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0)
- 2023(13041)
- 2022(10042)
- 2021(8974)
- 2020(7288)
- 2019(16230)
- 2018(15879)
- 2017(31015)
- 2016(16316)
- 2015(17913)
- 2014(17540)
- 2013(16619)
- 2012(14481)
- 2011(12662)
- 2010(11918)
- 2009(10502)
- 2008(9570)
- 2007(8038)
- 2006(6644)
- 2005(5636)
- 学科
- 济(70882)
- 经济(70817)
- 管理(47991)
- 业(45467)
- 企(36736)
- 企业(36736)
- 方法(34229)
- 数学(31015)
- 数学方法(30650)
- 业经(19190)
- 中国(19145)
- 农(18889)
- 财(17089)
- 产业(13115)
- 农业(13090)
- 地方(12019)
- 贸(11779)
- 贸易(11776)
- 信息(11547)
- 易(11460)
- 务(10632)
- 财务(10590)
- 财务管理(10571)
- 制(10503)
- 总论(10493)
- 信息产业(10395)
- 技术(10352)
- 企业财务(10101)
- 银(10024)
- 银行(10010)
- 机构
- 学院(218604)
- 大学(218090)
- 济(94540)
- 经济(93097)
- 管理(90988)
- 理学(80571)
- 理学院(79874)
- 管理学(78474)
- 管理学院(78066)
- 研究(64962)
- 中国(48978)
- 京(42616)
- 财(41632)
- 科学(37936)
- 财经(35004)
- 经(32218)
- 中心(32212)
- 经济学(30984)
- 业大(30891)
- 农(30870)
- 江(29653)
- 所(28730)
- 经济学院(28340)
- 范(26746)
- 财经大学(26574)
- 研究所(26565)
- 师范(26470)
- 商学(25234)
- 商学院(24972)
- 北京(24926)
- 基金
- 项目(162494)
- 科学(131435)
- 基金(122533)
- 研究(118662)
- 家(106066)
- 国家(105248)
- 科学基金(93447)
- 社会(80717)
- 社会科(76969)
- 社会科学(76954)
- 基金项目(64650)
- 省(62061)
- 自然(59013)
- 自然科(57821)
- 自然科学(57812)
- 自然科学基金(56759)
- 教育(54325)
- 划(51777)
- 资助(48258)
- 编号(47212)
- 部(36195)
- 重点(35874)
- 国家社会(35640)
- 成果(35627)
- 创(34720)
- 发(34403)
- 创新(32465)
- 教育部(32179)
- 人文(31876)
- 科研(31671)
共检索到294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涛 沈曼莎 花海燕
消费数字化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体现,对于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带动“国内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2017和2019年两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检验了消费数字化转型对居民消费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消费数字化显著促进了家庭总消费和线下消费,说明消费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并未抑制线下消费。消费数字化也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动能支持,对七大类消费支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教育娱乐、衣着以及交通通信类支出的激励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数字化对不同收入、户主年龄和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支付便利性和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是消费数字化激励居民消费的重要传导机制。数字经济时代,积极推动消费方式的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数字化 数字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豪 金殿臣 曾昭睿
文章基于2010—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含有交互效应的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工业数字化的减碳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数字化存在显著的减碳效应,且该效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地区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会产生示范效应,进而带动本地区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从而产生减碳效应;同时,工业数字化程度提高会进一步增强工业发展的减碳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万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影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中间变量,可以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得税和科技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和社保等支出有正向激励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有限的负影响力。进一步省域财政收支分析表明,虽然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指数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但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财政政策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琛 马连福 张晓庆
数字时代核心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角色愈加关键,如何激励其进行持续高质量的智力投入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问题。文章以2014—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上市公司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建设,核心员工更可能被纳入激励范围。机制检验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管理者短视倾向以及提升智力资本投入,从而推动上市公司构建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基于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设计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强化了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导向特征,主要体现在各类限制和对赌条款的引入。此外,实施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提升了企业创新质量和企业价值,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核心员工激励,而非管理层激励。文章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激励制度设计的赋能效应,为数字经济时代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宇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梁军 刘林
文章在参考企业多元化的代理理论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在分析计量模型中控制了管理层激励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避免了遗漏变量对估计的影响,其次,采用了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来估计多元化折价效应,进一步控制企业异质性的影响。计量模型结果显示企业绩效与多元化负相关,与管理层激励正相关。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展凯 吴金迅 刘倩 米运生
本文使用2021年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共同开发的“普惠金融与三农研究”调研数据以及西南财经大学搜集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对居民数字金融素养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居民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有助于缩小消费不平等,减缓收入不平等、缓解流动性约束、优化家庭资产配置、地位寻求是数字金融素养降低消费不平等的重要作用渠道;数字金融素养对改善低学历、中老龄人群和低收入、低资产、乡村地区家庭消费不平等状况的作用效果更大;数字金融素养不仅可以缩小消费机会的不平等,还能缓解消费能力的不平等。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为更好地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助力高质量发展,应当在持续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完善数字金融素养教育体系,强化对弱势群体的精准帮扶,减少因“数字鸿沟”而产生的“金融排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何一鸣 刘向前
