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3)
2023(16020)
2022(12857)
2021(11501)
2020(9364)
2019(20578)
2018(20019)
2017(37805)
2016(20533)
2015(22297)
2014(21637)
2013(21431)
2012(19718)
2011(17664)
2010(17883)
2009(16706)
2008(16686)
2007(15229)
2006(13624)
2005(12572)
作者
(60003)
(50131)
(49852)
(46597)
(31875)
(24022)
(22329)
(19412)
(18941)
(17846)
(17100)
(16539)
(16029)
(15995)
(15468)
(15090)
(14861)
(14841)
(14535)
(14427)
(12702)
(12273)
(12088)
(11435)
(11345)
(11195)
(11174)
(11112)
(9932)
(9840)
学科
(94319)
经济(94223)
(90245)
(81429)
企业(81429)
管理(75284)
业经(34486)
方法(33497)
(30112)
(29007)
中国(26737)
数学(24908)
数学方法(24733)
地方(22127)
农业(22001)
(21382)
财务(21354)
财务管理(21330)
技术(21198)
企业财务(20278)
(19695)
(17254)
贸易(17238)
(16718)
(16191)
(15814)
(15789)
理论(15410)
(15103)
银行(15061)
机构
学院(294696)
大学(287550)
(125290)
经济(123066)
管理(117786)
理学(100556)
理学院(99496)
研究(98657)
管理学(98286)
管理学院(97715)
中国(77611)
(61087)
科学(58922)
(57769)
(55152)
(49743)
(46632)
财经(45144)
中心(45068)
研究所(44666)
业大(44552)
农业(43247)
(40998)
北京(38525)
(37175)
经济学(36963)
(35988)
(35661)
师范(35542)
商学(33739)
基金
项目(192062)
科学(152912)
研究(140477)
基金(139157)
(121972)
国家(120784)
科学基金(104794)
社会(91951)
社会科(87386)
社会科学(87366)
(77832)
基金项目(73667)
自然(66688)
自然科(65227)
自然科学(65209)
自然科学基金(64133)
(63833)
教育(62522)
编号(55735)
资助(54480)
(46575)
(45111)
成果(43443)
(43294)
重点(43190)
创新(41408)
(40918)
课题(38610)
国家社会(38422)
发展(37341)
期刊
(146882)
经济(146882)
研究(86542)
中国(63431)
(51654)
管理(49947)
(47941)
学报(44291)
科学(42464)
农业(35250)
大学(33789)
学学(32053)
教育(29901)
(29900)
金融(29900)
业经(27827)
技术(27125)
经济研究(23150)
财经(22662)
(21547)
(19638)
问题(18919)
技术经济(17137)
商业(15805)
科技(15044)
现代(14850)
(14826)
世界(14290)
财会(13724)
(13500)
共检索到455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影   梁祺  
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并购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并购直接驱动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证实,知识基础产生的知识叠加效应和盈利能力表征的财务倍增效应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并购或内部控制水平高、处于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数字并购中获益。鉴于此,应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并购,利用并购赢取的知识资本与盈利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俊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对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其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数量逐年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存在自我研发实力有待提升与国际化水平不高、受益本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够充分、高水平人才紧缺以及细分市场容量有限等问题。对此,应积极鼓励地区龙头企业对所在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帮助,提升其自我研发实力;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地区特色和示范效应;从待遇、政策、措施等全方位进行发力,招揽更多优秀人才;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拓展数字经济时代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成明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和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现阶段,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应用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弱、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鸿沟"、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间协作活力不足。未来我国应重点从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四方面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要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岳辉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对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和“增效难、融通难、提档难”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深化改革三大方向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杰   昌忠泽  
基于“专精特新”视角,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可以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因此,要大力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借力工业智能化助力民营中小企业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创新化发展,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国文婷   杨宇鸿   高一慧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智造的重要支撑,也是固链强链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上海沪工对航天华宇的并购案例,研究“专精特新”企业能否以及如何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结果表明,并购重组提升了上海沪工的发展质量,表现为创新投入及产出等经济绩效的增长,以及科研团队、管理梯队与经营机制建设等非经济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效能和企业战略是上海沪工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较强的政府效能将提供更多的政策激励和金融支持,增加企业创新资源储备;清晰的战略定位能提高并购决策的合理性可靠性,吸纳更多的技术资源与科技型人才。本研究为“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资本再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亮  罗幼强  何明圆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本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服务供求两端仍然存在多重约束。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明确其意义与重点,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从五个方面加快银行自身转型,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永生  
全面推动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优势,从创新服务模式出发,结合实际业务创新案例,提出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切实增加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本文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及中小商业银行的角度,对中小商业银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完善中小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切实需求、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和全面综合服务方案、完善精细化风险管理机制等策略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缙   高婷婷   石鑫   史乐峰  
从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作用效力视角,即从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外部环境等4个角度,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如何高效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机制;并在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指数、要素市场化指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基础上,以2011—2020年99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上述作用机制,及其在行业、规模和区位差异等方面的异质性影响。这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中面临的融资约束、创新型人才缺乏、数字化转型等问题提供了富有实践意义的切入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怀宁  
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从外部环境视角来看,当政府干预较多、信任环境偏弱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内部治理视角来看,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低时,智慧供应链建设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从供应链特征来看,当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强。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智慧供应链建设,运用数智技术赋能供应链发展;中小企业应积极参与智慧供应链建设,充分利用智慧供应链提供的信息与资源,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在全社会构建互信互利的良好商业生态吸引投资和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氛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亚平   史依铭  
以2011~2021年我国“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测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对“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赋能效应;代理成本效应、研发创新效应以及投资水平效应均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进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赋能效应仅在两职分离、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中心城市的样本中显著。此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和全要素生产率能够发挥协同效应推动实现“专精特新”企业内共同富裕。据此,应从夯实发展基础、疏通微观传导渠道、立足发展优势三个角度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助力我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立威   程泉  
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探究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组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或者数字经济不构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数字经济水平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发挥着普适作用。产生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即数字经济支持下的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协同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下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协同驱动型;产生非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缺失、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缺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刘勇  
本文以16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提质增效作用尚不显著;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规模、成长周期、行业类别密切相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支持、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运营能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关键影响因素,且影响效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三大关键影响因素的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呈不同高低等级变化,外部支持因素中的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影响效应最高,而政府政策的影响效应较低;数字化生产要素中资金预算、组织管理影响最直接;数字化运营能力因素中数据要素获取和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是最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