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20)
2023(5932)
2022(3989)
2021(3217)
2020(2153)
2019(4710)
2018(4389)
2017(8741)
2016(4290)
2015(4763)
2014(4632)
2013(4583)
2012(4151)
2011(3726)
2010(3432)
2009(3098)
2008(2959)
2007(2319)
2006(1928)
2005(1701)
作者
(11529)
(9572)
(9532)
(9303)
(5979)
(4476)
(4450)
(3698)
(3683)
(3210)
(3207)
(3183)
(2932)
(2930)
(2915)
(2863)
(2861)
(2836)
(2831)
(2617)
(2347)
(2316)
(2201)
(2181)
(2165)
(2106)
(2025)
(2011)
(1896)
(1888)
学科
(22676)
经济(22663)
管理(13639)
(12291)
(10709)
企业(10709)
业经(10329)
产业(8443)
方法(8261)
信息(8129)
总论(7919)
信息产业(7888)
数学(7206)
数学方法(7165)
中国(6002)
(5174)
贸易(5167)
(5085)
(5068)
(4829)
(4700)
银行(4700)
(4571)
金融(4571)
(4519)
理论(3520)
(3331)
(3306)
财务(3304)
财务管理(3301)
机构
大学(64865)
学院(64170)
(30495)
经济(29987)
管理(26007)
理学(22596)
理学院(22411)
管理学(22221)
管理学院(22092)
研究(19442)
中国(17497)
(14882)
财经(12366)
(12028)
(11467)
经济学(11082)
中心(10595)
经济学院(10244)
财经大学(9667)
(9200)
金融(9092)
科学(9079)
(7998)
(7945)
师范(7937)
商学(7917)
(7840)
商学院(7794)
北京(7304)
人民(7222)
基金
项目(45935)
科学(37825)
研究(36512)
基金(35155)
(29674)
国家(29450)
科学基金(26518)
社会(26115)
社会科(25025)
社会科学(25021)
基金项目(17748)
(16438)
教育(15723)
自然(14545)
编号(14530)
自然科(14269)
自然科学(14268)
自然科学基金(14022)
(13858)
资助(13035)
国家社会(12106)
成果(11654)
(10433)
(10300)
(10297)
重点(10043)
(9852)
创新(9682)
人文(9609)
教育部(9593)
期刊
(28975)
经济(28975)
研究(20600)
(11986)
金融(11986)
(10977)
中国(9432)
管理(9120)
学报(6993)
科学(6423)
财经(6245)
经济研究(5910)
大学(5900)
教育(5500)
(5446)
学学(5375)
业经(4900)
(4831)
技术(4721)
图书(4539)
(3760)
问题(3751)
理论(3722)
国际(3654)
商业(3444)
实践(3378)
(3378)
书馆(3310)
图书馆(3310)
农业(3147)
共检索到91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伊夫·默什  何乐  厉鹏  
中央银行是否应该面向更广泛的交易对手提供数字基础货币?这一话题正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人民银行、英格兰银行以及瑞典央行已对此开展研究基本认识作为数字货币的特殊类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称数字基础货币(Digital Base Money,DBM)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与流通中的钞票相同,数字基础货币也是持有人对中央银行的债权;第二,与钞票的实物属性相反,它是数字化的。数字基础货币成为热点话题,原因在于:一是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二是包括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伊夫·默什  何乐  厉鹏  
中央银行是否应该面向更广泛的交易对手提供数字基础货币?这一话题正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中国人民银行、英格兰银行以及瑞典央行已对此开展研究基本认识作为数字货币的特殊类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或称数字基础货币(Digital Base Money,DBM)具备两个基本特征:第一,与流通中的钞票相同,数字基础货币也是持有人对中央银行的债权;第二,与钞票的实物属性相反,它是数字化的。数字基础货币成为热点话题,原因在于:一是电子支付方式日益普及;二是包括分布式账本技术(Distributed Ledger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一  
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货币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目前看来,数字货币主要包括了下面三类:第一,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存在于公有链上的加密币。这一类型的加密币根据特定算法产生,通过分布式数据库进行交易确认和记账,引领了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货币发展第一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园  杨水清  
文章基于基础货币供应结构,通过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VECM模型等方法探讨了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变化。结果表明,自2005年汇改以来,国际债权净额与金融机构债权净额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均有所增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渠道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现,这有利于破解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长期被动依赖于国外净资产增加的局面。文章还通过建立的VECM模型分时段进行预测,观测值与预测值非常接近也进一步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与可靠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鹏飞  
我国数字人民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强调与传统现金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深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选择问题。央行数字货币“基于账户”的特点反映了其不具备完全的匿名性,在经济个体需要隐私的环境中,持有央行数字货币将产生隐私成本。然而,央行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的特点使其可以获得大于零的利息。因此,经济个体将在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间权衡。基于经济个体的不同选择,本文刻画了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共存的经济环境。本文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偏好冲击以及隐私成本冲击对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动态影响。在模型中,外部冲击将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两个维度来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需求。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利率的增加将导致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增加,现金总需求减小。偏好变量的增加将使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增加,但其对现金总需求的影响难以确定。隐私成本的增加将导致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减小,现金总需求增加。本文的研究为中央银行有效处理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关系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燕芬  顾严  
