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5)
2023(12717)
2022(10378)
2021(9417)
2020(7507)
2019(17074)
2018(16924)
2017(32715)
2016(17673)
2015(19868)
2014(19843)
2013(19562)
2012(17739)
2011(16007)
2010(15797)
2009(14198)
2008(13629)
2007(11654)
2006(10122)
2005(8753)
作者
(51293)
(42472)
(42079)
(40223)
(27001)
(20309)
(19237)
(16900)
(16211)
(14893)
(14726)
(14066)
(13332)
(13190)
(13186)
(12696)
(12649)
(12648)
(12007)
(11987)
(10483)
(10254)
(10027)
(9507)
(9484)
(9340)
(9296)
(9274)
(8402)
(8371)
学科
(77633)
经济(77564)
管理(51449)
(46260)
(38684)
企业(38684)
方法(33036)
数学(28580)
数学方法(28266)
业经(20359)
中国(18901)
(18560)
地方(18457)
(16253)
(15816)
产业(12668)
农业(12660)
(12382)
贸易(12377)
理论(12260)
(12140)
(11924)
环境(11881)
技术(11278)
信息(11205)
(10733)
地方经济(10500)
(10351)
(10351)
教育(10349)
机构
大学(252927)
学院(250805)
管理(103066)
(96114)
经济(93919)
理学(90319)
理学院(89290)
管理学(87807)
管理学院(87351)
研究(82397)
中国(58996)
(53671)
科学(52835)
(41649)
(40313)
业大(37517)
研究所(37209)
中心(37207)
(36957)
(35004)
师范(34701)
(34639)
财经(34332)
北京(33806)
(31299)
(30612)
(29104)
农业(28943)
师范大学(28335)
经济学(28197)
基金
项目(182068)
科学(143509)
研究(134502)
基金(131624)
(114295)
国家(113322)
科学基金(97936)
社会(84383)
社会科(79902)
社会科学(79882)
(71249)
基金项目(70480)
自然(63358)
自然科(61838)
自然科学(61827)
教育(60709)
自然科学基金(60672)
(59845)
编号(55646)
资助(52920)
成果(44285)
重点(40388)
(39212)
(39125)
(37798)
课题(37554)
创新(35173)
国家社会(34552)
科研(34503)
项目编号(34499)
期刊
(101482)
经济(101482)
研究(71985)
中国(42882)
学报(39550)
科学(36606)
管理(36537)
(32875)
教育(29782)
大学(29646)
(28978)
学学(27639)
农业(23667)
技术(21958)
(18115)
金融(18115)
业经(17189)
图书(16539)
经济研究(16306)
财经(15593)
(13152)
理论(13061)
科技(13043)
问题(12920)
实践(12222)
(12222)
资源(12014)
技术经济(11879)
情报(11654)
(11635)
共检索到350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舒成利   刘芳颖   赵晶旭   高山行  
文章依据社会学中的场域理论,提出“数字平台场域互动观”。研究发现,数字平台具有“场域”属性,是一种商业场域,场域理论在此具有独到的解释力;互动在数字平台中扮演核心角色,是数字平台运行的微观基础;数字平台的场域互动模式包括同场域互动模式、跨场域互动模式和复跨场域互动模式;数字平台的互动模式决定了其治理机制,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从而要求有相对应的保障机制。文章构建了一个平台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框架,为推动数字平台领域研究、数字平台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政府有效精准地规制数字平台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畅  黄巨臣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驱动下职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变革,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的跨界性和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赋予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高度复杂性,需要从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多维、发展的立体视角审视和理解这一进程。以数字技术应用发展为指引,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依循三重逻辑:资源生成—回应需求的服务逻辑;场域拓展—虚实融合的空间逻辑;平台重塑—多元协同的治理逻辑。基于资源服务逻辑,精准识别和回应各类需求是资源服务配置低效困境的化解之道;基于场域空间逻辑,正确定位、系统建设、合理应用、适需调适数字化空间,才能改善虚实空间融合不佳问题,增强虚拟空间的现实功用;基于平台治理逻辑,破解部门整合及主体参与不足的困局,关键在于通过平台化组织变革实现多元协同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江   苏钟海   刘洋  
互联网平台颠覆各行业业态并塑造了诸多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因洞察到改变现存制度能从中获益而发起制度创业,推动新兴场域的制度变迁进而产业转型。但已有制度创业研究缺乏对平台型企业积极主动作用的讨论,也缺乏对中国独特情境的关切。本研究基于微医推动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创新实践,探讨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过程机理。研究立足中国转型经济和政府高度参与产业发展的现实,识别了新兴场域自下而上制度创业的萌芽、论证、理论化、扩散化四阶段过程;将中国制度情境所确认的规制合法性解构为地方规制合法性和中央规制合法性,明确了平台型企业与政府互动获取规制合法性的双层议价过程;聚焦平台型企业独特属性与特征,构建了其在新兴场域发起制度创业推动场域制度变迁的机理模型。研究为中国情境下新兴场域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解释,拓展了平台型企业制度创业和合法性的理论研究,为平台情境下的新型政企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新见解,对政府和平台型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宾锋  邓慧  
