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59)
- 2023(22007)
- 2022(18293)
- 2021(16761)
- 2020(13803)
- 2019(31396)
- 2018(30746)
- 2017(59369)
- 2016(31864)
- 2015(35671)
- 2014(35560)
- 2013(34881)
- 2012(32130)
- 2011(29103)
- 2010(29120)
- 2009(26984)
- 2008(26254)
- 2007(23231)
- 2006(20675)
- 2005(18638)
- 学科
- 济(147798)
- 经济(147656)
- 管理(92528)
- 业(88757)
- 企(72728)
- 企业(72728)
- 方法(59909)
- 数学(52045)
- 数学方法(51452)
- 中国(40066)
- 农(37189)
- 财(33577)
- 地方(33296)
- 业经(32992)
- 学(29179)
- 制(25497)
- 农业(25263)
- 贸(23765)
- 贸易(23748)
- 易(22891)
- 融(22371)
- 金融(22368)
- 银(22017)
- 银行(21974)
- 理论(21866)
- 务(21463)
- 环境(21376)
- 财务(21376)
- 财务管理(21331)
- 行(21074)
- 机构
- 大学(458799)
- 学院(457246)
- 济(192503)
- 经济(188560)
- 管理(178383)
- 研究(157414)
- 理学(153710)
- 理学院(152015)
- 管理学(149334)
- 管理学院(148500)
- 中国(119002)
- 京(97906)
- 科学(94016)
- 财(87724)
- 所(78136)
- 中心(71043)
- 农(70776)
- 研究所(70657)
- 财经(70339)
- 江(67591)
- 业大(64552)
- 经(64010)
- 北京(62129)
- 范(61403)
- 师范(60832)
- 经济学(59377)
- 院(57297)
- 州(54837)
- 农业(54792)
- 经济学院(53242)
- 基金
- 项目(306897)
- 科学(242818)
- 研究(225934)
- 基金(223606)
- 家(194070)
- 国家(192432)
- 科学基金(166322)
- 社会(145048)
- 社会科(137521)
- 社会科学(137488)
- 省(118551)
- 基金项目(117357)
- 自然(106361)
- 教育(104109)
- 自然科(103921)
- 自然科学(103899)
- 自然科学基金(102041)
- 划(99861)
- 资助(92122)
- 编号(91741)
- 成果(74426)
- 重点(68833)
- 部(67919)
- 发(67911)
- 创(63339)
- 课题(63228)
- 国家社会(60429)
- 创新(59138)
- 教育部(58876)
- 科研(58106)
- 期刊
- 济(216713)
- 经济(216713)
- 研究(139009)
- 中国(89455)
- 学报(69096)
- 管理(67926)
- 财(67194)
- 科学(64633)
- 农(64397)
- 大学(53450)
- 教育(51372)
- 学学(50173)
- 融(44666)
- 金融(44666)
- 农业(44143)
- 技术(41177)
- 财经(35430)
- 经济研究(35371)
- 业经(34853)
- 经(30442)
- 问题(27890)
- 图书(23624)
- 技术经济(23235)
- 业(22886)
- 理论(21568)
- 统计(21303)
- 贸(21284)
- 商业(21091)
- 科技(20375)
- 版(20357)
共检索到687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陈懿
数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数据要素在不同市场及市场中各个主体间的流动分配,数字化转型为企业与外部提供了信息沟通渠道,增强了企业数字治理能力。通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14—2020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微观主体和宏观区域双视角探寻数字化转型能否缓解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股票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这种影响作用越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通过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提高公司业绩及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进而降低股票市场价值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研究结论为企业、政府及市场投资者行为提供实践指导,对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新蕾 段珂
研究目的: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工业用地要素错配的影响效应及机制,为深化工业用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发展抑制了工业用地要素错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能通过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工业结构高级化两条渠道抑制工业用地要素错配;(3)对市场化程度较低、互联网发展规模较大、过度错配城市以及非资源城市的抑制作用更显著;(4)抑制作用随着错配程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并能推动土地出让结构向增加商住用地方向调整。研究结论:应加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效应,统筹兼顾全国数字产业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对工业用地要素错配的矫正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余程辉
本文基于资本市场普遍采用的三阶段股利贴现模型,以三家A股代表性上市银行为样本,以较为谨慎的盈利增速,模拟测算了其内在价值,并与市场公开模型进行了结果印证。研究表明,A股上市银行股票的市场价格长期低于其内在价值区间,从模型参数角度分析,这种估值偏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实际折现率溢价、长期增长信心折价、非对称信息折价、短期投资考核机制等。本文认为,未来A股上市银行股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将会来自于自身估值回归,那些经营基本面良好、投资者关系公开透明的银行的股票或存在较大的估值回归动能。
关键词:
A股上市银行 内在价值 估值偏离 折现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胤默 王喆 张明
本文采用2013-2021年TIMG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分析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对缓解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缩小一国贫困差距,降低贫困人口比例。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中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贫困差距,降低贫困人口比例的积极影响更为显著。考虑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后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在减贫方面具有普惠性,无论是在老龄化高的国家还是老龄化低的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减贫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包容性在数字经济减贫方面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
关键词: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 贫困差距 贫困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青 琚望静 庄朋涛
如何约束和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关乎中国金融稳定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融资环境和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本文借助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化转型显著地缓解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有助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缓解作用有显著差异,实践应用层面的数字化成果抑制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效应最强烈,底层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效应并不明显。数字化转型之所以能有效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一是在信贷结构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长期信贷可得性,缓解企业长期融资约束;二是机构投资者类型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增进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有效发挥其治理效应,促使企业合理安排投融资期限结构。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引导长期资金更多地流向民营企业、内部管控成本高以及运营效率低的企业,从而助力企业缓解投融资期限错配。本研究拓宽了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思路,对于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以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海旭 王福胜
