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8)
2023(7504)
2022(5440)
2021(4353)
2020(3208)
2019(7016)
2018(6489)
2017(11583)
2016(6244)
2015(6901)
2014(6747)
2013(6657)
2012(6217)
2011(5502)
2010(5599)
2009(5045)
2008(5075)
2007(4678)
2006(4173)
2005(3850)
作者
(19485)
(16358)
(16047)
(15382)
(9914)
(7807)
(7490)
(6346)
(6224)
(5860)
(5489)
(5337)
(5154)
(5121)
(5027)
(4978)
(4947)
(4858)
(4854)
(4689)
(4059)
(4035)
(3777)
(3733)
(3681)
(3654)
(3559)
(3546)
(3273)
(3210)
学科
(28661)
经济(28648)
管理(23159)
(20480)
(16066)
企业(16066)
(13362)
贸易(13356)
(13221)
业经(12252)
(11314)
(11099)
信息(10938)
方法(10301)
产业(9836)
(9803)
总论(9084)
信息产业(9033)
数学(8801)
数学方法(8700)
(8388)
出口(8381)
出口贸易(8381)
中国(8378)
(5865)
财务(5850)
财务管理(5839)
企业财务(5571)
产品(5450)
农业(5394)
机构
大学(95522)
学院(94940)
(39523)
管理(39046)
经济(38741)
理学(33018)
理学院(32750)
管理学(32381)
管理学院(32203)
研究(30364)
中国(23415)
(19964)
(19204)
科学(17633)
(16903)
中心(15513)
财经(15054)
(14638)
(14426)
业大(14301)
(13651)
农业(13585)
研究所(12913)
经济学(12397)
北京(12312)
(11987)
(11751)
师范(11611)
经济学院(11385)
(11329)
基金
项目(65648)
科学(51464)
研究(49202)
基金(47509)
(41924)
国家(41625)
科学基金(35683)
社会(32136)
社会科(30774)
社会科学(30764)
(25086)
基金项目(23782)
自然(21393)
教育(21260)
自然科(20927)
自然科学(20919)
编号(20853)
(20832)
自然科学基金(20563)
资助(18779)
成果(17399)
国家社会(14481)
重点(14463)
(14246)
(14016)
项目编号(13690)
(13395)
课题(12890)
创新(12648)
科研(12440)
期刊
(39932)
经济(39932)
研究(26537)
中国(19788)
学报(15869)
(15795)
(15224)
管理(12858)
图书(11897)
科学(11770)
大学(11289)
农业(10902)
教育(10318)
学学(10097)
技术(8467)
书馆(8241)
图书馆(8241)
(7521)
(7460)
金融(7460)
情报(7441)
经济研究(7302)
业经(7285)
财经(7046)
(6791)
国际(6197)
(6023)
理论(5854)
问题(5609)
实践(5523)
共检索到147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丽华   诸鑫哲  
本文基于2007—2015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和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质量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通过缓解供需双侧信息摩擦推动企业出口质量升级,通过劳动力配置效应、需求信息传递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对国有企业、多产品出口企业、多市场出口企业和一般贸易产品的贸易质量具有更强影响。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地区数字政府建设将放大数字基础设施的出口质量提升效应。上述结论提供了数字基础设施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对推进我国“数字强贸”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梦婷   鲍子文  
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圣杰   张文魁   曹健   王雅琦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本文研究了在信息摩擦条件下出口集聚对制造业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从供给侧分析集聚效应,本文从需求侧揭示了出口集聚的重要意义。理论分析表明,出口集聚可以通过“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的双重机制促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与全国税收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机制研究发现,需求学习效应对年轻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质量提升作用更大;当需求信号精度下降时,需求学习效应被削弱;需求信息具有市场专属性特点,同一目的地出口集聚的需求学习效应大于其他目的地出口集聚。质量声誉效应是把“双刃剑”,好的质量声誉能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而坏的质量声誉则会降低企业产品质量;新产品和异质性产品对质量声誉的敏感度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即使考虑了马歇尔外部性的作用,需求学习效应和质量声誉效应依然具有经济意义上的显著性,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淑琴  邹志文  邵宇佳  王江杭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速器",但其能否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增质器"值得探讨。本文在异质性框架下探析了中国31个省市区2006—2015年基础设施与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经济联系,探究了区域经济地理特征约束下,交通、能源、信息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现实图景。基准回归揭示了基础设施禀赋建设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引致效益与跃升路径,回归结果呈现出种类非对称性和空间非对称性的双元异质性特征。门槛回归进一步阐释了经济性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的门槛效应关联,特定基础设施水平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异质性"锁定"显著。厘清两者的经济联系,有利于破局当前中国价值链贸易低端锁定,缓解贸易价值跃升的契约羁束,挖掘区域经济地理禀赋,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陈永安  吴飞飞  
本文在Joséand Jean(2015)的出口产品质量选择模型基础上,构建两国三种产品的出口博弈模型,引入国际市场不同国家同质产品竞争效应,基于企业出口遭受反倾销的视角探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能否缓解中国对外贸易摩擦,并利用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全球反倾销数据库匹配的细分产品数据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产品为低端产品或处在中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高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减少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当产品质量处于中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或高端产品中较低水平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将会伴随与国际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这将会增加进口国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倾销认定。此外,产品质量提升与对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因商品敏感性、企业所有制性质、进口国特征等因素而异。这些发现为当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和中国对外贸易摩擦案件频发并存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信恒   刘信兴  
本文使用2000—2013年的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匹配数据,在考虑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识别企业数字产品进口和利用事后反推法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考察数字产品进口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产品进口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研发效率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产品进口的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本土企业、低竞争行业以及数字资本品的进口中更为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倩肖   段义学  
