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5)
- 2023(13363)
- 2022(10218)
- 2021(8969)
- 2020(7391)
- 2019(16053)
- 2018(16149)
- 2017(31678)
- 2016(17121)
- 2015(19026)
- 2014(19145)
- 2013(18456)
- 2012(16678)
- 2011(14557)
- 2010(14742)
- 2009(14528)
- 2008(14538)
- 2007(13334)
- 2006(11996)
- 2005(11551)
- 学科
- 业(82385)
- 济(80567)
- 经济(80440)
- 企(76345)
- 企业(76345)
- 管理(70051)
- 业经(32642)
- 方法(29898)
- 财(29161)
- 农(26062)
- 数学(21821)
- 数学方法(21706)
- 中国(21263)
- 务(21183)
- 财务(21156)
- 财务管理(21134)
- 制(20844)
- 企业财务(20061)
- 农业(19070)
- 技术(16979)
- 体(16133)
- 划(15072)
- 策(14962)
- 体制(13839)
- 地方(13835)
- 理论(13715)
- 和(13683)
- 银(13212)
- 银行(13201)
- 融(12616)
- 机构
- 学院(249437)
- 大学(243886)
- 济(111293)
- 经济(109339)
- 管理(100930)
- 理学(85689)
- 理学院(84959)
- 管理学(84040)
- 管理学院(83568)
- 研究(77338)
- 中国(65659)
- 财(56580)
- 京(50205)
- 财经(43712)
- 科学(41458)
- 江(40050)
- 经(39633)
- 农(39139)
- 所(37060)
- 中心(36523)
- 经济学(34857)
- 研究所(32606)
- 财经大学(32076)
- 业大(32047)
- 经济学院(31551)
- 州(31108)
- 北京(30997)
- 农业(30078)
- 商学(29642)
- 商学院(29371)
- 基金
- 项目(156763)
- 科学(126764)
- 研究(120108)
- 基金(116456)
- 家(98505)
- 国家(97578)
- 科学基金(86877)
- 社会(81001)
- 社会科(76906)
- 社会科学(76891)
- 省(61612)
- 基金项目(60915)
- 教育(53920)
- 自然(52578)
- 自然科(51418)
- 自然科学(51408)
- 自然科学基金(50592)
- 划(49404)
- 编号(48194)
- 资助(45876)
- 成果(38984)
- 制(36665)
- 创(36019)
- 业(35652)
- 部(35237)
- 重点(34535)
- 国家社会(34516)
- 发(34080)
- 创新(32786)
- 课题(32478)
- 期刊
- 济(131760)
- 经济(131760)
- 研究(77291)
- 中国(50509)
- 财(48910)
- 管理(44148)
- 农(38457)
- 融(31512)
- 金融(31512)
- 科学(30936)
- 学报(30458)
- 农业(25311)
- 大学(25250)
- 学学(23930)
- 业经(23293)
- 技术(23195)
- 财经(23095)
- 教育(21510)
- 经济研究(20643)
- 经(19914)
- 问题(17246)
- 业(15402)
- 技术经济(14503)
- 财会(13848)
- 现代(13348)
- 世界(12961)
- 贸(12792)
- 商业(12340)
- 会计(12057)
- 经济管理(11633)
共检索到38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琳 侯聪聪
文章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Python软件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及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抑制企业短贷长投。在进行多时点DID、倾向得分匹配、子样本回归、替换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长期融资约束两条路径抑制企业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情境下更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对防范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短贷长投 代理成本 融资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宏寅
企业数字化转型在重塑商业模式的同时也会影响其资本市场表现。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Python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关键变量,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改善企业基本面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及外部数字环境发展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数字化转型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市场稳定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真真 王爱东 李海舰
解决股票错误定价问题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以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抑制股票错误定价。作用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和减少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从而能抑制股票错误定价。调节效应分析发现,媒体报道多、公众关注度高能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股票错误定价的抑制作用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管理层数字战略引领水平高的企业中更显著。为此,要建立健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效帮扶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孙芸 武凯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影响着企业决策。本文以沪深两市2016—2020年的A股非金融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来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对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果更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心怡 易志高
基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分析方法,以2008—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样本企业存在短贷长投的流动性期限错配异象,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具备高新技术资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低媒体关注度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短贷长投的负相关性更强;第三,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善信息环境质量进而缓解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于缓解上市公司“存贷双高”亦有显著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龙
以2011—2022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方法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过度负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一影响对不同特征企业的异质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抑制过度负债,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过度负债。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在高盈利能力、内部治理水平高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过度负债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扩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企业过度负债的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哲 吕江林 朱小能
