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3)
2023(10001)
2022(7800)
2021(6711)
2020(5198)
2019(10945)
2018(11046)
2017(19959)
2016(10630)
2015(11884)
2014(11603)
2013(11005)
2012(9733)
2011(8737)
2010(8815)
2009(8147)
2008(7854)
2007(7394)
2006(6600)
2005(5693)
作者
(30063)
(24941)
(24664)
(23579)
(15723)
(11919)
(11383)
(9536)
(9409)
(8971)
(8395)
(8239)
(7922)
(7625)
(7564)
(7528)
(7356)
(7328)
(7306)
(7070)
(6175)
(6070)
(5835)
(5734)
(5725)
(5583)
(5489)
(5434)
(5007)
(4995)
学科
(42903)
经济(42762)
管理(35285)
(34598)
(29582)
企业(29582)
业经(17345)
方法(15638)
(14345)
技术(13583)
中国(12883)
数学(11154)
数学方法(10990)
(10547)
理论(10524)
产业(10088)
农业(9581)
信息(9483)
总论(8970)
信息产业(8760)
(8502)
(8204)
(7770)
(7647)
贸易(7639)
(7444)
技术管理(7438)
(6838)
银行(6826)
教学(6755)
机构
学院(151128)
大学(145966)
(57352)
管理(56594)
经济(55943)
理学(48150)
理学院(47647)
研究(46925)
管理学(46754)
管理学院(46452)
中国(36041)
(30422)
科学(28553)
(26629)
(24825)
(23103)
中心(22965)
(22944)
业大(21131)
(20923)
财经(20794)
师范(20727)
研究所(20416)
技术(20029)
(20014)
北京(18688)
(18656)
农业(17830)
经济学(17293)
(17159)
基金
项目(99247)
研究(78099)
科学(78085)
基金(68959)
(59550)
国家(58988)
科学基金(50993)
社会(50653)
社会科(46905)
社会科学(46886)
(41022)
教育(36129)
基金项目(35317)
编号(34577)
(33056)
自然(29904)
自然科(29242)
自然科学(29239)
自然科学基金(28704)
成果(27331)
资助(26466)
课题(23247)
重点(22350)
(22331)
(22151)
项目编号(21291)
国家社会(20778)
创新(20741)
(20604)
(20160)
期刊
(68870)
经济(68870)
研究(43746)
中国(34666)
教育(24372)
(22453)
(22423)
管理(21794)
学报(21565)
科学(20106)
技术(18106)
大学(16815)
农业(15600)
学学(15363)
业经(13287)
(11601)
金融(11601)
图书(11393)
经济研究(11086)
财经(9971)
技术经济(9185)
职业(8782)
(8743)
(8618)
论坛(8618)
科技(8473)
书馆(8345)
图书馆(8345)
(8127)
(7798)
共检索到23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新春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生产体系出现物理和虚拟两个层面的划分。由于数字技术本身具有垄断特性,在其市场化过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也随之表现出一系列分层趋势,如产业分层、就业分层、资源配置渠道分层等。这些分层是应新技术生产力布局需要而产生,却为行业垄断、多层面财富分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导致中等收入群体在新技术环境中的经济基础退化,零工阶层扩张,零工劳动者"劳动者身份"难以确认等问题。文章针对社会再生产分层引发的诸多问题,从反垄断、数字确权、培育中等收入群体、规范零工经济发展、引导培育现代科学劳动者等方面提出应对举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在村庄熟人社会中,能力、人品和人缘是"面子"的基本要素,并赋予"面子"以实体性。日常性人情的互动是"面子"生成的基础,家庭则构成"面子"运行的基本动力。"面子"因而与主体内在属性紧密相关,呈现出较强的伦理性、社会性和较弱的策略性、表演性。"面子"的分化形成了村庄社会分层和村庄权威结构,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层次不同、形态各异的权力运作机制,表现为"统合——孤立"机制、"转化——平衡"机制和"渗透——规训"机制,从而促进了村庄公共秩序、社会交往秩序和家庭生活秩序的再生产。然而,市场化逐渐导致"面子"的物化,"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珍  吴芃梅  
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和科技思想为向导,通过对社会数字化嬗变的深刻探究,剖析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对社会生产过程所形成赋能效应,以及在社会再生产领域所带来的劳动的异化、活劳动代替及数据要素资源化进程加快等现象。在强调数字经济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数字经济所诱发的非均衡性矛盾。通过多方面分析,希冀在抑制数字经济不利效应的基础上,为探寻我国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提供思想支柱。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锡奎  
社会再生产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统一整体。在这一统一整体中,投资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环节而存在,但是却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从资金分配、资源配置角度考察,投资属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的要素之一。从投资经济活动的需求加以分析,投资则属于社会再生产消费环节的要素之一。投资经济活动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过程,即投资品的消费和直接或间接为投资经济活动服务的活劳动的消费。从投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宸梓  白永秀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之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数字技术以其高通用性、高渗透性、高共享性等属性快速渗透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打通城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存在的诸多堵点,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四环节的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从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内涵入手,阐释数字技术赋能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的数字化变革,探讨数字技术在城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上如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盘活城乡商品和要素流通和促进城乡消费协同升级等方面提出数字技术赋能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构建和谐健康的城乡关系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晓露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中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情况不太相符,在理论界引起不少争议。尝试将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模型化,通过分析两大部类积累率及增长速度间的变化规律,发现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框架下消费资料生产有可能优先于生产资料生产,并推导出了均衡积累率。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扩展在目前情况下仍适用于我国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传忠  王亚丽  刘志鹏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关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PDTC演进模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互联网平台的演进路径。