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6)
2023(17894)
2022(14540)
2021(13289)
2020(11082)
2019(24753)
2018(24628)
2017(47434)
2016(26132)
2015(28879)
2014(28580)
2013(28244)
2012(25482)
2011(22579)
2010(22136)
2009(20627)
2008(20377)
2007(18030)
2006(15812)
2005(14122)
作者
(76625)
(63620)
(63252)
(59945)
(40442)
(30472)
(28571)
(25026)
(24114)
(22622)
(21545)
(21422)
(20225)
(20161)
(19538)
(19356)
(19173)
(19042)
(18260)
(18199)
(16130)
(15483)
(15466)
(14512)
(14268)
(14173)
(14137)
(14081)
(12649)
(12545)
学科
(108185)
经济(108057)
(97182)
(87032)
企业(87032)
管理(86249)
方法(47327)
数学(37647)
数学方法(37303)
业经(36005)
(33463)
(31969)
中国(27958)
农业(23800)
(23441)
财务(23372)
财务管理(23348)
企业财务(22150)
技术(20847)
(20323)
(19911)
地方(19766)
理论(19206)
(19030)
(18933)
贸易(18925)
(18383)
(17778)
(16757)
环境(16078)
机构
学院(371734)
大学(368490)
管理(150146)
(147660)
经济(144714)
理学(130007)
理学院(128650)
管理学(126579)
管理学院(125926)
研究(121014)
中国(91086)
(78569)
科学(77159)
(68946)
(66711)
(61136)
业大(60169)
研究所(55944)
(54615)
农业(54514)
中心(54164)
财经(53886)
(49120)
北京(48838)
(45693)
师范(45163)
(43993)
(43870)
经济学(43614)
商学(40369)
基金
项目(256165)
科学(201029)
基金(185898)
研究(183896)
(163596)
国家(162144)
科学基金(139416)
社会(116491)
社会科(110407)
社会科学(110376)
(101243)
基金项目(99254)
自然(91839)
自然科(89716)
自然科学(89688)
自然科学基金(88111)
(84454)
教育(82681)
资助(74983)
编号(74389)
成果(58459)
重点(57104)
(55376)
(54914)
(54860)
创新(51120)
课题(50341)
(49977)
科研(49026)
国家社会(47967)
期刊
(162519)
经济(162519)
研究(104115)
中国(66653)
(63790)
学报(63114)
管理(57823)
科学(56471)
(52904)
大学(47086)
学学(44745)
农业(43959)
教育(35635)
技术(32027)
(30173)
金融(30173)
业经(29495)
财经(26331)
经济研究(25512)
(25102)
(22562)
问题(21587)
技术经济(19514)
科技(18925)
(18389)
图书(18147)
现代(17974)
商业(17548)
理论(16736)
业大(16523)
共检索到535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铁骐   董斌  
利用2013至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角度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减少腐败。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数字化程度与腐败支出负相关,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反腐败。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第二,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增加企业透明度、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减少腐败行为。第三,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腐败的抑制效应在无政治关联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区域财政透明度、市场化水平对数字化抑制腐败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雷  王乐  
对于企业向官员行贿动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企业为了获取政府帮助而主动行贿,二是企业在威胁逼迫条件下的被动行贿。文章从企业在应对政府和应对市场两项事务间的权衡出发,构建企业绩效与腐败强度间的二项式回归模型,通过与传统线性回归模型的比较,发现企业腐败是一种主动行为,腐败的目的是为了构建政治关系以获取相应回报。运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二次项回归模型显示出绩效与腐败强度间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文章得出了企业的"最优"腐败程度并对其政策含义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雨潇  
本文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省级腐败数据,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证明了在腐败的制度环境下,国有股权可以帮助民营企业避免政府侵害,因此腐败越严重、民营企业越倾向于国有化;并且,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更容易受到腐败的侵害。本文发现无论是狭义国有化还是广义国有化都与企业所在地区的腐败率以及企业资产回报率显著正相关;此外,资产回报率越高的企业因腐败而国有化的概率越高。因此,"国有化"可能是中国民营企业面对政府侵害的应对措施。这对我们理解转型国家中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与政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金杨华  孙经卫  
当前,一些企业组织正在或者已经发生着腐败行为,个体腐败像瘟疫一样到处蔓延。腐败现象愈演愈烈,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破坏。在此大背景下,探索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组织中的个体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使用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最终结果显示,公平、诚信、利己/利他主义对组织中个体腐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玮倩  方军雄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影响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地区腐败作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重要特征,对企业高管腐败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地方官员腐败和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数据后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所在地区的企业高管发生腐败的可能性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腐败对民营企业高管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而2012年开始的反腐行动尚未对地区腐败影响高管腐败产生实质的约束作用。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企业高管腐败环境诱因的理论认知,同时,将政府官员腐败的经济后果拓展至企业管理层面。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下海  董志强  金钊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人均公关招待费表征其寻租活跃程度,以企业承受的人均摊派费代表其被抽租的程度,以企业开工率衡量企业生命力(生存能力)。研究发现,公关招待费支出显著增加企业开工机会,而摊派费支出显著减少企业开工机会。在考虑了企业系列特征、企业主系列特征、行业地区等因素以及内生性问题异常样本点影响后,研究结论仍然稳健。分子样本估计发现,寻租和抽租对开工机会的影响在贪腐高发地区、弱竞争性行业、缺乏品牌技术和信贷资源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雪根  任荣明  
