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4)
- 2023(13694)
- 2022(10938)
- 2021(9627)
- 2020(7974)
- 2019(17182)
- 2018(16894)
- 2017(32155)
- 2016(17503)
- 2015(18953)
- 2014(18523)
- 2013(18441)
- 2012(16659)
- 2011(14776)
- 2010(14896)
- 2009(14361)
- 2008(14520)
- 2007(13261)
- 2006(11842)
- 2005(10993)
- 学科
- 业(83912)
- 企(76212)
- 企业(76212)
- 济(75734)
- 经济(75604)
- 管理(71927)
- 业经(31293)
- 方法(30253)
- 财(29177)
- 农(27254)
- 数学(22270)
- 数学方法(22117)
- 务(21253)
- 财务(21235)
- 财务管理(21212)
- 制(20533)
- 企业财务(20144)
- 农业(19734)
- 中国(17855)
- 技术(17103)
- 体(15180)
- 划(14855)
- 策(14218)
- 贸(13867)
- 贸易(13862)
- 和(13538)
- 易(13512)
- 体制(13231)
- 理论(13113)
- 银(12249)
- 机构
- 学院(259202)
- 大学(255009)
- 济(110250)
- 经济(108280)
- 管理(104897)
- 理学(90279)
- 理学院(89436)
- 管理学(88395)
- 管理学院(87923)
- 研究(81985)
- 中国(65255)
- 财(54687)
- 京(52381)
- 农(50297)
- 科学(48631)
- 财经(42743)
- 所(40978)
- 业大(40599)
- 江(40164)
- 农业(39753)
- 经(38850)
- 中心(37694)
- 研究所(36707)
- 经济学(33310)
- 北京(32201)
- 财经大学(31465)
- 州(30899)
- 商学(30233)
- 经济学院(30215)
- 商学院(29974)
- 基金
- 项目(171193)
- 科学(136223)
- 基金(126783)
- 研究(123492)
- 家(111174)
- 国家(110163)
- 科学基金(95702)
- 社会(82132)
- 社会科(77980)
- 社会科学(77961)
- 省(67351)
- 基金项目(67288)
- 自然(61588)
- 自然科(60202)
- 自然科学(60179)
- 自然科学基金(59223)
- 划(55589)
- 教育(54444)
- 资助(49584)
- 编号(47880)
- 业(40028)
- 创(39331)
- 重点(38063)
- 成果(37664)
- 部(37659)
- 制(37342)
- 发(36310)
- 创新(35919)
- 国家社会(34856)
- 科研(32669)
- 期刊
- 济(126235)
- 经济(126235)
- 研究(73584)
- 中国(50285)
- 农(47626)
- 财(46809)
- 管理(43242)
- 学报(40913)
- 科学(37941)
- 农业(32115)
- 大学(31454)
- 学学(30225)
- 融(24868)
- 金融(24868)
- 业经(23266)
- 财经(21932)
- 技术(21675)
- 经济研究(19438)
- 业(19159)
- 教育(19055)
- 经(18830)
- 问题(16607)
- 技术经济(14476)
- 财会(13803)
- 现代(13209)
- 版(13022)
- 商业(12902)
- 贸(12886)
- 世界(12472)
- 科技(12419)
共检索到387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杨双至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以及Tobit广义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该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现实效应,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之间,均表现出差别化的作用力;制造业企业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主要机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马皓巍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产生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虽然已被理论和实证研究广泛证实,但现有研究鲜有关注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参与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与现有文献关注于传统基础设施不同,本文着重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作用视角,探讨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因素,从而拓展和深化有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因素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可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角度,探寻促进中国攀升全球价值链的更好对策建议。在研究方法上,尤其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指标构建上,本文还尝试突破现有文献构建指标的不足,创新性地从企业层面构建能够更好地反映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科学指标。研究结果在中国制造业亟待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而迈向高水平开放的关键阶段,有着重要的政策启示作用。
关键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古柳 戴翔
文章利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TiVA数据库有效测算了1995~2018年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并借鉴Cai&Stoyanov(2016)的方法,将中国制造业按照要素密集度特征分为年龄增值型、年龄贬值型和体能型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利用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密集使用年龄增值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另外两种要素密集度型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以及各种稳健性检验结果下,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和转型两种对策举措并举,并在实施差别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中,适应乃至利用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自然规律,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全球价值链 年龄型技能密集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卓 梁超 赵明君
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被削弱,寻找新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国际地位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大多对劳动力成本变动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进行了说明,但针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仍缺少劳动报酬层面的分析。本文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选取TiVA数据库数据,采用了Koopman地位指数分析法测算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整体及中国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指数并进行比较,同时将劳动力成本纳入GVC下的国际分工分析中,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产值和GVC地位指数呈增长趋势,在同类型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看,中低技术部门地位略有下降,高技术部门则大幅提升,工资水平在其中有正向促进作用,尤其在高技术部门更为显著。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分工地位 工资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罗鎏锴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由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所形成的数字型基础设施,具有与制造业发展融合相长的最佳结合点。立足于制造业全产业链条,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匹配"三个环节阐释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理,并基于2004—2018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爬虫数据和手工收集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对高效率制造业的正向影响更加强烈;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城市群内部城市、高技术行业、高数字化行业和成长期企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强烈;在作用机制方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升级生产制造、改善市场匹配两条渠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文静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集聚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曌 欧国立
