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5)
2023(12652)
2022(9799)
2021(8639)
2020(6775)
2019(15397)
2018(15003)
2017(28041)
2016(13858)
2015(14909)
2014(14518)
2013(14262)
2012(12749)
2011(11524)
2010(11591)
2009(10641)
2008(10372)
2007(9379)
2006(8067)
2005(7238)
作者
(37657)
(31840)
(31134)
(29821)
(20087)
(14900)
(14144)
(12009)
(11917)
(11237)
(10481)
(10402)
(10037)
(9808)
(9755)
(9461)
(9311)
(9051)
(8988)
(8698)
(7819)
(7422)
(7409)
(7224)
(7044)
(7040)
(6876)
(6633)
(6199)
(6021)
学科
(64211)
经济(64157)
(47716)
管理(47708)
(42743)
企业(42743)
方法(21708)
业经(21435)
技术(18152)
中国(17527)
产业(16726)
数学(16498)
数学方法(16294)
(15290)
(14239)
地方(13190)
理论(12716)
技术管理(12646)
(11156)
信息(11124)
(11093)
贸易(11082)
(11059)
(10666)
农业(10575)
总论(10547)
信息产业(10339)
(9854)
银行(9847)
(9836)
机构
学院(200190)
大学(200175)
(87802)
经济(86316)
管理(82674)
理学(71908)
理学院(71226)
管理学(70351)
管理学院(69946)
研究(63650)
中国(47399)
(40652)
(39749)
科学(35056)
财经(31693)
(29913)
中心(29144)
(28864)
(28719)
经济学(27934)
(26344)
师范(26128)
研究所(26031)
经济学院(25081)
北京(25079)
业大(24480)
(24002)
(23984)
(23807)
财经大学(23604)
基金
项目(138044)
科学(112571)
研究(107554)
基金(101449)
(86790)
国家(86061)
科学基金(76408)
社会(72607)
社会科(69168)
社会科学(69156)
(54920)
基金项目(53229)
教育(48096)
自然(45140)
(44841)
自然科(44189)
自然科学(44178)
自然科学基金(43430)
编号(42788)
资助(37393)
(35553)
成果(34265)
创新(32082)
(31557)
国家社会(31417)
重点(30956)
(30027)
课题(29212)
(29139)
项目编号(27461)
期刊
(97424)
经济(97424)
研究(60772)
中国(41822)
管理(35377)
(31201)
教育(25602)
科学(25256)
学报(24726)
(21698)
大学(20255)
技术(19405)
学学(18487)
业经(17449)
经济研究(16678)
(16141)
金融(16141)
财经(15966)
农业(14665)
(14122)
问题(12330)
科技(12070)
图书(11529)
技术经济(11502)
商业(10499)
(10024)
(9827)
论坛(9827)
现代(9352)
(8829)
共检索到298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蒙丹  
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市场主体推动。基于数字平台的价值创造与捕获特征,文章揭示了数字平台作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更有效的组织载体,以技术+组织的力量成为产业竞争力的新核心。数字平台模糊供需、开放互补、协同两化的价值创造过程,围绕数据要素的价值生成特点以及特殊的“平台锁定”战略,为产业升级带来了双轮驱动、融合创新、数据主导的新动力,使产业结构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共演中实现升级,形成了参与数字平台的企业升级新推动。但平台驱动效应会受到数字平台企业平台建设能力、平台参与企业平台利用能力,及行业专业技术积淀的影响。同时有赖于数据连通与平台外部治理水平。相对于现有研究关注数字技术作用而忽略了技术影响力的组织载体,本文从组织视角丰富了对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升级动力的理解,为健康平台生态建设的产业升级路径探索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桂华  
20世纪90年代初,捕获再捕获模型首次用来估计某一地区吸毒者总体规模。如同其它统计模型一样,它也是建立在一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如两样本独立,总体封闭,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有相同的捕获概率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培  刘晓南  
顾企互动已经成为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分析了顾企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以价值主张契合为互动前因,将互动内容和互动行为作为互动过程,考虑企业与顾客的获得价值为互动结果,构建了顾企互动整合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价值主张契合涵盖功能契合与感知契合,由此形成产品互动与人际互动并表现为不同的互动行为,进而影响互动结果,互动结果又对顾企的价值主张及其契合性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培  刘晓南  
顾企互动已经成为影响价值共创的关键因素。基于价值共创视角分析了顾企互动的内涵与特征,以价值主张契合为互动前因,将互动内容和互动行为作为互动过程,考虑企业与顾客的获得价值为互动结果,构建了顾企互动整合分析框架。研究表明:价值主张契合涵盖功能契合与感知契合,由此形成产品互动与人际互动并表现为不同的互动行为,进而影响互动结果,互动结果又对顾企的价值主张及其契合性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振刚  陈一华  尚钰  
关于破坏性创新价值创造与捕获的跨组织边界互动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存在理论缺口和实践必要性。本文从开放商业模式视角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破坏性创新扩散是一个依赖开放商业模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存在破坏性创新与其侵入策略的适应性,又存在破坏性创新侵入策略与价值创造和捕获策略的动态协调。第二,破坏性创新扩散依赖于商业模式开放度调整,并且在破坏性创新扩散的三个阶段,要求现有价值网络后发企业沿着“内向型→耦合型→平台型”路径提高价值创造的开放度,沿着“互利导向→互补导向→共生导向”路径提高价值捕获的开放度。第三,破坏性创新的演进日益依赖开放度更高的价值创造和捕获机制,这有助于后发企业深度嵌入更广泛的创新系统并颠覆已有主导逻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积海   周彩虹   王烽权  
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智能化发展势不可挡,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正重塑平台的匹配模式,已有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其价值创造机理。本文遵循“动因→机理→价值”研究主线,基于相关型和因果型两类典型推荐算法,以抖音和网飞为双案例研究对象,归纳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发展的价值动因,剖析不同价值动因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由此提出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相关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以群分”和“物以类聚”,通过产生学习效应与范围经济,促进“流量”价值创造;因果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通过产生复利效应和速度经济,促进“留量”价值创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积海   周彩虹   王烽权  
