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71)
- 2023(22741)
- 2022(18909)
- 2021(17357)
- 2020(14758)
- 2019(33210)
- 2018(32744)
- 2017(62549)
- 2016(34499)
- 2015(38432)
- 2014(37490)
- 2013(36810)
- 2012(33436)
- 2011(29764)
- 2010(29558)
- 2009(27454)
- 2008(27184)
- 2007(24246)
- 2006(21329)
- 2005(19008)
- 学科
- 济(137033)
- 经济(136877)
- 业(116091)
- 管理(108913)
- 企(102842)
- 企业(102842)
- 方法(62352)
- 数学(51458)
- 数学方法(50811)
- 财(42216)
- 农(39859)
- 业经(39800)
- 中国(36364)
- 务(30282)
- 财务(30204)
- 财务管理(30159)
- 企业财务(28743)
- 学(28126)
- 农业(27661)
- 制(27014)
- 地方(25226)
- 理论(24696)
- 技术(24691)
- 贸(24036)
- 贸易(24019)
- 易(23347)
- 和(22664)
- 划(21107)
- 银(20828)
- 银行(20745)
- 机构
- 学院(482640)
- 大学(481496)
- 济(190835)
- 管理(189890)
- 经济(186934)
- 理学(164002)
- 理学院(162204)
- 研究(160043)
- 管理学(159178)
- 管理学院(158306)
- 中国(122031)
- 京(102741)
- 科学(101679)
- 财(89072)
- 农(88095)
- 所(81219)
- 业大(76547)
- 研究所(73996)
- 中心(72887)
- 江(72009)
- 财经(71276)
- 农业(69546)
- 经(65045)
- 北京(64028)
- 范(60524)
- 师范(59775)
- 院(58257)
- 州(57817)
- 经济学(57325)
- 财经大学(53051)
- 基金
- 项目(329924)
- 科学(259070)
- 基金(239842)
- 研究(235076)
- 家(212062)
- 国家(210268)
- 科学基金(180310)
- 社会(148383)
- 社会科(140671)
- 社会科学(140632)
- 省(129436)
- 基金项目(126511)
- 自然(119644)
- 自然科(116950)
- 自然科学(116916)
- 自然科学基金(114853)
- 划(109136)
- 教育(107925)
- 资助(98750)
- 编号(94406)
- 成果(75634)
- 重点(74353)
- 部(71479)
- 创(70428)
- 发(69863)
- 创新(65476)
- 课题(64715)
- 科研(63647)
- 国家社会(61569)
- 计划(60984)
- 期刊
- 济(207744)
- 经济(207744)
- 研究(136397)
- 中国(91775)
- 学报(83265)
- 农(80311)
- 管理(74438)
- 科学(73908)
- 财(72380)
- 大学(62695)
- 学学(59282)
- 农业(55091)
- 教育(49890)
- 技术(42473)
- 融(42444)
- 金融(42444)
- 业经(35724)
- 财经(35351)
- 经济研究(33164)
- 业(31891)
- 经(30421)
- 问题(27155)
- 版(24421)
- 技术经济(24307)
- 图书(24126)
- 科技(23664)
- 现代(22173)
- 业大(21633)
- 理论(21500)
- 商业(21452)
共检索到708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慧智 李犀尧
本文以2011~2022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深层逻辑,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满足了新质生产力的催生条件;(2)不同特征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存在异质性,相对于其他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加有利于提升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企业、国有企业的新质生产力,这有助于企业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并助力企业提升新质生产力;(3)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两个渠道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底层支撑,而管理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芳 张和平 孙晴晴 刘禹轩
通过对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新质生产力。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机制层面,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提高新质生产力,一是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二是从生产层面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效果在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更加明显。研究结论对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研究起到了增量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孙光林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核心是创新,数据要素对于提升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9—202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据要素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制造业企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调节效应表明,产业融合与数据要素会共同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中、高产业融合区域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低产业融合区域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会恒 章伟成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并探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异质性因素。实证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资金约束、强化管理者能力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上升。异质性分析显示,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处于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弱地区的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结论为制定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继增 吴文贝 凌娇娇
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人力资本、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创新质量三个方面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企业所有权性质、规模特征以及产业类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非实体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为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开辟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举措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孙传超 谢韵典
本文基于外部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活动和自身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风险投资能有效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这说明公司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学习策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学习和获取组织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数字化转型。(2)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生态位多样性和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均能增强新质生产力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制造业企业为民营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时,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以外部学习的方式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制造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孙传超 谢韵典
本文基于外部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活动和自身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风险投资能有效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这说明公司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学习策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学习和获取组织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数字化转型。(2)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生态位多样性和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均能增强新质生产力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制造业企业为民营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时,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以外部学习的方式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制造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静 吕孟丽 孙传超 谢韵典
本文基于外部学习的视角,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活动和自身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企业对新质生产力进行风险投资能有效促进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这说明公司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外部学习策略,能帮助制造业企业学习和获取组织外的相关技术和知识以建设新质生产力,从而助推数字化转型。(2)制造业企业的技术生态位多样性和技术生态位重叠度作为重要的情境因素,均能增强新质生产力投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当制造业企业为民营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时,对新质生产力的投资更能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公司以外部学习的方式建设新质生产力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制造业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和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沥幻 张金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当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新质生产力时,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显著影响,且这三方面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趋势。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加深、政府的调控这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正向促进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高污染行业的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低污染行业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和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的推动力更加显著。这就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关注地区或行业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沥幻 张金昌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对生产力的新质特征做出了高度概括,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使用2012—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用实证方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当用全要素生产率度量新质生产力时,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提升有显著影响,且这三方面因素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贡献递增趋势。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优势、企业间竞争激烈程度加强、企业间合作程度加深、政府的调控这四个方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正向促进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和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高污染行业的劳动对象绿色化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低污染行业的劳动者高素质化和劳动工具数字化升级的推动力更加显著。这就要求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需关注地区或行业的差异,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霍宏卿 程彬桓
将视角聚焦于微观企业,测度并深入探究了人工智能与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水平的提升通过内部管理与外部营销两个渠道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大、知识产权保护程度高的地区更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型背景与学术型背景高管数量越多,越能够强化人工智能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柯丹 刘颖 汪寿阳
数据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而绿色发展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探究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数据要素的绿色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低金融约束程度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大数据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数据要素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庆龙
本文论述了新质生产力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为:新质生产力从劳动者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三个方面赋能财务数字化转型,财务数字化转型又通过形成财务新质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财务数字化转型路径提供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能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
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
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水平的影响——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产业链关联视角
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深度?——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劳动技能溢价——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