不同区域由于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不同的细分制造业方面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不同类型的制造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不同区域集聚发展,通过区域间制造业产品的交换实现区域的分工和协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促进区域制造业分工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聚理论为主要研究视角,结合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等相关理论,对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分工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中国2011年省级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促进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铁路与水运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区域比较优势制造业人均产出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则有利于促进区域非比较优势制造业的发展。因...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分工 集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耿纯 赵艳朋
本文使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城市层面的相关数据,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通过考察2000-2007年年份-城市-行业层面的新建企业数目,本文负二项回归的结果表明,虽然交通基础设施对新建制造业企业选址在整体上有正向影响,但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所得税和增值税贡献大的企业选址影响不显著,而对上述各方面表现落后的企业的选址决策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无论使用公路里程、公路密度还是公路质量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衡量指标,或是放松对企业表现水平的衡量标准,都十分稳健。究其原因,与差企业相比,交通基础设施带给好企业的成本下降小,竞争效应大,因此其总体影响不显著。差企业市场整合能力弱、受地域界限影响大,因而其选址更依赖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根据本文结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仅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吸引到好企业,还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综合配套等其他因素,以实现提升生产率、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国良
文章选取2007—2021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计量回归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且该曲线关系会受营销环境的调节,即良好的营销环境会使曲线形态收窄、拐点右移、整体水平提高。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既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也可通过增加企业杠杆率降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一步研究发现,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在高技术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倒U”型关系中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铮 张其仔 孙琴
系统分析制造业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0—2019年全球42个经济体制造业面板数据,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源自国内的制造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源自国外的制造业数字化会抑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国内数字化投入可以通过效率提升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因此,建议全方位推进数字产业化进程,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和障碍,加强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产业数字化来源的影响,充分发挥源自国内的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逐步降低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对国际数字产业资源的依赖,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效率。研究结论对中国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制造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丹 武杰 董程慧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前向参与方式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数字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处于中游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据制造业数字贸易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前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后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集中度较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对属性因子和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属性因子的正向变动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光南 洪国志 陈广汉
基于可变成本函数与外部性因素分析框架,本文采用中国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和似无关回归(SUR)实证分析中国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及其行业溢出。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对制造业产生的成本效应大于本地基础设施的成本效应,且东部成本弹性高于中西部;基础设施地区分布不平衡导致其网络效应降低,存在产业竞争地区的基础设施空间溢出和市场稠密溢出导致本地制造业边际成本提高和要素投入减少;此外,基础设施空间溢出的成本效应还取决于制造业的集聚程度。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溢出 成本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
本文从历史与实证的角度 ,以中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为案例 ,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测算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方向及程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制造业发展 定量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