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3)
2023(12344)
2022(9929)
2021(8827)
2020(7468)
2019(16945)
2018(16755)
2017(32923)
2016(17440)
2015(19583)
2014(19359)
2013(18665)
2012(17058)
2011(15106)
2010(15012)
2009(13428)
2008(12690)
2007(11038)
2006(9427)
2005(8131)
作者
(46105)
(38679)
(38356)
(36719)
(24563)
(18460)
(17593)
(15213)
(14879)
(13758)
(13249)
(12955)
(11987)
(11959)
(11902)
(11535)
(11500)
(11296)
(11278)
(11240)
(9462)
(9199)
(9129)
(8870)
(8836)
(8658)
(8388)
(8269)
(7635)
(7460)
学科
(81698)
经济(81619)
管理(53127)
(51932)
(42065)
企业(42065)
方法(41681)
数学(38077)
数学方法(37654)
中国(21143)
(20390)
(20000)
业经(19765)
(14333)
贸易(14325)
农业(14233)
(13845)
地方(13601)
(13304)
产业(13009)
(12994)
财务(12956)
财务管理(12926)
企业财务(12368)
技术(11677)
信息(11461)
(11454)
银行(11438)
(11344)
金融(11343)
机构
大学(241954)
学院(239406)
(104159)
经济(102298)
管理(101457)
理学(89043)
理学院(88240)
管理学(86812)
管理学院(86339)
研究(70774)
中国(55166)
(47744)
(47736)
财经(39347)
科学(38740)
中心(36586)
(36117)
(35132)
经济学(33345)
(32216)
业大(32026)
(31336)
经济学院(30431)
财经大学(29777)
(29645)
师范(29377)
北京(29000)
研究所(28329)
(27892)
商学(27115)
基金
项目(169907)
科学(137519)
基金(127836)
研究(126699)
(108997)
国家(108095)
科学基金(96425)
社会(84713)
社会科(80657)
社会科学(80643)
基金项目(66901)
(64399)
自然(60877)
教育(59692)
自然科(59641)
自然科学(59628)
自然科学基金(58596)
(54060)
资助(52354)
编号(51239)
成果(40827)
(38884)
重点(37185)
国家社会(36480)
(36013)
教育部(34945)
(34652)
人文(34265)
创新(33539)
课题(33450)
期刊
(101652)
经济(101652)
研究(65676)
中国(44163)
(36745)
管理(36563)
学报(30863)
科学(29443)
(27134)
大学(25390)
教育(24964)
学学(23468)
(23448)
金融(23448)
技术(22673)
财经(19475)
农业(17830)
业经(16956)
(16631)
经济研究(16630)
图书(15046)
统计(13883)
问题(13814)
(12635)
理论(12410)
技术经济(11675)
(11313)
决策(11295)
实践(11295)
(11295)
共检索到34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夏璋煦   丁守海  
数字平台用工属性的界定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在劳工领域的体现,也是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从控制权的视角解构平台用工属性,以劳动关系争议较大的网约车司机、外卖员和快递员为例,按照数字平台对从业者的控制过程、控制结果以及平台是否让渡控制权这一逻辑主线,并结合一项针对平台就业的专项调查数据考证发现,数字平台就业更具雇佣关系属性而非合作关系,但这一属性在不同工种间存在一些差别。对此,文章认为应从制度供给上规范平台的雇主责任,通过法律和监管双管齐下,加强对平台就业的规制,但也要根据不同平台职业的属性进行分类管理,不宜“一刀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晓勇  
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绝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货币与活劳动的交换活动,其本质上是设定资本即生产资本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劳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又结合的过程。“非雇佣数字劳动”概念的兴起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的新形态和新变化,也引起学者们对“非雇佣数字劳动中是否存在剥削和是否产生剩余价值”的争辩和讨论。本文借鉴马克思的雇佣劳动理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非雇佣数字劳动”的生产性和雇佣性,系统全面把握“非雇佣数字劳动”过程,也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探究“非雇佣数字劳动”的新特征以发展和创新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辉  
一个长期困扰着经济学的问题是:为什么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新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都是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是相同的,因而这两种生产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能使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其得到的报酬,即生产要素的报酬(价格)决定于其技术性质,而和采用的生产方式无关,这就使新古典经济理论成为超越任何社会形式的绝对真理。本文试图说明,资本不仅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关系,而且还代表着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后者在分配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决定于资本的社会属性,而不是决定于资本的技术属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俊英  
市场中的企业体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缔结的契约。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剩余索取权的份额。在传统经济时代,物质资产的稀缺性确保其所有者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而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有理性的"经济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得不让渡部分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资本雇佣劳动"推演为"劳动分享资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太超  邓宏图  
