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3)
- 2023(10374)
- 2022(7481)
- 2021(6364)
- 2020(5111)
- 2019(10953)
- 2018(10949)
- 2017(21298)
- 2016(11477)
- 2015(12707)
- 2014(12740)
- 2013(12248)
- 2012(10688)
- 2011(9072)
- 2010(9210)
- 2009(8881)
- 2008(9071)
- 2007(8402)
- 2006(7507)
- 2005(7295)
- 学科
- 业(70894)
- 企(67334)
- 企业(67334)
- 济(58169)
- 经济(58093)
- 管理(51764)
- 业经(30097)
- 财(21044)
- 农(21004)
- 方法(20137)
- 务(17434)
- 财务(17419)
- 财务管理(17411)
- 企业财务(16468)
- 农业(16215)
- 中国(15602)
- 技术(15083)
- 策(12733)
- 数学(12684)
- 数学方法(12643)
- 划(12084)
- 企业经济(11920)
- 制(11866)
- 和(11247)
- 经营(11023)
- 理论(10982)
- 产业(10814)
- 体(10397)
- 技术管理(10090)
- 信息(9757)
- 机构
- 学院(169167)
- 大学(161022)
- 济(75143)
- 经济(73973)
- 管理(71534)
- 理学(60794)
- 理学院(60313)
- 管理学(59740)
- 管理学院(59416)
- 研究(49700)
- 中国(41977)
- 财(35815)
- 京(33241)
- 财经(27928)
- 江(27186)
- 科学(27173)
- 农(27143)
- 经(25325)
- 所(23734)
- 中心(22846)
- 经济学(22576)
- 业大(22121)
- 商学(21409)
- 州(21233)
- 商学院(21212)
- 农业(21020)
- 研究所(20984)
- 经济学院(20489)
- 北京(20356)
- 财经大学(20242)
- 基金
- 项目(106451)
- 科学(86718)
- 研究(82425)
- 基金(78488)
- 家(66093)
- 国家(65408)
- 科学基金(59175)
- 社会(55677)
- 社会科(52885)
- 社会科学(52872)
- 省(43253)
- 基金项目(41237)
- 教育(35715)
- 自然(35531)
- 自然科(34775)
- 自然科学(34769)
- 自然科学基金(34243)
- 编号(33683)
- 划(33567)
- 资助(29672)
- 业(29662)
- 创(26012)
- 成果(25934)
- 发(24219)
- 国家社会(23676)
- 创新(23259)
- 重点(23204)
- 制(22901)
- 部(22762)
- 课题(22002)
共检索到2585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胜 温锡峰 陈秀英
为廓清新一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否助推业绩衰退企业重获市场活力的问题,本文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年报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学习和文本识别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衡量指标,并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衰退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衰退企业实现业绩反转有积极作用,在采用替换解释变量、重新选取样本区间、考虑时间趋势项、控制更多影响因素等稳健检验方法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经营管理者能力提升及客户过度集中风险降低的内外部因素“协同”对数字化转型驱动衰退企业反转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不同的应用情景之下,数字化转型的“业绩反转”效应存在技术维度及企业的异质性。其中,相较于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维度,人工智能及数字化应用的业绩扭转作用更为突出。此外,数字化转型对市场势力较弱、高管具备海外背景的衰退企业的反转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为厘清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脱困和发挥企业韧性的独特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阐释,也为打赢扭亏脱困攻坚战、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供了新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衰退企业 脱困反转 内外协同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小春
多年来,学术界对于企业衰退之后的反转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文章围绕反转的界定、反转的背景、反转的过程、反转的战略这四个方面,对有关反转研究及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高彦 蒋冬翟 胡世亮
衰退企业为了实现反转需要采取战略行动,作为实现反转目标的战略手段之一,并购扩张是否有利于企业反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取2003—2017年发生衰退危机的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检验并购扩张战略对企业反转的影响,以及成本粘性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衰退期间,实施并购扩张战略不利于企业反转。(2)成本粘性对于这一关系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即高成本粘性的衰退企业实施并购扩张战略的效果优于低成本粘性或存在成本反粘性的企业。本文的结论有利于提高衰退企业在反转过程中的管理认知,并进一步拓展论证成本粘性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有利效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明 周迪 董志勇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但现有文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因关注较少。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对2009—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构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并基于沪港通准自然实验研究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显示,资本市场开放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改变企业信息披露行为和促进企业长期价值回归两条路径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兼具策略性和实质性。异质性分析发现,资本市场开放的数字化转型效应在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约束较高企业和管理层权力较大的企业中表现更明显。本文剖析了“开放”与“转型”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开放进程中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结论说明,通过资本市场开放融入国际大循环,可以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以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于津平 夏文豪
文章基于2009~2020年Zephyr全球并购数据和fDi Markets绿地投资数据,结合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PSM-DID)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能显著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进行了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推动作用在国有企业、高生产率企业以及服务业和高科技行业的企业中更为凸显。机制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理解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实现数字强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小春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学界对企业业绩衰退后的反转提出了若干理论模型,通过对这些反转理论模型进行梳理,明确几个主要模型如Robbins和Pearce的模型、Arogyaswamy等的模型、Lohrke等的模型、Trahms等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它们的演化过程,从而提出一个再扩展的模型,以期为企业反转工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考逻辑和行动的方向性指导。
关键词:
