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6)
2023(12952)
2022(10203)
2021(8850)
2020(7071)
2019(15238)
2018(15242)
2017(28367)
2016(15161)
2015(17070)
2014(16716)
2013(15899)
2012(14803)
2011(13589)
2010(13885)
2009(13451)
2008(12867)
2007(11821)
2006(11099)
2005(10338)
作者
(46880)
(39265)
(38906)
(37113)
(24949)
(18793)
(17516)
(15132)
(14952)
(13816)
(13510)
(13138)
(12618)
(12494)
(12292)
(12059)
(11725)
(11445)
(11367)
(11234)
(9953)
(9646)
(9601)
(9076)
(9034)
(8689)
(8586)
(8530)
(8039)
(7697)
学科
(83163)
经济(83090)
管理(44576)
(36458)
(29525)
企业(29525)
方法(24262)
中国(21713)
地方(20652)
数学(20413)
数学方法(20108)
业经(19525)
(18958)
(17934)
环境(15019)
(14431)
地方经济(13443)
(12876)
农业(12755)
产业(12061)
(11720)
(11521)
金融(11520)
(11189)
贸易(11179)
(11025)
银行(10985)
理论(10952)
(10759)
(10757)
机构
学院(226749)
大学(225891)
(97496)
经济(95474)
研究(84446)
管理(77848)
理学(65802)
理学院(65010)
管理学(63553)
中国(63226)
管理学院(63169)
科学(52540)
(48586)
(44014)
(42920)
(40482)
研究所(39764)
中心(37522)
(36145)
财经(33580)
业大(33273)
农业(31902)
经济学(31526)
(30633)
北京(30575)
(30537)
(30273)
师范(30216)
(28601)
经济学院(27940)
基金
项目(146086)
科学(113718)
研究(104971)
基金(104682)
(92993)
国家(92234)
科学基金(77459)
社会(68295)
社会科(64634)
社会科学(64615)
(57686)
基金项目(53432)
自然(48278)
(47932)
自然科(47130)
自然科学(47112)
教育(46826)
自然科学基金(46224)
资助(42611)
编号(41943)
成果(34624)
重点(33791)
(33712)
(30502)
课题(29919)
(29551)
国家社会(29308)
创新(27795)
科研(27653)
发展(27034)
期刊
(121117)
经济(121117)
研究(70427)
中国(48617)
学报(40049)
(38877)
科学(35243)
(33251)
管理(32137)
大学(29971)
学学(28230)
农业(26355)
教育(24734)
(20915)
金融(20915)
经济研究(20744)
技术(19935)
业经(18353)
财经(17767)
(15594)
问题(15126)
(13621)
图书(12299)
(12170)
技术经济(12064)
(11573)
世界(11222)
国际(11201)
统计(11051)
现代(10284)
共检索到358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米兰达·斯图尔特  陈新  
(接上期)三、滥用和经济实质(一)"滥用"的概念"滥用"是推动BEPS项目的一个基本概念,且并不局限于行动6提出的具体协定滥用规则。(1)"滥用"或"避税"的概念,也推动了公众对跨国公司发生在多个参与BEPS项目国家中的税收筹划所进行的调查,例如通过议会质询公司避税或激进税收筹划。(2)为了保证"滥用"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具有修辞意义,就必须赋予其具体的含义。本文主张,"滥用"应该意味着行动计划中所称的两个事项之一。首先,"滥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米兰达·斯图尔特  陈新  
(接上期)(四)其他行动中的滥用和实质1.行动5。行动5是对OECD在20世纪90年代针对有害税收行为所开展工作的延续。首先,这项行动似乎涉及国内税法的结构性核心。这是BEPS项目中最为清晰明确的部分,针对流动性税基有可能出现的"逐底竞争"(race to the bottom)。这项行动如果能够得到认可并予以落实,还有可能终结双重不征税。这反映在该行动解决某些国家"不公平地侵蚀他国税基"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米兰达·斯图尔特  陈新  
作者在本文中探讨了与G20/OECD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项目有关的滥用和经济实质方面的主要问题,并侧重于OECD行动计划中的行动1和行动6。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韩伟  
数据驱动型业务的发展,使得涉及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成为反垄断法的关注对象。对于如何将隐私保护纳入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框架,通过剥削性滥用规则还是排他性滥用规则去规范隐私侵犯行为,目前仍存在争议。现阶段我国应坚持以反竞争效果作为支配地位滥用的认定基础,在《反垄断法》修订过程中可以研究剥削性滥用规则的合理性。为提升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意识,促进企业围绕隐私保护度展开竞争,执法部门可以通过竞争倡导、培育隐私保护竞争文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朝琳  黄世忠  
一些上市公司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不惜铤而走险,诉诸于会计准则滥用。本文对近年来上市公司滥用会计准则的五大新动向进行分析,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关注。这五大新动向分别是:滥用营业收入确认法,做大经营规模虚张声势;滥用报表合并控制权,夸大经营业绩粉饰太平;滥用股权投资影响力,操纵投资收益颠倒黑白;滥用金融资产风险性,少计减值准备岿然不动;滥用商誉减值"洗大澡",调节公司业绩以退为进。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张华  
