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64)
2023(17321)
2022(14468)
2021(13370)
2020(11037)
2019(25185)
2018(24609)
2017(47476)
2016(25539)
2015(28863)
2014(28604)
2013(28016)
2012(25637)
2011(22802)
2010(22399)
2009(20199)
2008(19452)
2007(16968)
2006(14728)
2005(12613)
作者
(74322)
(61603)
(61465)
(58492)
(39181)
(29672)
(27932)
(24479)
(23518)
(21779)
(21018)
(20791)
(19544)
(19284)
(19139)
(18907)
(18566)
(18516)
(17736)
(17701)
(15332)
(15014)
(14995)
(14228)
(13887)
(13641)
(13612)
(13586)
(12445)
(12172)
学科
(103059)
经济(102950)
管理(77648)
(74310)
(61885)
企业(61885)
方法(49800)
数学(43535)
数学方法(42922)
(27763)
中国(27154)
(26095)
业经(25687)
(22263)
技术(20272)
农业(19573)
地方(18917)
理论(17854)
(17207)
贸易(17196)
(17059)
财务(16981)
财务管理(16945)
(16710)
(16707)
企业财务(16091)
(16050)
环境(15575)
产业(14623)
(14432)
机构
大学(362155)
学院(359549)
管理(145711)
(140575)
经济(137558)
理学(127248)
理学院(125891)
管理学(123482)
管理学院(122848)
研究(117512)
中国(85809)
(76706)
科学(75365)
(62240)
(59936)
(58044)
业大(56786)
中心(54157)
研究所(53528)
(51296)
财经(50878)
北京(47708)
(47222)
农业(47216)
师范(46674)
(46560)
(43703)
经济学(42390)
(41827)
技术(39745)
基金
项目(258264)
科学(203177)
基金(187680)
研究(185838)
(164872)
国家(163553)
科学基金(140884)
社会(117252)
社会科(111121)
社会科学(111090)
(101201)
基金项目(99360)
自然(92909)
自然科(90770)
自然科学(90744)
自然科学基金(89093)
教育(85864)
(85420)
资助(77390)
编号(75055)
成果(59057)
重点(57956)
(56498)
(54464)
(54165)
课题(51323)
创新(50542)
科研(49902)
国家社会(48560)
教育部(48375)
期刊
(145315)
经济(145315)
研究(99804)
中国(69035)
学报(60624)
科学(54826)
(52755)
管理(52320)
(47076)
大学(46080)
学学(43159)
教育(40583)
农业(37204)
技术(34603)
(25866)
金融(25866)
财经(24245)
业经(24129)
经济研究(23413)
图书(21180)
(20769)
(19503)
科技(18932)
技术经济(18805)
问题(18421)
(17131)
理论(16879)
资源(16280)
统计(16277)
业大(15806)
共检索到51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统  马国旺  
数字技术对就业质量产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影响,探索数字技术下可持续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本,对实现高质量就业、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LDS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引发了实际工作时间下降;物质资料丰裕下,货币因素、非货币激励因素、消费文化将重塑雇员偏好,工作评价上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雇主权力上升和组织文化所致的剩余劳动增加引发的雇员过劳。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缩短实际工作时间,改善工作评价,将缓解雇员过劳,有助于人力资本的恢复与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人类发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卫民  邵伟  季晓东  
基于劳动力天然再生成与有限存储的假设,采用经济优化方法,将工作过程中的疲劳积累与以劳动力储蓄池的再生产为目的的休息活动对生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折合为劳动成本,分别构建等分模型和拓展模型研究确定时域和不确定时域两种情形下的最佳工作时间,并基于上述模型对工作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强度系数和疲劳成本系数与最佳工作时间负相关,敏感性相等且为最高;休息成本系数与最佳工作时间正相关,敏感性次之;必要休息时间对工作周期决策的影响则取决于各项成本系数的构成比例,且敏感性为最弱。本研究丰富了劳动科学理论体系,成果可指导工作制度的改进,对于缓解当前产业工人中普遍存在的过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贝妮  
高校教师群体多数实行弹性工时制,没有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时间。但由于高校教师属于脑力劳动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并不泾渭分明;同时由于他们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更新,工作的准备时间较长,因此高校教师这样一个工作自由度和灵活度很高的群体,其累计工作时间可能很长。本文以437名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工作时间长短和时间分配为主线开展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劳动法》规定的法定劳动时间的18.8%。对工作时间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职称、行政职务、性格特质等。但工作时间有丰富的内涵,工时长短仅是表象,本文选取"疲劳蓄积度"作为切入点,对工作时间与"疲劳蓄积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娟  雷婷婷  
文章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运用中国城镇生活的面板数据,测量了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实现程度,并实证分析了工资水平、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量在不断增长;60%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充分实现劳动力价值;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相差悬殊;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与劳动时间则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低程度实现诱发劳动者超时工作。由此提出基于劳动力价值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娟  雷婷婷  
文章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运用中国城镇生活的面板数据,测量了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实现程度,并实证分析了工资水平、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量在不断增长;60%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充分实现劳动力价值;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相差悬殊;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与劳动时间则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低程度实现诱发劳动者超时工作。由此提出基于劳动力价值实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素娟  雷婷婷  
