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5)
2023(8984)
2022(6984)
2021(5993)
2020(5162)
2019(11770)
2018(11609)
2017(22833)
2016(12350)
2015(14055)
2014(14272)
2013(14333)
2012(13469)
2011(12230)
2010(12430)
2009(11749)
2008(11946)
2007(11069)
2006(9313)
2005(8429)
作者
(37899)
(31875)
(31788)
(30367)
(20063)
(15238)
(14776)
(12546)
(11925)
(11203)
(10641)
(10641)
(10091)
(9978)
(9932)
(9853)
(9791)
(9436)
(9209)
(9154)
(7786)
(7770)
(7638)
(7386)
(7138)
(7127)
(6986)
(6972)
(6310)
(6294)
学科
(57737)
经济(57679)
(38107)
管理(36656)
(29025)
企业(29025)
方法(27944)
数学(25063)
数学方法(24860)
业经(16260)
中国(15659)
(15030)
(14895)
(11956)
银行(11936)
(11565)
贸易(11562)
(11351)
(11286)
(11218)
(10987)
保险(10893)
产业(10763)
(10517)
金融(10515)
(10060)
(9924)
财务(9908)
财务管理(9878)
农业(9869)
机构
大学(189801)
学院(187589)
(78885)
经济(77231)
管理(75204)
理学(64443)
理学院(63759)
管理学(62754)
管理学院(62384)
研究(59207)
中国(49322)
(39112)
(38348)
科学(35882)
(32371)
财经(30594)
(29924)
中心(29326)
(28227)
业大(27839)
(27724)
研究所(27168)
农业(25793)
经济学(24919)
北京(24559)
财经大学(22830)
经济学院(22823)
(22695)
(22542)
师范(22426)
基金
项目(123662)
科学(97159)
基金(90688)
研究(89363)
(78516)
国家(77876)
科学基金(67067)
社会(57446)
社会科(54448)
社会科学(54431)
基金项目(47920)
(47571)
自然(43099)
自然科(42116)
自然科学(42101)
自然科学基金(41377)
教育(40472)
(40007)
资助(37153)
编号(36870)
成果(29930)
(27664)
重点(27225)
(25540)
(25456)
科研(24254)
国家社会(24089)
课题(23993)
创新(23839)
教育部(23839)
期刊
(81580)
经济(81580)
研究(53740)
中国(33676)
(30370)
学报(28761)
(28109)
科学(25671)
管理(24905)
(22420)
金融(22420)
大学(21423)
学学(20153)
农业(18426)
技术(15958)
财经(15126)
教育(14628)
业经(13315)
经济研究(13240)
(12766)
问题(10874)
理论(10649)
图书(10502)
(10385)
技术经济(10156)
统计(9828)
实践(9818)
(9818)
商业(9145)
(9026)
共检索到27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天序  
数字平台垄断问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挑战,需对垄断现象和反垄断规制进行再认识。数字平台垄断隐含诸多风险行为,包括涉及公民隐私的个人风险行为、涉及自有资本金不足的金融风险行为以及涉及企业暴利的社会风险行为。本文试图揭示导致数字化垄断遵循的新经济学规律与现象,尝试对三类风险行为进行分析与思考,探讨风险行为的缘起、特征和经济学规律,提出解决相关风险的实践思路。对数字税收视角下的全球数字经济垄断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应关注数字税对我国数字平台产业国际地位的影响,鼓励积极参与并主导包括数字税在内的全球税制改革以及全球反垄断规则的制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谢丹夏  赵魏一  李尧  阳李阳  
本文对平台停业引致的宏观风险进行分析,并阐述了该风险对于平台反垄断与平台监管的政策意义。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外生冲击与平台存活概率引入双边市场,对不同市场结构下平台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分析,本文发现,随着冲击强度增大,与单平台垄断市场相比,双平台寡头市场社会福利下降速度更慢,抗风险能力更强。当面临低强度外部冲击时,在网络效应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单平台垄断市场社会福利水平更高;当面临高强度外部冲击时,双平台寡头市场的强抗风险能力使其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单平台垄断市场。本研究为平台反垄断和平台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英  王亚南  
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与反垄断规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经济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算法价格歧视、算法价格合谋、独家垄断协议与封禁行为等价格与非价格市场行为,研究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特殊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反垄断规制之间的关联。案例研究发现互联网平台经济市场行为与市场结构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互联网平台的市场结构是有效的,实现了马歇尔冲突转化,平台经济反垄断规制的着重点应该在市场行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惺惟  
