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0)
- 2023(17722)
- 2022(14162)
- 2021(12631)
- 2020(10157)
- 2019(22526)
- 2018(22288)
- 2017(42757)
- 2016(23289)
- 2015(25631)
- 2014(25868)
- 2013(25322)
- 2012(23341)
- 2011(20982)
- 2010(21269)
- 2009(19997)
- 2008(20181)
- 2007(18621)
- 2006(16705)
- 2005(15944)
- 学科
- 济(105723)
- 经济(105574)
- 业(91520)
- 管理(82752)
- 企(81287)
- 企业(81287)
- 方法(36845)
- 业经(35343)
- 财(33430)
- 农(32625)
- 中国(32102)
- 数学(27765)
- 数学方法(27536)
- 制(25898)
- 地方(24797)
- 农业(23212)
- 务(22909)
- 财务(22867)
- 财务管理(22831)
- 企业财务(21730)
- 技术(20553)
- 银(19407)
- 银行(19382)
- 体(18900)
- 行(18722)
- 融(18517)
- 金融(18514)
- 和(17727)
- 理论(17626)
- 贸(17349)
- 机构
- 学院(338686)
- 大学(333180)
- 济(144192)
- 经济(141314)
- 管理(129445)
- 研究(115489)
- 理学(109479)
- 理学院(108314)
- 管理学(106848)
- 管理学院(106190)
- 中国(91470)
- 财(72438)
- 京(70783)
- 科学(67095)
- 所(58110)
- 农(56982)
- 财经(55700)
- 江(54571)
- 中心(52445)
- 研究所(51727)
- 经(50462)
- 业大(46442)
- 经济学(44637)
- 北京(44609)
- 农业(44100)
- 州(43264)
- 范(42552)
- 师范(42120)
- 院(41859)
- 财经大学(40952)
- 基金
- 项目(215263)
- 科学(171716)
- 研究(161203)
- 基金(156754)
- 家(135365)
- 国家(134101)
- 科学基金(116522)
- 社会(105788)
- 社会科(100410)
- 社会科学(100392)
- 省(85493)
- 基金项目(81835)
- 教育(72706)
- 自然(72076)
- 自然科(70429)
- 自然科学(70411)
- 划(70128)
- 自然科学基金(69232)
- 编号(64395)
- 资助(62400)
- 成果(52972)
- 发(50634)
- 重点(48431)
- 创(47529)
- 部(47484)
- 课题(45342)
- 制(44865)
- 国家社会(44576)
- 业(43693)
- 创新(43662)
- 期刊
- 济(173545)
- 经济(173545)
- 研究(105768)
- 中国(75013)
- 财(59716)
- 农(55420)
- 管理(55328)
- 学报(48808)
- 科学(47051)
- 融(38653)
- 金融(38653)
- 大学(38210)
- 农业(37391)
- 教育(36418)
- 学学(36055)
- 业经(30445)
- 技术(30284)
- 财经(28759)
- 经济研究(27296)
- 经(24834)
- 问题(22636)
- 业(21572)
- 技术经济(17926)
- 贸(17417)
- 现代(16920)
- 世界(16575)
- 商业(16326)
- 财会(15502)
- 版(15487)
- 国际(15362)
共检索到534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家廷 何金凤 顾谦农
增强发展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发展韧性存在差距,但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存在动态门槛效应;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存在企业、行业和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机制来看,技术创新具有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发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此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显著的行业与地区同群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才
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人类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植入数字化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会重塑企业竞争力和市场竞争格局。本文以动态能力为基础,将组织韧性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机制,引入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条件。通过对全国425份制造型企业调研数据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组织韧性、企业竞争优势重构均具有正向影响;(2)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和组织韧性、企业竞争优势重构之间关系;(3)组织韧性正向作用于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同时,不仅中介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竞争优势重构之间关系,而且还中介了数字化转型和环境动态性对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共同作用。尝试使用最低样本量和潜变量结构方程模型来进行检验,结论仍然稳健。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国本土情境下组织韧性研究成果,揭示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对从动态能力视角来理解数字化转型如何引领企业竞争优势重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晓旭 陈锐
文章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与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关系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在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赋能效应。其中,相比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其他子维度,数字化转型对创新韧性恢复力的正向推动作用更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东部地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正向驱动效果更强。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创新驱动在二者关系中发挥重要传导作用。空间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提升本地与邻地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树山 董旭达
新时期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环节。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以2012—2022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从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出发,探讨其对企业组织韧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在对三者进行量化测算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异质性等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智能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组织韧性,并带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经实证检验,该结论稳健。同时,智能化转型对组织韧性的提升存在地区市场化程度、企业生命周期、资本密集度、股权性质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从宏观层面出发,提出了政府加强顶层设计,为制造业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配套支持及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建议,从中观层面出发,提出了企业可通过建立稳健的财务策略,识别并规避各种风险、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条稳健性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措施提升组织韧性,以应对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风险。并从微观层面建议不同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应依据不同特点合理审慎做出智能化转型的战略选择,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方面的投入,赋能价值链共生共赢,支撑企业实现韧性增长。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推动产业韧性水平、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林 郭悦雯
