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0)
- 2023(16256)
- 2022(13372)
- 2021(12206)
- 2020(10113)
- 2019(22828)
- 2018(22478)
- 2017(42806)
- 2016(23407)
- 2015(26026)
- 2014(25723)
- 2013(25715)
- 2012(23432)
- 2011(21114)
- 2010(20936)
- 2009(18762)
- 2008(18245)
- 2007(16232)
- 2006(14069)
- 2005(11791)
- 学科
- 济(95379)
- 经济(95289)
- 管理(65565)
- 业(62024)
- 企(50701)
- 企业(50701)
- 方法(41579)
- 数学(35876)
- 数学方法(35534)
- 农(26720)
- 业经(25405)
- 中国(25351)
- 财(22701)
- 贸(21450)
- 贸易(21444)
- 地方(21079)
- 易(20921)
- 学(20278)
- 农业(17805)
- 产业(17477)
- 技术(16098)
- 制(15379)
- 环境(14942)
- 和(14730)
- 理论(14709)
- 出(13454)
- 务(13300)
- 财务(13229)
- 财务管理(13207)
- 银(13059)
- 机构
- 大学(329047)
- 学院(328065)
- 管理(130644)
- 济(129267)
- 经济(126533)
- 理学(113760)
- 理学院(112507)
- 研究(110875)
- 管理学(110599)
- 管理学院(110034)
- 中国(80021)
- 科学(71531)
- 京(70463)
- 农(59919)
- 财(56327)
- 所(55520)
- 业大(54492)
- 研究所(51126)
- 中心(50303)
- 江(47555)
- 农业(47382)
- 财经(45527)
- 北京(44049)
- 范(42814)
- 师范(42271)
- 经(41529)
- 院(40746)
- 州(38650)
- 经济学(38553)
- 技术(35699)
- 基金
- 项目(234665)
- 科学(182823)
- 基金(168633)
- 研究(168108)
- 家(149239)
- 国家(148008)
- 科学基金(125956)
- 社会(105645)
- 社会科(100213)
- 社会科学(100187)
- 省(92692)
- 基金项目(90259)
- 自然(82709)
- 自然科(80722)
- 自然科学(80698)
- 自然科学基金(79252)
- 划(77987)
- 教育(75912)
- 资助(68072)
- 编号(68010)
- 成果(53582)
- 重点(52662)
- 发(50882)
- 部(50446)
- 创(49360)
- 课题(46786)
- 创新(46035)
- 科研(45066)
- 国家社会(43510)
- 计划(43478)
- 期刊
- 济(137333)
- 经济(137333)
- 研究(92325)
- 中国(62306)
- 学报(58653)
- 农(53960)
- 科学(50591)
- 管理(46189)
- 大学(43419)
- 财(41039)
- 学学(40756)
- 农业(37547)
- 教育(36401)
- 技术(27932)
- 融(24222)
- 金融(24222)
- 业经(24217)
- 经济研究(22164)
- 财经(21257)
- 图书(19994)
- 业(19527)
- 问题(18480)
- 经(18250)
- 科技(17909)
- 版(16070)
- 技术经济(15785)
- 业大(15458)
- 理论(15205)
- 商业(14865)
- 贸(14781)
共检索到471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沈和斌 邓富华
在逆全球化趋势上升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赋能出口产业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5—2013年中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以中国3G网络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出口产业升级的影响。结论表明:(1)数字基础设施有效推动了中国出口产业升级,在开展严格的识别假设条件和稳健性检验后,实证结果仍然是稳健的。(2)从影响机制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创新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出口产业升级。(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那些初始技术水平好、高等级地区以及政府执行效率高的城市的出口产业升级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为中国出口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选择和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环
在考量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2011—2021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同时助力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均有助于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且融合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积极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布设“天地一体、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先进引领、后发追赶”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和构建“企业参与、多方协作”的跨区域合作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丰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助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航 夏杰长
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服务业结构升级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政策冲击,基于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评估“宽带中国”战略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净影响,结果表明:“宽带中国”战略对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能有效推动我国服务业结构升级;对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水平高组及人口规模较大城市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但仅能显著促进“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的边际促进效应较东部地区更大更显著。作用机制显示:“宽带中国”战略能通过技术创新效应和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显著促进服务业结构升级,并且,持续推进的要素市场化改革能在提升技术创新效应和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的同时,间接增强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积极影响。基于此,为进一步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应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人力资本高级化效应,健全要素市场体制机制,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斯林 余红心 武文博 戈盈凡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新一轮基建投资的重点,对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熵值法测算2013—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于数字基础设施的“恩格尔效应”和“鲍莫尔效应”,分析其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推动地区产业升级,且对中部地区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在数字基础设施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过程中,“恩格尔效应”和“鲍莫尔效应”仍是主要影响因素;数字基础设施在推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同时,提升产业总体生产率,从而缓解“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数字基础设施通过增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但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中国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裴瑱
结合服务贸易特征,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影响服务出口品质(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并借鉴Mishra等(2011)所构造的指标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规模与质量稳健提高了各国的服务出口品质,而且基础设施规模对中国服务出口品质提升具有较好解释力;另外,人力资本、市场潜力也同时对服务出口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长期FDI会对东道国服务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挤出效应";丰裕的自然资源虽然为提升服务出口品质提供物质保障,但自然资源诅咒确实存在。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服务贸易 出口品质 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邵军 吴晓怡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文章分析了宽带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作用。基于引力模型和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出口国良好的宽带基础设施将会有助于扩大其文化产品出口规模,同时对于改善文化产品贸易平衡也具有积极意义。横向比较显示,近年来中国的宽带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明显,是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加快推进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好"后发"机遇,将宽带设施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关键词:
宽带 文化产品 出口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蔡甜甜
