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87)
2023(9147)
2022(6924)
2021(5796)
2020(4151)
2019(9258)
2018(8992)
2017(16540)
2016(8786)
2015(9830)
2014(10017)
2013(9995)
2012(9648)
2011(9141)
2010(9402)
2009(8614)
2008(8404)
2007(7627)
2006(7216)
2005(6840)
作者
(28883)
(24088)
(23889)
(22456)
(15390)
(11432)
(10791)
(9378)
(9191)
(8569)
(8200)
(7994)
(7811)
(7599)
(7550)
(7369)
(7089)
(6947)
(6809)
(6783)
(6018)
(5893)
(5739)
(5511)
(5476)
(5385)
(5355)
(5258)
(4872)
(4706)
学科
(51588)
经济(51547)
管理(23822)
(22404)
中国(20832)
地方(19525)
业经(15974)
(15384)
企业(15384)
(13692)
(11053)
产业(10989)
方法(10762)
地方经济(10355)
农业(9988)
信息(9600)
(9561)
金融(9561)
(9510)
银行(9501)
(9346)
环境(9122)
总论(9037)
信息产业(8889)
数学(8772)
数学方法(8688)
(8513)
发展(7700)
(7679)
技术(7345)
机构
学院(137908)
大学(135344)
(57019)
经济(55523)
研究(54568)
管理(49486)
中国(41644)
理学(40717)
理学院(40119)
管理学(39463)
管理学院(39185)
科学(33559)
(31985)
(27594)
(25127)
研究所(24767)
中心(24632)
(23067)
(22501)
(21433)
师范(21208)
北京(20986)
(20329)
(19119)
业大(19107)
财经(19008)
农业(17741)
经济学(17189)
(17104)
师范大学(17072)
基金
项目(89055)
科学(70599)
研究(66465)
基金(62532)
(54608)
国家(54107)
科学基金(46416)
社会(43219)
社会科(41130)
社会科学(41120)
(35908)
基金项目(32576)
(29999)
教育(28202)
自然(27765)
自然科(27102)
自然科学(27099)
编号(26952)
自然科学基金(26555)
(26308)
资助(23954)
成果(21788)
发展(21515)
(21136)
重点(20240)
课题(19725)
(18386)
国家社会(18329)
(17689)
创新(17257)
期刊
(73688)
经济(73688)
研究(46261)
中国(33915)
(22277)
管理(19726)
科学(19421)
学报(19393)
(16990)
教育(16619)
(15857)
金融(15857)
农业(15523)
大学(14695)
业经(13584)
学学(13495)
技术(13303)
经济研究(11509)
问题(10840)
图书(9611)
财经(8842)
(8674)
(7933)
资源(7748)
(7720)
城市(7443)
现代(7396)
书馆(7161)
图书馆(7161)
商业(7118)
共检索到22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耿小庆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研究数字城市的内涵及功能,建立从城市基础数据资源到宏观政策法规的数字城市系统模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方法与工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浒  李琦  承继成  
“数字城市”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建设将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综合决策、技术集成的需求 ,是一个理想的平台。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并在研究数字城市产生背景、国内外现状之后 ,提出了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城市研究框架。并对数字城市所包含的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海平  陈应东  钱海忠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在剖析数字环境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可持续性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建立数字城市的模式和框架结构,并阐述了其相关技术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的是探讨在数字环境下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俭  
长期以来,我们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遵循的是优先发展经济,而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是滞后的,这种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以牺牲社会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导致我国在城市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出现偏差,城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追求短期效益的倾向,城市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性。而如何评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成为了问题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文章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旨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使城市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静  任志远  
以陕西省1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2,2014年两个时间点,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泰尔指数法、系统协调性等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上看,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子系统发展能力均增强,但不等于协调性增加。(2)从空间上看,宝鸡、西安、铜川城市可持续协调性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其他城市协调性较弱。(3)从驱动力分析,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大主要是由于人口、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空间发展差异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维波  
分析了现代城市发展背后掩盖的各种问题、矛盾及其生态学实质 ,指出建立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最后 ,提出实施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黎  申金升  徐一飞  
一、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自80年代开始兴起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已逐渐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交通已成为北京21世纪城市交通的基本模式。 要达到交通可持续发展,应促使人们对交通需求管理进行深入地思考,特别是作为交通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客运结构,并在交通消费观念、提高交通效率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以及交通的资源环境利用等方面进行显著的变革,以期实现城市交通与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彬  陈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经营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宁  陈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涉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由平面化向立体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立体城市是对空间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土地面积下运用立体交通和高效的城市运作方式可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人口的集中化、生活的便利化以及生态平衡。立体城市注重地上和地下的空间利用,发展方式的创新以及立体交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它能较好地解决中国在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立体城市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形态,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林泉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可持续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这种滞后性 ,源自于认识上的误区 ,二元结构社会结构的束缚、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观和城市发展中的现实矛盾。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解放思想 ,积极推进城市化 ,加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永林  王要武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系统结构,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内容,对我国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培基  杨银峰  吴燕芳  
文章针对当前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的常用模型在城市间比较应用中存在的弊端,根据复合系统原理,建立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子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因子分析、系统协调度以及系统发展系数的多系统协调性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及研究方法、步骤进行了探讨,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海虎  王奇  柯强  李光明  徐竟成  
文章构建了温州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的指标体系,应用信息熵法建立了量化模型对温州生态系统演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林面积和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对温州城市系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程度影响最大,工业粉尘排放量和迹地更新指标对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影响最大。近10年来,温州城市生态系统经历了氧化型代谢(1996~1999)—还原型代谢(2000~2002)—氧化型代谢(2003~2005)三个阶段的演变,表明温州城市代谢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程度不稳定,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程度降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有待提高,系统活力有待改善,温州城市生态系统应重点...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历男  
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对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需求的基础上 ,指出了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 ,提出了制定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并对城市智能运输系统管理规划的总体结构和总体配置以及实施步骤提出了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