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智能化发展势不可挡,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正重塑平台的匹配模式,已有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其价值创造机理。本文遵循“动因→机理→价值”研究主线,基于相关型和因果型两类典型推荐算法,以抖音和网飞为双案例研究对象,归纳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发展的价值动因,剖析不同价值动因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由此提出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相关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以群分”和“物以类聚”,通过产生学习效应与范围经济,促进“流量”价值创造;因果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通过产生复利效应和速度经济,促进“留量”价值创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积海   周彩虹   王烽权  
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智能化发展势不可挡,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正重塑平台的匹配模式,已有研究尚未深入探讨其价值创造机理。本文遵循“动因→机理→价值”研究主线,基于相关型和因果型两类典型推荐算法,以抖音和网飞为双案例研究对象,归纳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发展的价值动因,剖析不同价值动因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由此提出推荐算法驱动内容平台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相关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以群分”和“物以类聚”,通过产生学习效应与范围经济,促进“流量”价值创造;因果型推荐算法主导的内容平台价值动因是“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通过产生复利效应和速度经济,促进“留量”价值创造。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江雪颖   邓钰欣   陈义斌   朱武祥  
救助危机企业有助于恢复市场微观主体活力,防范系统性风险传染,保持金融和社会稳定。本文基于10个典型案例开展编码研究,探究危机救助投资的价值创造模式和特征。研究发现,救助投资的价值创造有三类环节:价值发现环节,危机企业获得救助的必要条件是无畸变决策行为、所有权关系明晰,充分条件是具有价值来源;价值实现环节,危机救助人需提供两笔资金,理清债务债权关系并提供营运资本;价值捕获环节,通过在交易合约中设置下行威胁且控制关键资源能力,应对危机企业的行为风险。危机救助人综合精细化识别与发掘企业价值和谨慎的价值保障特点。本文总结了市场化危机救助的微观实现机制,对社会机构救助危机企业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烽权  江积海  
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之间存在一道“鸿沟”,能否构建出商业模式闭环以“跨越鸿沟”,成为新经济创业企业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中国新经济创业情境,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协同演化作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美团、小米和ofo的多案例研究,系统探索出新经济创业企业商业模式闭环的构建机理。研究表明:商业模式闭环构建过程包括单点突破、场景延伸和生态协同三个阶段,每一阶段在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动态平衡的同时都应形成一个能够自我强化的闭环,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并且为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每一阶段都需要同时对动态能力各维度进行部署,总体而言,环境感知和机会把握能力在所有阶段的重要性都很高,而组织重构能力的重要性则伴随阶段演进逐步提高。本文最终所形成的理论模型,能够贡献于现有文献对商业模式闭环构建以及价值创造和价值捕获相互关系考量不足的研究缺口,也是对动态能力理论在商业模式创新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旭  杨有德  
绿色技术创新已成为调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诱发了部分企业管理层捕获政府财政资源。本文根据绿色技术创新的不同经济效果,从资源捕获和价值创造两个维度探讨了绿色技术创新对政府补贴的差异化影响,并在企业生命周期视角下揭示了该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显示:以研发周期和产出数量占优的资源捕获型绿色创新对政府补贴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且该效应主要分布在企业成长期和蜕变期,而以产出质量和技术含量占优的价值创造型绿色创新未能显著提升企业对政府补贴的获取能力;资源捕获型绿色创新对政府补贴的影响具有产权异质性。本文在动态视角下一定程度地拓展了绿色技术创新与政府补贴关系的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小云   凌丹   刘慧岭   金泽虎  
本文基于2016版WIOT数据库,分析数字化对制造业价值捕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从要素组合角度探寻人力资本与数字化匹配程度在数字化影响制造业价值捕获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从整体上看,数字化可以促进制造业价值捕获;(2)从数字化来源看,国内数字化对制造业价值捕获的积极作用大于国外数字化;(3)分产业来看,数字化对低技术产业的价值捕获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对高技术产业的价值捕获影响不显著;(4)人力资本偏离数字化程度在数字化影响制造业价值捕获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照云  王宇露  
企业竞争力归根结底是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系 ,分析了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本问题 ,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种企业文化 ,只有当它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两方面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之和大于企业文化管理的成本时 ,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启涛  栾贞增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