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90)
2023(9872)
2022(7222)
2021(6219)
2020(4622)
2019(9821)
2018(9925)
2017(18587)
2016(10090)
2015(10953)
2014(10397)
2013(9565)
2012(8164)
2011(7184)
2010(6980)
2009(6707)
2008(6142)
2007(5416)
2006(4986)
2005(4618)
作者
(25932)
(21594)
(21261)
(20467)
(13543)
(10057)
(9741)
(8186)
(8175)
(7448)
(7237)
(7087)
(6676)
(6654)
(6649)
(6451)
(6420)
(6347)
(6294)
(6103)
(5267)
(5116)
(5095)
(5036)
(4889)
(4740)
(4709)
(4638)
(4187)
(4187)
学科
(41560)
经济(41514)
(24617)
管理(24551)
(17534)
企业(17534)
中国(16016)
(15401)
业经(14794)
方法(11656)
农业(10790)
产业(10501)
数学(9804)
数学方法(9690)
信息(9422)
总论(8969)
信息产业(8895)
地方(8022)
(7882)
(7739)
贸易(7735)
(7583)
(7531)
(7167)
(7080)
银行(7069)
(6882)
金融(6881)
(6847)
(6483)
机构
学院(133073)
大学(130079)
(54662)
经济(53574)
管理(47650)
研究(45225)
理学(40810)
理学院(40392)
管理学(39531)
管理学院(39290)
中国(33803)
(27040)
科学(26297)
(24054)
(21686)
中心(20553)
(20340)
(20070)
研究所(19661)
(19284)
财经(19284)
师范(19099)
业大(17781)
经济学(17733)
(17566)
(16824)
北京(16445)
(16123)
经济学院(15992)
农业(15721)
基金
项目(90269)
科学(72066)
研究(69886)
基金(65046)
(56084)
国家(55602)
科学基金(48218)
社会(46280)
社会科(43902)
社会科学(43893)
(35680)
基金项目(33286)
教育(31785)
编号(29956)
(29212)
自然(27998)
自然科(27390)
自然科学(27385)
自然科学基金(26854)
资助(24689)
成果(24220)
(20729)
重点(20405)
课题(20247)
国家社会(20067)
(18962)
(18728)
项目编号(18272)
创新(17702)
(17628)
期刊
(62841)
经济(62841)
研究(39229)
中国(28069)
(20990)
学报(18765)
管理(17933)
教育(17656)
科学(17617)
(17583)
大学(14812)
农业(14574)
学学(13561)
业经(12297)
(12289)
金融(12289)
经济研究(11293)
技术(11213)
财经(9136)
图书(8580)
问题(8137)
(8002)
(7658)
世界(6954)
商业(6774)
(6534)
现代(6418)
(6307)
国际(6297)
书馆(6264)
共检索到200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尉淑敏   王继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德国劳动世界的变迁是技术与劳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发展机遇与多重挑战并存的相对性、人为设计与科学规制的建构性。劳动世界未来的演进可能与建构方向体现在劳动市场的格局变迁、劳动组织的形态调整、个体的资格能力变化等方面,也是适应数字化转型并主动塑造社会变革的策略抓手。德国劳动世界的变迁能够带来一些规律性的启示:数字技术的影响和作用取决于其应用范式和多重因素,劳动世界的演进可以也应该给予人为干预,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建构劳动世界乃至把控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具有关键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  
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剧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呈现出“劳动+职业”“劳动+数字”“劳动+创造”的时代特征。基于数字技术融通创生高职劳动教育新生态,通过数字劳动牵引带动高职劳动教育新模式,强化数字素养保障高职劳动教育新成效,是有效推进高职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劳动教育实施与专业教育融合不紧密、劳动教育理念与数字劳动需求不匹配、劳动教育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不充分等问题,需构建“嵌入—融合—创造”的目标发展机制“,手段—资源—模式”的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共识—共研—共建”的协同治理机制,以促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向纵深推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璇  陆岷峰  王稳华  
数字技术会驱动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目标;员工规模的扩大、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路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而对管理层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显著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底层数字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争议提供证据,同时也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郜清攀  
劳动作为人特有的活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原生动力。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在劳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人类劳动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工具的"人格化"、劳动过程的"无人化"、劳动场域的"多维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去边界化"。人类劳动形态从过去的强迫性劳动转向志趣性劳动,从重复性劳动转向创造性劳动,从专业化劳动转向兼业化劳动,从生存性劳动转向体验性劳动,从物质劳动转向非物质劳动。这一变革进一步推动人机交互在劳动分工协作网络中的作用更为凸显,基于志趣的小众化研发型劳动组织成为主流以及劳动与闲暇从对立走向统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蕾  