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出现的金融腐败,其表现形式为权利寻租、转移支付资源的争夺以及收入权的丧失导致使用权的放弃。在此状况下,民营企业融资受到极大的限制,间接加剧了"三农"问题。因此,民营企业现实的选择就是在政府力量薄弱的环节寻求自由生长的机会,或直接争取政治资源以求获得金融资源,或被动的支付高额成本以获取正规金融安排。为此,应尽快采取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腐败存在的土壤,具体为:建立公平的金融资源配置制度,规范对银行的转移支付行为、规范民间借贷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永亮  唐姣美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出口通关所需时间越长,出口额越少;在弱制度环境下企业若以贿赂手段疏通关系,缩短通关时间,则能够减弱通关时间对企业出口的抑制作用,即贿赂发挥着"速度金"(Speed Money)的作用。同时,这种减弱作用存在企业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对完全出口企业的减弱作用小于不完全出口企业;对时间敏感行业的减弱作用强于时间不敏感行业。因此,需通过简化通关程序、提高海关效率以缩短通关时间,打击海关腐败以营造健康环境等措施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企业出口。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后建  
本文在考虑经济系统互动关系中内在非线性结构前提下,探究腐败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联性,并基于我国30个省级区域1998~2009年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腐败会打击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我们进一步论证这一现象与相关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进程滞后有着直接关系。本文同时发现,腐败对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打击力度会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呈现出非线性的变化,即当经济体跨过市场化进程的门槛时,腐败对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打击力度会弱化,甚至不明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聂辉华  张彧  江艇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首次考察了中国地区层面的腐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现有文献不同,我们发现,总体上腐败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单调关系。腐败既不是对所有企业都不利的"沙子",也不是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润滑剂",而是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从三类特征上揭示了腐败对不同类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第一,腐败对国有控股企业的生产率没有影响,对私人控股企业的生产率只有正效应,这可能是因为腐败有利于私人控股企业避开管制;第二,腐败对那些固定资产比例更高的企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第三,腐败对那些中间产品结构比较复杂的行业具有更大的负效应。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遏制腐败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姣美  赵永亮  唐丹丹  
文章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企业贿赂对企业产品多样性的影响,发现市场排他型贿赂不利于企业创新(产品多样性),便利自利型贿赂反而促进创新。可能原因是市场排他型贿赂产生"替代效应"—企业以贿赂代替产品创新。而便利自利型贿赂发挥"润滑剂"作用推动产品创新。比较来看,在市场排他型竞争逻辑下,本土企业的创新比外资企业受到贿赂的抑制影响更大;而广泛与行政部门打交道的内销企业受到的抑制影响大于"主体业务脱离本土"的外销企业。文章认为,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行动减少了中国企业腐败,活跃了企业创新,提升了企业产品多样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振兴  马德水  
企业财务腐败是典型、常见的经济腐败,与政治腐败相比,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从财务腐败界定、财务腐败危害、财务腐败成因、财务腐败防范、财务腐败惩处五个方面,对已经搜集到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和评价。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追阳  
本文借助十八大掀起的一系列反腐行动作为外生冲击,重点考察了反腐败对企业非经济绩效(社会责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反腐败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且在此过程中,企业的"掩饰动机"和"资源释放效应"可能发挥了主导作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在当前反腐败的背景下,增加环境保护、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可能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本文为反腐败的实施成效提供了微观角度的实证证据,为"反腐有利论"提供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徐细雄  
尽管现实中企业高管腐败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却鲜见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从企业高管腐败的基本内涵、类型与途径、经济后果、关键诱因和治理等四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并在剖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企业高管腐败研究的深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刘书利   王玥清  
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外贸发展成为实现高质量国际循环的关键抓手。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的合并样本,系统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在企业进口贸易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扩大了企业进口规模,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进口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制、企业所在地区、贸易方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作用渠道方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和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企业进口增量提质,并且数字化转型同时通过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渠道促进了企业进口产品质量提升;拓展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促进了企业进口可能性和进口产品种类的增加,并且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进口中发挥了积极的调节作用。文章拓展了企业进口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对于推动中国数字经济与进口贸易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