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3)
2023(15648)
2022(12333)
2021(11091)
2020(9340)
2019(20922)
2018(20707)
2017(40875)
2016(21742)
2015(24057)
2014(23730)
2013(23110)
2012(20705)
2011(18065)
2010(17728)
2009(16394)
2008(16125)
2007(14152)
2006(12099)
2005(10982)
作者
(58508)
(48941)
(48669)
(46291)
(31283)
(23156)
(22101)
(18969)
(18734)
(17299)
(16599)
(16511)
(15454)
(15216)
(15141)
(14860)
(14643)
(14214)
(14088)
(14026)
(12075)
(11981)
(11804)
(11285)
(11047)
(11018)
(10758)
(10530)
(9591)
(9562)
学科
(103525)
经济(103430)
(91450)
(83156)
企业(83156)
管理(77543)
方法(49243)
数学(40716)
数学方法(40334)
业经(34158)
(31457)
(29760)
中国(24819)
(23673)
财务(23629)
财务管理(23597)
企业财务(22476)
农业(21604)
技术(19055)
(18330)
地方(17114)
(16280)
(16272)
理论(16257)
(16158)
贸易(16151)
(15913)
(15697)
产业(15255)
(14869)
机构
学院(307968)
大学(302361)
(134430)
经济(132256)
管理(129795)
理学(112864)
理学院(111896)
管理学(110358)
管理学院(109777)
研究(90140)
中国(71939)
(62069)
(60940)
科学(51553)
财经(50485)
(46337)
(46085)
(45392)
中心(43080)
业大(42501)
经济学(42168)
(41855)
经济学院(38409)
研究所(37702)
财经大学(37491)
北京(36794)
商学(36519)
农业(36242)
商学院(36212)
(35450)
基金
项目(209771)
科学(169822)
基金(156769)
研究(155422)
(133912)
国家(132778)
科学基金(118700)
社会(103882)
社会科(98884)
社会科学(98861)
基金项目(82828)
(82282)
自然(75264)
自然科(73663)
自然科学(73648)
自然科学基金(72412)
教育(71354)
(67253)
资助(63046)
编号(61743)
成果(47558)
(47005)
(46796)
重点(46467)
(45198)
国家社会(44265)
创新(43044)
(42169)
教育部(41554)
人文(41397)
期刊
(142644)
经济(142644)
研究(84730)
管理(52289)
(51635)
中国(51044)
(42141)
科学(39879)
学报(39596)
大学(32310)
学学(30829)
技术(30223)
农业(28992)
(27530)
金融(27530)
财经(25745)
业经(25728)
教育(24032)
经济研究(23307)
(22168)
问题(19329)
技术经济(18003)
(17748)
统计(16065)
商业(15710)
财会(15505)
(15375)
现代(15040)
(14251)
世界(13785)
共检索到438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战略选择。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传统杠杆指标的修正结果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结构化去杠杆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东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去杠杆效应更为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最终实现了企业的结构化去杠杆。研究为政府合理确定杠杆率结构性优化方向和力度,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推动企业结构化去杠杆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元林   魏涵昱   朱雁春  
去杠杆是我国当前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企业能否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并提升企业绩效,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财务杠杆、经营杠杆以及联合杠杆来提升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结果,对处于经济政策低不确定性、东部地区、高科技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绩效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提升绩效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善重   马连福  
将微观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速度与宏观政策层面的“降成本”和“去杠杆”任务相结合,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速度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有效抑制代理风险、信息风险及声誉风险,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助于实现“降成本”的目标。对于非成熟期、供应链集成与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速度的“降成本”作用更明显。基于数字化转型速度优化的研究发现,一方面,相较于数字化转型匀速与减速,数字化转型加速显著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数字化转型减速提升债务融资成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转型的边际递减效应而非管理层自利行为;另一方面,反映外部数字化发展水平的“宽带中国”政策与内部数字化转型速度在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基于“去杠杆”视角的债务结构优化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速度能够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风险结构及资本结构,从而实现“去杠杆”目标,其中数字化转型加速的“去杠杆”作用尤为突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黎  魏文君  
企业杠杆操纵会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宏观金融系统稳定,如何治理杠杆操纵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2012~2021年A股非金融企业数据为样本,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作用路径、异质性特征以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在替换变量、控制内生性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优化内部治理环境以及缓解融资困境的方式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通过表外负债操纵杠杆、资金技术密集型、低市场化进程以及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样本组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经济后果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具有穿透性,其对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提高未来市场价值。相关结论为抑制企业杠杆操纵、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宏  郭一铭  乔慧颖  吴丹  
企业杠杆操纵行为会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从信息互补视角的实证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其杠杆操纵程度,且数字化转型对弱银企关联型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了弱银企关联型企业公开信息透明度,缓解了融资约束,抑制了企业杠杆操纵行为。进一步分析发现,媒体关注度、研发投入和银企关联强度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杠杆操纵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调整了弱银企关联型企业杠杆结构,促进企业“脱虚向实”,且优化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银行对抵押品的依赖。上述结论不仅从信息互补视角厘清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抑制企业杠杆操纵的路径,更为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并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蔡雪玲  
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及作用边界,并拓展分析不同条件下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杠杆率显著抑制数字化转型,且在控制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企业杠杆率与数字化转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调节效应表明:管理层能力与环境不确定性均负向调节企业杠杆率与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拓展性分析结果发现:企业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两职分离与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企业应寻求内部杠杆水平的最优均衡点,提高资源获取与配置能力;提升内部治理水平与外部环境应对能力,缓解杠杆率对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政府部门应完善监督管理措施,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炜  张书敏  