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协整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考察了1998年取消贷款规模限制以来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变动,并对比了它们在1998年前后的变化。我们认为,1998年以来,国外净资产、对银行机构债权、对政府债权、政府存款、人民银行债券这5个项目构成了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但我国中央银行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和足够的调控能力,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来源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货币政策的传导在起点上就缺乏有效性。因此,必须加快相关改革,提高我国货币政策间接调控的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慈拉  
通过对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过程的剖析和货币供给内生性机制弱化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能力的分析,显示出当国民经济高涨促进货币需求激增时,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会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博弈关系。对此本文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应建立在与商业银行合作博弈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格机制和价格型操作工具,引导社会公众预期;缩小存贷款利差,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取消贷存比约束,发展主动负债工具;改革准备金制度,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结构,倡导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等,以增强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明秀  
新汇制下央行对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调控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浙江湖州市分行行长陆明秀1994年,中央加强了宏观调控,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基金膨胀的政策措施,国家总体经济金融形势好转,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但通货膨胀仍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武俊  陈漓高  
2002年以来,人民币处于升值压力中,国际收支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资产迅速扩大,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最主要的渠道。文章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汇改前后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及其与基础货币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汇改后净国外资产增量变化成为基础货币增量变化唯一格兰杰因,国内信贷和发行票据作为对冲外汇资产增加、防止基础货币过快增长的手段均已失效,基础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央行已不能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数量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元鹏  陈伟光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私人数字货币横空出世,对既有的国家货币发行机制提出挑战,央行数字货币由此应运而生。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存在彼此竞争、相互补充的复杂关系。竞争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对冲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挑战,并防范私人数字货币的过度衍生。私人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跨境支付领域蚕食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体系,甚至会形成数字货币区,与央行数字货币分庭抗礼。互补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兼容私人数字货币的技术,私人数字货币可借鉴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特性实现社会共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通过为私人数字货币提供信用“背书”、稳定加密币的币值、完善稳定币的功能,使得私人数字货币之间有效互通。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结合形成数字版货币提款权,补充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大批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兴起,更是对金融支付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各类私人数字货币不断被一些民间团体接纳及2019年Libra白皮书的发布,各国央行纷纷加大对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及发行制度的研究和投入,在对数字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基于目前二元体系下的实物现金投放和回笼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要重点考虑数字货币的提存、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场景的搭建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作为主权货币的发行者,中央银行密切跟踪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运用新技术及时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有利于推动现金业务电子化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报告总结了BIS创新中心(1)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经验,并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进行了研发经验总结,以为各央行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提供有益指引。一、BIS创新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央行货币具备安全性、结算最终性(finality)、流动性和完整性(integrity)等独特优势。伴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央行数字货币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