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3)
- 2023(14042)
- 2022(10830)
- 2021(9620)
- 2020(7956)
- 2019(17279)
- 2018(17156)
- 2017(33281)
- 2016(18134)
- 2015(19571)
- 2014(19291)
- 2013(18918)
- 2012(16922)
- 2011(14716)
- 2010(14502)
- 2009(13725)
- 2008(13850)
- 2007(12422)
- 2006(10970)
- 2005(10302)
- 学科
- 业(84193)
- 济(83818)
- 经济(83727)
- 企(76969)
- 企业(76969)
- 管理(67087)
- 方法(34609)
- 业经(32482)
- 财(27693)
- 农(27222)
- 数学(26505)
- 数学方法(26359)
- 中国(21736)
- 务(21151)
- 财务(21134)
- 财务管理(21120)
- 农业(20265)
- 企业财务(20121)
- 技术(17377)
- 制(16719)
- 划(14811)
- 策(14743)
- 产业(14332)
- 贸(14209)
- 贸易(14203)
- 地方(13922)
- 易(13837)
- 和(13792)
- 理论(13633)
- 体(13532)
- 机构
- 学院(262941)
- 大学(256902)
- 济(114849)
- 经济(113072)
- 管理(106338)
- 理学(92040)
- 理学院(91158)
- 管理学(89974)
- 管理学院(89495)
- 研究(83710)
- 中国(66323)
- 京(52857)
- 财(52496)
- 科学(50663)
- 农(50302)
- 财经(42153)
- 所(42079)
- 业大(41195)
- 农业(39793)
- 江(39649)
- 经(38476)
- 研究所(38235)
- 中心(37621)
- 经济学(35680)
- 经济学院(32478)
- 北京(32286)
- 财经大学(31153)
- 商学(30976)
- 州(30901)
- 商学院(30706)
- 基金
- 项目(176954)
- 科学(141534)
- 基金(131667)
- 研究(125764)
- 家(115772)
- 国家(114739)
- 科学基金(100064)
- 社会(84883)
- 社会科(80691)
- 社会科学(80669)
- 基金项目(70136)
- 省(69941)
- 自然(64556)
- 自然科(63158)
- 自然科学(63140)
- 自然科学基金(62098)
- 划(57327)
- 教育(55797)
- 资助(51849)
- 编号(48304)
- 业(40849)
- 创(40235)
- 重点(39631)
- 发(38663)
- 部(38473)
- 成果(36848)
- 创新(36806)
- 国家社会(36369)
- 科研(33767)
- 制(33125)
- 期刊
- 济(126433)
- 经济(126433)
- 研究(72151)
- 农(46736)
- 中国(46172)
- 财(43805)
- 管理(43525)
- 学报(42162)
- 科学(39406)
- 大学(32069)
- 农业(31737)
- 学学(30942)
- 融(24915)
- 金融(24915)
- 业经(23324)
- 技术(22504)
- 财经(21666)
- 经济研究(20902)
- 业(19571)
- 经(18763)
- 教育(17406)
- 问题(17064)
- 技术经济(15401)
- 商业(13876)
- 现代(13432)
- 世界(13060)
- 财会(12787)
- 贸(12783)
- 版(12769)
- 科技(12207)
共检索到3822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宇昊
“十四五”以来,我国逐步迈向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采用上市公司2010~2021年的统计数据,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探究了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加快了企业从实际资本结构趋向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由于融资环境得到改善,企业倾向于采用净债务融资的方式来向上或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本文为进一步认识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焰朝 刘家博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显著加快了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速度。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代理成本两条路径促进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数字化转型主要影响资本结构向上调整的速度,而对向下调整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大。数字化转型对资本结构调整方式影响的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通过债务融资方式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威风 姚文博
数字化转型依赖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本能否以及如何驱动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员工学历与技能维度探讨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作用机制与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数字化转型,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力资本能够提升企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并抑制管理层短视,进而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人力资本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内部薪酬差距小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经济后果检验证明了人力资本通过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与信息披露水平。本文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内容,并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伟艳 李雨洁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税收征管数字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加快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显著提高了企业增减债务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对权益融资调整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规模、高盈利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监管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白福萍 商梦亭 黄宇杰 齐鲁光
基于知识基础理论,采用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直接影响与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而产生的间接影响以及环境动态性和丰富性在知识资本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知识资本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实现的;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环境丰富性正向调节该促进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在国有产权、高科技行业样本中,知识资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论为指导企业利用知识资本促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楠 程靓 郝颖
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企业重塑管理模式,提升资源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以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公司数字化转型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提升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影响在代理成本较高、融资约束较高以及非直接持股结构的样本中更为明显,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内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从而提升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因此,企业应加强数字化转型战略,提升内部资本市场效率;通过内部资本市场效率优化提升绩效;降低代理成本,优化融资环境,增强数字化转型效果。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内部资本市场效率 企业绩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刘书利 王玥清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外贸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国际循环的关键抓手。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合并样本,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进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扩大了企业进口规模,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贸易方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渠道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企业进口增量提质,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渠道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拓展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性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进口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进口贸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墨林 宋渊洋 阎海峰 张晓玉
