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6)
- 2023(14113)
- 2022(11295)
- 2021(10027)
- 2020(8180)
- 2019(17918)
- 2018(17502)
- 2017(32835)
- 2016(17394)
- 2015(19051)
- 2014(18438)
- 2013(18488)
- 2012(17150)
- 2011(15380)
- 2010(15269)
- 2009(13913)
- 2008(13716)
- 2007(12698)
- 2006(10880)
- 2005(9052)
- 学科
- 济(79902)
- 经济(79839)
- 管理(57996)
- 业(57781)
- 企(48375)
- 企业(48375)
- 方法(36404)
- 数学(32003)
- 数学方法(31857)
- 业经(21953)
- 技术(21840)
- 农(21092)
- 中国(20735)
- 财(19223)
- 产业(16860)
- 地方(16446)
- 农业(14746)
- 贸(13990)
- 贸易(13985)
- 技术管理(13933)
- 易(13582)
- 制(13097)
- 学(12148)
- 务(11907)
- 财务(11880)
- 财务管理(11861)
- 企业财务(11385)
- 银(11342)
- 银行(11301)
- 划(11205)
- 机构
- 学院(250825)
- 大学(249735)
- 济(106690)
- 经济(104787)
- 管理(102018)
- 理学(89082)
- 理学院(88225)
- 管理学(87055)
- 管理学院(86585)
- 研究(80392)
- 中国(59483)
- 京(51137)
- 科学(48700)
- 财(46818)
- 农(44347)
- 业大(39767)
- 所(38772)
- 中心(38462)
- 江(37805)
- 财经(37729)
- 研究所(35337)
- 农业(35091)
- 经(34543)
- 经济学(33259)
- 北京(31364)
- 经济学院(30430)
- 范(29888)
- 州(29812)
- 师范(29431)
- 院(29411)
- 基金
- 项目(177404)
- 科学(141115)
- 基金(129164)
- 研究(128292)
- 家(113891)
- 国家(112943)
- 科学基金(97834)
- 社会(84788)
- 社会科(80849)
- 社会科学(80830)
- 省(71391)
- 基金项目(68961)
- 自然(62355)
- 自然科(61008)
- 自然科学(60992)
- 自然科学基金(60013)
- 划(59109)
- 教育(58728)
- 资助(50674)
- 编号(49612)
- 创(43184)
- 重点(39920)
- 创新(39503)
- 发(39161)
- 部(38957)
- 成果(38218)
- 国家社会(36066)
- 课题(34827)
- 业(34146)
- 教育部(33664)
共检索到3636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志安 孟司雨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一作用存在动态持续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地区与成熟型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渠道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产生促进作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区域产业联动网络、推进高技术产业“聚链成群”的对策建议,为扎实推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助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环
在考量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2011—2021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同时助力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均有助于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且融合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积极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布设“天地一体、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先进引领、后发追赶”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和构建“企业参与、多方协作”的跨区域合作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丰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助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斯林 周荣华 武文博 余红心
本文选取2013~2020年省级高技术产业数据,通过门槛模型,从产业规模和人才供给视角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创新“虹吸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有显著促进效果;(2)当地区的产业规模以及在校大学生数量低于某一门槛值,数字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促进效果会转为抑制效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对于产业规模较大且人才供给充足地区,应重点加强科创相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而对于产业规模较小且人才供给匮乏地区,由于“虹吸效应”,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将不可避免地被进一步压缩,因此政府更应关注其他民生相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广瑜 史占中 赵子健
本文利用2001—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规模、市场集中度、产权结构等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规模与创新产出呈倒U型关系,市场集中度与创新产出具有正向关系。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和市场分散,不利于企业的创新。从产权角度看,国有资本对创新产出的正向促进作用不显著,外商资本与港澳台资本对创新有负向作用,法人资本与个人资本对创新表现出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2016—2021年间、创新活跃度较高与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中更显著,但并不存在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推动人力资本高级化、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两条路径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为此,应深度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汇集创新要素、着力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供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2016—2021年间、创新活跃度较高与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企业中更显著,但并不存在要素密集度异质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推动人力资本高级化、扩大数字普惠金融覆盖面两条路径间接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为此,应深度布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融合汇集创新要素、着力提高数字普惠金融可得性,为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供参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魁早 刘友金
文章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及其分解——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进步等进行了测算。在考虑市场势力和企业规模等因素之后,文章运用动态面板GMM方法实证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行业差异。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既优化了高技术产业的资源配置,又促进了技术进步,进而提高了创新效率,且入世后这种促进作用更大;行业特征影响着市场化进程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在技术密集度较低、外向度较高的行业中,市场化进程对创新效率的积极影响更大。此外,企业规模和经济绩效也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而市场势力与创新效率却存在倒U形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罗来军 李军林 姚东旻
本文使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资产增长、人力资本、企业利润、企业规模对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资本劳动比、企业存货起明显的负向作用,外国直接投资等变量几乎不起作用。研发投入、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的实证结论与人们的正常预期不同,研发投入对生产率要么不起作用、要么起负向作用,银行贷款与政府补贴对生产率起着扭曲与阻碍作用,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导致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生产率 LP半参数方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守华 王英茹 汤丹宁
有别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国的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研发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同时,企业、大学、研发机构在R&D环节中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产学研合作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本文在创新性地估算大学、研发机构对应于产业技术领域的R&D数据基础上,测度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分割状况的R&D活动,无论是通过项目合作还是人员交流方式的产学研合作,都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对于医药制造等科学技术型创新模式为主的产业,企业和大学的合作更有利于产业创新;对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互动型创新模式为主的产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更有助于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明
文章分析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两面性,并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由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构成的空间杜宾模型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两面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确实具有门限效应;在四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的空间杜宾模型中交通基础设施和电信基础设施均对其他区域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晓燕
文章基于1997—2010年的省际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对全国、东、中、西部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人均研发资本、行业出口导向度、政府支持和金融支持对高技术产业知识产权创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存在区域差异,行业创新程度对知识产权创造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知识产权创造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迎10000字左右的有信息增量的理论文章,尤其欢迎5000字以下的精悍之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徽文 高波
以数字经济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是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转变、数量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采用201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效应趋于减弱;数字经济发展会强化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边际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能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徽文 高波
以数字经济拓展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是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转变、从数量型增长模式向质量型增长模式转变的重要手段。采用2013—2019年中国内地30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但随着时间推移,影响效应会趋于减弱;数字经济发展会强化企业家精神和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边际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东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能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企业家精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孙早 徐远华
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时代产业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考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2002—2013年间1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发现是:(1)在整个考察期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处于持续改善之中;(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趋于增强;(4)进一步引入高技术产业的行业异质性变量后发现,在国有产权比重较低、平均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大,而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虽能改善创新效率,但是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