研究表明,平台垄断导致的金融风险传染性、涉众性和溢出效应更强,网络数据信息安全风险更加突出,混业经营特征更加明显,风险扩散速度更快,产生了新的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以科技之名逃避金融监管的问题突出。持牌经营是金融行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没有改变金融的风险属性。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需要加快构建对大型科技公司从事金融业务的监管框架,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约束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和金融市场秩序,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封思贤  杨靖  
近年来,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进行"大数据杀熟"的现象屡见不鲜,既侵占了消费者利益,又给反垄断部门执法带来了较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正在试行的数字人民币为治理大型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问题提供了新可能。通过构建消费者和平台企业的博弈模型,分析数字人民币发行后双方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等设计能保护消费者支付隐私,抑制"大数据杀熟",进而助力防范平台企业的数据垄断风险。数字人民币能够提高用户支付效用,增强消费者使用意愿,并通过不断分流平台企业数据降低数据垄断风险。防止大型平台企业利用数据垄断优势攫取不正当利益,应尽快推进数据要素权属立法保护,创新支付领域反垄断与金融监管方式,加大数字人民币稳妥推进力度,推动数字支付市场不断审慎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赖丽华   邱琳  
当今社会已步入数字时代,数字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平台外链封禁行为是日益激烈的数字平台竞争的副产品。数字平台外链封禁行为会抑制平台经济的良性竞争,造成无序扩张、强者通吃的局面。通过对数字平台外链封禁行为的内涵界定、违法表征分析、行为性质辨析,本文认为该行为的性质属于我国反垄断法所规制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同时,存在封禁垃圾外链、屏蔽作弊外链、屏蔽违法信息等豁免事由。可通过借鉴欧盟“守门人”思路,完善相关立法赋予超级平台特殊义务;确立必需基础设施理论,完善我国反垄断相关立法两个方面对数字平台外链封禁行为的反垄断立法规制进行优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是自我优待的一种新形式,代表着平台企业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平台内第三方卖家非公开数据分析结果以增强自营业务竞争实力的行为,实践中存在调整报价、复制并推出新商品、调整库存等多种表现。平台对第三方卖家非公开数据的使用会产生损害竞争的效果,从而可能违反反垄断法。在没有统一违法性标准和判决先例的前提下,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的违法性判断应注重分析数据种类、数据属性、数据使用目的,以及是否存在弥补竞争损害替代性渠道。为修复平台数据型自我优待造成的竞争损害,反垄断执法机构应设置较为具体的救济措施。行为性救济方面可以要求平台设立数据隔离机制,确立数据最小化原则,建立数据使用的同意规则,且考虑平台对第三方卖家开放部分数据;当行为性救济实施效果不佳或平台已多次实施数据型自我优待行为时,结构性救济如剥离平台自营业务线也存在适用空间。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创  
本文结合平台经济学(多边市场理论)一般原理和中国实践,分析了当前我国平台经济反垄断领域若干热点和深层次问题。本文认为,对平台不公平价格竞争、低于成本销售、二选一、大数据杀熟、链接封禁等热点问题的分析,简单套用普通产品市场经济学是不够的,必须基于平台交叉网络外部性这一基本特征,否则可能得出错误的判断。与此同时,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愈发重要,平台企业已成为中国微观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问题无可回避;需要平衡平台经济对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与平台可能走向垄断造成的效率损失,重点关注平台跨界与现有行业监管体制之间的冲突,反垄断与经济管制政策的分工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世强  
以数字平台作为行业中心整合供需关系并统筹行业发展的平台化趋势,是平台经济的突出表现形式。本文研究指出,平台化呈现出业务综合化和供需广义化特征;平台经济在统计分类上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而各行业数字经济未来都将出现平台化趋势,让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依赖平台化合理推进。得益于我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健全的各类基建、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效的政策支持,平台化能够快速布局,为我国经济带来新活力。但因规制未及时更新,平台化通过影响竞争格局催生数字经济治理五类重大难题:加剧数字经济结构失衡、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损害参与各方福利、威胁创新生态构建、引发国家与信息安全隐患。为此我国反垄断规制工作积极应对,经历了积累准备、实施推进、突出强化三个阶段,能从优化数字行业结构、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助力共同富裕建设、完善数字创新生态、规避国家安全风险五个方面做出显著贡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尹振涛  陈媛先  徐建军  
