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6)
- 2023(13793)
- 2022(10804)
- 2021(9417)
- 2020(7503)
- 2019(16375)
- 2018(15986)
- 2017(30432)
- 2016(16424)
- 2015(18286)
- 2014(17895)
- 2013(17506)
- 2012(16272)
- 2011(14912)
- 2010(14970)
- 2009(13804)
- 2008(13130)
- 2007(11691)
- 2006(10803)
- 2005(9934)
- 学科
- 济(90878)
- 经济(90795)
- 管理(44665)
- 业(41659)
- 企(31083)
- 企业(31083)
- 方法(29799)
- 数学(26135)
- 数学方法(25961)
- 中国(23106)
- 农(21417)
- 地方(21408)
- 业经(20068)
- 学(18000)
- 财(16131)
- 贸(15594)
- 贸易(15588)
- 易(15143)
- 农业(14970)
- 融(13667)
- 金融(13667)
- 制(13662)
- 地方经济(13560)
- 产业(12978)
- 环境(12726)
- 银(12463)
- 银行(12417)
- 发(11955)
- 行(11954)
- 信息(10803)
- 机构
- 大学(245853)
- 学院(244073)
- 济(114080)
- 经济(112144)
- 研究(94554)
- 管理(88097)
- 理学(75730)
- 理学院(74797)
- 管理学(73524)
- 管理学院(73091)
- 中国(70346)
- 科学(57298)
- 京(52367)
- 农(49198)
- 所(49000)
- 财(47445)
- 研究所(44831)
- 中心(41033)
- 业大(39645)
- 农业(38923)
- 财经(37919)
- 经济学(37091)
- 江(36457)
- 经(34628)
- 院(33986)
- 经济学院(33199)
- 北京(32845)
- 范(30953)
- 师范(30511)
- 科学院(29568)
- 基金
- 项目(164983)
- 科学(129778)
- 基金(121919)
- 研究(114204)
- 家(110145)
- 国家(109283)
- 科学基金(91740)
- 社会(77229)
- 社会科(73401)
- 社会科学(73379)
- 基金项目(63571)
- 省(62719)
- 自然(58710)
- 自然科(57377)
- 自然科学(57356)
- 自然科学基金(56369)
- 划(53719)
- 教育(50037)
- 资助(48492)
- 编号(42641)
- 重点(38029)
- 发(37792)
- 部(35787)
- 国家社会(34020)
- 创(33940)
- 成果(33898)
- 创新(31966)
- 科研(31500)
- 计划(31020)
- 教育部(30229)
- 期刊
- 济(129852)
- 经济(129852)
- 研究(75192)
- 中国(47702)
- 学报(45245)
- 农(44864)
- 科学(39806)
- 财(34567)
- 大学(33590)
- 管理(33566)
- 学学(32015)
- 农业(30389)
- 融(23663)
- 金融(23663)
- 经济研究(23276)
- 财经(19706)
- 技术(19129)
- 业经(18991)
- 教育(18755)
- 问题(17286)
- 经(17244)
- 业(16863)
- 国际(15269)
- 贸(15263)
- 世界(13613)
- 技术经济(13460)
- 版(11997)
- 业大(11776)
- 商业(11607)
- 统计(11209)
共检索到374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名杰 戴建军 熊鸿儒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社会生产方式向数字化转型,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渗透和重构,进而引发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技术公司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国家重要的竞争载体,网络市场规模大、创新环境友好的国家将占据竞争优势,制造业向有利于资本、人才和技术密集的国家和地区集聚,投资加速向知识、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地区流动,数字产业和网络发达的国家将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应积极应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规模优势、低成本优势、产业配套优势面临大幅削弱的风险和挑战,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补齐基础技术短板,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促进就业结构升级和灵活就业,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叶先
产业是经济的基础,经济转型实质就是产业转型。产业核心是生产方式,经济转型必然以生产方式变革为基础。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组织形式是生产方式的基本构成,因此,生产方式基本要素变革成为经济转型的根本。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经济发展 要素变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孟氧
经济农业→技术农业→战略农业,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农业发展的历史序列,它的逻辑顺序反映了历史的实际进程。当生产关系成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障碍时,经济农业就具有决定意义;当农业劳动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停滞不前,这时,发展技术农业就具有决定意义;当农业问题为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问题,并且关系到某个国家、某类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和作用,这时,战略农业就具有决定的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不确定性变得更为频繁、复杂;从人与自我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使得人与自我的矛盾加剧,加大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成进
人类需求从生理到心理的转换体现在消费目的、消费对象和满足需求的手段上。这一转换引起了生产方式中三组矛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矛盾的一系列深刻变化。用外在的方式满足内在的需求,同时心理需求又相互影响,这是经济中不确定性的根源。心理需求相对于生理需求更加不稳定、易变、易受他人影响、需要通过他人方能提供满足需求的手段,这使得人类面临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具体而言,从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需求转换降低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但消费主义价值观、物质主义的不利影响会加大不确定性;从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角度来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祥
市场经济与生产方式王永祥我国的经济模式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随着经济模式的转变,生产方式也要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大华仪表厂是一个生产工业自动化记录仪和实验室仪表的厂家,产品规模品种复杂。在计划经济模式下,产品都由全国各大机电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策划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从生产条件、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关系变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推动了生产条件数字化、生产组织网络化、劳动方式智能化,从而塑造了数字生产方式。数字生产方式通过数据要素和“前生产阶段”赋能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利用数字平台构建跨时空的全球销售网络以提升流通效率,通过网络正外部性的共享效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通过整合生产—消费的模式、场景重塑消费过程,从而撬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经济关系裂变。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增强数字生产方式内驱力和外驱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策划
