(80976)
管理学院(80562)
研究(62127)
中国(50824)
(47406)
(43150)
财经(38075)
(34738)
(33778)
科学(32614)
(31916)
经济学(31489)
中心(29634)
经济学院(28941)
(28802)
商学(28441)
商学院(28219)
财经大学(28044)
业大(28035)
北京(26564)
经济管理(26472)
(26101)
研究所(25414)
基金
项目(142452)
科学(116222)
研究(109543)
基金(106634)
(89650)
国家(88844)
科学基金(80289)
社会(74087)
社会科(70842)
社会科学(70826)
(55860)
基金项目(55705)
教育(50152)
自然(48832)
自然科(47820)
自然科学(47814)
自然科学基金(47074)
(44803)
编号(43522)
资助(42735)
(34495)
(33863)
成果(33402)
(32778)
国家社会(32062)
重点(31123)
创新(30736)
(30736)
(29946)
人文(29445)
期刊
(108725)
经济(108725)
研究(63317)
中国(41227)
(40977)
管理(40213)
(29032)
科学(25331)
技术(24460)
学报(24168)
教育(20787)
农业(20438)
大学(20211)
财经(20063)
(20018)
金融(20018)
业经(19768)
学学(19087)
经济研究(17845)
(17307)
技术经济(15895)
问题(14322)
(14068)
(13698)
财会(12277)
商业(11867)
世界(11331)
现代(11084)
(11083)
统计(10960)
共检索到326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王瀚迪   孙涌铭   虞柳明  
数字技术是支撑贸易数字化的重要基础,目前已逐渐成为新发展格局下推进贸易强国建设的强劲动能。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申请的数字技术领域专利文本,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测算数字技术专利的创新度指标,进而考察异质性数字技术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应用数字技术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种促进作用主要由高创新度的颠覆性数字技术引起,而低创新度的渐进性数字技术对出口质量无显著影响。具体来说,颠覆性数字技术通过优化生产经营效率、促进服务化转型和加速创造性破坏三方面机制作用于企业出口质量。本文研究结论提供了数字技术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为进一步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推进数字强贸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忠   潘欣贤   谢卫红   邹玉坤   李淑荧  
数字化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厘清数字化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尤为重要。借助IPC分类号识别出2012—2021年智能制造上市公司数字化创新专利数据,从重组视角出发,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对专利摘要信息进行学习,进一步将数字化创新专利划分为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两类,以考察二者对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设计重组和使用重组能够显著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且使用重组的影响效应更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化创新可以通过缩小企业纵向边界和扩大企业横向边界促进智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对处于技术快速变化行业和高市场化水平区域的智能制造企业而言,数字化创新的经济效应更为显著。结论可为智能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提供启示,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本文理论剖析投入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展开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投入数字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主要表现为有意识淘汰性能落后的低质量产品,将有限的资源更多投向靠近质量前沿的高质量产品进行生产并出口。机制检验发现,投入数字化主要通过对企业内部产品质量差异化调整、边际成本差异化调整与产品转换能力提高效应这三条渠道,来优化出口产品质量结构。异质性检验显示,相对于中小微型、低国际市场竞争行业、资源型城市企业组,投入数字化对大型、高度国际市场竞争行业、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组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构优化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史瑞祯  桑百川  
本文选取2003—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的微观数据,检验行业信息溢出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同行业出口规模及产品多样性信息溢出显著促进企业出口质量升级,这一结论在更换核心变量指标、考虑城市溢出冲击和聚焦一般贸易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地,行业信息溢出通过自有信息网络和跨行业信息网络对企业出口质量产生“持续性”和“传递性”的影响。此外,上述影响效应还因信息接收方和供应方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亮   李冬   史慧芳  
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以外国在华专利申请为表征的跨国技术信息流动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是研究以“引进来”促进“走出去”的一种崭新形式。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外国在华专利申请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显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是促进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技术信息含量方面,外国发明专利授权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作用更强。此外,外国在华专利申请的质量提升作用在国有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中更为突出。上述结论对中国企业更好地利用外国技术资源、提升出口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持续期与出口产品质量呈U型关系,短暂进口在质量提升上并不明显,适时进入以及持续进口能显著提升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高璐  
中国处于质量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于进口中间品能实现技术溢出、优化资源配置,因而可能会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匹配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能显著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剔除加工贸易后结果更加显著,然而进口中间品使用强度对产品质量提升呈递减趋势;运用PSM逐年匹配解决内生性问题后采用DID和FE也得到一致结果,进一步发现高技术产品提升出口产品质量也较高,而受技术垄断影响来自高收入国家、高技术国家的中间品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有限;从动态角度看,进口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秀云   刘岳虎   高拴平  
技术融合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推动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背景下,研究技术融合究竟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问题尤为重要。使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融合的深化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分析表明,技术融合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外资企业以及沿海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技术融合深化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固定成本投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市场化程度以及政府支持力度会在技术融合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深化技术融合,搭建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优质要素资源流动,重点培育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明明   杜鹏飞   方紫意  
出口产品质量事关我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及企业国际竞争力,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变革着外贸企业的生产函数和要素组合,对出口产品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数字化视角,通过手工整理计算2012-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并与同期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延长生产迂回长度、深化分工网络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先进技术外溢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充足资源投入条件;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创造了高级劳动力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震坤  綦建红  
本文采用2000—201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匹配数据,考察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动态效应。估计结果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出口产品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检验后依然稳健。基于中介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使用工业机器人能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边际成本,从而实现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这种提升效果在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基于动态视角的拓展研究进一步发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会带来贸易拓展效应,但新建贸易关系的产品质量相对较低;也会带来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低质量产品将从中高质量产品中抢夺市场份额,引发激烈的竞争效应;还会带来先发优势效应,即率先使用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获得的质量提升效果远高于平均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谭智  王翠竹  李冬阳  
本文使用2000~2005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制度质量的角度,描述了出口企业在目的国的动态特征;采用企业—时间固定效应和赫克曼两步法两种方法,研究企业在目的国的生存状况和出口增长情况,同时,分别对不同地区企业和不同所有权企业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目的国的制度环境越好越有利于出口企业的生存,但越不利于企业的出口增长。这些结论可为中国企业选择出口目的国以及保持出口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冠宇   马野青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下,信息化建设能否助力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是关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2002—201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数据,借助“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化建设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对不同类型企业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创新效率,以及降低中间品进口价格与出口信息成本来实现;拓展性分析发现,信息化建设还会促进企业出口规模增加与出口市场拓展;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化建设存在明显的后发优势,后批“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效应较前批更强。本文的研究为“信息化”与“走出去”两大发展战略能否实现良性互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与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汉涯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的合并数据集,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以企业出口目的地加权经济增长率作为出口额的工具变量,通过考察出口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对"贸易引致学习"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2000-2006年间,企业出口扩张对企业总专利申请数提升的贡献率是13.21%,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加的贡献率分别是15.61%和13.18%,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只有从事一般贸易或出口到发达国家,其出口额的增加才能促进高质量专利-发明专利-申请数的增加。所以,在我国出口增速放缓、发展模式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应鼓励企业与欧美发达国家开展贸易,鼓励企业在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进行一般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汉涯  
本文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中国专利数据的合并数据集,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以企业出口目的地加权经济增长率作为出口额的工具变量,通过考察出口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对"贸易引致学习"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在2000-2006年间,企业出口扩张对企业总专利申请数提升的贡献率是13.21%,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增加的贡献率分别是15.61%和13.18%,但是对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只有从事一般贸易或出口到发达国家,其出口额的增加才能促进高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