简要介绍Zbox、Zcom、Xplus和POCO四种网络互动杂志平台,对这四个平台提供平台内容、杂志内容、客户端以及它们的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希望能为大家了解网络互动杂志提供帮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超  
本文探讨数字货币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风险,提出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的风险共性是身份重叠,而身份重叠的问题源于资金端、资产端和中介机构的角色职能不清。强管制型的监管模式无法有效遏制交易平台风险,自律型监管是平衡政府、平台和投资者之间利益协调的最优方案。自律型监管需构建交易平台中介机构的基础业务监管规则、资金端的投资者保护监管规则和资产端的信息披露监管规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焦豪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一系列数字技术及智慧出行、跨境电商和数字会展等新场景新业态的出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迫切需要新的管理理论指导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本文提出数字平台生态观是指导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管理理论新视角,企业需要在数字化情境下建立与自身资源相匹配的数字平台,确立独特的平台市场定位以及扩大平台的网络规模,进而形成与利益相关者关联的数字生态系统,通过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价值以及确立公平的价值分配机制建立持续竞争优势。在介绍数字平台生态观出现的现实原因和理论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数字平台生态观的定义、特征、文化渊源、企业实践与逻辑框架以及如何实施等内容,并将数字平台生态观与行业结构观、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观作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涛  单蓉蓉  张永娟  孙逊  许鑫  
语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人文研究的新模式,然而过高的技术门槛让不少人望而生畏。本文提出了构建语义支撑平台的框架模型,旨在指导数字人文资源的语义化建设和知识研究。平台包含关联数据转换模块、关联数据检索模块、关联数据发布模块、关联数据推理模块、关联数据知识模块和关联数据计算模块等六大语义服务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可看成是构建语义应用平台的标准配置,后三个模块则为可选配置。本文提出的框架模型已成功应用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字人文实践项目(ECNU-DHRS)中,此外,ECNU-DHRS还尝试将GIS、MARKUS、国际图像互操作框架(IIIF)等技术和框架与支撑平台相结合,共同服务于数字人文研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栾世栋  戴亦舒  余艳  董小英  杨博  
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致力于在医疗服务机构间进行安全和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旨在对业务流程和医疗服务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相对传统,而医疗领域的环境和技术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即平台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和对复杂技术组件的编排,对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挑战。对此,数字化平台和医疗信息系统的研究强调一个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对促进平台深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视角出发,以服务主导逻辑和网络实体系统为理论基础,提出框架模型。以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例,对参与平台设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栾世栋  戴亦舒  余艳  董小英  杨博  
近年来政府下大力气开展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致力于在医疗服务机构间进行安全和标准化的信息共享,旨在对业务流程和医疗服务效果产生积极影响。但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相对传统,而医疗领域的环境和技术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即平台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协调和对复杂技术组件的编排,对平台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挑战。对此,数字化平台和医疗信息系统的研究强调一个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对促进平台深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系统的视角出发,以服务主导逻辑和网络实体系统为理论基础,提出框架模型。以佛山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例,对参与平台设计、实施和应用的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明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社会和技术元素的交互过程,实现对理论框架的深化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中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角色正在模糊化,平台通过整合和分享多元化的信息、知识和制度等资源,促进不同成员间的价值共创。