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0)
- 2023(16398)
- 2022(12915)
- 2021(11521)
- 2020(9252)
- 2019(20452)
- 2018(20122)
- 2017(38112)
- 2016(20885)
- 2015(22764)
- 2014(22693)
- 2013(22221)
- 2012(20327)
- 2011(18108)
- 2010(18176)
- 2009(16951)
- 2008(16915)
- 2007(15345)
- 2006(13806)
- 2005(12959)
- 学科
- 济(96536)
- 经济(96429)
- 业(87395)
- 企(77940)
- 企业(77940)
- 管理(73470)
- 业经(34772)
- 方法(33461)
- 农(31116)
- 中国(29186)
- 财(28327)
- 数学(24822)
- 数学方法(24677)
- 地方(23344)
- 农业(22816)
- 务(20934)
- 财务(20905)
- 财务管理(20885)
- 企业财务(19865)
- 技术(19498)
- 制(18578)
- 贸(17091)
- 贸易(17076)
- 易(16564)
- 和(16431)
- 策(16056)
- 划(15948)
- 发(15596)
- 理论(15484)
- 银(15041)
- 机构
- 学院(300828)
- 大学(293502)
- 济(127361)
- 经济(125077)
- 管理(117559)
- 研究(102384)
- 理学(100130)
- 理学院(99068)
- 管理学(97763)
- 管理学院(97196)
- 中国(80186)
- 京(62765)
- 科学(61566)
- 财(58483)
- 农(57218)
- 所(51961)
- 江(47761)
- 研究所(46821)
- 中心(46446)
- 业大(45942)
- 财经(45855)
- 农业(44851)
- 经(41637)
- 北京(39386)
- 经济学(38117)
- 州(37829)
- 范(37298)
- 院(36980)
- 师范(36839)
- 经济学院(34459)
- 基金
- 项目(196230)
- 科学(155783)
- 研究(143303)
- 基金(141954)
- 家(124588)
- 国家(123381)
- 科学基金(106512)
- 社会(93841)
- 社会科(89070)
- 社会科学(89048)
- 省(79064)
- 基金项目(75081)
- 自然(67476)
- 自然科(65964)
- 自然科学(65947)
- 划(65004)
- 自然科学基金(64835)
- 教育(64027)
- 编号(57244)
- 资助(55563)
- 发(47712)
- 成果(45015)
- 重点(44395)
- 创(43960)
- 业(43243)
- 部(41932)
- 创新(40264)
- 课题(39750)
- 国家社会(39278)
- 发展(38222)
- 期刊
- 济(150327)
- 经济(150327)
- 研究(88161)
- 中国(64152)
- 农(54270)
- 管理(49071)
- 财(47800)
- 学报(46585)
- 科学(44121)
- 农业(37026)
- 大学(35458)
- 学学(33680)
- 融(30539)
- 金融(30539)
- 教育(30513)
- 业经(28221)
- 技术(27405)
- 经济研究(23650)
- 财经(23099)
- 业(22117)
- 经(20022)
- 问题(19876)
- 技术经济(16826)
- 商业(15670)
- 现代(15169)
- 贸(15132)
- 世界(14957)
- 科技(14329)
- 版(14236)
- 国际(13571)
共检索到46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志超 王建新
文章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软件构建微观层面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标,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传导路径,并从外部治理的视角探析其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进行工具变量法、替换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和内部控制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3)公司治理水平和政府治理水平都可以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首席信息官、政府科技支出和政府补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蕾
本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企业风险水平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程度,二者之间呈现正向关系;企业风险水平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截面分析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与公司高质量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小林 杨志红
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显著改变了企业的要素投入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带来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把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引入生产函数,与其他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新的组合,以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数字要素通过替代效应优化企业要素投入结构,扩充数据资本,带来企业发展动力变革;数字技术通过渗透效应促进要素在生产全过程的协同,并通过“连接”促进创新资源整合,激发技术迭代,带来企业发展效率变革;数字技术与数据的交互作用改变企业竞争模式,通过融合效应赋能产业组织变革。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渗透效应和竞争模式转变的融合效应,发挥转型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企业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世英 李静
数字技术的进步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赋予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和能力。本文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商贸流通企业数据,利用公司年报中关键词词频统计衡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探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其发展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整体提升了流通企业的发展质量。机制检验表明,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可能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两个渠道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在进一步分析中发现,在大规模企业、国有企业以及数字金融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突出。本文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羲 陈雪姣 曹晶 胡立可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对企业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两利四率”指标衡量企业发展质量,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理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与风险承担机制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组、员工教育水平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可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福君 吴浩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利用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企业的投资者保护程度能够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最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新发展格局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本研究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唐天伟 应子尧 江晓婧
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视角,基于2013—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实证检验科技公共服务质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公共服务质量的提高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科技公共服务质量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企业产权性质、所处行业、所处地区差异有所不同,企业数字化转型并非“发达省域”的游戏;提高科技公共服务质量主要通过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修正管理层短视和提升创新能力进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苗春霞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管理层权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数字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正相关,管理层权力在二者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外部监督治理机制的影响,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分析师关注度较低时,管理层权力对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管理层权力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红 李娜 陈宇
以2016—2020年具有污染性质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环境绩效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方面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边界条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沉淀性冗余资源负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倒U型关系,非沉淀性冗余资源正向调节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环境绩效间的正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度会减弱非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和强化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燕
本文基于战略一致性理论和战略资源观,利用2011~2019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别考察并购战略、差异化战略的资源配置同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匹配情况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企业的战略定位与资源匹配在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高质量发展呈正向关系,这种关系会受到企业并购战略或差异化战略的资源配置偏离行业程度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但在高并购商誉和高战略差异度的战略资源配置情境中呈现出遮掩效应;另外,高融资约束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资源配置方式都会明显抑制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自强 封秋硕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是充分挖掘企业创新活力,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了作用的三条传导路径和两种外部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助推作用是通过提升银行对企业的信息甄别能力、纾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加剧银行竞争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银企关系的建立与产融结合程度的加深都会促使银行数字化转型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对民营企业受益更大,对小微企业发展更有利,对成长期企业提升更明显。在地理区位上,西部地区企业受到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为充分发挥银行数字技术应用成果,实现银行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志鹏 李舒婷 梁佳萍
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数字化转型下减税降费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减税降费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显著正相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加大也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减税降费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数字化转型程度大的样本中,减税降费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企业属性和特征的差异下的非对称效果显著,减税降费政策更能推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低市场竞争程度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也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九斤 张爽 邓小凡
我国制造业企业依托数字技术转型升级可以抢占技术革命的主导优势。文章基于2016—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中介效应上看,营运成本、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从调节效应上看,提升服务化水平在数字化水平和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中具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对促进国有制造业企业、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大规模制造业企业和非高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越飞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内设审计部,下设审计一科、审计二科、审计室,审计室下设一至四室。定编29人,现有专职审计人员26人,全部为党员,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9人、初级职称2人,专业涵盖审计、财务、工程造价、税务、计算机。审计部依照国家、陕西省和中国铁路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业务受陕西省审计厅、中国铁路审计和考核局、省内部审计协会指导,对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事会负责,向集团公司党委和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