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2)
2023(16195)
2022(12902)
2021(11626)
2020(9635)
2019(21303)
2018(21296)
2017(41082)
2016(22001)
2015(24279)
2014(23726)
2013(23012)
2012(20713)
2011(18374)
2010(18620)
2009(17726)
2008(17697)
2007(16469)
2006(14810)
2005(14023)
作者
(60204)
(50399)
(50138)
(47417)
(31980)
(23609)
(22747)
(19311)
(19007)
(18013)
(17205)
(16707)
(16232)
(16039)
(15523)
(15216)
(15169)
(14693)
(14502)
(14396)
(12703)
(12240)
(12006)
(11499)
(11354)
(11269)
(11214)
(11174)
(9961)
(9855)
学科
(95385)
经济(95254)
(93441)
(86081)
企业(86081)
管理(84921)
业经(35394)
方法(34691)
(32438)
(29107)
中国(27043)
数学(25568)
数学方法(25344)
(25271)
(23042)
财务(23012)
财务管理(22984)
技术(22354)
企业财务(21834)
农业(20676)
(19674)
理论(18044)
(17263)
地方(17215)
(16880)
(16762)
银行(16741)
(16568)
(16032)
产业(16006)
机构
学院(311827)
大学(308090)
(133668)
经济(131075)
管理(127397)
理学(108486)
理学院(107441)
管理学(106052)
管理学院(105442)
研究(98657)
中国(79291)
(66123)
(63896)
科学(55386)
财经(50918)
(49658)
(47288)
(47041)
(46116)
中心(45581)
研究所(41941)
业大(41020)
经济学(40416)
北京(39631)
(39062)
(37638)
财经大学(37388)
师范(37285)
经济学院(36299)
农业(36152)
基金
项目(200247)
科学(162105)
研究(152972)
基金(147513)
(125588)
国家(124484)
科学基金(110513)
社会(101558)
社会科(96370)
社会科学(96349)
(79755)
基金项目(77927)
教育(69176)
自然(67967)
自然科(66510)
自然科学(66495)
自然科学基金(65451)
(64333)
编号(62026)
资助(57228)
成果(50665)
(47732)
重点(44460)
(44325)
(43752)
创新(43658)
(43634)
国家社会(42631)
课题(41899)
(41711)
期刊
(157425)
经济(157425)
研究(94443)
中国(68021)
(55695)
管理(55178)
(45260)
科学(40638)
学报(40237)
教育(33673)
(32687)
金融(32687)
大学(32661)
学学(30516)
农业(30420)
技术(29500)
业经(28073)
财经(26344)
经济研究(24796)
(22825)
问题(20102)
(18378)
技术经济(17959)
现代(16068)
商业(15641)
图书(15498)
(15484)
科技(15450)
财会(15283)
世界(14705)
共检索到484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卫力   王亚玲   张秀   赵振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拓展和优化了创新网络,也使创新网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基于网络结构洞理论,从创新合作网络和创新知识网络(双重创新网络)角度分析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的“桥梁”作用来提升企业创新效率的机制,并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其创新效率,该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双重创新网络结构洞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中介变量,即存在“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双重创新网络结构洞增加→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路径;企业组织韧性提高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网络结构洞的正向影响,但对网络结构洞影响创新效率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应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拓展和优化创新网络来促进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组织韧性以有效化解转型风险。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淑春   秦山敏   潘李鹏  
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新网络广度和创新网络强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有利于强化数字化导向,进而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而高管团队异质性在这一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拓展创新网络广度、提升创新网络强度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在大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欧阳娟   唐开翼   任浩   杨增雄  
随着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探讨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基于区域数字化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选取2009-2020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对创新网络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结果显示:(1)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化的3个分项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作用程度依次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服务;(2)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均可通过影响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进而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创新网络综合水平、创新网络链接在数字化与区域创新效率间起显著中介作用;(3)除数字化应用外,数字化综合水平、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服务与创新网络的联动性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数字化及其3个分项与创新网络链接的联动性均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打造“数字强省”、持续推进区域数字化以及创新网络融合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舒阳  庄亚明  
制造业虚拟化转型背景下,双重创新网络的作用有待探索。运用多主体建模仿真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考察双重创新网络对区域制造集群创新网络及其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区域创新绩效"缓慢—加快—稳定"的演化过程,虚拟网络嵌入后区域创新绩效呈现"加快—稳定"的特征。同时,进一步考察技术动态性对此造成的冲击,发现在不同技术动态性环境下,虚拟网络均有助于改善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绩效。最后,仿真结果显示,鉴于虚拟化程度不同,创新绩效涌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南京江宁开发区制造业相关数据进行探索,发现在高技术动态条件下虚拟化程度与企业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而低技术动态条件下呈正相关,从而为制造企业如何在虚拟化转型过程中兼顾两种异质创新网络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芸  王涛  顾新  
基于声誉理论、知识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构建"组织声誉-知识合作行为-创新绩效"的逻辑框架,研究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声誉对创新绩效的具体作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在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声誉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转移、知识共享两种知识合作行为在组织声誉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网络位置正向调节组织声誉与知识转移、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为企业创新网络声誉治理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金福  黄雪晴  
