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32)
- 2023(13553)
- 2022(10714)
- 2021(9331)
- 2020(7463)
- 2019(16646)
- 2018(16240)
- 2017(31685)
- 2016(17136)
- 2015(18913)
- 2014(18779)
- 2013(18750)
- 2012(17593)
- 2011(15748)
- 2010(15884)
- 2009(14793)
- 2008(14801)
- 2007(13610)
- 2006(11879)
- 2005(10681)
- 学科
- 济(78425)
- 经济(78318)
- 管理(56428)
- 业(51145)
- 企(42115)
- 企业(42115)
- 方法(35026)
- 数学(31515)
- 数学方法(31288)
- 财(23978)
- 中国(21140)
- 农(20140)
- 业经(19977)
- 制(18675)
- 地方(14942)
- 务(14312)
- 融(14306)
- 金融(14304)
- 财务(14277)
- 财务管理(14242)
- 银(14186)
- 银行(14160)
- 企业财务(13635)
- 农业(13573)
- 行(13499)
- 学(13280)
- 环境(12854)
- 体(12670)
- 贸(12473)
- 贸易(12466)
- 机构
- 大学(248709)
- 学院(246843)
- 济(107543)
- 经济(105436)
- 管理(93692)
- 研究(83118)
- 理学(80334)
- 理学院(79540)
- 管理学(78396)
- 管理学院(77916)
- 中国(63618)
- 财(55259)
- 京(51045)
- 科学(46865)
- 财经(42900)
- 所(40443)
- 农(39969)
- 经(39129)
- 中心(38738)
- 江(38040)
- 研究所(36123)
- 经济学(35683)
- 业大(34694)
- 经济学院(32458)
- 财经大学(32091)
- 北京(31759)
- 农业(31087)
- 院(30552)
- 范(30132)
- 州(29865)
- 基金
- 项目(165817)
- 科学(131836)
- 基金(122642)
- 研究(122602)
- 家(106762)
- 国家(105902)
- 科学基金(91363)
- 社会(81820)
- 社会科(77836)
- 社会科学(77818)
- 省(63757)
- 基金项目(63548)
- 教育(56614)
- 自然(56343)
- 自然科(55038)
- 自然科学(55021)
- 自然科学基金(54100)
- 划(53426)
- 资助(49941)
- 编号(47169)
- 成果(39774)
- 部(38128)
- 重点(37579)
- 制(36490)
- 国家社会(35619)
- 发(35462)
- 创(35098)
- 课题(33824)
- 教育部(33401)
- 创新(32978)
共检索到3764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孔维嘉
在共同富裕和绿色转型的双重目标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包容性绿色增长提供了新思路。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果及作用路径,随后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2)经济集聚可以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桥梁,且随着经济集聚程度的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作用表现出“先抑制后促增”的阶段性特征;(3)相对于千兆城市,非千兆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4)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邻近地区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理解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也可以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波 徐奥辉 甘天琦
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信息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和机制。研究发现:(1)信息基础设施可通过缓解要素错配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助力包容性绿色增长,并产生溢出效应,公众环境关注度和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直接影响要高于北方城市,但溢出效应不显著,北方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算力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直接影响和溢出效应最强;(3)都市圈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对其他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涛 李均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方面;就影响机制而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鼓励大众创业行为、改善居民就业质量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网络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正向影响更甚,且对不同类型城市具有异质性表现;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弱化了传统地理优势,能够在全国、地区以及省份层面降低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区域协调效应。本文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更为政府推动宽带战略落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栋旭 于津平
本文在阐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FDI增长的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一国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中国家FDI的促进作用大于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国FDI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危机前;国内层面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中国城市FDI增长,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城市、中小规模城市以及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城市FDI流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成本节约效应、市场扩大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是推动一国FDI增长的重要渠道。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俞会新 黄晓敏
推动包容性绿色增长是解决我国低碳发展目标与经济增长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地级市层面数据,利用熵权TOPSIS法从多个维度测算了289个地级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提升;(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效应显著高于资源型城市;(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提高制造业集聚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本文在进一步完善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基础上,为政府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茜 廖甍 张红兵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枢节点”和“传输纽带”,对激活城市包容性增长与绿色偏向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外生政策冲击,并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非期望产出的Super-EBM模型,对知识流动与包容性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从知识流动视角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发现,第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该作用在非资源型城市更为明显;第二,知识流动是网络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该中介机制通过地形起伏度、方言多样性指数等工具变量系统识别后仍然成立;第三,绿色创新与创业活力是网络基础设施驱动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调节中介机制,两者均能够强化知识流动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第四,城市间知识流动能够进一步推进市场有效整合,使得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机制影响存在明显的链式传导作用。上述结论更深层次地打开了知识流动传导机制黑箱,能够为网络基建规划与城市转型方案提供重要借鉴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举措,也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引擎。以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数据,将研究时间设置为2010—2021年,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驱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该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地区、高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高信息化程度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最为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加快农村三产融合步伐、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中介效应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稳健。基于此,提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深度激发农村三产融合内生动力、因地制宜实施区域差异化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有所裨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荣荣 吴云峰