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通过跨界融合逐渐实现从消费环节至生产环节的垂直演进,主要受供需媒介和技术锁定的影响,因此处于社会再生产不同环节的企业有四种演进路径。有鉴于此,为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平台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作用,应继续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核心理念,一方面,采取积极政策激发供需媒介的促进效应,理顺新经济新业态参与主体的生产关系;另一方面,辩证地看待互联网平台的通用性与专用性,通过核心技术创新促进互联网平台在生产环节的应用,构建新型产业组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CEPS 2014),研究了我国初中在校生的影子教育活动,深入探讨了课外补习、学生成绩与社会再生产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城市、排名靠前学校、家庭资本多、成绩好的初中学生更可能接受课外补习;采用PSM研究方法发现初中生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有助于提高语文、数学、英语各单科成绩,但对各单科成绩提升幅度有较大差异;未参加学术类课外补习初中生语数外各科潜在补习收益均高于参加课外补习组的补习收益。本研究政策启示是:课外补习已经成为继学校教育之外另一种教育社会再生产的新机制,且课外补习正日益强化学校教育社会再生产功能,对义务教育公平和正常社会流动构成了严重挑战。政府需要改变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朝阳  
高等数学课程在高等院校课程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承担着基本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形成的任务,其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关系到这一功能的发挥。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多元化、层次化的培养目标,对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理论及实践进行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连森  
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阶层结构的现代化。职业教育通过参与产业工人阶层的生产,从而对社会阶层结构产生影响。历史地来看,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产业工人队伍的构成主体经历了由城镇户口居民到农村户口居民转变的过程,换言之,即是传统产业工人向新产业工人的转变。基于再生产理论的视角,职业教育以地位教育的逻辑服务于传统产业工人阶层的生产,而以生存教育的逻辑促进了新产业工人阶层的生产。结论认为,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是现代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在阶层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应然方向是由阶层再生产转变为促进社会弱势阶层的向上流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惠丽   裴潇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开来,数字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进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本文基于TOE框架,结合NCA与fsQCA两种方法对50家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进行复杂因果研究,深入分析各要素间的协调联动机制,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征和转型路径。研究发现: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的因素是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关键条件,但是单个因素并不构成必要条件;实现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路径有4种,即通用探索型、被动索引型、谨慎尝试型和自主突破型,制造企业应充分结合自身业务基础与资源禀赋优势作出选择,统筹兼顾、锻强补短,灵活部署技术资源,以获得数字价值提升。分析路径结果可知,当前我国取得显著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制造企业大多依靠通用应用型技术和垂直应用型技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冯娟  
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的。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是与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为此本文结合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提出社会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协同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同时,在厘清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本质关系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提出实践路径。具体而言:应提高供给质量,增强供给效率,形成供给新动力;构筑合理的初次分配、公平的再分配,规范分配秩序;畅通供需匹配渠道,提升商业服务质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营造良好消费环境;促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高度融合,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强   程恩富  
经济循环是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经济循环畅通要求预付到流通中的货币流回到它的起点、国家-部类×国家-部类维度的再生产平衡公式成立。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和竞争的强制规律使循环畅通的条件难以满足,技术进步单纯作为价值增殖手段的资本积累引起四大部类相继出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循环受阻,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收缩、预付资本增殖能力降低,经济增速因此下降,这可从纳入产能利用率的经济增长公式得到反映。国际国内经验数据表明,产能利用率、经济循环速度、经济增长速度呈相似走势,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上升,危机爆发时大幅下降,经历“V型”反转后趋于下降。我国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循环不畅、增速放慢的原因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为实现我国经济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中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大循环”和“双循环”。统筹提高供给质量和扩大国内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键举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是一个宏观经济模型,其解的一种模式表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具体安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基于市场经济中两大部类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以及每个部类使预付资本不断地增殖的内在要求,构建扩大再生产中两个部类的合作博弈机制。在这个机制和资本积累均衡条件约束下,两大部类作为"局中人"可以各自为了实现本部类利益进行合作博弈,形成"两人讨价还价"过程,最终产生全社会资本积累均衡的"纳什讨价还价解",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济群  
狄杰克所著的《渐深的鸿沟:信息社会中的不平等》突破了将数字鸿沟局限于技术设备接入差距的传统思维,重构了数字鸿沟理论,并分析了数字鸿沟的产生情境以及对社会参与的可能影响,提出了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建议。文章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该书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书中理论对未来的数字鸿沟研究及相关政策及实践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