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1)
- 2023(13531)
- 2022(11153)
- 2021(10180)
- 2020(8329)
- 2019(19114)
- 2018(19267)
- 2017(37022)
- 2016(20440)
- 2015(22881)
- 2014(23180)
- 2013(22713)
- 2012(21025)
- 2011(18991)
- 2010(18780)
- 2009(17003)
- 2008(16509)
- 2007(14403)
- 2006(12723)
- 2005(11198)
- 学科
- 济(79885)
- 经济(79793)
- 管理(57950)
- 业(52435)
- 企(44167)
- 企业(44167)
- 方法(35221)
- 数学(30185)
- 数学方法(29825)
- 中国(21898)
- 业经(21341)
- 学(20781)
- 农(20578)
- 财(19892)
- 地方(16483)
- 制(15782)
- 产业(14402)
- 理论(14215)
- 和(13708)
- 农业(13499)
- 贸(13266)
- 贸易(13261)
- 易(12856)
- 银(12657)
- 银行(12602)
- 务(12428)
- 融(12358)
- 财务(12358)
- 金融(12350)
- 财务管理(12336)
- 机构
- 大学(292292)
- 学院(286791)
- 管理(114548)
- 济(107297)
- 经济(104712)
- 理学(99078)
- 理学院(97901)
- 管理学(96151)
- 研究(95689)
- 管理学院(95595)
- 中国(69182)
- 京(62825)
- 科学(62006)
- 财(49051)
- 所(48164)
- 农(47834)
- 业大(45058)
- 研究所(44352)
- 中心(42874)
- 江(42154)
- 范(40126)
- 财经(39678)
- 北京(39671)
- 师范(39664)
- 农业(37669)
- 经(36024)
- 院(35411)
- 州(35232)
- 技术(31893)
- 师范大学(31793)
- 基金
- 项目(201821)
- 科学(157048)
- 研究(148148)
- 基金(144281)
- 家(126277)
- 国家(125222)
- 科学基金(106712)
- 社会(90916)
- 社会科(86070)
- 社会科学(86048)
- 省(79291)
- 基金项目(76701)
- 自然(69305)
- 自然科(67663)
- 自然科学(67644)
- 教育(66953)
- 划(66664)
- 自然科学基金(66401)
- 编号(62062)
- 资助(58851)
- 成果(51484)
- 重点(44674)
- 部(43281)
- 发(42674)
- 课题(41963)
- 创(41642)
- 项目编号(39105)
- 创新(38806)
- 科研(38581)
- 大学(37111)
- 期刊
- 济(114424)
- 经济(114424)
- 研究(81678)
- 中国(52614)
- 学报(51700)
- 科学(42755)
- 农(42322)
- 管理(40128)
- 大学(37891)
- 财(35706)
- 图书(35199)
- 教育(33960)
- 学学(33772)
- 农业(29529)
- 书馆(26515)
- 图书馆(26515)
- 技术(24189)
- 融(21383)
- 金融(21383)
- 业经(19412)
- 财经(18421)
- 经济研究(18315)
- 经(15636)
- 情报(15401)
- 问题(14931)
- 业(14709)
- 坛(14570)
- 论坛(14570)
- 理论(14560)
- 科技(14428)
共检索到4197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盛小平
在体系结构上,数字图书馆可分为基于三层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数字图书馆、分布式数字图书馆和基于代理协作的数字图书馆三种类型。它们在组件、特征、功能方面都有许多差别。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结构是目前较好的选择模式,可根据一些要求来开发分布式数字图书馆。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体系结构 比较研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军
介绍了国内外6种典型的DL体系结构和系统,包括:Interspace、InfoBus、UMDL、NCSTRL、基于OAI的NDLTD和国内的CALIS,比较了它们各个方面的特点。特别分析了各种体系结构在互操作方面的特性。总结了互操作的4种基本类型:集成、联邦、收集和采集。最后,以CALIS为代表,分析了国内DL在体系结构方面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体系结构 互操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卢共平
数字图书馆信息体系结构的主要构件是数字对象、句柄和仓储。数字图书馆由数字对象构成 ,对象存储在仓储中并用句柄来标识。数字图书馆提供包括名录服务、索引服务、仓储服务和馆藏服务在内的一组核心服务。参考文献 7。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军 杨冬青 唐世渭 杨烈勋
数字图书馆 (Dlib)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产生的。数字图书馆要解决的是现在Internet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查找困难、异构信息仓储的互操作性和缺乏对大规模分布数据的操作机制。Dlib的关键技术是研究数字化信息的有效组织结构 ,解决各个信息仓储间的互操作性 ,形成Dlib基础体系结构以有效地操作大规模的、分布的数字化信息。其目标是实现跨仓储的统一检索 ,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统一的信息网络。文章重点介绍了国际上有影响的三大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 :互联信息空间 (Interspace)、信息总线 (InfoBus)和基于代理 (agent)的体系结构。最后 ,文章总结了Dlib体...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体系结构 跨仓储检索 互操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牟冬梅 崔艳玲