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从生产条件、生产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三个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关系变革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通过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推动了生产条件数字化、生产组织网络化、劳动方式智能化,从而塑造了数字生产方式。数字生产方式通过数据要素和“前生产阶段”赋能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利用数字平台构建跨时空的全球销售网络以提升流通效率,通过网络正外部性的共享效应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通过整合生产—消费的模式、场景重塑消费过程,从而撬动传统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经济关系裂变。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增强数字生产方式内驱力和外驱力,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亚非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两个"世界工厂"的生产方式,阐述了大规模生产与大规模定制的异同与优劣势,提出了生产方式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的思路。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优势和劣势,为中国企业在走向"世界工厂"的进程中选择适合自身的生产方式,实现企业的再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大规模生产 大规模定制 经济全球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俞晓军
本文在概述了日本淘汰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 ,推广细胞生产方式 ,实施生产方式转型实态的基础之上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对传送带式流水生产线在日本被淘汰的机理和细胞生产方式的比较优势进行了论证。日本的经验表明 ,在社会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迈进的过渡时期 ,对企业来说冲破固有观念的束缚 ,实现“观念的更新” ,有时候比大规模的投资 ,高度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装备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宏潇 马华秀
当今世界,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互联网平台巨头凭借核心技术优势,逐步形成跨国平台垄断,其根源在于资本不断增殖与扩张的本质属性。跨国平台垄断在垄断行为主体、垄断驱动因素、垄断行为特征及垄断竞争状况等方面具有一系列显著特征。其发展演化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同时,也产生了抑制创新、损害福利、跨国剥削、监管困难、发展失衡等深层次的问题,不但给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带来严峻挑战,也蕴藏着深刻的数字化危机隐患。针对跨国平台垄断治理所涉及到的国际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国家间利益格局重塑、全球安全格局调整等复杂难题,中国创造性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理念,为扬弃资本逻辑、治理跨国平台垄断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巴里·艾肯格林 侯力 边卫红 郝毅 王皓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风险防范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并称为"三大攻坚战"。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我国当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明确提出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和经济体系,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必将深刻影响经济运行。因此,防范风险尤其需要注意国际环境变化风险。本刊从国内外学者来稿中择发三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分别阐述了金融危机防范、国际经济秩序危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处理三个重大问题,希望以此推动关于风险防范问题的学术研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战略选择"课题组 李伟 隆国强 张琦 赵晋平 王金照 赵福军
未来15年是我国比较优势转换期,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的关键期,也是国际格局大调整期。新一轮技术革命、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大国博弈等重要因素,将深刻改变未来国际经济格局。未来,国际经济格局将呈现"十大变化"趋势:全球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全球经济格局多极化将更加明显;新技术革命推动的生产方式变革将重塑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国际贸易结构与格局将发生改变,数字化、服务化突显,规则更趋强调高水平的便利化、自由化;全球跨境投资将在波动中上升,跨境投资规则制定出现新趋势;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越发达国家;绿色发展将成为各国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取向;全球能源结构与格局将深刻变化;全球粮食安全总体状况将有所改善;国际金融中心将多元化。外部环境的这些重大变化,将对中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应把握好国际经济格局变化新趋势,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趋利避害。
关键词:
未来15年 国际经济格局 战略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金融危机以来的5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稳健,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经历了二次和三次衰退、复苏。主要发达经济体尽管仍然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但系统性风险基本释放。美国开始围绕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T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美国2012版双边投资协定(BIT)范本、新的服务贸易协定(TISA)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秩序,现有的IMF、WTO和G20机制有被边缘化和架空的可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澜
数字化转型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实体经济投资,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抑制企业金融化、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异质性检验显示,数字化转型对处于成熟期企业的实体经济投资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数字技术应用在实体经济中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