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08)
- 2023(7803)
- 2022(5474)
- 2021(4391)
- 2020(3218)
- 2019(7008)
- 2018(6857)
- 2017(13700)
- 2016(7291)
- 2015(8327)
- 2014(8385)
- 2013(7964)
- 2012(6919)
- 2011(6135)
- 2010(6023)
- 2009(5751)
- 2008(5801)
- 2007(5387)
- 2006(4929)
- 2005(4801)
- 学科
- 济(40445)
- 经济(40406)
- 业(27144)
- 管理(26532)
- 企(22929)
- 企业(22929)
- 方法(15809)
- 数学(14318)
- 数学方法(14266)
- 业经(13356)
- 财(12457)
- 中国(12050)
- 农(10606)
- 务(9736)
- 财务(9720)
- 财务管理(9708)
- 产业(9645)
- 企业财务(9441)
- 信息(8910)
- 总论(8606)
- 信息产业(8534)
- 制(7801)
- 融(7318)
- 金融(7318)
- 银(7055)
- 银行(7048)
- 农业(6952)
- 行(6719)
- 发(6196)
- 地方(5998)
- 机构
- 大学(113676)
- 学院(113086)
- 济(51557)
- 经济(50662)
- 管理(45655)
- 理学(39160)
- 理学院(38857)
- 管理学(38358)
- 管理学院(38155)
- 研究(35961)
- 中国(29493)
- 财(25287)
- 京(22990)
- 财经(20427)
- 经(18711)
- 科学(18635)
- 所(16934)
- 经济学(16929)
- 中心(16925)
- 江(16526)
- 农(16069)
- 财经大学(15388)
- 经济学院(15310)
- 研究所(14886)
- 业大(14435)
- 北京(14401)
- 商学(13384)
- 州(13288)
- 商学院(13241)
- 范(13073)
- 基金
- 项目(73507)
- 科学(59617)
- 基金(55798)
- 研究(54680)
- 家(47682)
- 国家(47343)
- 科学基金(42203)
- 社会(38175)
- 社会科(36483)
- 社会科学(36471)
- 基金项目(28992)
- 省(27609)
- 自然(25378)
- 自然科(24862)
- 自然科学(24858)
- 自然科学基金(24474)
- 教育(24173)
- 划(22603)
- 资助(21607)
- 编号(21599)
- 成果(17270)
- 国家社会(17003)
- 部(16398)
- 重点(16195)
- 发(15687)
- 创(15159)
- 教育部(14648)
- 人文(14557)
- 制(14525)
- 创新(14278)
共检索到170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诚
数字化进程助推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场所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与传统的线下市场相比,流量成为平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而平台将对与之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部分商家进行流量倾斜。基于携程特牌酒店准自然实验,使用2019年1月1日—6月30日携程网约10万家酒店1716万个样本的面板数据,实证发现:(1)相对于其他酒店,享受流量倾斜的特牌酒店的入住率高出4.5个百分点,证明流量倾斜可以给商家带来较大效益;(2)使用不含酒店自身的城市平均特牌占比、Bartik工具变量以及城市邮局数量三个工具变量,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作动态分析,对高中低档酒店进行分样本检验,以及把金牌银牌等其他享受流量倾斜的酒店作为特牌酒店对照组,都得到了稳健的实证结果;(3)流量倾斜对入住率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数据机制,并通过网上评分数据得以验证。此外,流量倾斜可以引导用户提前预订,促进跨时间的供需匹配。相关结论对各行业研判平台流量的实际效益、推进数字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线上市场 流量倾斜 入住率 数据机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诚
数字化进程助推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场所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与传统的线下市场相比,流量成为线上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而平台往往对与之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部分商家进行流量倾斜,这深刻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携程网特牌酒店准自然实验,使用入住率体现线上市场配置效率,实证考察享受流量倾斜的特牌酒店是否获得更高的入住率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量倾斜显著提升了酒店的入住率,与价格机制相比其作用较为突出。在数字化进程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类型酒店,流量倾斜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作用分别具有动态递增性和普遍性。流量倾斜的作用机制可以归纳为数据机制,即针对性强化特牌酒店的数据流量及其数据服务,提升酒店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网上评分,从而提高入住率。此外,流量倾斜可以引导用户提前预订,促进跨时间的供需匹配。相关结论对各行业推进数字化进程、研判平台流量实际效益以及提高线上市场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诚 夏杰长
数字化进程助推中国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资源配置场所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与传统的线下市场相比,线上市场的运行模式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以数字平台为中心、在产业链上配置资源、依托数字生态系统统筹协调配置资源三个方面,这影响了市场配置效率。本文通过对线上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作理论分析,使用中国2014—2020年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平台可以降低城市资源错配程度,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发现,线上价格扭曲程度越大,则城市的资源错配程度越高,表明价格机制依然可以显著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在考虑数字平台的作用后,价格机制有所削弱且动态递减;以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做连续型DID回归,结果表明,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相对更高,说明数据机制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进一步辨析数据机制与价格机制的关系发现,在平台竞争越激烈或价格越扭曲时,数据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越大。本文结论对线上市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平台企业大显身手以及各行业推进数字化进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军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经过近十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显著提高。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效应?是否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借鉴Wurgler(2000)的资本配置效率估算模型,研究我国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我国资本配置的效率有所改善。
关键词:
市场化进程 资本配置效率 转轨经济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芳城 胡俊 钟廷勇
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信息环境改善效应、公司治理完善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从而能够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促进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调节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会增强企业投资水平与投资机会的正相关性,表明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提升;数字化转型对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代理问题较大、融资约束较强企业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和融资约束等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对于研发强度较高、金融化程度较高、银企关联程度较低、成长期、规模较小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配置效率提升作用;数字化转型还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的会计业绩提升。因此,企业应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改善信息环境、完善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提高投资决策质量和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基于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使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劳动、资本、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且行业竞争能够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为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的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要素配置 创新效率 竞争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庄禹
