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30)
2023(18101)
2022(14400)
2021(13199)
2020(10935)
2019(24224)
2018(23834)
2017(46361)
2016(24560)
2015(27170)
2014(26456)
2013(25733)
2012(22663)
2011(19801)
2010(19503)
2009(18089)
2008(17708)
2007(15723)
2006(13574)
2005(12363)
作者
(64053)
(53666)
(53402)
(50398)
(34056)
(25306)
(24117)
(20675)
(20385)
(18780)
(18036)
(18022)
(16853)
(16761)
(16421)
(16192)
(15982)
(15530)
(15417)
(15328)
(12938)
(12863)
(12760)
(12420)
(11926)
(11922)
(11853)
(11679)
(10429)
(10323)
学科
(107962)
经济(107857)
(101233)
(92422)
企业(92422)
管理(89013)
方法(45964)
数学(36860)
数学方法(36460)
业经(35943)
(35643)
(31493)
中国(28415)
(27126)
财务(27082)
财务管理(27047)
企业财务(25807)
农业(22719)
技术(22353)
地方(22074)
(21010)
理论(18619)
(18041)
(18016)
(17525)
(16834)
贸易(16819)
(16604)
(16342)
(15491)
机构
学院(337219)
大学(330615)
(144009)
管理(141587)
经济(141513)
理学(122417)
理学院(121288)
管理学(119661)
管理学院(119004)
研究(100612)
中国(81317)
(68103)
(66965)
科学(57034)
财经(54339)
(50473)
(49643)
中心(48153)
(46838)
(46470)
经济学(44008)
业大(43802)
研究所(41659)
北京(40783)
财经大学(40435)
(40407)
师范(40060)
(39992)
经济学院(39875)
商学(39848)
基金
项目(227839)
科学(185132)
研究(172278)
基金(169136)
(144211)
国家(142976)
科学基金(127944)
社会(114588)
社会科(108946)
社会科学(108925)
(89780)
基金项目(89721)
自然(80130)
教育(78727)
自然科(78420)
自然科学(78407)
自然科学基金(77079)
(73578)
编号(69346)
资助(66003)
成果(54143)
(52913)
(50650)
重点(50605)
(49948)
创新(48600)
国家社会(48455)
课题(46043)
(45200)
人文(45110)
期刊
(158201)
经济(158201)
研究(95439)
中国(63125)
管理(58957)
(57707)
(43327)
科学(42493)
学报(40794)
大学(33555)
技术(32890)
教育(32824)
(32146)
金融(32146)
学学(31685)
农业(29982)
业经(28595)
财经(27237)
经济研究(25257)
(23522)
问题(20417)
技术经济(18862)
(18747)
财会(17787)
现代(16894)
商业(16719)
科技(15661)
会计(15556)
(15297)
(15002)
共检索到494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地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异地子公司自主创新水平,推动企业跨地域发展,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和安慰剂检验、替换数字化转型和跨地域创新指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知识流动、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提升企业跨地域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利的外部环境是提高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突破战略距离,提升欠发达地区子公司的自主创新水平,优化创新结构、实现创新的“增量提质”。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跨地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能进一步提升异地子公司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内在机制,并为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郭晓杰   郭思瑶  
如何从政策层面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制度设计,能否对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重要影响?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有效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主要借助创新环境优化与创新资源集聚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大规模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营商环境较好、财政压力较小的城市,试点政策更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分析表明:试点政策能通过空间溢出与生产网络溢出带动非试点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试点政策虽扩大了城市内数字鸿沟,但能有效缩小城市间数字鸿沟,促进区域数字转型协同发展。研究结论丰富并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的微观经济效应,不仅为化解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经验路径,也为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重塑产业竞争优势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本文选取2014—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对企业年报中有关“数字化转型”标识词进行定位和提取,以此来评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并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检验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信息共享和公司治理水平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下,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我国数字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苑泽明  张淑溢  李萌  史方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数字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较低,而数字化转型是CEO的工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CEO对其发挥的作用值得探究。基于此,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渠道机制表明,CEO任期越长,越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以及高科技企业的样本中,CEO任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丰  杨上广  柴泽阳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微观体现,在推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通过爬取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构造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来全面反映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还显著提高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上述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在作用机制方面,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管理性交易成本机制并不显著。(3)异质性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西部地区企业,对不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效应没有显著差异。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结论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峦  凌宇鹏  张吉昌  鲁竞夫  
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企业韧性形成并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通过以广东省、江苏省等地区的33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分别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双元创新对企业韧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地,企业通过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分别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从双元创新视角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韧性的作用机制,验证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的关系,也为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通过双元创新来提升企业韧性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彦超  李玲  王彪华  
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是改善供给侧投入水平、降低企业供给成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和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但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其激励效果存在很大差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效果明显,对于一些税收敏感行业,激励效果则更为显著。建议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差异,以达到更好的创新激励效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宁   张迪   李孝琪   郑方  
数字经济时代,厘清管理者特质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以2010-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管理者长期主义指标,进而探究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条中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即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该效应在企业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毓春   李金城  
国有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发展的“主力军”,激发国企的科技创新活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2011—2022年A股国有上市企业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驱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提质增量”;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增强供应链集中度以及吸引政府补贴,多维度赋能技术创新;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增量”效应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而持续强化,而“提质”效应随着内部董事关系网络嵌入度的增强而不断深化。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构建多层次转型路径、增强环境适应性等现实举措,以期为数字化转型赋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巍  姜智鑫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生产和创新模式将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推行的“两化”融合试点工作为背景,通过匹配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与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字化转型的异地合作创新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相较于未进行“两化”融合的制造业企业,试点企业的异地联合申请专利数量明显增加。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合作创新的影响效应在边缘城市、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研发背景高管占比较高以及国有企业组别中更加明显;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压缩时空距离和流程再造两个方面影响企业异地合作创新;扩展研究显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合作创新效应对不同类型的专利申请活动都存在正面影响;同时,数字化转型能有效促进异地不同知识背景的主体相互合作,有效发挥了知识匹配效应。基于实证结果,本文提出积极把握企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强数字化场景建设,降低企业合作成本促进企业合作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宏斌  许晨辉  孙雅妮  
作为集团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子公司的设立是否能有效提升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水平及其影响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采用多种方法排除内生性问题后研究发现:研发子公司的设立显著提升了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水平。机制检验发现,设立研发子公司主要通过发挥“信息共享”和“知识溢出”效应以实现创新资源在集团内部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企业集团的协同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当集团高管具有研发背景、集团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以及金字塔控制链长度较短时,设立研发子公司对企业集团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文章以“自下而上”的研究范式丰富了企业集团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同时为企业集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