文章基于劳动价值理论,运用中国城镇生活的面板数据,测量了我国城镇居民劳动力价值水平及其实现程度,并实证分析了工资水平、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劳动者的工资和劳动力价值量在不断增长;60%的中低收入群体无法充分实现劳动力价值;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实现程度相差悬殊;中低收入群体的工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对工作时间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收入群体的劳动力价值及其实现程度与劳动时间则没有显著相关性;我国劳动力价值的低程度实现诱发劳动者超时工作。由此提出基于劳动力价值实现的超时劳动的管理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琦  
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实际工作互动的必要性,指出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共图书馆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互动的对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旦萍  蒉建政  
人力资本理论──人事工作的新视角邵旦萍,蒉建政正如同一个文学典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西方近三十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理论本是一种经济学理论,但由于职业的本能,笔者在学习这一理论中,却更多地从人事管理的角度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赖德胜  孟大虎  王琦  
基于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当前我国劳动者工作时间呈现八大特征:虽然工时制度逐步与世界接轨,但加班现象仍然严重;"长工时低收入"与"短工时高收入"并存;过度劳动伴随工时闲置;男性"长工时"与女性"第二轮班"并存;城乡劳动者工作时间差异大;特大城市劳动者上下班时间长;雇主比雇员工作时间长;假期时间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说,我国劳动者还普遍存在过度劳动的问题,加班现象严重,这也许是"中国奇迹"的密码之一,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可持续。为治理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工作时间,应考虑进行如下的一些政策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关键;制度设计是缓解过度劳动的基础;适当的差异化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光远  
我们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工作会议有一个务实的精神,因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当前有许许多多实际工作要我们发挥作用。不论宏观经济,还是微观经济,都需要技术经济学发挥作用;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农村建设,都需要技术经济学为之服务。从宏观方面来说,我们国家有许多事正在做。这些工作都要依靠科学,都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需要科学工作者提出各种意见,极力避免我们曾经发生过的失误和缺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欢  陈丝璐  郭凯莉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沟通普遍存在于人类工作与生活,并持续带来影响。本研究回顾了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相关文献,对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概念、测量、影响结果等进行了辨析与总结。其次,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系统构建了动机视角下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产生矛盾影响结果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未来潜在研究方向:一是加强对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触发因素的探讨、二是拓展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溢出效应、三是关注领导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后效、四是综合考察非工作时间与工作相关电子沟通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五是对组织管理实践进行适当引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建  夏天添  程豹  
基于自我损耗理论,通过日志研究设计对212名互联网企业员工展开连续5天的日志研究,揭示了非工作时间挤占对员工隔天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非工作时间挤占对隔天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当晚精神压力与隔天情绪恢复在非工作时间挤占与隔天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LMX能够显著正向调节非工作时间挤占与当晚精神压力之间的关系;员工亲和性能够显著负向调节非工作时间挤占与当晚精神压力之间的关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学书  刘玉梅  
现代社会时空观的变迁和管理理念的变革,规约着开放大学教师的时间管理,形塑着他们的工作生态。通过对开放大学教师的结构式访谈,透析其在时间组织和分配方面的冲突,从而展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生存境遇。结果发现开放大学教师时间管理出现职业发展长期性与现实各类事件的纠葛;倒计时和工作节奏的矛盾;权力关系和预约机制的冲突;工作与生活时间边界模糊;工作时间要求的整体性与实践中碎片化的困扰等问题。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摒弃"生理年龄"这一政策工具,给予不同教师群体发展机会;开放大学应落实时间预约机制,增强行政工作的计划性和协调性;教师自身要强化循环时间观认同,自觉促进教育回归。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新光  盛宇华  
连锁股东作为资本市场上企业间的经济关联,能否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发挥其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值得关注。基于超额雇员的视角,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了连锁股东与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连锁股东对企业超额雇员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和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连锁股东通过提升企业治理水平进而抑制了超额雇员,从而起到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连锁股东对超额雇员的抑制作用在财务风险较低及国有企业的情境下更为显著。研究结果为连锁股东的协同发展效应和监督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和丰富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企业人力资本结构调整的外部治理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潘清泉  韦慧民  
非工作时间的工作相关电子通讯(WEC_NWT)作为一种边界跨越行为,包含了频率及情感基调的内涵。文章以4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来自主管的WEC_NWT对员工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下级关系图式(SSG)和员工工作—家庭分割偏好特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WEC_NWT频率正向影响员工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而WEC_NWT积极情感基调则负向影响情绪耗竭和离职意向。另外,SSG可以缓冲WEC_NWT频率对情绪耗竭的正向影响,即高SSG情境下,频率对情绪耗竭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弱;而SSG可以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