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5)
- 2023(3674)
- 2022(2092)
- 2021(1396)
- 2020(788)
- 2019(1512)
- 2018(1537)
- 2017(2690)
- 2016(1348)
- 2015(1672)
- 2014(1659)
- 2013(1669)
- 2012(1640)
- 2011(1826)
- 2010(1631)
- 2009(1457)
- 2008(1426)
- 2007(1272)
- 2006(1403)
- 2005(1404)
- 学科
- 图书(10326)
- 书馆(9837)
- 图书馆(9837)
- 济(8572)
- 经济(8571)
- 业经(7521)
- 信息(7343)
- 产业(7263)
- 总论(7221)
- 信息产业(7202)
- 工作(5621)
- 管理(5086)
- 读者(3797)
- 中国(3452)
- 化(3051)
- 学(2899)
- 络(2863)
- 网络(2863)
- 业(2815)
- 自动(2520)
- 自动化(2519)
- 网络化(2459)
- 企(2385)
- 企业(2385)
- 图书馆学(2276)
- 建设(2008)
- 和(1891)
- 电子(1738)
- 行(1681)
- 银(1633)
- 机构
- 大学(28462)
- 学院(23433)
- 图书(19744)
- 书馆(19295)
- 图书馆(19294)
- 管理(10453)
- 大学图书馆(8574)
- 理学(8215)
- 理学院(8092)
- 管理学(7975)
- 管理学院(7874)
- 济(7112)
- 经济(6830)
- 研究(6009)
- 京(5789)
- 信息(5491)
- 范(5371)
- 师范(5346)
- 州(4806)
- 中国(4782)
- 江(4414)
- 师范大学(4062)
- 科学(3709)
- 北京(3592)
- 中心(3402)
- 财(3173)
- 信息管理(3149)
- 系(2756)
- 南(2717)
- 财经(2618)
共检索到46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儒珍
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模式作为图书馆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举措的缺陷 ,认为对于图书馆来说 ,数字图书馆模式是退化的表现 ,图书馆应对互联网的挑战不应局限于数字图书馆 ,并指出缺乏技术标准是当前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学 基础理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超 陈定权 董昊南
元宇宙作为技术组合创新的新成果,引发了各个行业探索元宇宙的研究热潮。文章由元宇宙研发现状出发,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图书馆技术应用历史。文章最后基于想象媒介理论,阐述元宇宙想象的价值,并从场景理论视角探索元宇宙图书馆对图书馆事业可能的贡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荣红涛
源自内部自发批判的文化转型能使文化充满活力,并促进社会发展。中国古代有两次文化转型的重大事件,分别是夏启"家天下"代"禅天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古代文化转型成功的因素包括注重传承创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文化转型与社会转型同步。在文化转型成功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也获得长足发展,一度达到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17世纪后,缺乏内部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僵化落伍,图书馆学发展也与世界图书馆学逐步拉开距离,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迷失于西方图书馆学话语权,所以文末还提出了外部批判语境中图书馆文化
关键词:
文化转型 古代图书馆学 图书馆文化自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卢儒珍
国内高职图书馆普遍面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困境,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是美国社区学院图书馆走出此类困境的有效途径。国内图书馆理论界存在两种反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观点,一是认为高校扩招导致图书馆服务压力增大,开展社会服务会加剧校内读者与文献利用之间的矛盾;二是认为高校图书馆是不稳定的准公共产品,社会化服务是不可行的。这两种反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观念在实践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回应,国内高职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比率仅达到6%。文章从逻辑及事实两个层面对这两种观念进行了分析和批驳,并提出了拒绝社会服务是因高职管理层职业精神的缺失所引发的非职业化的选择。
关键词:
高职图书馆 社会服务 职业精神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九常
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重新进行审视,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研究对象的变换何时了?问题之争有多大的必要性?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研究对象与图书馆学成熟的关系如何?是多研究些“问题”还是多谈些“主义”?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判。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研究对象 理论分析 理论批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莹
图书馆消亡论的前提是将技术作为图书馆的本质,并将图书馆的全部意义仅归于纸质图书、图书馆员和图书馆建筑,信息网络技术是取代它们的核心力量。然而,从图书馆在人类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与人类发展的紧密关系来看,它的本质是人文而非技术。作为人文部门,图书馆有其自身的不同于技术的特性和发展模式,技术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工具而非统治力量。图书馆需要经常进行实体检查和审慎反思,以确保自身的人文本质得到发挥,避免沦为技术的附庸。
关键词:
图书馆 消亡 技术 人文 历史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牛世建
中国图书馆学从研究整体上看,后现代主义上的本质主义也只是个臆想,并不构成实际意义。后现代主义学者之所以会这样想,那是因为中国近年来的学术和政治的转变,以及进行研究的人们对后现代理论的偏颇以外,还与意识形态和本质主义有关。我们可以从人文主义领域的后现代理论来进行分析,虽然能够对图书馆研究有所帮助,但是这种理论只停留在表面,所以这是一种完全不成熟的理论,并不适用于现代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立华
空间性是后现代图书馆的重要特征。从空间映象、时空压缩、超空间现状入手对后现代图书馆学的社会、文化属性进行了批判,进而分析诠释了后现代图书馆的内涵与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丹丹
[目的 /意义]介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约翰·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做法,总结其实践经验。[方法 /过程]梳理国外高校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案例,阐释普福图书馆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研究意义;介绍普福图书馆在线开展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整体情况,解读其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设计,剖析其面向教师的批判性信息素养实验室项目的实施背景、工作思路、具体步骤、关键技术以及服务推广措施等。[结果 /结论]普福图书馆的实践为图书馆大规模宣传并推广服务,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思路,在角色定位、环境构建、科学规划3个方面对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启发。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批判性信息素养 高校 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淑举
1958-1960年的图书馆大跃进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无法忽视,图书馆界高指标浮夸风的蔓延,政治与学术的深度纠葛,对图书馆学理论非无即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对刘国钧、杜定友、皮高品等教授的非客观批判,凡此种种值得引起我们的警醒。以史为鉴,才能使图书馆学术研究在相对独立的学术空间内真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玉珍
作为并不年轻的学科,图书馆学在科学化进程中有着由来已久的诸多方面的缺陷,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两点:理论核心的恒定确立和学科体系的科学构建。马恒通老师对《图书馆学基础教程》的质疑涉及到了这些问题,本文试图通对这些质疑的回答,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廓清。
关键词:
理论核心 学科体系 科学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君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整体上并不存在"后现代"意义上的所谓"本质主义",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意识形态和制度权力制约的把某种特定理论观点作为"中心话语"去贯彻的"本质化"意义上的"本质主义"。批判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存在"本质主义"思维的学者,其实是把图书馆学理论受时代和文化制约的"可变性"的历史状况,与人们借用"意识形态"、"权力"等对某种理论观点的"真理化"、"本质化"的超稳定干预相混淆了。而后现代主义学者之所以有这样的误判,除了与近代以来中国特殊的"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以及研究者对后现代理论的机械套用有关之外,也与本质主义同意识形态具有诸多内在的一致性有关。可以认为,源于人文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理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速炎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全国共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