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1)
2023(8441)
2022(6202)
2021(5296)
2020(4192)
2019(9090)
2018(9030)
2017(17134)
2016(9307)
2015(10146)
2014(10068)
2013(9873)
2012(9396)
2011(8438)
2010(8624)
2009(7663)
2008(7857)
2007(6957)
2006(6096)
2005(5617)
作者
(28927)
(24209)
(23971)
(22998)
(15720)
(11576)
(10865)
(9166)
(9078)
(8736)
(8373)
(8321)
(7956)
(7691)
(7617)
(7562)
(7184)
(7047)
(7014)
(6996)
(6025)
(5998)
(5748)
(5572)
(5565)
(5404)
(5404)
(5032)
(4978)
(4762)
学科
(38348)
经济(38296)
管理(28535)
(26187)
(22107)
企业(22107)
方法(15254)
业经(13342)
数学(13235)
数学方法(12976)
(12375)
(10356)
中国(10216)
(10054)
银行(10034)
(9636)
(9591)
产业(9480)
(9453)
金融(9452)
信息(9238)
(8719)
总论(8637)
信息产业(8576)
(7580)
财务(7564)
财务管理(7537)
企业财务(7290)
(6962)
贸易(6960)
机构
大学(140542)
学院(136688)
(52103)
管理(51352)
经济(50893)
研究(48521)
理学(44256)
理学院(43651)
管理学(42762)
管理学院(42460)
中国(37033)
科学(30856)
(29373)
(28190)
(25081)
(24473)
研究所(22998)
中心(22333)
财经(22115)
(20812)
业大(20523)
(20273)
农业(19478)
(18513)
师范(18233)
北京(18214)
(17676)
财经大学(16890)
(16850)
经济学(16825)
基金
项目(96144)
科学(76004)
基金(72094)
研究(66627)
(64819)
国家(64358)
科学基金(54690)
社会(43517)
社会科(41406)
社会科学(41396)
基金项目(36933)
自然(35870)
(35699)
自然科(35184)
自然科学(35168)
自然科学基金(34583)
(31191)
教育(29781)
资助(29023)
编号(25622)
成果(22186)
重点(21821)
(21056)
(19745)
国家社会(19436)
(19358)
科研(18930)
创新(18588)
(18313)
计划(17995)
期刊
(53129)
经济(53129)
研究(38738)
学报(26759)
中国(25919)
(22364)
科学(22235)
(21777)
大学(19699)
管理(18995)
学学(18562)
(16054)
金融(16054)
农业(14643)
教育(12975)
财经(11224)
图书(10708)
技术(9835)
(9572)
经济研究(9100)
书馆(8196)
图书馆(8196)
(7989)
(7732)
业经(7616)
理论(6962)
业大(6888)
问题(6652)
实践(6357)
(6357)
共检索到203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雅俊  
在算法技术和海量数据的加持下,数字平台实施“大数据杀熟”等算法歧视定价的条件被简化,愈发隐秘而普遍。对于数字平台,算法歧视定价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目的的私利性商业行为。然而,随着数字平台数据要素积累、算法中性偏离和市场势力扩大,公共性逐渐被私利性侵蚀和异化,造成公共性滥用。在明确数字平台私利性和公共性的基础上,从算法歧视定价类型和平台公共属性表征两个维度具体分析平台公共性偏离。建议以数据保护、算法审查和反垄断监管作为三元路径,推动数字平台公共性回归,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惠彬  王思宇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所依托的算法推荐技术在给平台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同时,也可能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平台通过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运用算法定价技术,完成对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定价,对消费者施以价格歧视。平台型网络市场的双边性、交易的跨地域性及算法定价技术的隐蔽性,给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工作带来了挑战。监管规则滞后、监管手段和工具落后等成为市场监管部门亟须解决的难题。对此,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构建“平台-政府”从属监管模式,引入事前监管机制,革新监管规则、细化监管分工,进而建立智慧监管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戚业国  
现代社会"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使得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与私益性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影响高到等教育的发展":公共性"的增强提升了高等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挑战着大学的传统与精神;公益性的增强使得社会更为关注高等教育公平;而私益性的增强则使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日趋复杂化。现代大学制度重构需要从高等教育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与消费去思考大学制度的逻辑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勇  冯骅  
平台经济监管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两个监管主体,形成私人监管和公共监管并存的双重监管体系。本文针对平台经济这种双重监管体系进行探讨,比较了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在监管动机和监管手段上的区别,并结合平台经济的运行特征,认为在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体系中,应该以平台企业的私人监管为主,政府的公共监管为辅。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六兵  刘峰  
