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1)
2023(11179)
2022(8209)
2021(7049)
2020(5594)
2019(12104)
2018(12105)
2017(23436)
2016(12581)
2015(13803)
2014(13711)
2013(13153)
2012(11593)
2011(9946)
2010(9909)
2009(9551)
2008(9729)
2007(8981)
2006(8061)
2005(7825)
作者
(34620)
(29085)
(29020)
(27198)
(18575)
(13520)
(13107)
(11226)
(10968)
(10392)
(9870)
(9615)
(9448)
(9159)
(8927)
(8781)
(8751)
(8435)
(8355)
(8234)
(7119)
(7103)
(7051)
(6724)
(6524)
(6513)
(6506)
(6402)
(5767)
(5601)
学科
(73887)
(69708)
企业(69708)
(61776)
经济(61698)
管理(56900)
业经(30637)
(22203)
方法(22033)
(21928)
(18067)
财务(18049)
财务管理(18040)
企业财务(17100)
农业(16951)
中国(16138)
技术(15611)
数学(14372)
数学方法(14320)
(13328)
(13103)
(12470)
(12059)
企业经济(12017)
理论(11565)
经营(11328)
产业(11005)
(10889)
技术管理(10462)
(10180)
机构
学院(185688)
大学(177801)
(81600)
经济(80314)
管理(79757)
理学(68315)
理学院(67786)
管理学(67084)
管理学院(66751)
研究(53941)
中国(45001)
(38318)
(36349)
财经(30361)
(30170)
科学(29891)
(29408)
(27526)
(25502)
中心(25108)
业大(25069)
经济学(24300)
商学(23667)
商学院(23457)
农业(23424)
(22964)
研究所(22648)
北京(22142)
财经大学(22070)
经济学院(22020)
基金
项目(119325)
科学(97549)
研究(90890)
基金(88895)
(75286)
国家(74538)
科学基金(67620)
社会(61830)
社会科(58746)
社会科学(58731)
(47967)
基金项目(47177)
自然(41569)
自然科(40713)
自然科学(40705)
自然科学基金(40086)
教育(39427)
(37671)
编号(36652)
资助(33527)
(31629)
(28695)
成果(28001)
(26749)
国家社会(26284)
重点(25899)
创新(25780)
(25567)
(25302)
课题(23617)
期刊
(96810)
经济(96810)
研究(52029)
管理(35464)
中国(34461)
(33616)
(29652)
科学(23354)
学报(21645)
农业(20411)
业经(19412)
技术(18291)
(17902)
金融(17902)
大学(17746)
学学(16938)
财经(15566)
经济研究(14962)
教育(13700)
(13512)
(13487)
问题(12475)
技术经济(12083)
财会(10790)
现代(10761)
商业(10496)
世界(9737)
经济管理(9062)
(8864)
会计(8760)
共检索到278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素梅   田祝祝  
从数字赋能视角出发,分析数字化转型改善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并利用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效果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改善企业漂绿行为,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缓解融资约束、驱动绿色转型路径改善企业漂绿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改善作用在国有企业和重污染行业中更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凌远   张胜利  
数字化转型已被证实对研发操纵等企业投机行为具有治理效应,“双碳”目标下,其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漂绿”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有效抑制企业“漂绿”行为,数字化转型水平每提高1%,企业“漂绿”行为会降低3.42%。环境成本与媒体监督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漂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环境规制强度较低、代理成本较高以及民营企业组别中,数字化转型与企业“漂绿”行为的负相关关系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漂绿”行为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结论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漂绿”行为治理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明洋   张乃丽  
当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区位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海外投资质量,探讨数字化转型是否能够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企业异质性假定构建引力模型,发现地理距离与OFDI扩展边际之间存在U型关系,而且数字化转型能够改变地理距离对企业OFDI扩展边际的影响,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降低OFDI交易成本,由此突破地理距离对海外投资的限制,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存在企业、区域和行业异质性。从空间维度来看,无论投资目的地是高收入经济体还是中低收入经济体,是“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还是非“一带一路”国家(地区),数字化转型均能发挥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的作用;从时间维度来看,数字化转型可以持续优化企业OFDI区位分布。基于上述结论,要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数字化在优化企业海外投资分布方面的作用,维护地缘经济稳定,实现更深层次的全球合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娆  杨林睿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2010—2019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上市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没有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环境绩效更好,在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信息透明度两个途径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环境绩效的正向影响主要表现在盈利为正、重污染行业和地区环境规制较强的企业。研究结论为政府环境治理政策制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推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奇   杨秀云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开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公共服务,其在应对数字化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关键影响。以地方政府上线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公共数据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强化区域人才集聚效应与技术集聚效应、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等途径正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开放对内部组织结构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和管理层具有海外经历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作用更强,并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活力越强,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越显著。基于此,地方政府要完善数据政策,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发挥数据要素赋能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妍   王治   江媛  
依据2007—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量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强化企业创新动能、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等路径降低企业资本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科技企业以及企业面临较高环境不确定性时,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的效果更显著。结论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的视角为企业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魏彦杰  尹飞  钟娟  
基于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CEO社会资本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CEO社会资本能够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与提高战略柔性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CEO社会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呈现差异,其有利作用在盈利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鉴于此,企业应在CEO选聘、培养与任期中重视其社会资本积累,以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益。同时,政府应深化要素市场改革,避免企业在转型中过度依赖社会资本,保证市场主体共享数字经济红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刚   董锦锦  
以A股上市公司2008—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并从资源管理能力视角出发验证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作用机制在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资源管理能力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包括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创新绩效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三条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及成熟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有德   徐光华   费锦华  
选取重污染企业为样本,探讨了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的影响。结果显示:环保费改税对企业漂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这一影响仅在市场制度环境差、行业竞争程度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显著;环保费改税主要通过强化执法规范性以及改变漂绿的收益与风险发挥作用。研究结果对全面认识环境税的价值效应,推进政策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洋   赵晶  
本文基于中国246家商业银行及A股上市公司2013—2022年数据,探究了商业银行数字化能否改善贷款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数字化通过调节错配企业短期贷款金额、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该效应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较强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更为明显。文章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商业银行战略、管理及业务的数字化均可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产生影响,但前两个维度的影响更为明显。探究商业银行数字化的微观错配纠偏功能,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层面投融资期限错配引发的风险,也为进一步优化银企互动和挖掘商业银行数字化意义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林川   吴沁泽  
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数字化转型带动绿色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外部监督效应提高企业绿色化转型意愿,通过信息改善效应增加企业绿色化转型资源,通过生产智能化效应提升企业绿色化转型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以2010—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技术创新、生产水平、环境保护、社会评价4个维度的8项指标综合评价企业绿色化转型水平,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促进效应在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非西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媒体关注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等路径来促进企业绿色化转型;政府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但该调节效应在重污染企业中不显著。因此,应重视和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以数智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环境规制制度体系,有序推进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孙传超   谢韵典  
本文基于外部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活动和自身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风险投资能有效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这说明公司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学习策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学习和获取组织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数字化转型。(2)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生态位多样性和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均能增强新质生产力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制造业企业为民营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时,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以外部学习的方式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制造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