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33)
2023(20579)
2022(17073)
2021(15571)
2020(13122)
2019(29544)
2018(29230)
2017(56099)
2016(30632)
2015(33972)
2014(33495)
2013(32953)
2012(29777)
2011(26182)
2010(26126)
2009(24175)
2008(23367)
2007(20473)
2006(17732)
2005(15596)
作者
(88246)
(73601)
(72784)
(69297)
(46649)
(35169)
(32969)
(28855)
(27834)
(26057)
(24810)
(24681)
(23200)
(23165)
(22501)
(22478)
(22097)
(21939)
(21127)
(20970)
(18362)
(17913)
(17763)
(16753)
(16468)
(16313)
(16211)
(16199)
(14670)
(14484)
学科
(124772)
经济(124635)
(105882)
管理(97365)
(93830)
企业(93830)
方法(57982)
数学(47488)
数学方法(46917)
业经(37615)
(37059)
(36947)
中国(32610)
(26358)
财务(26278)
财务管理(26206)
农业(26007)
企业财务(24895)
(23800)
技术(22957)
(22915)
地方(22747)
(21655)
贸易(21643)
理论(21589)
(21038)
(20734)
(19474)
环境(18504)
(18328)
机构
学院(430571)
大学(427239)
管理(173051)
(171394)
经济(167955)
理学(150512)
理学院(148929)
管理学(146266)
管理学院(145498)
研究(137589)
中国(104082)
(90520)
科学(87274)
(78836)
(76816)
(68665)
业大(68205)
财经(64135)
(63116)
中心(63057)
研究所(62590)
农业(60637)
(58554)
北京(55441)
(52769)
师范(52155)
经济学(51638)
(50524)
(50233)
财经大学(47761)
基金
项目(299927)
科学(236031)
基金(218775)
研究(214255)
(192540)
国家(190895)
科学基金(164725)
社会(136585)
社会科(129585)
社会科学(129547)
(117787)
基金项目(116253)
自然(108897)
自然科(106432)
自然科学(106403)
自然科学基金(104499)
(98690)
教育(98008)
资助(89300)
编号(86086)
成果(67446)
重点(67178)
(65123)
(63894)
(63493)
创新(59274)
课题(58545)
科研(57854)
国家社会(56757)
教育部(55750)
期刊
(183029)
经济(183029)
研究(119270)
中国(79588)
学报(71768)
(70043)
管理(65605)
科学(64219)
(63527)
大学(54283)
学学(51688)
农业(48199)
教育(40423)
技术(37848)
(34016)
金融(34016)
业经(32477)
财经(31106)
经济研究(29328)
(27179)
(26744)
问题(24338)
技术经济(21880)
(21418)
科技(21076)
现代(19812)
财会(19756)
商业(19694)
图书(19661)
理论(18714)
共检索到615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希余   刘艺婷   沈泽凯  
依据2010—2022年中国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与审计费用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重污染行业尤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商誉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费用的提升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鉴于此,企业应加强精细化审计成本预见性与规划性,全面考虑数字化投资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平衡,适时调整审计策略与资源配置,监管层需适时调整审计行业规则应对数字化转型。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曦子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商誉减值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审计定价越高。影响机制的探讨发现:公司商誉减值越多时,公司的信息风险和违规风险越大,因而审计定价越高。以上结果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变量替代后仍然稳健。本文结论丰富了审计定价、商誉减值等相关文献,为上市公司、会计事务所等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武清  赵越  苏子豪  
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程度显著提高了审计费用;相对于本土事务所,"四大"事务所审计时,信息化建设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弱;财务软件著作权数量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审计费用之间的正向关系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企业信息化建设并未提高反而降低了审计质量。上述结果表明,"大智移云物"时代的到来对审计工作产生新的冲击,事务所信息化建设和审计技术升级有新的必要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金国   郭晶晶  
文章基于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中介模型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通过影响企业多元化程度进而影响审计风险。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越高,越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的战略,导致审计风险越高。(2)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风险的提高效应受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审计师与企业关系及监管型小股东介入的影响。具体而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审计师与企业的关系越亲密,数字化转型对审计风险的提高效应越弱,而监管型小股东的介入则会加剧数字化转型对审计风险的提高效应。研究从多元化战略的中介效应视角,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审计风险的影响机理,同时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对审计师的选择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安世强   张金昌  
合理的审计费用是审计机构提供高质量审计服务、更好承担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的基础与前提。以2007—2022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配置战略对审计费用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1)与投资主导型企业相比,经营主导型企业支付的审计费用更低;(2)经营主导型企业具有更低的经营风险,审计投入更少,因此承担的审计费用更低;(3)经营主导型企业支付更低审计费用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内控质量较低的企业、未引入连锁股东的企业、非“四大”审计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之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宏   李斯林   余红心  
运用静态博弈以及演化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3—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重要的中间机制,回应IT生产率悖论;数字基础设施对第一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远大于第二、第三产业,对高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面效应明显高于其他第二产业。因此,政府亟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针对不同的产业和企业制定差异化的数字化发展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洪宇  