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文本分析方法,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2010~2021年的数据,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显著抑制了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机制检验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有助于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充分的信息,进而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引发了分析师和大众媒体的关注,缓解了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进而抑制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区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卖方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抑制作用更强。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机构投资者羊群行为的抑制作用在高科技企业、中小型企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肖梦瑶 韦琳
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趋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投资趋同行为,作用机制在于数字化转型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削弱管理层权力,从而抑制企业投资“随波逐流”;并且抑制作用在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具有差异性,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度越高、行业景气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投资趋同行为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大规模企业和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趋同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吕慧芳
本文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水平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能够有效抑制财务重述。影响机制检验发现,盈余管理作为影响机制在数字化与财务重述之间产生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低、管理者持股比例更低时,企业数字化对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从财务重述角度拓展了企业数字化的研究,也为企业数字化的信息治理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婉清 吴崇林 刘杰
基于收盘价操纵的股价特征,本文构建了收盘价操纵识别模型,并对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检测,采用识别模型的甄别结果,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市场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抑制市场操纵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信息透明度和股票流动性抑制股票市场操纵行为,信息透明度和股票流动性越高,企业被操纵的可能性越低。同时,在信息环境质量低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股票市场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从市场操纵角度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经济意义提供了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对治理股票市场非法行为、维护市场公平正义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聚焦于经济后果,鲜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融资状况、生产投入和创新产出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进而抑制数字化转型。上述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中国的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映射,本文对其可能的阻碍因素(金融化)进行细致剖析并详尽刻画二者之间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以期导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制定有关数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投资决策与资产配置提供经济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甘晓东 郑晓宇 刘雨
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如何提升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受到理论和实务界广泛关注。基于债务期限结构理论,检验企业与贷款银行聘用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短贷长投的影响。结果显示,银企共同审计缓解企业债务期限错配,抑制短贷长投。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正向调节共同审计与短贷长投的关系,且共同审计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渠道抑制短贷长投。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企业贷款依存度较高以及资产可抵押性较弱时,共同审计对短贷长投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共同审计能够降低企业破产风险。本研究为共同审计师在优化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提供了见解。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数字中国、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企业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备受关注。本文基于非正式制度视角,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表现出抑制效应,但不同类型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银行关联起到促进作用,证券关联产生抑制作用,监管关联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关联、证券关联通过加剧管理层短视、企业金融化和增加资金寻租成本抑制企业数字化转型,银行关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治理条件的分析发现,董事会规模、股权结构治理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宏观治理环境改善能缓解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但独立董事的作用不明显。异质性分析显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无形资产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金融关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以及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企中更大。本文既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同时对评估金融关联这一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更好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聪聪 胡国强 韦琳
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ESG评级能够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和治理环境,在防范经济“脱实向虚”风险中至关重要。以2010—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商道融绿首次发布ESG评级的外生冲击,实证考察了ESG评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评级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显示,ESG评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分别抑制了“蓄水池”和“投资替代”动机的企业金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ESG评级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显著存在于行业环境敏感性较高、市场竞争较大、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情境下。经济后果研究发现,ESG评级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能够提高企业主业业绩。因此,政府应该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体系,充分发挥ESG评级的作用,使企业在责任和利益驱动下,优化资产配置,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