本文从证券分析师关注度的视角,以2007至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1930个观测对象为样本,研究了多元化战略对企业资本市场价值的影响路径,以及这种路径下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上市公司其市场价值偏离基本价值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非相关多元化对企业价值有负向作用,且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在这种负向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从而使得市场价值在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存在向下偏离;相关多元化对企业价值有正向作用,且证券分析师关注度在这种正向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从而使得市场价值在基本价值的基础上存在向上偏离。这一结论不仅拓展和深化了有关多元化战略对企业价值影响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为上市公司、证券分析师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孝华 朱特红 陈鹏程
2012年12月至今,我国创业板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涨幅超过了一倍,引发了不少人对创业板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本文结合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分析师预测数据,利用三阶段剩余收益模型对创业板行业进行估值,并与各行业股价进行对比,判断了股价对其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结果显示:2013年12月底各行业股价对内在价值的偏离程度很小,都在合理的范围内,股价基本回归内在价值。
关键词:
创业板 剩余收益模型 偏离测度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维奇 申秋兰 张信东
本文基于1995—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研究两类私人资本(境内私人资本和境外私人资本)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就股票市场的发展在私人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境内私人资本在三个地区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都显著为正,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境外私人资本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部地区阻碍经济增长,其原因是中部地区的股票市场发展水平有限;西部地区境外私人资本弹性系数为正,但进一步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境外私人资本绝对量和股票市场发展水平都很落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江淮 袁国良 胡志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光
企业作为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近年来却因为陷入“冷启动”困境而放缓了数字化转型的脚步。在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的背景下,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视角,基于2008—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在分析外资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的基础上,聚焦于其中的机制传导与边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外资股东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分析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外资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与治理水平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股东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与低环境不确定性中更为显著。企业应充分利用外资股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还应充分重视所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根据外部环境状况审慎选择合理方案,避免因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而产生损失;政府部门应顺应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一流营商环境,鼓励外资积极参与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鸣鸣 申丽萍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宏观数据及股市规模、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季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学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总体上,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股市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明坤 邱兆祥 张爱武
本文根据批判现有研究在指标选择和分析方法应用上的做法的基础上,分别以融资规模、换手率和GDP实际增长率作为衡量股票市场规模、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利用1992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2季度的样本数据,通过Granger检验发现,在按照股票市场融资项目平均建设期选取的滞后阶数上,存在从股市规模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也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股市流动性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一结果为股市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证据。
关键词:
股票市场 经济增长 Granger检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桐彬 朱英明 张云矿
在我国积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和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具有显著的缓解效应。区域一体化可以通过改善资源错配、抑制产业同构和提升市场潜力等机制缓解制造业产能过剩,其中市场潜力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调节效应检验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削弱了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长江上游区域一体化对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区域一体化提高了新兴产业的产业同构程度,进而加剧产能过剩;财政压力和金融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土地支持的调节效应对于民营企业更为明显。据此提出拓宽要素大通道、打造产业大格局、推进市场大统一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屠长文 罗宏
考察了企业是否受到产业政策支持与异地股权投资行为的关系,揭示了产业政策可以在现行政治经济体制下有效缓解市场分割的内在逻辑。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异地股权投资金额、投资次数和投资省份数都会显著增加。这种现象在国有企业以及非政治联系企业中更加显著,但是异地股权投资会降低企业经营业绩。进一步研究发现,受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进行异地股权投资时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省外银行借款和省外政府补助,寻租费用也会显著降低。这说明政策支持减少了企业对于注册地政府的依赖,降低了异地投资的阻力以及与投资地政府建立关系的成本。结论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涛
以中国股票市场印花税7次调整前后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与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可以检验证券交易税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仅靠证券交易税调整很难对股市规模起到预期的调节效果;证券交易税调整对股市流动性能起到较好的政策效果;中国股市流动性太高,为了抑制泡沫,应该制定较高的证券交易税税率。
关键词:
证券交易税 股票市场发展 事件研究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