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势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在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测算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矫正了企业的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疏解过于拥挤的投入要素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的矫正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 资源配置效率 制造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庄禹
数字化转型作为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势必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在构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测算框架的基础上,选取2007—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矫正了企业的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疏解过于拥挤的投入要素来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产出扭曲和资本投入扭曲的矫正作用在东部地区更显著,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民营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 资源配置效率 制造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方军雄
已有证据发现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改善资本配置效率,这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却尚不明了。本文通过考察1996~2003年国有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的分行业统计数据,初步检验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体上国有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同时,我们发现,随着制度环境的改善,两者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逐渐缩小
关键词:
所有制 市场化进程 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天山 石福才 武可栋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发展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能促进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融资约束是数字化发展提高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渠道;在小规模企业、非垄断行业和内陆地区数字化发展水平提高对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作用更强;提高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能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因此,建议加大数字化发展力度,多措并举完善相关配套;充分考虑数字化发展特征,差异化制定实施战略;增强数字化发展关键要素改革,多维发力提高要素匹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沈宏亮 宋思萌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角度探究劳动要素配置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应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整体上显著提升了劳动资源配置效率。采用Lasso回归筛选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国有企业、高劳动密集度和高市场集中度行业企业劳动配置效率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促进企业配置更多高水平劳动要素、降低劳动要素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的偏离程度改善劳动要素错配问题。研究结论为充分发挥数字化对企业劳动资源的配置功能,矫正劳动资源失衡错配、实现劳动供给与工作岗位的合理匹配,助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夏喆 张永健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带动了企业商业模式的深层次变革。本文基于成本粘性的视角讨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效应和机理。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抑制了成本粘性,该效果具有一定持续性,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路径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通过缓解代理问题、提高内部控制和降低调整成本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抑制成本粘性。考虑企业异质性特征时,该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制造业以及在处于中部、西部省份的企业中更显著。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成本粘性 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以中国上市公司要素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大样本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要素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异质性特征及机理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实现非效率投资水平的降低,从而达到更突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效果;高科技企业较之于非高科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抑制非效率投资表现更为显著。从渠道机制识别检验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从而为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学胜 罗润东
本文基于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决策的视角,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下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估计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改善,企业基本面的表现有效反映了企业间的融资成本差异和规模差异。与此同时,企业融资成本会显著加大企业投资支出对边际产出的敏感性,但是,融资规模的作用效果不明显。这说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基于价格渠道有效提高了企业内部的资本配置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文涛 张朋
本文基于默顿(Merton)期权定价公式,创新性地构建政府隐性担保指标,并以2007—2019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剖析政府隐性担保对信贷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隐性担保提升了信贷数量配置效率以及信贷价格配置效率,前者在高盈利企业中更为明显,后者在高盈利、低成长以及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从纾解企业"融资难"视角看,政府隐性担保掣肘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从改善企业"融资贵"的角度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可以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据此,在经济遭受负面冲击的时期以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政府隐性担保能够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随着经济全面复苏以及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纵深推进,可逐步弱化政府隐性担保,以使市场在信贷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