针对产业集群与颠覆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通过调整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内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发生,改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建立创新网络结构、双元性学习、颠覆性创新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以上海"张江药谷"医药行业134家企业、研究机构等作为调研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专利分析收集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发现,"张江药谷"医药行业创新网络结构的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3个网络性质对颠覆性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利用式学习在创新网络结构的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以及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在位置中心性、网络稳定性与颠覆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网络结构洞与颠覆性创新之间没有中介效应。以期对帮助企业通过改善创新网络结构、促进颠覆性创新提供参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红  董帆  李恩极  
当前,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数字化水平提升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着力点,是实现企业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基于2010—2020年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上市数据,分析数字化水平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但是这种影响具有两个层面的异质性: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对国有企业和小企业创新作用更明显;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作用在东部地区、高数字化水平地区以及低市场化水平地区的样本中表现更突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水平主要通过提升企业创新网络深度作用于企业创新活动,创新网络广度在数字化水平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并未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数字化水平、创新网络以及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为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兵  孙易凡  张丽宁  
重大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创新合作的发生,然而在创新合作网络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是否都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仍然存疑。本文从詹天佑奖获奖者所形成的重大工程创新网络中,选取核心网络指标表示创新网络结构作为自变量,选取企业的创新产出水平、创新业务水平、创新人才储备和创新资质等级共同表示创新能力作为因变量,通过QAP分析方法分析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给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光文  高晨曦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2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数据样本,采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企业网络结构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验证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结构洞和网络中心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部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信息整合能力在结构洞及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而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能力中介作用不显著,反映出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由信息化红利逐步向分布式的智能生产资源高度整合过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道韧  陈万明  
在对知识网络结构维、远程创新搜寻、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模型构建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知识网络结构维的不同维度对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同时还揭示了知识网络结构维的不同维度,通过远程创新搜寻的中介作用,影响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微观机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鑫颖  
以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数字化转型较好的企业中,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促进作用得到强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技术密集度企业与数字新基建水平较高地区,数字化转型的正向调节作用得以强化。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贸易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行业集中度、中间品投入与资本积累实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韬  邢璐  黄瑶  
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是企业成功变革和维持现有优势的保障,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以双元创新(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为中介变量的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基于526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新网络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3)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之间的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永安  葛振猛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创新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对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的研究需进一步深入。本文基于核心企业概念和创新网络结构文献回顾,对创新网络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从核心企业数量和企业技术势差两个维度将核心企业创新网络结构类型分为单核心高势差、单核心低势差、多核心高势差、多核心低势差四种模式,进一步揭示出四种模式向多核心适中势差演化的趋势,为政府、企业以及中介机构等在分析和制定策略时提供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少疆  徐彬  陈佳莹  
以335个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及相关技术,分析了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基于共生理论,检验共生行为在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新网络结构嵌入性的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网络开放度三个维度与协同创新能力、共生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共生行为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共生行为在网络开放度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网络规模、网络异质性与协同创新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