数字经济对企业的生产选择和贸易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采用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库与中国国家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从市场分割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赋能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赋能、市场分割均对出口产品质量有提升作用,而数字赋能和市场分割的交互作用却会抑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赋能和市场分割的交互作用会对国有性质、有海外子公司、位于中西部地区和生产非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产生更明显的抑制效果。此外,数字赋能和市场分割会通过提升企业市场势力、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强进口强度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据此提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立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祥义  施炳展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搜索是经济主体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理论上,本文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将信息成本纳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决定方程中,发现互联网搜索能够通过企业生产层面(生产率、创新效率)、交易层面(信息成本)影响其出口产品质量。实证中,本文结合2006-2014年中国各省份对各国百度搜索指数和同期中国海关数据库进行经验分析,采用进口方遗迹数目、明星数量作为互联网搜索的工具变量,发现互联网搜索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信息成本高的样本作用更大。机制检验表明,生产率水平提升、创新效率升级、信息成本削减是互联网搜索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具体机制。此外,互联网搜索的正向溢出作用局限于省内和邻省,对非邻省的作用为负;互联网搜索的积极作用,独立于移民、电话、基础交通运输服务等其他信息传递方式;在考虑核心指标极端值、模型设定有效性、零贸易和内生性等问题后,互联网搜索发挥的作用依然成立。本文结论表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信息成本、减弱信息不对称性是数字经济时代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蒙英华  裴瑱  
结合服务贸易特征,本文探讨了基础设施影响服务出口品质(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制,并借鉴Mishra等(2011)所构造的指标进行了经验验证。结果表明,基础设施规模与质量稳健提高了各国的服务出口品质,而且基础设施规模对中国服务出口品质提升具有较好解释力;另外,人力资本、市场潜力也同时对服务出口品质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长期FDI会对东道国服务企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挤出效应";丰裕的自然资源虽然为提升服务出口品质提供物质保障,但自然资源诅咒确实存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耿纯  
本文运用2002-2007年间海关统计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研究出口退税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以往研究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不同,本文将无进口中间产品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与不受退税和关税影响的加工贸易出口进行比较,从而剔除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本文的实证分析显示,企业和产业层面的证据都表明出口退税加剧了市场竞争,导致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下降,促使企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具体而言,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一般贸易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比加工贸易高出考察期内企业出口产品平均质量水平的3.69%。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沈成燕  
本文基于Feenstra&Romalis(2013)整理的各国出口数据,首先运用生存概率法分析各经济体SITC4位码产品的出口持续性,进而借助工具变量2SLS模型,首次就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有:发达经济体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对出口产品质量作用表现为"高质稳进"型正效应,而对于发展中经济而言,过长的出口持续时间则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低端锁定"和"低端下滑";出口过度依赖传统优势产品和"质量革新惰性"是近几年中国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执行出口技术复杂度赶超战略有利于发展中国经济体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空间型地理接近"不一定能够促进一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制度型地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美  
本文检验了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企业出口关系存续及其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有利于企业出口关系的存续,并能够提升其出口增长率。稳健性检验显示,更换产品质量测算方法、样本区间、计量方法等并不影响本文基本结论,且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后,本文基本结论依然不变。从影响机制来看,产品质量升级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提高了企业出口关系存续概率,通过增强消费者偏好以及提高出口价格促进了出口增长率提升;同时,产品质量升级还通过提高企业出口关系存活概率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出口增长率的提升。最后,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对外资企业和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出口关系存续的积极影响较大,而对私营企业和出口到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的积极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瀚迪  袁逸铭  
基于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搜寻成本的设定,文章拓展了Liu&Serfes(2005)的模型,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丰富的数据信息,将使企业选择更高的产品质量水平,而搜寻成本降低会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采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的匹配样本,文章证实了数字经济对于企业出口质量的正向促进效应,目的国搜寻成本对这一效应发挥门限作用与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搜寻成本对数字经济的调节作用只存在于本土企业与一般贸易企业,对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则发挥直接的质量提升效应。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进口中间品质量、进口中间品种类以及数字产品进口渠道作用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铭心  汪亚楠  郑乐凯  石悦  
基于中国数字金融发展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以及中国海关数据,系统性地考察了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其中,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和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大。在机制分析方面,数字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营运资本的效率和缓解营运资本的融资约束等渠道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另外,数字金融强化了正规制度及非正规金融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金融发展摆脱了对地区信任感及合作观念等社会心理的依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瀚坤   韩民春  
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框架,构建了包含数字经济发展因素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内生选择模型,诠释了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品质量升级的内在机理,并使用2007—2016年海关数据库中企业-产品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第二,数字经济发展因要素密集度、地理位置和企业性质的差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提升了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东部地区、非国有以及非垄断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第三,企业成本与企业生产率渠道是数字经济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减少企业生产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第四,数字经济发展除了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外,还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出口产品质量的调整,具体表现为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内非核心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高于核心出口产品,优化了出口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研究结论为我国建设贸易强国提供了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