基于2009—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运用动态能力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企业感知和应对动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2)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对国际化广度产生影响: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感知机会、获取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洞察国际市场机会,更加积极和有效地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3)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强度与东道国制度特征和企业股权性质有关:数字化转型对国际化广度的正向影响在制度逆差、非“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民营企业,比在制度顺差、“一带一路”国家和国有企业更强。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为制造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墨林 宋渊洋 阎海峰 张晓玉
基于2009—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运用动态能力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企业感知和应对动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2)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对国际化广度产生影响: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感知机会、获取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洞察国际市场机会,更加积极和有效地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3)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强度与东道国制度特征和企业股权性质有关:数字化转型对国际化广度的正向影响在制度逆差、非“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民营企业,比在制度顺差、“一带一路”国家和国有企业更强。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为制造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墨林 宋渊洋 阎海峰 张晓玉
基于2009—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运用动态能力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企业感知和应对动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2)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对国际化广度产生影响: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感知机会、获取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洞察国际市场机会,更加积极和有效地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3)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强度与东道国制度特征和企业股权性质有关:数字化转型对国际化广度的正向影响在制度逆差、非“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民营企业,比在制度顺差、“一带一路”国家和国有企业更强。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为制造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墨林 宋渊洋 阎海峰 张晓玉
基于2009—2019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本研究采用文本挖掘技术构造企业层面的数字化转型指数,运用动态能力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直接影响,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促进企业感知和应对动态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2)数字化转型通过影响企业动态能力对国际化广度产生影响: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感知机会、获取和重构内外部资源的动态能力;动态能力有助于企业洞察国际市场机会,更加积极和有效地提升企业国际化广度。(3)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广度的影响强度与东道国制度特征和企业股权性质有关:数字化转型对国际化广度的正向影响在制度逆差、非“一带一路”国家以及民营企业,比在制度顺差、“一带一路”国家和国有企业更强。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研究,为制造企业的国际扩张提供了一条现实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怀超 刘柏君 梁晨 何智敏
基于258份有效样本,运用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技术水平、数字化应用范围)、失败学习(个体失败学习、组织失败学习)、制度资本(正式制度资本、非正式制度资本)与企业数字化创新的复杂因果关系。结果表明:首先,单个因素不构成企业高/非高数字化创新的必要条件,但是高数字化技术水平在产生企业高数字化创新过程中发挥普适性作用;其次,产生企业高数字化创新的组态有5个,其中存在两组二阶等价组态,第一组二阶等价组态由3个组态构成,均以高数字化技术水平和高个体失败学习为核心条件,并分别以高数字化应用范围和高组织失败学习、高数字化应用范围和高制度资本、高数字化应用范围和非高制度资本为边缘条件;第二组二阶等价组态由2个组态构成,均以高组织失败学习和高非正式制度资本为核心条件,并分别以高数字化技术水平、高个体失败学习和高正式制度资本,以及高数字化转型和高正式制度资本为边缘条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继军 金梦圆
本文基于2009~2016年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识别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增加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程度提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研发投入增加、专利产出数量增加和本地市场效应扩大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内部和外部交易成本来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范围扩大,数字化转型对交易成本高的企业的影响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本文建议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中,推进产品创新和产业模式变革,以用户价值为出发点进行研发创新,打造数字化终端体系,扩大企业出口产品范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春霞 王晓 王志伟
后疫情时代伴随“数实融合”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企业亟需利用资本市场力量改善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资短缺等难题。本文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资本治理效能视角切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实体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专利具有提升作用,且表现出明显时滞效应;以上效应影响主要源自数字化转型改善了资本治理效能,具体表现为数字化有助于提升股市信息治理效率、整合供应链资金运营与释放创新资本效率;当所属行业竞争、区域环境规制以及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更为强烈,但产权性质不会对数字化转型的绿色创新效应产生显著差异性影响。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与公司金融理论揭示了“数实融合”的微观机理,对监管部门和实体企业在绿色发展情境下推进数字化转型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钱婷 庄雪
国有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在促进自身发展升级时也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基于2007—2020年上市企业数据,对非国有资本参股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情境式困境,非国有资本参股通过加强企业创新动力、激发高管企业家精神与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促进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国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但其效果会因国有企业特征、非国有资本特征以及外部环境特征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