数字化是数字经济时代我国零售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对零售企业成长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8-2022年A股109家零售上市企业样本数据,就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和机制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推动零售企业更好地把握消费者消费需求、开展个性化营销、帮助零售企业拓宽销售渠道、促进零售企业效率提升和供应链的优化等方式,直接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产生正向赋能作用,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地,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存在,具有进一步增强数字化转型对我国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赋能作用。同时,数字化转型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会由于零售企业规模异质性、权属异质性和所处区位异质性而产生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对规模较大零售企业、非国有性质零售企业和东部地区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具有更强的正向赋能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国零售企业如何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实现成长能力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曲云龙  
改善成本管理水平、降低费用粘性是流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2010-2021年上市流通企业财务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对数字化转型与流通企业费用粘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降低流通企业费用粘性,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带来先进技术,提高业务流程自动化水平,降低业务流程中人为因素干扰,减少机会主义,降低费用粘性。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数字化转型对费用粘性的抑制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晓芳  
数字化转型是新零售企业优化业务模式、建立竞争优势的有效路径。为了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上市新零售企业样本,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新零售企业市场绩效、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新零售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且通过带动消费升级间接促进新零售企业绩效提升。据此,建议政府发挥平台作用,为新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创造技术、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新零售企业应当抓住转型机遇,加快零售业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以客户为导向积极推动消费升级,促进零售经济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甜甜   周雪梅   彭启发  
文章从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的视角,以201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表明,超额商誉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可以缓解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超额商誉对审计费用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且会计信息质量和分析师关注度的调节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在现有商誉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基础上,拓展了超额商誉经济后果和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增加审计费用的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引入产权的异质性,为治理超额商誉以及加强企业内外部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树宽  范雪媛  王泷  邵东  张铂晨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以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从微观视角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绩效在数字化转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影响创新绩效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内生性问题之后,上述结论保持稳健。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华友   黄学彬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数字经济的浪潮也不断推动着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文章选取201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16427个统计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研发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但是这种提升效果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有所不同,尤其在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此外,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企业价值的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元林   魏涵昱   朱雁春  
去杠杆是我国当前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切入点。在数字经济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企业能否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并提升企业绩效,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在多重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从机制路径来看,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财务杠杆、经营杠杆以及联合杠杆来提升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结果,对处于经济政策低不确定性、东部地区、高科技行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企业绩效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去杠杆、提升绩效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白福萍  刘东慧  董凯云  
文章以2012—2019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文本挖掘方法获取年报披露的数字化转型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各阶段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构建基于结构方程的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化转型影响制造企业财务绩效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的两个阶段,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都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其中数字化商业模式转型的绩效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和增加技术创新产出的路径促进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和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的路径抑制制造企业财务绩效提升;情境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更高以及环境动态性更强的样本中,对制造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更明显的提升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彬  宋传联  
商誉是企业并购会计实务中不可回避的议题。商誉价值估计就如同一块随时可能发烫的山芋,在其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的整个过程中,向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提出了挑战。本文选择2008-2017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商誉金额与审计费用的关系,并考察在不同审计风险水平下,二者关系是否会有不同表现。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会随着公司商誉金额的增加而上涨;当公司为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公司盈余指标表现出更好成长性、公司所在地市场化程度更高时,相应的"商誉—审计收费"敏感性也会随之升高或降低。上述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风险对于商誉与审计收费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