在政策驱动和实践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微观经济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成为热点问题。通过2007年至2021年上市企业披露的年报以及CEO个人信息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验证CEO的IT背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的正向影响,CEO的股权数量正向强化该影响。研究结果拓展了高层梯队理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研究,并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了更多线索。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磊 曾宏燕 刘雨果
【目的/意义】检验地方环境治理绩效对省级党政领导政治晋升的影响,以期窥探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制度的激励效应,为进一步优化地方环境治理和干部管理制度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设计/方法】考虑多维度的治理绩效,包括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和民生保障等,构建官员晋升的多重影响因素模型,并以1997~2017年发生职务变动的省级党政领导为样本进行回归检验。【结论/发现】任期内二氧化硫(SO_2)和工业化学需氧量(COD)的减排对省级党政领导的晋升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在2007年之后,SO_2减排的影响大于工业COD减排的影响。地方GDP增长率对官员的晋升几率始终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2007年以后大幅减弱,并且开始小于SO_2减排的影响。因此,以GDP为导向的地方官员考核机制已经发生显著转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萍 刘怡彤
维护消费市场稳定,增强消费市场应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对于一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支付数字化转型背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会产生直接的正向赋能作用,相比较而言,支付数字化对维护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稳定的作用更强。同时,支付数字化也会通过电子商务发展渠道间接影响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表明电子商务发展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支付数字化对我国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正向赋能作用,且这种赋能效应在农村消费市场韧性中表现的更强。最后,本文从加快支付数字化转型和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视角,提出了维护我国城乡消费市场稳定,增强城乡消费市场韧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支付数字化 消费市场 电子商务 市场韧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烨
基于国外相关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剖析了股权激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即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手段抑或制造代理问题的来源?相应地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两派观点。文章认为,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实际上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所有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作用,股权激励才可能接近最优薪酬契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最优契约论 管理层权力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宏波 汤城建 韩金镕
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点,以缓解企业税负为目标的政府减税激励能否助力数字化转型值得研究。精准识别减税激励政策作用对象是在政府财力有限情况下积极发挥减税激励效果的现实选择,也是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内在要求。本文从供应链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如何实现减税效果最大化并带动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借助2008—2016年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与企业供应链数据,研究发现下游企业的减税激励显著促进了中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上游企业减税激励对中游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果不明显,这主要与上下游企业垄断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有关。下游企业的减税激励不仅导致对其自身经营绩效的优化,而且通过供应链传导带动中游企业现金流优化与规模扩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内部数据共享,使中游企业拥有充裕的资金进行数字化相关的人力资本升级与投资。上游企业由于垄断能力较强导致传导效果受阻,无法实现类似下游企业减税激励溢出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为更好选取减税激励政策的作用对象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减税激励 供应链溢出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德球 张雯宇
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拓宽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了资源赋能的作用。那么,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通过资源赋能作用增加管理层激励呢?本文从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管理层激励的资源赋能作用。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加了管理层股权和薪酬激励,这一效果主要是通过缓解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和提高公司的信息透明度来实现的。当管理层权力较大或者CEO具有高学历背景、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较为薄弱、公司专业性股东话语权较小和公司所在省份制度环境较差时,上述结果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管理层股权激励显著促进了公司创新投入,提高了公司的投资效率,即有效缓解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此外,本文还排除了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确保结论的客观真实性。本文的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作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战略变革形式,可以赋能公司管理层激励,进而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茜
以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从管理层特质和公司治理的视角探讨了管理层激励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和规模的影响、异质性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管理层激励能够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能性和规模,且薪酬激励的效果优于股权激励的效果,这一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及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企业;随着薪酬激励增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规模更大。通过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管理层激励能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为因企制宜,建立多样管理层激励机制,以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