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90)
- 2023(10495)
- 2022(8232)
- 2021(6979)
- 2020(5434)
- 2019(11828)
- 2018(11472)
- 2017(21675)
- 2016(11359)
- 2015(12144)
- 2014(11486)
- 2013(11355)
- 2012(10566)
- 2011(9329)
- 2010(9385)
- 2009(8092)
- 2008(7818)
- 2007(7314)
- 2006(6228)
- 2005(5408)
- 学科
- 济(50676)
- 经济(50652)
- 管理(39267)
- 业(36969)
- 企(30130)
- 企业(30130)
- 方法(19174)
- 数学(16897)
- 数学方法(16771)
- 业经(15686)
- 技术(15543)
- 中国(14596)
- 农(13423)
- 环境(12752)
- 产业(12055)
- 技术管理(11918)
- 财(10773)
- 地方(10506)
- 农业(9929)
- 信息(9613)
- 学(9507)
- 总论(9262)
- 划(9224)
- 信息产业(9160)
- 贸(8287)
- 贸易(8280)
- 银(8254)
- 银行(8220)
- 易(8034)
- 融(7962)
- 机构
- 学院(158215)
- 大学(157172)
- 济(71805)
- 经济(70607)
- 管理(64188)
- 理学(55595)
- 理学院(55018)
- 管理学(54324)
- 管理学院(53998)
- 研究(53858)
- 中国(39659)
- 京(32039)
- 科学(31310)
- 财(30507)
- 农(25594)
- 所(25447)
- 中心(24774)
- 财经(24170)
- 江(24142)
- 业大(23812)
- 研究所(23200)
- 经济学(22807)
- 经(22097)
- 经济学院(20727)
- 院(20015)
- 农业(19911)
- 北京(19677)
- 范(19389)
- 师范(19181)
- 州(18776)
- 基金
- 项目(112575)
- 科学(91147)
- 研究(83794)
- 基金(82747)
- 家(72811)
- 国家(72227)
- 科学基金(63013)
- 社会(56754)
- 社会科(54217)
- 社会科学(54206)
- 省(45605)
- 基金项目(43669)
- 自然(38347)
- 划(37627)
- 自然科(37547)
- 自然科学(37535)
- 教育(37178)
- 自然科学基金(36924)
- 编号(31760)
- 资助(30682)
- 创(30418)
- 创新(27439)
- 发(26159)
- 重点(25696)
- 国家社会(25063)
- 成果(24471)
- 部(24254)
- 课题(22237)
- 制(22222)
- 业(22090)
共检索到235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真 楚尔鸣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11-2020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及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从技术含量及专利靶向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2)绿色技术创新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的重要渠道。相较于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减排”方面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是实现城市碳排放总量下降的关键抓手。(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励实质性创新活动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实现了城市“减排”与“增效”兼得,策略性创新仅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警惕末端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诱发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以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城市绿色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效投资”推动绿色创新、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宽带中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桑玉昆 冯绪猛
基于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效应、传导机制及地域差异。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提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加深的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提升的促进作用具有非线性特征,且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更能获得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溢出性红利。最后提出,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创新要素配置合理性、跟进地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提升全域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提供理论参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云鹤 李杏
文章基于2010—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的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数字政策支持度较高的地区及东部地区更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人才集聚、产业集聚以及数字金融发展来促进区域创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星
前沿研究关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却普遍忽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也未重视其传导机制检验,以及技术创新效应是否存在异质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2006—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技术创新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政府关注度时期、不同人力资本水平以及不同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发达程度地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回归后,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扩大技术溢出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第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政府关注度较高的时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和传统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有助于厘清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茜 石大千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琴 李敬 丁可可 雷俐
文章利用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多种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基础设施、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抑制效应,并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要素配置效率在数字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48.98%;(3)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受到数字基础设施门槛效应的影响,相较于低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而言,高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下要素配置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倩倩 鞠方 周建军
创新在提升本土竞争优势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技术分工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与微观专利数据,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此影响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技术分工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亦会推动城市创新质量的同步提升,并能在长期起到缩小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的作用;以“宽带中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中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均能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拓宽了数字化趋势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也为促进城市创新提供了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盛巧燕 李玮玮
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扩散是中国实现低碳经济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选取2012—2021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对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知识溢出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间发挥中介作用。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在产业集聚水平提高与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扩散之间存在非线性影响。据此,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算力生态网络体系、构筑跨区域知识要素流动平台、多元主体协同释放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擘画创新驱动型绿色经济发展“新图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媛香 张国珍
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石,构建出以数据为核心,传统生产要素包围的链式网状体系,对企业降碳绿色转型产生协同驱动效应。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降碳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企业降碳绿色转型,且通过增强组织创新能力、提升高管团队环境注意力、深化绿色金融的传导路径来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教育水平高、环境监管强的区域内企业降碳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且对组织结构惰性小、高管具有绿色经历的企业激励效果更显著。结论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持下的企业积极完成降碳绿色转型的时代任务提供决策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范合君 吴婷
发展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能力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4—2017年省级样本数据,构建指标体系测度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数字化能力,研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能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1)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之后依然成立;(2)数字化能力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中介作用,即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提升数字化能力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数字化能力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3)数字化人才数量越多,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