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4)
2023(8420)
2022(5990)
2021(5098)
2020(3459)
2019(7892)
2018(7916)
2017(13712)
2016(7847)
2015(8895)
2014(9291)
2013(8821)
2012(8297)
2011(7410)
2010(7804)
2009(6695)
2008(6865)
2007(6471)
2006(5919)
2005(5103)
作者
(22302)
(18165)
(18122)
(17490)
(11658)
(8618)
(8521)
(7103)
(7080)
(6879)
(6176)
(6145)
(6021)
(5851)
(5622)
(5544)
(5520)
(5486)
(5281)
(5233)
(4557)
(4378)
(4363)
(4356)
(4332)
(4125)
(4066)
(4049)
(3688)
(3686)
学科
(32214)
经济(32179)
管理(21249)
中国(15468)
(14908)
业经(13052)
(11363)
企业(11363)
地方(10499)
(9832)
产业(9139)
信息(8743)
总论(8347)
信息产业(8254)
理论(7509)
(7083)
教学(6914)
农业(6624)
教育(6584)
城市(6559)
(6498)
(6119)
(6061)
银行(6058)
(5800)
环境(5606)
方法(5438)
(5306)
金融(5305)
(5069)
机构
学院(104547)
大学(101653)
研究(36282)
(35433)
管理(34967)
经济(33985)
中国(29173)
理学(27499)
理学院(27051)
管理学(26491)
管理学院(26256)
(23850)
科学(21704)
(20088)
(19488)
中心(18277)
(17844)
师范(17693)
(16980)
(16705)
北京(15395)
技术(15179)
(14613)
研究所(14561)
职业(14370)
(13957)
师范大学(13924)
(13763)
财经(13377)
业大(12449)
基金
项目(63723)
研究(53731)
科学(48724)
基金(40699)
(34276)
国家(33863)
社会(31630)
社会科(29711)
社会科学(29704)
科学基金(29127)
(26788)
教育(25491)
编号(25401)
成果(21877)
(21670)
基金项目(20827)
课题(18822)
(16500)
自然(15573)
自然科(15133)
自然科学(15133)
(14911)
自然科学基金(14803)
资助(14663)
项目编号(14655)
重点(14378)
规划(13620)
(13182)
(13126)
国家社会(12901)
期刊
(50088)
经济(50088)
研究(36576)
中国(32483)
教育(24986)
(16418)
管理(13962)
(13270)
图书(12900)
技术(12761)
学报(12577)
(11381)
金融(11381)
科学(11218)
大学(9996)
书馆(9962)
图书馆(9962)
职业(9025)
业经(9012)
农业(8728)
学学(8186)
问题(7418)
(7256)
城市(7256)
经济研究(7079)
(6798)
论坛(6798)
技术教育(6052)
职业技术(6052)
职业技术教育(6052)
共检索到184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盛   卢健松  
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探究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及运营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数字孪生城市内涵和运行机理进行全面分析,从整体把握数字孪生城市概貌。其次结合已有实践探索总结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八大典型领域,并选取北京、上海和深圳等数字孪生先进城市为案例,总结建设思路和实践经验。最后,分析现阶段数字孪生城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提出推进建议,为当下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林  范紫琦  杨新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我国自2010年起由地方政府开始自发的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此后在中央部委的指导下开展各领域内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实际建设中依然面临着战略规划不足、信息孤岛问题普遍、技术导向倾向严重、建设资金缺口庞大、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忽视信息安全建设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加强统筹规划、打破数据孤岛、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分级分类推进,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技术和资金保障,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下篇彭坤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广州模式"的突破意义和下一步的关注点广州电大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于广州城市特点、城市品位、城市传统以及城市居民对未来追求的,并且符合广州市政府战略意图的服务路径,现实载体的探寻,融合机制的探索,合作体系的形成,这三个方面具有突破意义的探索值得借鉴。今后应更进一步关注学习型城市学习环境的优化,进一步关注学习形态的变化,进一步关注城市学习文化的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郝丹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广州市在建设学习型城市过程中,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的改革,高度重视将数字化学习方式作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注重发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动承担服务与引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使命,着力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理念、机制与价值取向诸层面进行创新探索。深入挖掘这一案例,无疑对认识与解决数字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推动相关实践进程与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2012年12月1日,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州远程教育中心和《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在广州...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晓华  
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与开放大学的使命相辅相成。广州电大在服务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建立了"广州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广州数字化学习港"公共服务平台;以价值理念为引导,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以多样化项目为纽带,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攻关项目研究为新起点,对区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体系、模式、特色品牌、长效机制、服务标准的构建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蒋红  