相应地,各项技术组件被编排成五层级架构,促进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和再利用。基于此,提出融合社会和技术元素的全面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顶层设计架构。将服务主导逻辑纳入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研究,探讨在数字化带动的医疗服务变革环境下平台的角色价值,弥补了已有研究从产品输出的角度分析平台问题而导致的对社会属性探讨的不足。另外,强调平台技术在价值共创研究中的关键作用,认为价值共创要建立在整合并重新组织异质性资源的基础上,拓展了价值共创的研究范畴。提出的顶层设计架构既强调了平台在实践中的服务意识,也阐述了实现医疗服务价值共创的具体过程,为全国各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尚乐  杨万寿  黄永弟  
我国平台经济视域下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创新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依据平台经济理论,提出了包含创新资源供给方、创新资源需求方和平台企业的数字内容产业协同演化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主体产业协同创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稳定策略,明确了影响不同创新主体演化行为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健全创新资源供给的奖惩补偿机制、完善平台企业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及跟踪分析创新资源需求方利用创新资源状况3个方面提出提高产业协同创新水平的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亮  吕健强  罗清尧  熊本海  
【目的】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建立规模化奶牛场生产过程数据网络整合与智能分析共享平台,以满足规模化奶牛场数字化管理水平,提高繁育效率及遗传进展。【方法】基于奶牛从发情、配种、孕检、妊娠、产犊、泌乳、干奶到下一个繁殖周期的生产管理流程,将奶牛划分为犊牛、青年牛、育肥牛、泌乳牛、干奶牛5种类型,在设计采集生产母牛及公牛基本信息及数据标准规范后,采用Microsoft.Net框架、SQL Server 2008网络数据库及Fusion Charts网络绘图等技术,研究构建规模化奶牛场繁殖、泌乳及健康等数据管理及智能分析平台。【结果】平台一级子系统包括系统维护、牛只管理、繁殖管理、产乳管理、饲养管理、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环  
本文采用全面样本普及实体调研法,对广西456家星级酒店进行了调研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平台建设方面,五星级的较好、四星级的一般、三星级的较差、二星级的非常差、一星级的基本空白;各类酒店三维虚拟数字仿真体验建设率均为0;百度搜索网页量与整体搜索指数在我国主要旅游城市酒店中均排末尾。因此,要提高广西星级酒店数字平台建设,应引进先进的数字酒店平台建设理念,提高国家"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标准"中对数字网站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桂林旅游实验区这一国家政策,进一步完善广西旅游中心呼叫平台中的酒店服务模块,加强旅游管理服务网站的后台服务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广思  
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包括数字资源组织与建设以及具有本馆资源服务特点的应用系统建设,并给出了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实例和数字图书馆平台系统选择的依据、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颜平辉  张旭  陈艳  雷震宇  刘燕  
分析林业信息系统中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提出基于服务的数字林业数据管理平台体系结构。服务层通过Web服务技术屏蔽了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异构性,公用数据元目录机制消解了系统在语义层的异构性,汇聚层融合子节点元数据并统一访问接口,从而在全林业行业范围内实现分布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和访问。平台保持系统间的松耦合性,克服异构数据转换的关键性难题,向用户提供简单一致的数据访问方式,符合当前林业管理体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圣婴  王丽华  刘炜  刘倩倩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的兴起正在带来人文研究的范式变革,数字人文平台作为向各学科人文学者提供研究素材的基础设施,同时也是数字化研究方法的承载者,平台建设的推动能够丰富数字人文的方法论体系,促成一种新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的确立。[研究设计/方法]考察了数字人文的特点,提出了数字人文研究的范式框架;结合目前国内数字人文年会上展示的项目与论文成果,讨论了中文数字人文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着重研究了功能需求和发展趋势;最后,以上海图书馆正在开发中的“历史人文大数据平台”为案例,阐述了这些思考成果的具体应用。[结论/发现]具体将数字人文平台分为文献层、数据层、接口层、工具层和展现层等层次结构,使其各司其职且相互依存。针对中文数字人文的方法学特点,归纳了平台的不同类型,并对如何具备系统先进性、资源完整性、功能完备性、工具丰富性与用户友好性提出了设计原则。[创新/价值]提出了由技术、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在数字人文平台中将这三个方面与人文资源相结合,成为数字人文研究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对于数字人文平台建设则提出,除了需要关注技术架构之外,还需要将以领域知识为特征的内容架构单独提取进行设计和实现,并探讨了以语义技术(知识图谱)进行实现的基本做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