推动高碳排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关键。首先,考虑到高碳排制造业新的治理需求,借鉴韧性理论提出碳韧性的新概念。其次,从制度、技术、经济3个方面探究“双碳”目标下高碳排制造业面临的外部冲击,识别出稳定性、适应性和进化性三维韧性特征,基于三维韧性特征构建高碳排制造业碳韧性测度体系。最后,测算2011—2021年5个高碳排制造业的碳韧性和发展质量,通过回归分析讨论碳韧性三维特征对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碳韧性对高碳排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适应性影响程度最高、进化性次之、稳定性最弱。根据影响差异,从政府和行业两个视角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碳韧性新视角提出高碳排制造业发展质量提升的新思路,在产业治理领域形成新研究进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辽辽 张亚莉 杨朝君
研究从双元学习视角出发,将组织韧性作为短期生存目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转型经济企业的双重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数字化转型企业的管理层中收集有效问卷314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双元学习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探索式学习和组织韧性在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绩效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但利用式学习对组织韧性无显著促进作用。稳健性检验依旧证实上述结论。拓展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式学习有助于促进经济绩效,利用式学习则有助于促进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高技术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且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优质企业、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内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作用路径,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对此,提出健全数字金融治理机制、推动产业链高端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栋
选取2012—2021年中国A股上市高技术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且研究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的提升作用在优质企业、非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东中部地区企业内更明显。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两条作用路径,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对此,提出健全数字金融治理机制、推动产业链高端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枢纽作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韧性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冬 汤敏
组织韧性因其赋予组织适应环境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具备稳定性和灵活性两大核心属性。本文在新冠疫情与企业数字化双重背景下,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8—2021年的数据,考察数字化投资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分别检验了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稳定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在疫情下遭受的损失越小;(2)数字化投资对企业灵活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投资强度越大的企业越能更快地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研究结论在理论层面回答了数字化投资和组织韧性之间的关系,为企业的数字化投资决策和韧性能力建设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数字化投资 组织韧性 稳定性 灵活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丹 张丁
文章选取2010—2020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探究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提高ESG表现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产权性质、要素密集度和地理位置的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
关键词:
ESG表现 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伟
基于2015—2020年省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驱动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显著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且这一作用存在异质性特征;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可通过驱动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进一步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和政府补贴均会强化数字金融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门限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对数字金融的影响具有单一门限效应,而政府补贴对数字金融的影响在全样本、东中部地区具有双重门限效应,在西部地区具有单一门限效应。据此,本文提出政策建议:推动技术创新赋能,促进数字金融与制造业产业链深度对接;优化政府补贴方式,提升政府干预效能;推动制造业产业集聚成“群”,凝聚产业链发展合力等,以期为新时期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晖 陆滨强 权天舒
增强农业发展韧性是我国农业系统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与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分析各省市的农业发展韧性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了乡村数字化水平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农业发展韧性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乡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地区农业发展韧性,尤其在中西部地区、中低数字化水平地区和产粮大省,其增强作用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数字金融发展、农业技术应用和市场信息利用是乡村数字化影响农业发展韧性的重要中介渠道,而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正向调节乡村数字化对农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一系列补齐各地区农业发展短板、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激发农业生产要素活力和提供数字技术培训与支持等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静 钟燕玲
选取2015~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成本黏性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存在成本黏性,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抑制成本黏性;研发投入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成本黏性的关系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数字应用对成本黏性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数字技术对成本黏性的抑制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降低企业成本黏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成本黏性 研发经费 研发人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选取中国2011—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在2016年后、盈利能力较强产业链、技术密集型产业链以及东部地区更为明显。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据此,应多措并举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制造业产业链针对性发展战略、打造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直通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