将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以2012—2019年国有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结构性"去杠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去杠杆政策会降低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占比,并显著作用于非科创型行业的企业,同时减弱了金融化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2)引入政府补助和银行贷款两大重要融资渠道的调节机制,可以证实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在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程度影响中的弱化作用;(3)长期负债强化了去杠杆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同时有助于去杠杆政策弱化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挤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周亮  周素华  
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迅速壮大。将2011—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据与北京大学2011—2018年城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匹配,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数字金融对民营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基于企业异质性特征展开分析,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讨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否具有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抑制民营企业杠杆率,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对大型民企的去杠杆弹性更大,并且在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中,数字金融对企业去杠杆的促进作用更强,即随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数字金融对企业杠杆率的抑制作用减弱。上述研究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及民营企业的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斌彬  何德旭  张晓燕  
金融科技已然成为当前金融的新兴业态,对经济主体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金融科技为切入点,分析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否驱动企业进行去杠杆。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能够显著地抑制企业的杠杆率水平,这种抑制作用能够维持较长的一个时间。金融科技对于那些高杠杆企业而言,有着更好的去杠杆效果。进一步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降低融资约束和财务费用,提升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稳定程度的渠道机制来实现杠杆率水平的降低,由此打开了"金融科技—企业杠杆率"之间的机制黑箱。最后,发现当前针对金融科技的监管政策可能存在一定的优化改进空间,过强的监管不利于金融科技去杠杆效应的释放,这需要进一步精细化的政策设计。本项研究的核心结论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研究的结论和政策建议有助于帮助金融监管部门合理引导金融科技发展,建构适宜的金融监管制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竹泉  谭云霞  宋晓缤  
"结构性去杠杆"要在准确测度杠杆率的基础上,分部门(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界定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杠杆率阈值标准。但是,目前收益债务比形式的宏观杠杆率与资产负债率形式的微观杠杆率严重脱节,且虽然有助于进行不同经济体宏观杠杆率的国际比较及国内不同时期宏观杠杆率的比较,但是分部门的杠杆率却未能与其自身的收益水平相联系从而难以确定各部门的真实风险水平和合理阈值,各地区在确定其分部门的杠杆率阈值时就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不同地区实体经济的真实杠杆水平以及传统杠杆指标的错估程度进行了分析,采用"双重"杠杆率的测度体系,建立各地区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阈值标准。研究结果显示:(1)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资本负债率在整体上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地区分布,传统的杠杆率指标对真实杠杆水平产生系统高估,近10年的高估程度在40%以上。(2)结合地区资本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实体企业对去杠杆的耐受程度,确定各地区杠杆率结构性优化方向和力度。其中,青海、云南、黑龙江、海南、新疆、天津、宁夏、河北、辽宁、福建地区要"逐步降杠杆";吉林、北京、湖北、湖南、山西、重庆、甘肃地区要做到"稳杠杆";西藏、浙江、陕西、安徽、江西、四川、陕西、内蒙古、上海、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广西地区可以适度"加杠杆"。(3)近10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总体财务风险和短期财务风险呈现为明显的"东南降—西北升"的趋势,部分地区风险快速升高,主要由于所在地区高风险企业"杠杆率进一步升高"的风险拉动作用。虽然本文仅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但其重要意义在于,首次确立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杠杆率阈值标准的科学方法,从而为各地方政府有效把握杠杆结构性优化的方向和力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桂军  张辉  唐毓璇  
为防范杠杆率过高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不良影响,中央政府于2016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此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广义双重差分法检验“去杠杆”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去杠杆”政策显著地促进了以专利产出为表征的企业创新;第二,“去杠杆”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可以通过提高经营绩效和优化债务结构实现;第三,“去杠杆”政策同时促进了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创新,但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只能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实现,而促进非国有企业创新则可同时通过提高经营绩效和优化债务结构实现。以上研究结论不仅从创新视角支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而且丰富了杠杆率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刘西  
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高杠杆率已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较少有人注意到,企业部门是我国国内唯一的净支出部门,而居民、政府、金融机构部门均为收支净盈余部门。这种收支结构的扭曲,是导致企业部门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稳增长背景下,企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华民  任玎  吴非  任晓怡  
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主板市场上市企业为分析载体,研究货币政策对企业去杠杆的结构性影响。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驱动企业对整体杠杆、金融杠杆和长期杠杆实行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对于企业的结构性去杠杆效果有着明显的异质性,从宏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优化货币供给、提升银行业部门发展水平;从微观影响机制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改善企业内部现金流、提升风险稳定性,从而有效地驱动了企业的去杠杆行为。研究结论有助于优化货币政策导向,推动企业有效结构性去杠杆进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金涛   岳华  
针对企业杠杆高企与结构性扭曲的现状,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数字金融所具有的结构性去杠杆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促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异质性分析表明:基于所有制视角,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非国有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基于行业视角,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非制造业企业结构性去杠杆;基于监管强度视角,有力的金融监管举措能够促进数字金融发挥结构性去杠杆的成效;另外,数字金融亦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负债的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结构性去杠杆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菲  赵亮  尹雷  
"财政去杠杆"与"金融去杠杆"是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的两条政策路径,本文运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了二者对企业部门杠杆"量"与"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财政支出和政府赤字较之于货币金融紧缩可以更为有效地降低企业部门杠杆率,调减国有企业的结构性高杠杆问题,促使更多金融资本配置到效率相对较高的企业,并且对融资成本影响更小,因而能够在"控风险"的同时兼顾"稳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财政去杠杆应从压减政府投资建设性支出着手。为此,政府在去杠杆时应重点关注"财政去杠杆"途径,压减政府支出规模、控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冲动;调节金融杠杆时应平缓稳健,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融资环境;硬化国有企业预算约束,为结构性杠杆调控提供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