衰退 业绩 反转 复苏 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小春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学界对企业业绩衰退后的反转提出了若干理论模型,通过对这些反转理论模型进行梳理,明确几个主要模型如Robbins和Pearce的模型、Arogyaswamy等的模型、Lohrke等的模型、Trahms等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揭示它们的演化过程,从而提出一个再扩展的模型,以期为企业反转工作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考逻辑和行动的方向性指导。
关键词:
衰退 业绩 反转 复苏 模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阎海峰 杨昕悦 张骁
面临衰退威胁的企业往往期望变更CEO以摆脱困境,然而何种战略能帮助继任CEO实现企业业绩反转,现有研究未能给出解答。基于此,本文将权力理论引入研究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2006年—2016年变更CEO的民营制造类衰退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索了衰退企业继任CEO、董事会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与反转战略的组合匹配对业绩反转的影响,归纳出“董事会主导*防御型”、“外部CEO主导*探索型”、“内部CEO主导*防御型”三种反转模式,发现了“董事会为主、CEO为辅”和“CEO为主、董事会监督和咨询为辅”两类制衡关系中主导者动机和能力与战略的匹配,是实现业绩反转的关键,支持了新战略领导层之间的互动关系与企业战略导向的匹配会影响反转战略有效性的命题,丰富了衰退企业业绩反转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傅贤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镇 陈劲 商慧辰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十四五”时期深化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驱动企业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学界关注与研究的重要议题。立足高管团队经历的视角,考察了高管团队学术经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高管学术经历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稳健;(2)内在机理表明,高管学术经历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导向以及获取政府资源补贴三重机制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且高管股权激励在学术经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价值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学术经历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创新绩效,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具备创新绩效的赋能效应。研究结果明晰了何种高管经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赋能效应,为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优化企业高管能力结构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宁
基于全国第十四次民营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优化营商环境对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营商环境优化显著推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营商环境优化通过影响企业家思想、知识学习和创新行为三个渠道来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异质性检验表明,这种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大企业、走出初创期企业、非大数据实验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表现更强。绩效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推动企业销售绩效和产品价格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深入理解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数字化转型 民营企业 高阶理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白聪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路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驱动企业要素升级、重塑市场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其能否进一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文章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10—2019年的数据,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促进企业节能减排,而且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构优化,实现节能减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受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影响。在外部环境上,无论是环境规制强度的加大,还是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均会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节能减排效果;在内部环境上,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也能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其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这对中国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节能减排的协同发展有所启发。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节能减排 “双碳”目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勇 李忠涛 戴重辉 周扬
数字化转型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立足“三新一高”要求的重要工作方向,其本质是精益化管理,核心是数据产生价值,基础是业务制度化、流程化。本文总结了中国核电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中持续推进财务信息化、从业务到财务的数据集成和从财务到业务的价值挖掘的具体做法,指出数字化转型应立足企业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一体化财务管控体系,持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财务信息化 精益化管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宏斌 季荣花 齐政尧 石羡
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市场各行业中非领军企业数据,考察行业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溢出效应及其对同行非领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研究发现:(1)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同行非领军企业的创新产出,这一效果主要通过“引领带动效应”和“资源溢出效应”两条路径实现;(2)企业特质及行业特征差异均会显著调节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溢出效应的强度;(3)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提升同行非领军企业的创新产出后,进一步赋能同行非领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结论为我国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地以及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创新和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季鹏 王宝娟
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且媒体关注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竞争能力强化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经济后果检验表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够实现社会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双重赋能效益。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层面来看,非国有企业与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行业层面来看,在行业竞争程度较高以及制造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赋能社会责任的作用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