数字经济浪潮中新型职业大量涌现,数字劳动者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劳动教育亟需变革创新,深度嵌入正在迅速扩展的新型数字劳动网络,使校内劳动教育与校外数字劳动产生更多的契合点。“学用结合不佳”“数字元素结合不足”“与数字劳动网络疏离”是高校劳动教育创新面临的主要阻滞,为了更好破解这些阻滞,需要实现“数字劳动市场”与高校教学更好互嵌,积极开展“数字劳动市场嵌入式”劳动教育。高校可鼓励师生参与弹性数字劳动、建设面向数字经济的高校创新创业园、建构与数字企业深度互动的赋能机制、进一步发挥在线教育的助推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馨月  刘启亮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体系亟需重构。文章以数字化转型的内涵、特征与发展趋势为出发点,首先提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战略成本管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现实意义,其次探讨战略成本管理的面临范围边界小、理念认识不足和缺少新兴技术支持等问题,最后基于目标定位、大数据价值链、业绩评价体系,构建数字化战略成本管理新框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成  
行为监管是防范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定价、营销等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行为监管以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行为监管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金融数字化发展,行为监管在监管制度、监管前瞻性、监管手段等方面都明显滞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面临更加突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欺诈等风险,使得当前行为监管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行为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优化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金融数字化背景下行为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文成  
行为监管是防范金融机构行为风险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金融产品设计、定价、营销等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加强行为监管以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行为监管现状、面临挑战等深入分析发现,相比金融数字化发展,行为监管在监管制度、监管前瞻性、监管手段等方面都明显滞后;金融数字化转型中消费者面临更加突出的个人信息保护、欺诈等风险,使得当前行为监管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针对行为监管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数字化转型现状提出优化行为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升金融数字化背景下行为监管的有效性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依浓  李洋  
在全球自然环境及安全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韧性城市环境建设成为近年来全球城市发展的重点要求之一。以当代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推动力的数字城市进程,一方面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技术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系统韧性带来一系列潜在的冲击与挑战。我国的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建设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数字化背景下的防灾系统构建迫切需要理念与技术的变革创新。归纳了近年来德国学术界对于韧性思维融入城市规划本土化路径的理解和建议,以达姆施塔特市为例,介绍了结合本土数字技术的韧性城市建设措施,包括跨学科和跨部门界限的整体规划方案和韧性技术研究项目、结合评估和监测的项目分类实施模式、以及多方督导的公私合作组织架构,旨在为我国的韧性城市研究和实践带来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封伟毅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来临,制造业能否充分利用数字创新要素已成为其能否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将支撑条件以解决其面临的瓶颈制约。为此,需要从加强顶层设计、鼓励智能制造、搭建数字营销平台、协同管发展环境、确立数据标准、加强数据保护、建设数据分析平台、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使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效实现的保障措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徐艳  
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的本质是马克思所论述的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应用的升级和扩展,其所引发的劳资矛盾运动仍处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框架之中。劳动资料数字化发展不仅使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呈现规模数据资源化、生产体系智能化、市场流通平台化的新特征,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还使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发生了新变化,即资本的逐利性使其趋向于通过智能化生产强制劳动,利用平台规则设定支配劳动,占有用户数据并以此控制劳动,从而加深了劳动对资本的实质从属。当前,我国劳动资料数字化正在快速推进,应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应对机制,推动劳动资料数字化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侃  
200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邀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商学院Thomas A.Kochan教授到该校演讲,并与其就中美两国的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特点等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三年多过后,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的争论、2009年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2010年各地爆发的罢工潮,以及连续数年的"民工荒",再来审视当年双方所谈及的话题,对于更清晰地认识我国的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可能会有更多的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冠华  
老年数字化课程建设对于推动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老年数字化课程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分类进行了分析,其次梳理了老年数字化课程建设现状,接着提出了老年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理念优化方案,再次提出了老年数字化课程的发展路径,最后对研究做了总结和展望,以期更好地促进老年数字化课程建设的生态化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