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对出口规模和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微观机制。基于理论假设,笔者使用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变系数模型检验并比较研究了"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技术复杂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砖四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均显著为正,前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后者由大到小的国家依次为俄罗斯、巴西、中国和印度;不同类型基础设施投资的出口规模效应和出口复杂度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梦颖 张诚
文章利用2008~2019年42个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数据,考察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产品出口,并且这种促进作用背后的逻辑在于降低信息成本和推动产业绿色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约束力度、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大;当进口目的地为发达国家(地区)时,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不同生产阶段绿色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检验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中国绿色产品出口,为基本结论提供了外生证据支持。在全球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文章的研究为发展中国家提高绿色国际竞争力提供一定的思路。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丽华 诸鑫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供需双侧信息摩擦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需求信息传递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对国有企业、多产品出口企业、多市场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产品的贸易质量具有更强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放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上述结论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对推进我国“数字强贸”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信息摩擦 产品质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施震凯 张能静
本文基于2002~2019年222个国家的HS-6位产品出口数据估计了各国出口三元边际,进而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抑制了出口扩展边际的增长,但对价格边际和数量边际产生了积极作用。虽然三者耦合的总效应为负,但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数字基础设施改善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且这种影响也因产品异质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进一步讨论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自由度和创新能力在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出口三元边际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并重点体现在集约边际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皞 陈绘宇
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数字经济时代一国服务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文章从服务出口国内增加值(DVA,domestic value-added)的视角,通过构建行业层面的数字基础设施指标,利用引力模型实证探究了2014~2018年37个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贸易的差异化影响,并对数字服务贸易限制DSTRI(digital service trade restrictiveness index)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出口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抑制服务出口DVA的提升,进口国则反之,进出口国的DSTRI都起到了弱化作用,即与数字基础设施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DVA的影响以及DSTRI的调节作用在国家间、行业间和设施间均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为各国获取更大服务贸易利润,如何平衡“硬”条件和“软”环境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DSTRI削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发展数字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可对我国数字贸易乃至出口贸易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出口贸易绩效,利用LSDV估计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根据特征事实,样本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基本呈逐年递增态势,仅2021年出现小幅下滑,且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区均值呈阶梯状分布,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出口贸易绩效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呈上下波动态势,地区均值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递减态势,省份均值在东部地区普遍较高,在西部地区普遍较低,且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差异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差异最大,西部地区差异其次,中部地区差异最小。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出口贸易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强于在东部地区,在2002—2011年不显著,在2012—2021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产业融合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出口贸易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其提升作用增强。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基础;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地区差异,释放数字贸易红利;拓展大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高效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巍
在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下,引入教育供给因素,将其视为社会型基础设施与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合并基础设施数据与工业企业数据分析两类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的异质性影响。实证研究显示: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地区教育供给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作用并不稳健;不同基础设施对沿海和内陆地区企业出口有差异化影响;在产业特征框架下,基础设施供给对密集使用某类基础设施的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应重视社会型基础设施的贸易促进作用,调整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结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梦颖 丛聪 张诚
以新兴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使用2010—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深入探讨了数字基础设施对新兴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新兴服务出口复杂度的提升,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通过降低信息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数字服务出口三个渠道提升新兴服务的出口复杂度。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随着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而增强;相较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数字基础设施对细分新兴服务行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维修维护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服务以及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行业的出口复杂度,而对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及信息服务行业不存在明显影响。因此,在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加大对新兴服务贸易的投资,又要注重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龙 赵华平 孟宏玮
我国正值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的交叠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缓解“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在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富裕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存在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移动通信基站、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5G基站、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程度依次递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劳动力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其影响效应在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城市更明显。研究为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