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38)
- 2023(16063)
- 2022(12560)
- 2021(11432)
- 2020(9144)
- 2019(20423)
- 2018(20474)
- 2017(39226)
- 2016(20858)
- 2015(23310)
- 2014(22749)
- 2013(21755)
- 2012(19268)
- 2011(16949)
- 2010(17313)
- 2009(16589)
- 2008(16599)
- 2007(15175)
- 2006(13303)
- 2005(12373)
- 学科
- 济(93723)
- 经济(93627)
- 业(89710)
- 企(83078)
- 企业(83078)
- 管理(77187)
- 方法(38794)
- 业经(35030)
- 数学(29483)
- 数学方法(28919)
- 农(28240)
- 财(27388)
- 中国(25250)
- 技术(21616)
- 务(20693)
- 财务(20647)
- 财务管理(20632)
- 理论(20422)
- 农业(20275)
- 企业财务(19517)
- 制(17955)
- 策(16438)
- 和(16175)
- 划(16166)
- 地方(15630)
- 贸(14831)
- 贸易(14817)
- 学(14381)
- 易(14358)
- 体(14125)
- 机构
- 学院(298793)
- 大学(291725)
- 济(124712)
- 管理(122525)
- 经济(122365)
- 理学(105162)
- 理学院(104211)
- 管理学(102440)
- 管理学院(101902)
- 研究(89873)
- 中国(72053)
- 京(60743)
- 财(58344)
- 科学(52542)
- 江(46056)
- 财经(45947)
- 所(43031)
- 农(42935)
- 经(41630)
- 中心(41031)
- 业大(39634)
- 研究所(38535)
- 北京(37936)
- 经济学(37645)
- 州(36914)
- 范(36581)
- 师范(36284)
- 商学(34338)
- 商学院(34020)
- 经济学院(33757)
- 基金
- 项目(193463)
- 科学(155926)
- 研究(147031)
- 基金(140786)
- 家(120125)
- 国家(119035)
- 科学基金(105810)
- 社会(96040)
- 社会科(91161)
- 社会科学(91139)
- 省(78269)
- 基金项目(73209)
- 教育(67380)
- 自然(65835)
- 自然科(64444)
- 自然科学(64434)
- 自然科学基金(63345)
- 划(63275)
- 编号(60422)
- 资助(55823)
- 成果(47875)
- 创(46030)
- 重点(43209)
- 发(42401)
- 创新(41992)
- 部(41510)
- 课题(41400)
- 业(39975)
- 国家社会(39938)
- 制(38030)
- 期刊
- 济(143121)
- 经济(143121)
- 研究(86665)
- 中国(59635)
- 管理(53254)
- 财(49283)
- 农(41120)
- 科学(38495)
- 学报(37431)
- 教育(34712)
- 技术(30874)
- 大学(30485)
- 学学(28573)
- 农业(28335)
- 融(26806)
- 金融(26806)
- 业经(26507)
- 财经(23394)
- 经济研究(22922)
- 经(20338)
- 问题(18147)
- 业(18108)
- 技术经济(18036)
- 商业(15581)
- 现代(15249)
- 策(14929)
- 科技(14829)
- 统计(14754)
- 财会(14431)
- 贸(13666)
共检索到448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淑春 金洁
数字化变革触发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各环节发生改变,颠覆了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成为重塑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创造力的加速器。本文以数字化重塑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创造力的理论依据为逻辑起点,从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角度,剖析数字化重塑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创造力的产品开发机制、生产运营机制、技术研发机制和企业组织机制;基于数字化重塑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创造力的实践,分析与比较国内外典型模式,总结提炼数字化重塑专精特新企业价值创造力的经验启示,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数字化重塑 价值创造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彤梅 李倩云 张玥 张克勇 戈童言
创新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5—2020年国家级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并从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和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两方面探析二者关系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外部治理因素(供应链集中度)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内部治理因素(高管研发背景)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呈倒U型。进一步地,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呈倒U型;数字化转型与高管研发背景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结论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创新绩效前因研究的理论基础,可为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绩效,从而促进其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红雄 牛瑞媛 门峰 董方岐
充分发挥数字化赋能作用,明确汽车企业价值创造路径,对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虚实价值链理论,从实体价值链角度识别出数字化转型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从虚拟价值链角度提炼出数字化转型企业市场信息反馈能力和需求价值感知能力,以阐释数字化转型汽车企业价值创造作用路径。并基于中国数字化转型汽车企业调查数据,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正向影响企业价值创造;(2)数字化转型企业市场信息反馈能力和需求价值感知能力在研发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研究结果,为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中汽车企业价值创造,应激发创新动能,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完善政策体系,健全制度保障,携手推动汽车企业转型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汽车企业 价值链 价值创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远记 韩存
文章以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2009—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爬虫软件对样本企业年报的关键文本进行分析,构建了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指标,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市场价值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市场价值,且对企业市场价值有异质性影响;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投入和技术创新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投入在数字化转型与市场价值之间存在中介机制,但技术创新质量存在“遮掩效应”。上述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邢新朋 鲍菁铭 关昊 刘天森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经济领域的创新主体,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数字技术更新迭代,提升企业数字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基于“情境—配置—能力”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外部支持、数字平台、资源柔性、协调柔性、吸收能力、数字协作能力对数字创新的影响,识别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及异质性特征。通过分析两类企业数字创新形态,促进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数字创新。结果表明:第一,单一前因条件均不能构成企业数字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多因素协同发挥作用。第二,从结果等效性视角出发,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两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配置主导—均衡型”和“配置主导—能力型”;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存在3条创新治理组态路径,即“情境—配置共同主导型”“配置主导—能力型”“配置—能力共同主导型”。第三,比较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组态路径发现,其组态路径迥然不同,但资源柔性是通用核心要素。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平台是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创新的关键,而非专精特新企业主要依靠协调柔性和外部支持开展数字创新。结论可为专精特新企业与非专精特新企业实现数字创新提供路径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柳榕
