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36)
- 2023(11189)
- 2022(8590)
- 2021(7275)
- 2020(5594)
- 2019(12202)
- 2018(11245)
- 2017(20449)
- 2016(11194)
- 2015(11838)
- 2014(11376)
- 2013(11369)
- 2012(10538)
- 2011(9529)
- 2010(9418)
- 2009(8511)
- 2008(8398)
- 2007(7461)
- 2006(6496)
- 2005(5529)
- 学科
- 济(51480)
- 经济(51424)
- 业(32862)
- 管理(32243)
- 企(24078)
- 企业(24078)
- 方法(21047)
- 农(19081)
- 数学(18851)
- 数学方法(18673)
- 业经(17074)
- 财(15630)
- 农业(13990)
- 中国(13603)
- 产业(10681)
- 学(10611)
- 贸(10213)
- 贸易(10212)
- 易(9949)
- 收入(9703)
- 信息(9333)
- 地方(9086)
- 总论(8853)
- 信息产业(8813)
- 制(7914)
- 环境(7745)
- 银(7571)
- 银行(7526)
- 技术(7514)
- 发(7493)
- 机构
- 大学(172632)
- 学院(171209)
- 济(71589)
- 经济(70367)
- 管理(64228)
- 研究(60096)
- 理学(57166)
- 理学院(56474)
- 管理学(55451)
- 管理学院(55148)
- 中国(42385)
- 科学(39518)
- 农(38497)
- 京(34940)
- 财(31950)
- 业大(30919)
- 所(30769)
- 农业(30560)
- 研究所(28798)
- 中心(26643)
- 财经(26206)
- 江(24330)
- 经(24162)
- 经济学(23613)
- 范(22337)
- 师范(21968)
- 经济学院(21811)
- 院(21573)
- 北京(20961)
- 农业大学(20568)
- 基金
- 项目(127232)
- 科学(100647)
- 基金(95549)
- 家(87266)
- 国家(86559)
- 研究(85905)
- 科学基金(73079)
- 社会(59021)
- 社会科(56157)
- 社会科学(56140)
- 基金项目(50659)
- 省(48596)
- 自然(47624)
- 自然科(46623)
- 自然科学(46601)
- 自然科学基金(45818)
- 划(41907)
- 教育(37754)
- 资助(36618)
- 编号(31458)
- 重点(28981)
- 部(27574)
- 发(27393)
- 创(26925)
- 国家社会(26582)
- 创新(25232)
- 计划(24956)
- 科研(24919)
- 成果(24062)
- 教育部(23197)
共检索到235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祝志勇 刘畅畅
遵循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对201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可以通过助力农业增收和提高非农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南方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优于北方地区。此外,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基于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数字化供给和网络化服务均等化,形成以城带乡、共建共享的数字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李敬 丁可可 雷俐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48.98%;(3)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受到数字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而言,高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燕斐 王小斌
使用1995—2012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0-1空间权重矩阵和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以铁路密度和公路密度表征交通基础设施,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省际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Moran指数逐渐减小但仍十分显著;一个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密度增大会对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影响,即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其中,铁路密度的增大对临近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公路密度的增大会扩大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溢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茜 石大千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冷艳丽 冼国明 杜思正
文章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全样本和分地区回归估计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交通基础设施则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改善作用,同时,交通基础设施会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效应。此外,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和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交互效应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广录
城乡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均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生产力状况和消费成本,间接影响城乡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因而通过形成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而产生居民的消费差距效应: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均的程度越大,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效应就越强;反之就越弱。长期以来,政府有关部门城乡公共支出不均造成了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不均,是城乡消费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缩小城乡消费差距的举措之一就是改革当前城乡分割的二元财政体制、改变城乡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均的现状;同时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关键词:
公共基础设施 投入不均 消费差距 协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阳 王守峰 李勋来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平 葛扬
织密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是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抓手,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探究土地融资、房价和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三者之间互动机制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采用系统聚类算法,按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将我国省级行政辖区划分成两类。结果表明:(1)土地融资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2)由土地融资引起的城市房价上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土地融资、房价与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不同区域不尽相同。因此,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意义重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翱 孙久文
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短板是由行政区边界效应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问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整合效应,加快了不同类型区域市场之间的融通,更有利于行政区边界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宽带中国”政策的实施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代理变量,以是否位于省级边界线上作为不同类型区域的划分标准,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政策对位于省级边界线上的县的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大,说明该政策降低了行政区边界效应,缩小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机制上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行政边界地区居民获取金融服务、提升行政边界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来促进行政边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熙维 周银斌
考察了通信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初步探讨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途径,并据此提出了假设:通信基础设施促进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但是对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影响不确定,受到其他因素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信基础设施确实有效促进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结果为通信基础设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以及城乡人力资本差距是影响通信基础设施农村居民收入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本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这种分析。因此,在平衡城乡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且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投入以促进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情况下,通信基...
关键词:
通信基础设施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数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聂高辉 宋璐
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文章基于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驱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作用机制,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捕捉城镇化、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在减弱,城镇化仅能在短期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基础设施投资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长期作用;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主要受经济惯性影响,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受收入差距抑制效果显著,而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文章认为城镇化与基础设施双建设能够协调城乡资源配置,减小城乡差距,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永民
本文综合采用因素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环保这三类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越大,工农业人均产出、城乡生活水平以及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差距就会越大,并且农民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越少。除此之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本地区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相邻地区的工农业人均产出差距就越小。这说明,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会导致相邻地区的农产品涌入本地市场,从而有利于相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利于本地农业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晓光 张勋 方文全
本文考察了基础设施的城乡收入分配效应,探讨了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机制。基准分析发现,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均可以带来显著的收入分配改善效果,即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可以同时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且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因而总体上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还对基础设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基础设施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农业部门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居民收入,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