科技发展加剧知识产权滥用,知识产权滥用则抑制技术创新,对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发展产生负效应。以主体优势性、客体特定性及对象排他性与垄断性等要素解析知识产权滥用与否,即可得出知识产权滥用实为专利权滥用之结论。知识产权滥用现象可通过构建与完善相关法律与制度、强化司法与执法工作等措施加以规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政永  
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统计应该恰当地应用到它能起作用的地方。既不能把统计神秘化,也不能把统计作为掩盖实事的陷阱。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却发现有许多统计数据被误用和滥用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去批判和辨别这些数据。以偏概全的样本2011年1月初,凤凰网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主办的一项关于国人生活信条的大调查——"征集中国人的信仰",凤凰网在网上发布了调查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富强  
形式逻辑和数理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分析的重要工具,但在现实应用过程中,工具却成了价值,形式替代了目的。在这种情势下,众多经济学人越来越沉迷于展示智力的逻辑游戏,不仅导致数理经济学的勃兴,而且使完整的经济学理论研究被割裂开来。一些经济学人并无力在数理建模或逻辑演绎上有实质性创新,而主要只是机械地模仿和搬用西方经济学界的模型与分析,或者是对其中的变量进行稍许调整。正是在这种庸俗化的数理取向下,一些经济学理论研究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乃至蜕变成为一种"极高明而不道中庸"的纯逻辑体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保罗·威尔莫特  王忠玉  冯英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青伦  
税收协定的存在,主要是为了防止同一纳税所得被两个国家行使税收管理权而造成双重征税。但时至今日,税收协定也成为一些纳税人逃避纳税义务,实现双重不征税的工具。有鉴于此,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6即是防止税收协定优惠的不当授予。虽然行动计划6的报告尚未发布,但不少国家和地区已纷纷通过修改税收协定、或是以出台国内法的方式来防止税收协定被滥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丰羽  汤珂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法技术结合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后已被应用于自动化或辅助决策、精准匹配和趋势预测等诸多生产或管理活动中。伴随其在商业和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广泛深刻运用,因算法权利异化导致的算法滥用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担忧和重视。算法滥用存在针对不同主体的诸多现实或潜在的危害与弊端,足以影响到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引致出针对算法进行规制和监管的需求。不同于传统的规制和监管的范式与手段,针对算法进行规制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当前典型的算法规制思路与治理范式,结合算法规制监管的实施特点和痛点难点,本文针对性地提出建立以广义算法公开为基础的分场景算法审查、监管和评议的综合技术规制框架;建立在算法伦理基础上的外部监管问责、平台责任义务相结合的法规体系;建立以个体数据赋权为主要形式的健全维权途径、强化维权意识和配置个人算法权利的数据主体算法权利保障;建立算法设计主体价值与算法相关主体价值收敛协同发展、强化算法设计者社会责任的具体实现路径,以图探求适合中国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算法规制体系建设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勤昌  
在全球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背景下,反倾销却演变成为国家产业保护的重要手段。国际贸易中滥用反倾销措施已成为普遍现象,严重干扰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本文对反倾销滥用的政治经济根源进行分析,提出在反倾销多边谈判中组成国家利益集团,对反倾销规则进行限制性改革,从根本上抑制反倾销滥用的主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利明  
统计是一种从数量上认识客观世界的有力工具。但是,倘若运用不当,即使是科学的技术,也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会成为谬误的护身符。实际上,在我们周围,误用统计数字或滥用统计方法的现象是不乏其例的,这不能不影响到统计科学的严肃性和统计分析的准确性。本文就此摘取几则实例,披露谬误所在,以期引以为鉴。1.百分点与百分率。去年,某省内甲乙两个厂家签定了一份价值为60万元的紧急供货合同。合同有关条款规定:如果乙方不能按时履约而延期交货,需赔款给甲方造成的停产损失。推迟一周交货,赔偿金比例为1%,以后每推迟一周提高一个1%。结果预定交货期的第二周,甲方根据乙方未能如期履约的事实,向乙方提出索赔,乙方也同意赔偿。但因各自所确定的赔偿金额不一致,甲方坚持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大淇  
《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10次修订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为目标,尤其体现在对大型数字企业平台“滥用市场力量”的监管方面。德国立法委员会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对传统的滥用市场力量监管规则注入“新鲜血液”,集中表现为在原有的规范基础上引入数字化的要素;另一方面,第19a条新设专门针对大型数字企业的行为禁止规定,以便更早地对数字经济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干预。我国《反垄断法》正处于修订阶段,可以借鉴《德国反限制竞争法》修订中的有益经验,并对其存在较大争议的修订内容进行反思,防止陷入类似的误区当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