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0)
- 2023(13813)
- 2022(11465)
- 2021(10398)
- 2020(8533)
- 2019(19390)
- 2018(19558)
- 2017(36970)
- 2016(20418)
- 2015(23275)
- 2014(23241)
- 2013(22790)
- 2012(20767)
- 2011(18706)
- 2010(18415)
- 2009(16452)
- 2008(15965)
- 2007(13882)
- 2006(12067)
- 2005(10465)
- 学科
- 济(82200)
- 经济(82120)
- 业(60881)
- 管理(60700)
- 企(48784)
- 企业(48784)
- 方法(38498)
- 数学(33318)
- 数学方法(32929)
- 农(24697)
- 业经(22361)
- 中国(20272)
- 财(19621)
- 技术(18195)
- 学(18185)
- 农业(17588)
- 理论(15691)
- 地方(15253)
- 产业(13893)
- 贸(13472)
- 贸易(13468)
- 信息(13294)
- 易(13081)
- 务(12969)
- 财务(12902)
- 财务管理(12883)
- 和(12835)
- 环境(12686)
- 企业财务(12287)
- 教育(12073)
- 机构
- 大学(294187)
- 学院(292367)
- 管理(119110)
- 济(109461)
- 经济(106968)
- 理学(104164)
- 理学院(102998)
- 管理学(101210)
- 管理学院(100669)
- 研究(93913)
- 中国(65539)
- 京(62452)
- 科学(61008)
- 农(49437)
- 业大(47156)
- 财(47154)
- 所(46390)
- 中心(43167)
- 研究所(42805)
- 江(41724)
- 范(41543)
- 师范(41159)
- 北京(39027)
- 财经(38965)
- 农业(38712)
- 经(35523)
- 州(34428)
- 技术(34139)
- 院(33936)
- 师范大学(33213)
- 基金
- 项目(208853)
- 科学(164285)
- 研究(153831)
- 基金(150001)
- 家(130778)
- 国家(129676)
- 科学基金(111849)
- 社会(95104)
- 社会科(90208)
- 社会科学(90183)
- 省(83341)
- 基金项目(80456)
- 自然(72954)
- 教育(72031)
- 自然科(71259)
- 自然科学(71245)
- 自然科学基金(69965)
- 划(69643)
- 编号(64359)
- 资助(60696)
- 成果(51976)
- 重点(46592)
- 部(45354)
- 发(44170)
- 创(44033)
- 课题(43867)
- 创新(40983)
- 科研(39752)
- 项目编号(39722)
- 教育部(38898)
- 期刊
- 济(113056)
- 经济(113056)
- 研究(81105)
- 中国(55271)
- 学报(48961)
- 农(44366)
- 科学(43748)
- 教育(41505)
- 管理(40689)
- 大学(36409)
- 财(34469)
- 学学(33767)
- 农业(31523)
- 技术(28775)
- 图书(21216)
- 业经(19497)
- 融(18152)
- 金融(18152)
- 财经(17906)
- 经济研究(17516)
- 科技(16040)
- 业(15775)
- 技术经济(15513)
- 经(15208)
- 情报(14949)
- 理论(14831)
- 问题(14598)
- 书馆(14028)
- 图书馆(14028)
- 实践(13927)
共检索到410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毅 吴思睿 廖琴
对我国中东西部地区1,42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研,分析数字原住民教师和数字移民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不同,探究他们对信息技术培训的不同需求。数字原住民教师虽比数字移民教师能更加娴熟地使用基本的信息技术,但他们仍然不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方面两组教师没有区别,他们都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整合能力。数字移民教师还需要基础技术操作方面更多的实践训练。未来的技术培训应考虑到两者的差异,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培训。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史昱天 赵宇翔 朱庆华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环境下,由于年龄、认知模式、生活习惯和知识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数字原住民与数字移民在数字悟性、数字能力、信息素养等层面的差距愈发明显。因此,如何缩小代际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代际和谐,应当引起学界、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文章对"代际学习"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梳理了以往代际学习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回顾已有代际学习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探索信息通讯技术驱动的代际学习新模式,最后提出了若干代际学习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展望。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赵宇翔
目前学界在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界定上尚未达成共识。在以往对信息管理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用户通常在动因、认知风格和行为模式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概念进行系统性解析和述评,并从认知科学、行为科学和设计学的角度提出数字悟性(digital savvy)的概念,建议暂时搁置对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移民的学术争辩,从整合的研究视角出发跨越两者间单纯的二元对立,为用户信息行为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新的构念和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顺 杨浩 朱莎
当前,学界对数字原住民的概念界定存在分歧,所谓的数字原住民是否存在一直困扰着众多研究者。大多数学者从年龄角度界定伴随着信息技术成长的大学生是典型的数字原住民代表。那他们是否真正具备"数字原住民"的特征?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特征水平与他们的数字公民素养水平是否相关?这是本研究力图澄清的问题。本研究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数字原住民和数字公民素养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辨析,并采用实证研究验证了数字原住民特征水平和数字公民素养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湖北省某高校415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并不显著;(2)大学生数字原住民的四个特征水平(伴随技术成长、善于多任务处理、依赖图像交流、喜欢即时的满足感与奖励)均能显著预测数字公民素养。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数字原住民特征水平,并促进数字原住民向数字公民转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燕华
以来自全国十三个省(区、市)的106名高校一线教师为受试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法,考察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使用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信息技术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仍主要处于初级阶段,未达到使用专业软件以及利用网络促进教学互动的高级阶段;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关系密切,二者相辅相成,可提升教学质量,缩小不同教学区域教学资源和教学质量差距。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代沁泉 熊回香 沈舒悦 王斌清