平台经济是由互联网平台协调组织资源配置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随着平台经济的飞速发展,其潜在的垄断倾向不断显现,引起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进。本文首先从垄断和平台经济的基本概念、文献脉络入手,总结平台经济的典型特征及其与垄断形成的逻辑关系;其次,基于平台经济的外部性,指出其对垄断分析带来的挑战,以及理论研究的争论焦点;再次,针对当前的算法控制、价格操控、合谋协议、客户挟持以及过度并购等突出问题,分析平台经济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最后,聚焦平台经济相关市场认定、监管框架和反垄断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不足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房佃辉  
从行为表现看,平台自我优待行为可分为三类:通过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交易设置障碍的行为,通过不正当手段对用户进行诱导的行为以及不对等的资源共享行为。从既有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类型出发,差别待遇的规制路径更为合适,但面临“交易相对人”和“条件相同”这两个条件难以满足的挑战,可以通过调适解决:一方面,限定“单一经济实体原则”的适用范围,将自营卖家视为交易相对人;另一方面,在实质层面从平台对自营卖家和其他卖家是否存在歧视待遇进行考察,不应对“条件相同”进行过度要求。对于既有滥用行为类型不能涵盖的优待行为,可以通过兜底条款进行规制。在违法性认定方面,应当从竞争优势的来源、反竞争的效果评价以及正当理由的抗辩等三方面,综合对其判断。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要家  唐春晖  
有效的数字平台反垄断体制需要基于平台垄断的独特规律和竞争损害。数字平台垄断势力形成的基础是数据驱动的网络效应,平台垄断势力具有多层次性,表现为绝对垄断势力、相对垄断势力和生态垄断势力,会对消费者、商家、竞争平台等产生多重经济社会损害。以事后查处违法行为为主的传统反垄断体制无法有效规制平台垄断势力,无法充分实现保护市场竞争和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因此,数字平台反垄断应重点强化事前监管,构建“事前监管+事后执法”反垄断新体制。“事前监管+事后执法”反垄断监管并非传统的行业监管,依然是市场监管,维护普遍的市场竞争是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职责和目标。在“事前监管+事后执法”反垄断新体制中,事前监管与事后执法是互补关系,可以实现最佳执法效果。为从根本上消除数据驱动的平台垄断势力,构建规范、透明、可预期的数字平台反垄断新体制,事前监管应确立以安全、公平、可竞争性为核心的有限多元目标,主要针对具有强垄断势力的平台,重点明确强垄断势力平台认定标准与合规经营行为规则,创新以赋能消费者、促进数据接入、对数据整合利用实施结构性限制为核心的反垄断监管政策工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闫庆丽  
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竞争治理体系是解决中国互联网平台垄断,促进互联网平台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虽然网络平台企业依靠技术或商业模式的创新在特定领域内取得垄断地位并逐渐强大,但这种地位并不稳定。因此,反垄断法在对网络平台领域进行反垄断规制时应该坚持这样一种态度:在不干预市场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合理设计反垄断治理机制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合理威慑和监管现有或潜在的垄断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邱毅  郑勇军  
在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型商贸平台商利用其垄断势力以收取通道费的形式向制造商、经销商和代理商等商户实施垄断行为。文章通过构建拥有竞争优势和处在竞争劣势的两个商贸平台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流通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贸平台的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之间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征,具有竞争优势的商贸平台可以通过向商户收取通道费和对采购者实施低价策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水平,而且其实施低价策略的成本将完全由商户承担。在不受政策等外生变量约束的条件下,伴随着商贸平台商的市场势力增强,必然会出现收取通道费等垄断现象,从而解释为什么流通部分领域会出现了"一家独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史普润  江可申  
双边市场的定价模型与机场管理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为机场的商业发展战略提供一种指导。文章以机场作为平台商,以航空公司和乘客作为平台两边的市场用户,在平台经济的分析框架下,利用Armstrong价格模型,对垄断性机场的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得到了航空公司及乘客需求的价格弹性、预期交易次数、航空公司和乘客交易时所获得的收益、机场的服务成本以及机场的匹配能力都是机场定价策略的影响因素;倾斜的定价策略和航空收入与非航空收入的交叉补贴可以促进机场的发展,增加消费者的福利以及航空公司和机场最终的收入的结论;此外文章还利用美国机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平台经济在机场管理方面的运用现状,并得出了平台经济的思想已渗透到机场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