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14)
- 2023(20734)
- 2022(17350)
- 2021(16115)
- 2020(13328)
- 2019(30617)
- 2018(29861)
- 2017(56427)
- 2016(30566)
- 2015(34494)
- 2014(34097)
- 2013(33481)
- 2012(30432)
- 2011(27345)
- 2010(26629)
- 2009(24510)
- 2008(23928)
- 2007(20503)
- 2006(17809)
- 2005(15812)
- 学科
- 济(122038)
- 经济(121909)
- 管理(84703)
- 业(81467)
- 企(66220)
- 企业(66220)
- 方法(56069)
- 数学(49410)
- 数学方法(48820)
- 中国(35897)
- 农(33517)
- 财(32713)
- 业经(29110)
- 制(26747)
- 银(26134)
- 银行(25986)
- 学(25310)
- 行(24602)
- 贸(24042)
- 贸易(24025)
- 易(23343)
- 农业(22680)
- 地方(22242)
- 融(21085)
- 金融(21083)
- 务(20092)
- 财务(20013)
- 财务管理(19977)
- 企业财务(18969)
- 技术(18269)
- 机构
- 大学(428347)
- 学院(424357)
- 济(173932)
- 经济(170595)
- 管理(166485)
- 研究(146944)
- 理学(144823)
- 理学院(143218)
- 管理学(140540)
- 管理学院(139795)
- 中国(115240)
- 京(91422)
- 科学(91331)
- 财(78103)
- 农(75505)
- 所(73363)
- 研究所(67511)
- 中心(67471)
- 业大(66374)
- 财经(63294)
- 江(59773)
- 农业(59636)
- 经(58023)
- 北京(57530)
- 范(54585)
- 师范(53956)
- 经济学(53452)
- 院(53246)
- 州(48956)
- 经济学院(48344)
- 基金
- 项目(298568)
- 科学(234424)
- 基金(218929)
- 研究(212418)
- 家(193693)
- 国家(192149)
- 科学基金(164290)
- 社会(135895)
- 社会科(128936)
- 社会科学(128901)
- 基金项目(115515)
- 省(113809)
- 自然(107968)
- 自然科(105543)
- 自然科学(105512)
- 自然科学基金(103615)
- 划(97361)
- 教育(96858)
- 资助(90076)
- 编号(84581)
- 成果(67449)
- 重点(67294)
- 部(65582)
- 发(63022)
- 创(61844)
- 创新(57916)
- 科研(57854)
- 课题(57527)
- 国家社会(57437)
- 教育部(56065)
- 期刊
- 济(179250)
- 经济(179250)
- 研究(124578)
- 中国(78841)
- 学报(73945)
- 农(67887)
- 科学(65470)
- 管理(59546)
- 财(59062)
- 大学(55722)
- 学学(52475)
- 融(46069)
- 金融(46069)
- 农业(45664)
- 教育(42057)
- 技术(34787)
- 经济研究(30727)
- 财经(30664)
- 业经(28928)
- 经(26285)
- 业(24820)
- 问题(23507)
- 图书(22890)
- 版(20996)
- 科技(20601)
- 理论(20548)
- 贸(20058)
- 技术经济(19385)
- 业大(18981)
- 统计(18957)
共检索到62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志晖 周慧蕙 陆岷峰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2011—2022年我国4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程度显著增强了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水平;(2)影响机制分析指出,银行规模在数字化转型程度与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3)异质性检验显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程度对非利息收入业务水平的促进作用最强,地方性法人银行次之,国有商业银行最弱,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实证结果和理论探讨,提出了商业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增加非利息收入的具体实践路径和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东婉 朱安琪
本文采用35家上市银行2012—2016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以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检验了非利息收入等变量变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降低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其原因并非是中间业务收入对商业银行绩效负面作用,更主要的原因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并掩盖了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贡献。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 结构化差异 经营绩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正清
非利息收入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基于我国41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数据,对非利息收入整体、主要组成部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后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银行规模、净利差、直接融资比重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而经营管理能力、资本充足率、综合化经营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第二,银行规模、经营管理能力、直接融资等因素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净收益等非利息收入不同组成部分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第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国内银行业经营程度管理能力与非利息收入的关系从显著正相关转变为显著负相关,商业银行开始更为审慎地评估非利息业务的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窦俊贤
长期以来,较高的利息收入是各大商业银行利润的最主要贡献者。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出现新常态的情况下,银行越来越注重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的平衡发展。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应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2008~2013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回归,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与衡量银行绩效的总资产收益率ROA显著正相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平方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表明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呈现出倒U型关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银行绩效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资产规模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光岐
以13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资产规模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重要因素。对比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却表明:经营管理水平、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资产规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股份制银行非利息收入影响显著;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影响因素不同。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资产规模水平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波 王笳旭 石玉乾 霍黎敏
非利息收入在商业银行经营收入中的比重持续攀升,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重要影响。利用2007—2013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控制宏观经济增长率、银行资产规模、成本收入比等因素,对非利息收入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的绩效与宏观经济增长、银行总资产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营业成本显著负相关,但非利息收入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与绩效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就此,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提升整体盈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红 马川 付俊文
基于绩效和风险两个视角探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理,并构建三级、四类、由16项指标构成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以2009—2017年68家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熵权评价模型计算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实证分析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在发展非利息收入的过程中信息披露质量反而下降,风险视角的解释力度大于绩效视角的解释力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欢
本文在详细界定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选取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4~2013年度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进行多角度解析。同时,本文实证检验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能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并降低其波动性。
关键词:
上市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发展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赫国胜 徐洁
本文采用10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对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状况、非利息收入构成进行多角度分析,对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得出了非利息收入业务对商业银行盈利具有重要影响的结论,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对策。本文对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盈利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发展的新战略目标,而在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数字经济是最令人瞩目的,也是我国银行业目前关注的重点。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突破口。商业银行必须顺应数字化这一发展趋势,主动将数字化转型上升为银行发展战略,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确立新的考核维度和考核指标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数字化转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 现代化经济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任立媛 赵莉
本文选择2007-2016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对非利息收入占比、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强化作用。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在非利息收入占比的调节作用下,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趋于强化。
关键词:
非利息收入占比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哲 邵华明
本文基于HP滤波法和2007—2016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使用流动性错配指数对银行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测度,应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其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银行非利息收入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而小规模银行相应业务的发展却会导致流动性错配程度加剧。这种效应与货币政策紧密相关,小规模银行在紧缩货币政策时期的效应强于宽松货币政策时期,而大规模银行的相应效应仅在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显著。监管当局既要重视规模效应,又需结合货币政策的状况,还应关注商业银行不同业务的差异化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永兴 夏青
本文利用中国40家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以总资产收益率和经风险调整后的资产收益率为标准考察银行绩效,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估计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采取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收入结构多元化程度的加深能显著提升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反而会显著降低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超 杨军 邬树萍 宋瑛
盈利模式转型是商业银行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非利息收入的研究角度,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我国18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6年的数据,使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效率整体波动上升趋势明显,但目前未处在最有效前沿;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市场集中度高低、传统业务发展水平、风险抵御能力强弱以及银行规模大小都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效率的提升产生了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