文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多维视阈下的数字移民健康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线上线下途径开展问卷调研,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萃取出“健康信息多元觅食技能与感知价值鉴别”“健康信息伦理道德与实践应用转化”等一级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为各级指标赋予权重系数,进而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下,数字移民群体已具备一定的健康信息素养,但能力水平处于欠佳状态,能力构成呈现出失衡状态,年龄、受教育程度、城乡、健康水平等多元维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能力差异度,不同属性的数字移民群体能力上的差异化提升亟待重视。基于此构建“个体—社会—国家”三元主体协同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提升服务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世红 孙道金
为了解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现状及差异,借助"网上人大"数字图书馆平台对远程学习者开展调查,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评价量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差异性研究,并针对远程学习者信息素养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远程学习者 信息素养 差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晓娟 王屹
教师数字素养是技术变革引领下职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基于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教师角色转变、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现实使命,要求技术赋能于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具体包括赋能教师数字工匠的培养、赋能教师开展多模态教学、赋能教师课堂数字化管理与评价、赋能教师数字资源应用与开发。针对职业院校教师主体意识失能、培训资源失实、制度保障失范的问题,提出主体先行、优化资源、健全制度等有效路径。
关键词:
技术赋能 职业院校 数字素养 教育信息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孔文
数字化时代,第四次教育革命冲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数字素养,重撰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教师学科素养是教师所具备的从事学科课程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其现代性有时间、空间、身体、学科知识、数字技术等多个维度。信息素养是指有效获取与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迭代为数字素养,是教师学科素养的活性成分,其发展不断改写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重撰教师学科素养现代性有两条路径:以数字素养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素养现代化的全过程,发掘和深思被先前事件及其意义所蒙蔽的教师学科素养。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范哲
文章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基于30个数字原住民样本的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几个步骤,归纳出影响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的19个概念范畴并发展为5个主范畴,构建了数字原住民采纳社会化媒体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动机和情感感知是影响数字原住民社会化媒体采纳的内部因素,平台功能与社会情境是外部因素,能力特征对动机与采纳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孔云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有关教师专业学习的认知与实践调查。运用因素法分析确定了教师专业学习认知与实践的四个基本维度,这四个维度反映了教师在课堂内外的学习的界限。依据教师学习的四个维度,通过集群分析把教师进行分组,确定了五个教师集群,数据表明每个集群具有其相应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出在教师专业学习的认知与实践上,中小学教师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科目教师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学校内部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通教师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汪晓东
信息素养一直是教育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普遍提升,其原因就在于信息素养主要关注的是作为结果的能力结构,而忽视了这种能力结构所对应的行为表现及过程,而这正是信息行为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行为的研究发展,并探讨了二者的关联,同时对教师的信息行为特点及教师信息行为研究的未来走向进行了分析,以描绘教师信息行为研究这个新领域的概貌。
关键词:
信息素养 信息行为 教师 研究概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闫广芬 刘丽
数字技术越来越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数字素养作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欧盟及其成员国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实践,已发行七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经分析,七个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核心构成要素为: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内容创造、数字化交流协作、数字化安全、数字化评估。为推进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落地,欧盟及其成员国积极探索培育路径,提出完善数字化新基建、提供融合数字技术的多样化培训项目、构建数字化学习共同体、加强数字科技伦理和法律规范建设以及开发数字化评估工具与标准。欧盟及其成员国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的多维立体结构、发展进阶模型及其开发的自我评估工具,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制定专业化教师数字素养框架提供了基本参照,为其他国家(地区)建立联动式教师数字素养培养和培训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国际社会构建高性能数字教育新生态提供了现实指导。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剑南 徐晓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习错误研究进展巨大。错误类型在不同学科获得了共识。随着错误识别模式的技术和场景的丰富,学习错误研究的广泛应用彰显了其育人价值,成为教师纠错教学的基础。作为一种专业能力,近年教师纠错素养得到了广泛重视。为探索数字时代提升纠错素养的路径,本研究以学习错误为研究起点,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了学习错误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类型和错误识别技术的应用场景,提炼了教师纠错素养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了如何发展纠错素养和创新纠错教学实践的建议。
关键词:
错误研究 纠正错误 教师纠错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