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应建立在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个体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基础上,即城市发展应实现包容性增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是亟需解答的问题。文章以“宽带中国”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在构建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科学衡量包容性增长水平的基础上,基于中国280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等多种实证分析工具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系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政策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政策具有推广与累积效应;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扩大、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机制;在东部与中部地区、大中规模城市、较高传统基础设施水平地区以及高创新活力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包容性增长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周边地区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丰富了有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为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本文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门限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廉洁度、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廉洁度和基础设施投资均对包容性增长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但现阶段廉洁度水平削弱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作用,且上述结论存在明显的地区异质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廉洁度门槛,不同廉洁度水平下,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差异。高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而低廉洁度时基础设施投资显著阻碍了包容性增长的提升,且相对于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而言,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廉洁度的要求更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本文首次提出一个分析包容性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把收入决定因素(包括政策)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置于同一个框架里进行评估。考虑到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角色,本文将这个新框架运用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以估算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座机电话和自来水等农村基础设施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帮助缩小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更重要的是,收入较低的群体从农村基础设施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农村基础设施还可以改善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均等。因此,中国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包容性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这些基础设施是农村居民获取人力资本(教育和经验)回报的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奇 牛耕 李涵
发展包容性金融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中国向农村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电信普遍服务工程”。该工程为约13万个行政村接入4G基站和光纤。本文将手工收集该期间约13万个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村试点名单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进行匹配,形成“行政村-家庭”微观大样本数据集。基于这一精细地理尺度和家庭数据,本文借助大规模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金融包容的影响。研究发现,“十三五”期间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农村金融包容性发展,这一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了家庭信息获取环境、提高了家庭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促进了家庭数字金融使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均收入越少以及距离最近银行网点越远的家庭,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影响越大。本文研究表明,农村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金融资源分配不均,有助于增加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机会,这为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薛璐 王文
利用CFPS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基础型人力资本(正规教育)和扩展型人力资本(信息获取与自我学习)的可能作用。基于HDFE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扩展型人力资本积累推动收入增长,并显著降低高-低收入群体间的收入差距,实现包容性增长,但城乡收入差距有效收敛依赖于基础型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基础型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越高,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为利 刘红 李艳姗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点,能否依托数字赋能推动绿色贸易发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使用APEC成员国2007—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贸易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探究制度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推动绿色贸易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在数字基础设施提升绿色贸易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传导作用;数字基础设施不仅对本国绿色贸易发展起促进作用,而且对他国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长期中呈现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溢出效果较弱;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贸易的正向影响在不同国家发展水平、不同贸易依存度和不同信息通信技术监管水平的异质性分析中均得到进一步验证,但在不同海运水平下存在差异。进一步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绿色贸易的影响存在制度质量的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的正向促进效果。基于此,应继续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其为绿色贸易发展数字赋能,并着力提升一国制度质量,为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绿色贸易发展保驾护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来自“宽带中国”城市试点的证据
市场规模、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来自外太空的经验证据
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拐点吗——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吗——来自东来自东、中、西部的经验证据
信息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中国252个地市级的经验证据
国土绿化如何“点绿成金”?——来自中国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创新效应的经验证据
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有助于提升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来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本跨地区流动——基于企业跨地区并购的经验证据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宽带中国”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