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9)
- 2023(9246)
- 2022(6464)
- 2021(5767)
- 2020(4297)
- 2019(9802)
- 2018(9795)
- 2017(18120)
- 2016(9873)
- 2015(11180)
- 2014(10939)
- 2013(10534)
- 2012(9532)
- 2011(8633)
- 2010(8830)
- 2009(7951)
- 2008(7706)
- 2007(6874)
- 2006(6003)
- 2005(5512)
- 学科
- 济(43402)
- 经济(43358)
- 管理(26682)
- 业(23749)
- 企(20092)
- 企业(20092)
- 方法(19848)
- 数学(17875)
- 数学方法(17338)
- 业经(14280)
- 中国(11470)
- 农(10654)
- 产业(9843)
- 信息(9213)
- 理论(9130)
- 学(9036)
- 总论(8640)
- 信息产业(8566)
- 财(7677)
- 教学(7249)
- 农业(7062)
- 制(6731)
- 贸(6617)
- 贸易(6610)
- 易(6428)
- 银(6362)
- 银行(6339)
- 融(6259)
- 金融(6258)
- 行(6109)
- 机构
- 大学(141885)
- 学院(141559)
- 管理(52795)
- 济(51678)
- 经济(50351)
- 研究(48248)
- 理学(45524)
- 理学院(45021)
- 管理学(43722)
- 管理学院(43494)
- 中国(36039)
- 科学(31497)
- 京(30965)
- 农(25748)
- 所(24350)
- 业大(22985)
- 财(22699)
- 研究所(22384)
- 中心(22368)
- 江(22029)
- 农业(20506)
- 北京(19639)
- 范(19210)
- 师范(18881)
- 技术(18638)
- 院(18253)
- 州(17891)
- 财经(17867)
- 经(16319)
- 经济学(15654)
- 基金
- 项目(99480)
- 科学(77421)
- 研究(70833)
- 基金(70433)
- 家(63429)
- 国家(62930)
- 科学基金(53372)
- 社会(43224)
- 社会科(40922)
- 社会科学(40908)
- 省(39765)
- 自然(35258)
- 基金项目(35132)
- 自然科(34482)
- 自然科学(34471)
- 教育(34247)
- 划(34114)
- 自然科学基金(33827)
- 资助(29731)
- 编号(29343)
- 成果(23564)
- 重点(23025)
- 课题(21248)
- 创(21213)
- 发(21162)
- 部(20613)
- 创新(19787)
- 科研(19126)
- 计划(18987)
- 国家社会(18329)
共检索到21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玉辰 张俊 商宪丽
以社区为基本单元是推进全国数字包容工作的重要抓手,而数字导师赋能是采纳并推进这一抓手最有效且直接的途径。文章基于系列数字导师实践信息及相关文件,厘清数字导师赋能社区数字包容的内涵,总结归纳出数字导师赋能社区数字包容的5个典型模式,基于我国政策要求或现有实践经验,以“守正创新”为基本原则,提出国内利益相关组织通过推进当地多元主体协同、实现数字导师级联发展、营造全民数字融入氛围等举措,打造数字导师赋能社区数字包容体系。
关键词:
数字导师 数字包容 赋能模式 社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乐守红 曹明
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进入数智时代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依据来看,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等为参考借鉴,旨在挖掘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模式,抢占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赛道,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数字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建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生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场景化教学、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资源数字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布局。在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要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人文技术为支撑,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态势,在深化语言文化交流、凝聚多元主体共识、形成有机时空转换、实现数字情境浸润、保障教学效果落地方面,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发展、生态形塑、场景建构、教学改革。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数字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玉梅 宋玉茹 高鹤鹏 郑之欣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乡村等战略。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现代数字信息技术逐步与农民生产、生活相融合,赋予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民生活新力量,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乡村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完善的顶层设计、人才支撑短缺、城乡基础设施差异较大及数字融产难度大,联动发展效率低等,因此要发挥好政府对数字乡村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数字经济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迸发更大的能量。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农村 现代化 数字乡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北玲 敖曈 朱康福 李勇刚 何天祥
【目的】本文关注半导体制造业中基于数字技术的水资源绿色管理问题,从技术赋能角度分析建立水资源绿色管理的综合框架,为半导体制造业的数字技术应用和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范式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吸收多学科解决方案来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模式,建立了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水资源绿色管理系统方案,并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一家典型的半导体制造企业,深度剖析技术框架应用过程。【结果】(1)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原则,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数字技术赋能水资源绿色管理的理论模式。(2)在理论模式中阐释了从源头到终端各生产环节的数字技术赋能内涵、特征与作用,分析3R原则框架下各企业采取的具体措施,揭示了数据技术赋能水资源绿色管理的作用路径。(3)通过华东某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案例研究,实现了水资源智能绿色管理技术方案的实践探索,其2020—2022年数据的变化趋势表明,数字技术创新与水资源绿色管理的收益基本呈正相关,且创新幅度越大所获收益就越高。【结论】数字技术可以为半导体制造企业提供创新的水资源绿色管理方案,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处在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半导体制造业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水资源绿色智能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细文 熊瑞
现代图书馆的服务需要跨越文献和文献信息的边界,大力开展跨界服务。图书馆组织跨界服务的思路模式有基于信息链的横向跨越、基于知识链的纵深跨越、基于用户工作流的适应性跨越和基于服务主体的跨界合作等,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近年来,国家科学图书馆实施涵盖数字科研、教育、出版、管理、社区等服务领域"跨界集成"的数字服务战略,"跨界服务"已成为国家科学图书馆新的发展理念。表1。图2。参考文献8。
关键词:
跨界服务 综合集成服务 国家科学图书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亮亮 邢云文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蕴含着深厚的逻辑机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吸收和借鉴对历次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变革的有益启示,凝结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艰辛探索与实践历程,高度契合于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追求。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融合度不高、数字平台垄断与共同富裕价值理念相悖、数字鸿沟与阶层固化趋势凸显等现实问题,成为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新的问题指向。站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从聚焦数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聚焦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聚焦数字治理以超越数字资本逻辑、聚焦收入分配改革汇聚共同富裕合力四个方面求突破,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拓展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文丰安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数字经济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及乡村振兴的发力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数字经济的红利扩散到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可以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新活力、新支撑,极大地促进智慧农业建设、催生乡村数字经济新形态和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但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乡村数字环境较差,数字基础设施尚未实现全覆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比较缺乏;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度不够健全。进入新阶段,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需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支撑、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和加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法治保障。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粤亮 吕晓龙
[目的/意义] 伴随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字鸿沟、数字排斥问题日益突出,系统探究公共图书馆在促进数字包容中的角色与国际实践,可为其角色强化与实践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扶助数字弱势群体和保障数字平等。[方法/过程] 结合文献调研和网站调查,聚焦图书馆电子信息联盟(EIFL)的18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创新奖项目和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资助的56个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项目,从项目内容、关注对象、联动模式三方面归纳国际层面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践。[结果/结论] 公共图书馆是社区数字资源的提供者、数字连接的保障者、数字素养的培育者。数字包容项目内容包括保障数字资源公平访问、提升数字能力机会均等、增强数字社会建设共同参与;重点关注残障人士、年轻人和儿童、老年人、妇女和农民等群体的需求;形成一馆主导垂直模式、多元协同横向模式、全民参与网状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从数字信任、数字公平、数字韧性、数字治理四个维度拓展和保障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实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仁树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现了教书育人理念与教师教学实践的融合。以全程化的教育引领进程为纲,构建立体化的人才培养结构。科学的制度保障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运行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有序性。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本科人才教育质量、提升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推动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借鉴其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礼平
数字社会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给研究生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研究生导师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数字社会拓展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在认知、知识、技能和行为等方面的内涵,但也导致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主体地位的边缘化、育人动力的衰减化、育人场域的复杂化以及导生关系的疏离化等实践困境。为此,建议从加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地位,强化数字社会导学环境的合理规制和制度设计,强化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主体职责,缩短数字社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数字社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效。
关键词:
数字社会 立德树人 导生关系 研究生教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全兴
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宁波市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探索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自2019年11月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宁波市以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为目标,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突破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边界,探索实践“平台支撑、场景多元、标准示范、联动推进”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德志
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要体现为借助数字技术驱动生产力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借助数字技术优化农村发展环境,提高乡村建设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将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入融合,依靠数字生产力、数字农业、数字化服务从整体上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培 夏海鹰
大数据技术开启了人类社会新时代,不仅让社会呈现出鲜明的智能化、数字化特征,而且成为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种技术路径。文章采用文献研究、归纳演绎、案例分析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哲学、治理等不同方面分析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的概念与内涵,遵循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原则,沿着"技术—治理"的进路,以"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视角构建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创新的逻辑框架,从技术接入、技术匹配、技术执行层面和信息供给、信息交互、信息应用维度阐述了数据赋能治理创新的实现基础,剖析了治理挑战、破解思路、治理之道、实践路径等作用机制,指出这将从不同方面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复杂的教育治理问题形成一套有效解决机制,引发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的根本性转变。最后,基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循数治理"的实践案例,从技术应用、协调机制、多维融合、多元协同等方面探讨了数据赋能教育治理的变革路径,以期为大数据时代教育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邦奇 胡健 袁婷婷 查洪钰 江卫 杨桂英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引领教育领域系统性变革和创新,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依托教育数字基座赋能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文章首先阐述了教育数字基座对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其次,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特征,进而提出了面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教育数字基座建设框架和策略;最后,从教育数字基座标准体系、基座赋能区域和学校教育数字化发展三方面,分析了教育数字基座建设与应用的典型场景,并为教育数字基座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文章能为教育数字基座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璐
数字经济时代,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来自技术颠覆和业态变革的多重挑战。在多方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如何精准切入区域发展战略、生动刻画生态场景、深刻挖掘产业数据价值、创新使用前沿技术,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在数字金融赛道上谋求"弯道超车""换道超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新时代下数字金融的重要形态之一,产业数字金融站位在统筹产业链和生态链的高度,从全局视野出发深挖数字价值、服务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