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84)
- 2023(20089)
- 2022(16340)
- 2021(14682)
- 2020(12329)
- 2019(27497)
- 2018(27045)
- 2017(51950)
- 2016(28284)
- 2015(31086)
- 2014(30476)
- 2013(29926)
- 2012(27101)
- 2011(23967)
- 2010(24125)
- 2009(23068)
- 2008(22423)
- 2007(20293)
- 2006(17733)
- 2005(16181)
- 学科
- 济(118927)
- 经济(118791)
- 业(101972)
- 管理(90892)
- 企(90104)
- 企业(90104)
- 方法(52294)
- 数学(42777)
- 数学方法(42454)
- 财(37376)
- 业经(36973)
- 农(36534)
- 中国(34712)
- 融(29368)
- 金融(29366)
- 银(27888)
- 银行(27831)
- 行(26767)
- 务(26566)
- 财务(26526)
- 财务管理(26485)
- 制(26019)
- 农业(25810)
- 企业财务(25195)
- 地方(22967)
- 贸(22654)
- 贸易(22640)
- 易(22058)
- 技术(21135)
- 理论(20161)
- 机构
- 学院(400972)
- 大学(394759)
- 济(168762)
- 经济(165606)
- 管理(155892)
- 理学(134371)
- 理学院(133022)
- 管理学(130970)
- 管理学院(130247)
- 研究(129438)
- 中国(105080)
- 京(80892)
- 财(79967)
- 科学(78502)
- 农(73805)
- 所(65465)
- 财经(63957)
- 中心(61493)
- 业大(60930)
- 江(60594)
- 研究所(59371)
- 农业(58505)
- 经(58085)
- 经济学(52603)
- 北京(49698)
- 州(48459)
- 经济学院(47975)
- 财经大学(47358)
- 范(47312)
- 师范(46715)
- 基金
- 项目(266053)
- 科学(210106)
- 基金(194544)
- 研究(191853)
- 家(170398)
- 国家(168894)
- 科学基金(145601)
- 社会(124933)
- 社会科(118626)
- 社会科学(118590)
- 省(105423)
- 基金项目(103082)
- 自然(93777)
- 自然科(91742)
- 自然科学(91713)
- 自然科学基金(90153)
- 划(87578)
- 教育(87183)
- 资助(77952)
- 编号(76743)
- 成果(60785)
- 重点(59996)
- 创(58546)
- 部(58148)
- 发(57971)
- 创新(54149)
- 业(52934)
- 国家社会(52407)
- 课题(52214)
- 科研(51509)
- 期刊
- 济(185108)
- 经济(185108)
- 研究(112092)
- 中国(73716)
- 农(68505)
- 财(65576)
- 学报(63919)
- 管理(59894)
- 科学(57904)
- 融(48941)
- 金融(48941)
- 大学(47750)
- 学学(45686)
- 农业(45668)
- 技术(34004)
- 教育(33568)
- 业经(32424)
- 财经(32326)
- 经济研究(30003)
- 经(27873)
- 业(26759)
- 问题(24706)
- 技术经济(21623)
- 贸(20235)
- 版(19637)
- 商业(19391)
- 现代(18819)
- 财会(18807)
- 国际(17976)
- 世界(17962)
共检索到590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邓亚玲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企业的投资过度,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数字金融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字金融影响投资效率的内在机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数字金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金融对内控有效企业投资过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农村地区数字金融环境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数字化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玮钰 王烨
为顺应国家建设“数字中国”的号召,流通企业应当抓住数字技术革命这一机遇,借助数字化完成转型升级,以实现投资赋能的效果。本文利用上市A股2010-2020年度数据,实证检验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企业投资绩效的影响呈“U型”路径,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流通企业的投资效率会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数字化转型的绩效提升效应存在异质性,国有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存在绩效提升效应,而民营流通企业的绩效提升效应较为明显。
关键词:
流通企业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异质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伟丽 陈腾鹏
作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融合的重要战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助力城市绿色转型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部署。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智慧城市建设分别通过“新基建”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企业内部治理效应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为增强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构建智能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应推动数字经济与现代城市治理相结合、新型信息技术与低碳环保型技术相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对企业生产、管理、研发、节能减排等各环节的渗透,支持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头部企业成为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领头羊;加大“新基建”投资力度,通过城市大数据平台缓解企业信息约束问题,通过智慧金融平台引导金融资源向具备绿色研发条件的企业流动;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协调试点范围内各城市智慧化转型进程,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考核评价指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福萍 刘东慧 董凯云
文章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方法获取年报披露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各阶段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阶段,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都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增加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促进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路径抑制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情境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以及环境动态性更强的样本中,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杰 李悦 郑权
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是实现其绿色转型的新渠道,以2016—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数据为基础,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内生性和稳健性结果表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机制看,数字化转型会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受到重点监控以及非国有、规模较大及反应型环境战略的重污染企业的绿色投资效率。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化转型与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也为如何提高重污染企业绿色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雷 杨水利 陈娜
以2014-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信息赋能和治理赋能两方面阐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投资效率的内在关联,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投资效率,表现为抑制过度投资和缓解投资不足两方面;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与外界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进而改善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技术属性、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水平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投资效率 信息赋能 治理赋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功富 詹俊 吕月童
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文本挖掘的方法获取数字化转型数据并探讨其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升,表现为抑制企业劳动投资过度和缓解劳动投资不足。从影响机制来看,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内部控制是数字化转型驱动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的机制,且呈现出链式中介作用,其中创新能力是关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过度招聘、解雇不足以及招聘不足等样本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均显著存在。该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劳动投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向海凌 丁子家 徐斯旸 吴非