泛在学习是指任何人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获取任何所需学习内容,并以任何方式开展学习。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推动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在世界各国普遍开展,泛在学习发展迅速,成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形式。根据上海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城市的要求,上海开放大学正在全力打造一所"新型大学",即既是开放远程教育大学实体,又是全体市民终身学习的服务平台。目前,学校正积极扩大教育服务群体、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优化学习网络环境、强化教育质量保证、完善学习支持服务和推进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为促进上海市民泛在学习作出不懈努力。随着经济社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泛在学习日益...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明  王民  徐皓  李惠康  陈信  王连华  
本文是上海电视大学新近获得的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申请报告原文,这也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历史上唯一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2009年9月9日,在第25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文第一作者张德明校长作为该奖项的代表参加了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庆祝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会上,张德明校长同其他与会代表一起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亲切接见。在此之前的9月8日,在上海大剧院举行的上海市2009年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上,作为高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子  谢沙  
当前,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核心要义的学习型城市研究与建设热潮在国际社会铺展开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与地区政府》系统地探讨了国际领域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发展,基于案例的分析,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际领域相关城市的实践发展,从而为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诸多借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平祥  刘辉  谢书山  汪华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提出的要求,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农业大学必须全面理解双一流建设内涵,系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实际探讨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改革实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光辉  吴盛雄  熊月林  
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是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数字化学习社区的运用,为城乡社区教育的全面推广,在理念、手段与方式上赋予了全新内涵,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灵活、开放、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学习环境。"福建终身学习在线"运用现代互联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探索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支持与服务,使学习型社区建设更具生机与活力。未来的行动策略,将进一步走向完善学习网络、丰富学习资源、优化学习平台、贯通线上线下、培育专业队伍、完善机制保障等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英国学者诺曼·朗沃斯所著的《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地区、学习型社区:终身学习与地区政府》一书系统阐释了学习型城市的相关概念,立体呈现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工具和技术,重视利益相关者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并对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型城市的发展价值进行了展望。该书有助于我国研究者和实践者从全球视野出发,深化对于学习型城市和终身学习理论发展、实践模式及具体问题的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瑞武  
近年来,成都市以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初步探索出一条特大中心城市抓"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路子,提出了抓好生产基地建设,完善物流市场体系,加强质量监管机制创新以及科技创新五个方面新举措,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的有效安全供给,对国内其它特大中心城市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国芬  
人工智能技术等发展推动数字教材建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分析数字教材特征的基础上,从选题确定、项目(场景)设计、资源开发、应用终端开发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开发路径。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教材应用终端中的应用,在自主学习和班级教学两种不同模式下,构建虚拟仿真实训项目智能体和教材智能体,实现数字教材的学习评价创新。通过教育大模型构建,开发教材能力图谱,建设数字教材平台,支撑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建设与应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窦艳芳  刘晓静  张宁  田思庆  黄金侠  
从2014年上海选取部分高校进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试点开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所有学科日常教学工作,特别是在专业课程当中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必要要求,这对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种观点,文章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其融入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建设和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等方式,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专业课授课过程当中,以期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贤恩  
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校园数字化项目的实例,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成效这几个层面,综合论述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以"实用性、可靠性"为目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