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经验医学逐渐向现代的求证医学转变,这种变化对医学信息的组织提出更高要求,基于网络和资源整合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恰恰适应现代循证医学的要求。面向循证医学的主题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论述了主题(面向循证医学)数字图书馆的特点和基本技术。文章重点讨论了循证医学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循证医学 体系结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美桃
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设计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旨在将分布的、异构的多个数字图书馆联合起来,形成可动态配置的数字图书馆联盟。该体系结构实现了数字图书馆之间的无缝连接,使现代信息用户可对多个分布异构的数字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资源访问。
关键词:
服务 数字图书馆 体系结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爽
本文通过对体系结构的特点、设计原则以及现有体系结构的分析比较 ,对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进行了综合论述 ,并讨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体系结构 设计原则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静
本文论述了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如何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体系结构来有效地组织和存储各种信息资源,以利于网上用户方便、快捷地查询相关信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真溱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是建设数字图书馆的过程中首先应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CSTR结构讨论过程中提出的基本原则,详细地考察了这一结构及其应用和发展情况,提出现阶段应采用不够成熟但技术思路正确的体系结构,并且以构建小型试验系统为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郑巧英 杨宗英
本文主要介绍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和体系结构及其由来和优点。同时 ,介绍建设数字图书馆所使用的相关标准、规范、工具和它的现实服务模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雨生 董慧
本文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存在的精度不高、智能性差、方式单一、推荐规模与质量矛盾突出、推荐受众与信息来源比较固定等问题,分析了互联网、语义网、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领域的应用局限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基于语义网格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体系结构与总体框架,初步形成面向分布、异构、海量信息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解决方案。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 语义网 网格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王展妮 张国亮
通过深入分析当前高校RFID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技术特点,从中总结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这些问题,从系统结构的角度将各项技术整合,提出了一种通用化的高校RFID图书馆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涉及的功能实现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其研究方法对于今后高校图书馆RFID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丁丽鸽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工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因此,文章对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理论基础及体系结构进行深入解读,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社会服务 理论基础 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静 金胜勇
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结构能够全面概括和反映图书馆学的主要内容,有利于把握图书馆学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推动图书馆学的整体发展。学界关于体系结构的观点众多,大多建立在逻辑划分方法的基础上,但这种构建方法划分标准不易确定,划分结果不能概括图书馆学体系结构的全貌,划分后的分支体系之间交叉重复严重。图书馆学的各分支体系间可以是相容并列关系,因此,在构建新的体系结构时不再遵循严格意义的划分。文章将当前图书馆学主流分支学科,即理论图书馆学、应用图书馆学、比较图书馆学纳入图书馆学分支体系,将已形成一定研究规模和极具生命力的数字图书馆学、制度图书馆学、循证图书馆学进行分析,并将其列为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马恒通
图书馆的实践和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是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由于过去所建立的图书馆学体系不能反映图书馆新时代的新发展、新变化,所以必须重新建立反映这种新变化的图书馆学体系。基于对图书馆新变化的新认识、新理念和图书馆学的知识发展新趋势,讨论了建立图书馆学新体系的必要性、可能性、依据和原则,以"馆藏知识传播"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建立了图书馆学新体系。
关键词:
图书馆学体系 重新建立 必要性 可能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