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价值创造并践行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构建“技术进步路径-商业模式创新-企业价值创造”的理论研究框架,通过流通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进步介入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机理。理论研究表明,新颖型商业模式中存在技术进步深度介入企业外部合作关系的重构,助力企业价值链增值的逻辑;效率型商业模式中存在技术进步优化企业内外部性技术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知识积累并推动价值创造提升的逻辑。实证检验表明,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技术进步路径介入效率型和新颖型商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显著;相同技术进步路径介入条件下,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高于效率型商业模式;自主研发及其滞后期技术路径介入不同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效果相当,外部引进及其滞后期技术路径介入新颖型商业模式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提升明显。
关键词:
自主研发 外部引进 商业模式 价值创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蜀新 王翔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相当比例的小微企业需对原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升级,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以期适应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AbdelkAfi(2013)的商业模式理论,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再造价值主张、建构价值网络和创新价值沟通等途径创新商业模式,激发经营活力,保持竞争能力,延续企业生命。
关键词:
价值创造 小微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孔雯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本文以2013—2022年上市专精特新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探究上市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企业内部因素中,专精特新企业更高的经营效率、更高的人力资本以及CEO信息技术背景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外部因素中,更高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更多的政府补助能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更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则会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据此,本文提出应提高人力资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因地施策从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少佳 严方圆 崔白洁
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水平成为决定专精特新企业能否跨越式成长的重要因素。专精特新企业因技术与发展路线的“专”“精”“特”“新”,业务发展迅猛,前途一片光明。在市场业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其内部管理运营能力的成长速度显得尤为重要。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水平成为决定专精特新企业能否跨越式成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层级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需求:创新型中小企业注重“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婉莹 高素英 王石磊 赵曙明
领导调节模式行为作为普遍的心理特质影响团队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尚不清晰。本研究基于调节模式理论和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从主动和被动视角构建了领导调节模式行为对团队创造力的双路径影响机制。通过对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企业106个团队535位知识型员工两阶段团队主管-成员配对数据调研,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调节模式行为(运动模式和评估模式)与团队创造力显著正相关;领导运动模式行为(“主动”视角)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关系通过团队工作重塑传递;领导评估模式行为(“被动”视角)和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关系通过团队工作卷入传递。差错反感文化作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社会情境,不仅负向调节领导运动模式行为与团队工作重塑的关系,而且负向调节团队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差错反感文化对领导评估模式行为与团队工作卷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团队工作卷入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本研究从领导调节模式视角解释了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为领导者更好地指导团队创新实践带来一定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彦 简兆权 金辉
在界定数字服务化(DS)及其价值创造机理内涵的基础上,解析悖论的成因,引入组织间关系理论——关系观,区分交易前端DS和生产后端DS,构建DS价值创造机理理论模型;提出组织层面、微观层面调节机理、对非财务绩效影响、区分行业特性研究等未来议题。为解决DS悖论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对于超越单企业情境探索DS价值创造规律提供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丹丹 马志强 许玲燕
数字化转型可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新引擎,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遵循“行为—过程—绩效”理论框架,探究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价值创造效果、作用路径及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价值创造,经过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企业、国有企业、成熟期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创造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对民营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次之,对大规模企业、衰退期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双重路径促进企业价值创造,且产品创新为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路径,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投资效率和吸收能力发挥支撑作用。结论可为企业提升数字化转型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戴建平 骆温平
本文立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多边价值创造视角,从供应链数据质量、数据透明度以及数据驱动协同度三个层面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平台理论、价值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提出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三个关键核心能力,即供应链数据处理能力、数据融合能力以及数据治理能力,详细探讨能力内涵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在建构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各主体多边价值共创,剖析制造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机理,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一是构建供应链数字化映射,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强化供应链数据质量管理;二是加快数据融合,为数字化供应链提供数据互联共享,提升供应链数据透明度;三是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通过数据驱动供应链协同,实现供应链网络化价值创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婧婷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的后续延伸,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并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管理、研发设计、组装流程、售后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从整个价值链体系及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机制。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为生产研发提供综合服务、为生产组装提供技术支持、使销售及售后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价值链的重塑,能够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提供助力。
关键词:
数字化 智能化 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