由于资本雇佣劳动的特点,“异化”的合作社受到学界、政界的诸多质疑。本文研究表明,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约束下,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缺乏是合作社表现出资本雇佣劳动特征的经济诱因,其根源在于交易成本。只有改变相关约束条件,才能使合作社由资本雇佣劳动的异化形态向劳动雇佣资本的本质规定性回归。一方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有助于缓解合作社面临的资金约束;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家返乡创业能够缓解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对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当前条件下,由农户和企业家共享合作社的剩余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合作社劳动雇佣资本的程度。随着二元体制的逐步破除以及人力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合作社终将转变为劳动雇佣资本的、真正由农户所有为农户服务的经济社会组织,进而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潘峰  
我国劳动立法未明确退休返聘关系的法律性质,各地对此规定不一,司法实践中退休返聘关系往往被视为民事雇佣关系加以调整,不能适用劳动法,导致退休返聘者权益保障的缺失。本文认为,我国法律应明确承认退休返聘人员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并通过专门立法保障其平等的劳动权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士云  李博伟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农业规模经营中,对雇工依赖程度增加导致的雇工道德风险及效率损失,同时分析社会资本对雇工道德风险的抑制作用,进而使用安徽省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1)农业规模经营中对雇工的依赖程度上升会引发道德风险,进而导致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种粮大户积累的社会资本能够抑制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中网络、组织和集体行动三个维度社会资本对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平均损失为19%,雇工单要素生产率的平均损失为52%,雇工存在很大的效率损失。(3)种粮大户劳动投入中雇工占比的增加导致雇工单要素生产率下降,进而导致技术效率损失;种粮大户积累的社会资本能够促使雇工单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提升,其中网络、组织和集体行动三个维度社会资本对效率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坡耕地和转入地规模过大会导致雇工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进而引发效率损失。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雷声  
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资本论》的主线。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运用总体规定性方法,在创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资本再生产论中,分析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性,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消费关系虽然是具有差别的不同方面,但却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研究《资本论》,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对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分析。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本文所论边界型民事雇佣可以理解为一般民事雇佣与劳动关系混同与交叉区域的用工行为,如,"勤工助学、实习""见习""超龄劳动者就业""互联网平台用工""建筑工地包工头承包用工"等。将这部分民事雇佣中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用工行为适当、适时纳入劳动法律规制,有利于保护处于中间地带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峰  刘文华  
本文所论边界型民事雇佣可以理解为一般民事雇佣与劳动关系混同与交叉区域的用工行为,如,"勤工助学、实习""见习""超龄劳动者就业""互联网平台用工""建筑工地包工头承包用工"等。将这部分民事雇佣中符合劳动关系特征的用工行为适当、适时纳入劳动法律规制,有利于保护处于中间地带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海峰  
古巴比伦时期存在着较为广泛的雇佣劳动,奴隶、自由民都频繁的出现在雇佣劳动中。雇佣劳动存在于农牧业、手工业、家务劳动及运输业等几乎一切经济领域。雇佣奴隶的期限一般为一年,雇佣自由民的期限则不固定,但一般雇佣时间较短。在雇佣工资方面,自由民雇工的工资明显高于奴隶雇工的工资,这不仅与他们不同的社会地位有关,也与他们所从事的劳动领域有关。古巴比伦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雇工租赁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奎  
市场经济中 ,企业的组织结构多是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相反。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是无关紧要的。当代经济学家在论证为什么是资本雇佣劳动时 ,基本上是一种规范性分析 ,试图论证资本雇佣劳动是合理的。而本文从实证的角度 ,提出“资源相对价格”假说 ,结合劳动者先天“弱势”以及“理性的无知”,论证了为什么事实上就是资本雇佣劳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左大培  
传统上把解释资本雇佣劳动企业的普遍性,等同于说明为何很少有工人管理的企业。本文指出,这种思维忽视了全债务筹资的"纯企业家所有的企业"广泛存在的可能性。本文以投资者所有的企业为广义资本雇佣劳动的这一概念作基础,说明了劳动者本人的财产有限、劳动者规避风险而要将其持有的金融资产组合多样化、在规避风险的劳动者与承担风险的企业主之间分配风险,以及买卖劳动者管理的企业成员资格的市场的缺失,是"对资本雇佣劳动的狭义的解释",而信贷限制则是一种"对资本雇佣劳动的广义而普遍的解释";此外,企业使用的实物资产不可能完全来自租借,也是对资本雇佣劳动的一种解释力较弱的广义而普遍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