本文以2001-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稳健性的角度,探讨了贷款方式和企业性质对银行监管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担保借款对稳健性的需求明显高于信用借款。(2)银行在事后风险控制过程中,信贷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在国有企业里,信用借款比例越高,企业稳健性越低;在非国有企业里,二者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地,结合货币政策的变动,研究发现该歧视行为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年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治文  韩启然  熊强  
在平台企业对新老用户实施歧视定价策略下,通过构建用户单归属情形下三平台Salop竞争模型,考察并比较平台横向合并对歧视定价均衡的影响。研究表明,发生横向合并后,平台对新老用户的歧视定价以及其获得的利润与交叉网络外部性有关;在不考虑成本节约的情形下,与横向合并前相比,合并行为发生后,无论是否作为合并参与方,平台将不必然对新用户进行优惠,且歧视定价策略的制定取决于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大小。此外,平台企业的利润较合并前提高或降低同样取决于双边用户间交叉网络外部性的大小。上述结论有助于平台企业判断其横向合并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或作为其调整横向合并后歧视定价的依据;同时,也为有关规制部门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刘航  冯骅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博弈模型,从监管机制的视角对比分析了平台市场中政府和平台企业不同的监管方式对卖家质量选择与监管激励的影响。本文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监管模式:(1)政府直接对卖家进行单一的公共监管;(2)平台企业对卖家进行单一的私人监管;(3)政府和平台企业对卖家进行协同监管。通过对比三种监管模式下的均衡结果以及比较静态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单一监管模式,如果平台市场规模较大,平台企业私人监管下的商品质量将高于政府公共监管的质量水平;对于协同监管模式,如果平台企业承担的连带责任较大,政府与平台协同监管下的商品质量将高于任何一种单一监管模式。另外,政府与平台的监管力度并非简单的互补或替代,两者间的关系取决于处罚强度、平台规模、连带责任等参数。最后,从监管激励角度上看,对卖家处罚强度并非越高越好,存在一个适中的强度能够最大化并且最优地协调政府和平台的监管力度。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蒋溢峰  蒋曦  
收购实践中,上市地监管机构根据属地原则实施监管,公司所属地监管机构根据属人原则或者后果原则实施监管,一项收购可能面临双重乃至多重监管,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管辖权冲突由此产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亦春  黄霞  蔡庆丰  
本文首先对投资银行“利益冲突”行为的根源及表现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在介绍西方国家加强对“利益冲突”行为监管的逻辑思路和具体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近期西方学术界有关华尔街投资银行“利益冲突”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和综述,从学术角度探讨投资银行的“利益冲突”及其对市场的影响、美国监管当局出台相应监管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对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效率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兴  
在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中,各国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监管。但由于各国法律的显著差异、银行监管国际合作体制的不完善以及银行业在各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跨国银行监管面临着诸多困难。针对跨国银行监管中的法律冲突,我们应遵循协调、平等互利、对东道国经济与金融利益实行保护等原则,通过冲突法和实体法两种途径寻求解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至关重要。仲裁员的双重身份易产生争论点冲突,从而引发正当程序的问题。披露可能产生合理怀疑的情况并制定仲裁员的行为守则可一定程度上消除这种冲突。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磊  
ISDS仲裁员具有较为明显的身份特征、地域来源及性别特征。为解决投资仲裁员分布不平衡的问题,ICSID已开始尽量选择女性仲裁员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仲裁员。当事方指定仲裁员的天然争论以及仲裁员多种身份的重复交互,导致了仲裁员之间的感知风险、妥协风险以及偏见风险。扩大仲裁管辖权和维持ISDS体系的利害关系是对仲裁员的两大主要激励路径。不同当事方在ISDS中选择仲裁员时存在不平等信息或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仲裁员信息灰色市场的产生,影响ISDS仲裁程序。仲裁员及时彻底披露其与当事方的关系和潜在的冲突对保障仲裁员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超  
本文探讨数字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风险,提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共性是身份重叠,而身份重叠的问题源于资金端、资产端和中介机构的角色职能不清。强管制型的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遏制交易平台风险,自律型监管是平衡政府、平台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协调的最优方案。自律型监管需构建交易平台中介机构的基础业务监管规则、资金端的投资者保护监管规则和资产端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波  
金融综合化转型和分业监管体制的冲突导致了我国私募基金规制的监管竞争、监管纵容和监管套利。同质性的私募基金产品适用差异较大的监管规则,直接影响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投资者利益保护。要尽快打破基于有限理性的分业监管者和金融企业达成的无效率默契僵局,规则层面上的统合立法就成为在规避分业监管体制改革难题的同时还能推进制度供给的必然选择。以基金法修订为契机,建议重点从明确法律属性、市场竞争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私募基金横贯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