为检验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基于中国沪深两市A股主板企业的2011—2020年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有效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对非国有、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更突出的作用。从机制来看,金融科技能够改善企业融资境遇、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稳定、提升企业创新活力,从而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良好的外部金融制度建设有助于发挥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苑泽明 张淑溢 李萌 史方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较低,而数字化转型是CEO的工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EO对其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究。基于此,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渠道机制表明,CEO任期越长,越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CEO任期 企业数字化转型 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伟
绿色投资成为企业改善环境、应对环境监管、满足公众诉求的重要方式,对于企业而言,绿色投资具有外部性,这也使得企业的绿色投资意愿偏低。如何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也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利用2014—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下结论: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生产等经营方式重要的变革,其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融资约束和管理者短视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投资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即数字化转型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降低管理者短视,来提高企业的绿色投资水平;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投资的正向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璐瑶 周涛 高洋 梁泽
文章基于2011—2022年我国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政府研发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创新的激励效果以及数字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呈现抑制—促进—抑制的倒“N”型变化;企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均能正向调节这一倒“N”型关系,具体表现为研发补助作用强度的增加、研发补助适度区间的拓宽以及整体数字创新产出水平的提高。基于创新资源、创新意愿、创新实践三大视角的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增加信息透明度、降低数字研发不确定性和提高动态能力来发挥调节作用,城市数字化通过约束寻租行为、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促进产学研合作来发挥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余菲菲 蒋庆
我国地方政策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环境适应学派的理论观点,采用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大数据分析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地方政策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数据分析能力对处于初始准备阶段、践行实施阶段和深度探索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均具有积极影响。地方政策感知正向调节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处于初始准备阶段、践行实施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对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处于深度探索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深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解读,并为政府根据企业所处数字化转型阶段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龙池 张红梅
以2012—202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制造业直接碳排放、间接碳排放和总体碳排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金融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非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的效应更强;第三,数字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来降低制造业碳排放,该影响机制在替换数字化转型的指标后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发现,现阶段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主要来源于数字技术进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研究为数字金融降低制造业碳排放提供了新视角,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技术 企业碳排放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崔琦 钱丽
“宽带中国”试点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11-2021年2 037家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经过平行趋势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具有所有权、行业和城市环境规制水平异质性,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重污染行业以及低环境规制城市企业的促进作用更显著;(3)机制检验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数字金融水平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体表现为提高城市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以及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关注度和资源投入,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比,城市数字金融所发挥的中介效应更显著;(4)进一步分析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溢出效应明显,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总部对子公司绿色创新以及对邻近城市企业绿色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并为全面理解“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赋能机理以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甫 叶宁 詹闻喆
文章采用2010—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深入探究了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在两者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经营绩效机制、信息机制和治理机制削弱企业金融化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表明,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在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上,展现出更为显著的“倒U”型特征;相对于中小企业,大规模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倒U”型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融资约束与代理问题视角的实证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边界视角的作用机制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基于供需双边视角的分析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来自金融资产配置视角的再审视
金融关联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效应还是抑制效应
资源与能力视角下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基于110家农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分析
金融科技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激励效应研究——基于数字化和绿色治理的双赋能视角
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治理效应研究
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企业年报的文本挖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