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71)
2023(17429)
2022(14054)
2021(12614)
2020(10226)
2019(22681)
2018(22129)
2017(41175)
2016(22500)
2015(24745)
2014(23991)
2013(23833)
2012(22015)
2011(19736)
2010(20155)
2009(18690)
2008(18785)
2007(17383)
2006(15647)
2005(14213)
作者
(66242)
(55414)
(54870)
(51567)
(34940)
(26478)
(24569)
(21415)
(21059)
(19824)
(18853)
(18331)
(17800)
(17707)
(17212)
(16848)
(16296)
(16295)
(16066)
(15745)
(13996)
(13649)
(13456)
(12713)
(12574)
(12399)
(12350)
(12305)
(11053)
(11015)
学科
(101346)
经济(101246)
(90338)
(80656)
企业(80656)
管理(78697)
业经(35868)
方法(35220)
(32825)
中国(30198)
(29007)
数学(26243)
数学方法(26059)
地方(25399)
农业(23454)
技术(22148)
(20559)
财务(20531)
财务管理(20509)
(20215)
企业财务(19442)
(18501)
贸易(18483)
(17918)
(17485)
(17320)
理论(17226)
(16874)
(16435)
银行(16382)
机构
学院(320857)
大学(312882)
(134897)
经济(132291)
管理(125344)
研究(110318)
理学(106035)
理学院(104892)
管理学(103500)
管理学院(102895)
中国(86577)
(67442)
科学(66459)
(61845)
(61392)
(56042)
(52265)
中心(50619)
研究所(50309)
业大(49158)
农业(48041)
财经(47646)
(43279)
北京(42642)
(41393)
(40312)
(39980)
师范(39816)
经济学(39750)
(37374)
基金
项目(207703)
科学(164188)
研究(153411)
基金(148329)
(130393)
国家(129100)
科学基金(111018)
社会(98849)
社会科(93748)
社会科学(93725)
(84906)
基金项目(78274)
自然(70213)
(69692)
教育(68711)
自然科(68611)
自然科学(68591)
自然科学基金(67445)
编号(61580)
资助(58207)
(50583)
成果(48565)
(48196)
重点(47033)
(45263)
创新(44320)
(44202)
课题(43712)
国家社会(40939)
发展(40524)
期刊
(161128)
经济(161128)
研究(95319)
中国(74360)
(57822)
管理(53574)
(50743)
学报(49212)
科学(46523)
农业(39645)
大学(37545)
教育(37355)
学学(35233)
(32606)
金融(32606)
技术(31120)
业经(29813)
经济研究(24762)
(24299)
财经(24008)
(20942)
问题(20809)
技术经济(18521)
科技(16495)
(16271)
商业(16223)
现代(16064)
世界(15495)
图书(15434)
(15022)
共检索到50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钢   刘贤铤   黄悦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以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推动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企业数据要素利用水平和促进数字金融发展两个方面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低融资约束的企业、高技术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的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自然   马原   杨玉玲  
本文基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及创新基础设施共3个子系统29个具体指标,采用熵权法核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指数,并根据达格姆基尼系数、重心法以及马尔可夫链方法刻画新型基础设施及组成部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演进趋势。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新型基础设施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逐渐形成以东部沿海地区及四川为密集区的双核心结构,总体空间差异的最主要来源是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次之,超变密度差异最小。重心以向西南方向迁移为主,发展水平存在路径依赖,但随着跨期延长,低水平省份在跨期3年后呈跨越式迁移。本文的研究为掌握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郭金花  郭檬楠  郭淑芬  
加快推进宽带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带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引擎。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研究样本,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进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通过替代部分人力资本投入、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明显,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金花   朱承亮  
当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微观企业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凸显,逐步成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赋能效应,进一步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提质增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强化企业数字化投资和数字技术应用双重路径促进企业创新;且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企业融资约束水平越高越不利于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和非制造业企业创新增效;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成熟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而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基础设施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的赋能效应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段钢   刘贤铤   闫伟男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俨然成为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探究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对其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基于2011—2021年的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模型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其新质生产力发展,此结论在经历替换变量、排除政策冲击、工具变量法等处理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融资约束并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从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赋能效果。进一步基于分组回归的异质性探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非国有企业、高供应链效率企业以及产融结合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赋能效果更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企业融资环境、优化企业内部管理、采取差异化扶持政策等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城  白凤兰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和绿色发展转型。因此,本文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多维度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减少了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PM2.5、工业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作用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够通过促进绿色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两个渠道来减少污染排放。本文还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污染减排的影响、作用机制和地区空间差异,也佐证了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罗鎏锴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由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数字型基础设施,具有与制造业发展融合相长的最佳结合点。立足于制造业全产业链条,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阐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04—2018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爬虫数据和手工收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对高效率制造业的正向影响更加强烈;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高技术行业、高数字化行业和成长期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强烈;在作用机制方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升级生产制造、改善市场匹配两条渠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陶云清   黄卓   孔东民  
合理评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对数字经济发展、信息化强国建设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研究利用企业所在城市在不同时间入选“宽带中国”试点的准自然实验,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城市入选了“宽带中国”试点后,当地企业的创新行为显著增加。第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通过促进信息化发展和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企业创新。第三,在非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度较高、政府补贴较多、融资约束较紧的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大。本研究支持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及时性和必要性,证实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鹏   张路阳  
<正>新质生产力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动力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尔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
关键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勇   薛晓琦   魏婕  
在对增长目标约束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6—2020年28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增长目标约束如何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结果发现:(1)增长目标约束将通过政府关注效应和资金支持效应促进数字基建,软约束可以显著促进数字基建,但硬约束则相反。(2)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影响受到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市场化水平越低(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建的促进作用越强。(3)异质性分析表明,与东部地区相比,增长目标约束对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数字基建水平的促进效果更强。同时,增长目标约束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促进作用仅在2012年后成立,且负向的社会绩效反馈差距比正反馈对数字基建的提升作用更大。以上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在数字基建中承担的角色,为更好促进数字基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向兰  
基础设施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贸易和资源的流动,减少企业在商贸流通中的交易成本。通过收集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发展的关系,发现一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该地区的商贸流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的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落后,越是阻碍地区商贸流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向兰  
基础设施可以加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改善贸易和资源的流动,减少企业在商贸流通中的交易成本。通过收集2006-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基础设施与商贸流通发展的关系,发现一个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该地区的商贸流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高的地区,商贸流通发展水平越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越落后,越是阻碍地区商贸流通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宏   李斯林   余红心  
运用静态博弈以及演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中间机制,回应IT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对高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第二产业。因此,政府亟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义  王哲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响应度最高的公共议题,也是"一带一路"的价值目标。在新时代,中资企业从事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应转变策略,积极响应"一带一路"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识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提升传统能源效率、创新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奉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础设施开发模式,提升现有资源在特定区域内的"持续力";打造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合规能力,营造可持续生态体系;加快中资企业在地化进程,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亲和力",从而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媛香  张国珍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石,构建出以数据为核心,传统生产要素包围的链式网状体系,对企业降碳绿色转型产生协同驱动效应。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降碳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企业降碳绿色转型,且通过增强组织创新能力、提升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深化绿色金融的传导路径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水平高、环境监管强的区域内企业降碳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且对组织结构惰性小、高管具有绿色经历的企业激励效果更显著。结论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持下的企业积极完成降碳绿色转型的时代任务提供决策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