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69)
- 2023(20519)
- 2022(16870)
- 2021(15477)
- 2020(12872)
- 2019(29147)
- 2018(28941)
- 2017(55422)
- 2016(29958)
- 2015(33457)
- 2014(32952)
- 2013(32351)
- 2012(29179)
- 2011(25774)
- 2010(25533)
- 2009(23510)
- 2008(22961)
- 2007(20334)
- 2006(17641)
- 2005(15645)
- 学科
- 济(122741)
- 经济(122607)
- 业(106465)
- 管理(98976)
- 企(95093)
- 企业(95093)
- 方法(54915)
- 数学(44676)
- 数学方法(44063)
- 业经(38045)
- 农(36262)
- 财(36000)
- 中国(33196)
- 务(25739)
- 财务(25658)
- 财务管理(25618)
- 农业(25418)
- 企业财务(24298)
- 技术(24270)
- 理论(23287)
- 地方(23137)
- 制(23013)
- 学(22588)
- 和(21160)
- 贸(20394)
- 贸易(20381)
- 易(19780)
- 划(19747)
- 策(18756)
- 环境(18138)
- 机构
- 学院(417652)
- 大学(414467)
- 管理(170896)
- 济(167606)
- 经济(164143)
- 理学(147684)
- 理学院(146172)
- 管理学(143704)
- 管理学院(142927)
- 研究(131421)
- 中国(100651)
- 京(87542)
- 科学(80400)
- 财(77310)
- 农(65261)
- 所(63580)
- 财经(62047)
- 江(61908)
- 业大(60672)
- 中心(60613)
- 研究所(57704)
- 经(56555)
- 北京(54442)
- 范(53771)
- 师范(53281)
- 农业(50783)
- 经济学(50168)
- 州(49867)
- 院(48670)
- 财经大学(46028)
- 基金
- 项目(286048)
- 科学(227471)
- 研究(212195)
- 基金(208399)
- 家(180281)
- 国家(178701)
- 科学基金(156306)
- 社会(135356)
- 社会科(128284)
- 社会科学(128250)
- 省(112424)
- 基金项目(110109)
- 自然(100735)
- 自然科(98482)
- 自然科学(98462)
- 教育(97759)
- 自然科学基金(96726)
- 划(93464)
- 编号(86883)
- 资助(84340)
- 成果(69093)
- 重点(63506)
- 创(62662)
- 部(62555)
- 发(60983)
- 课题(59002)
- 创新(57890)
- 国家社会(56020)
- 教育部(54262)
- 科研(54148)
- 期刊
- 济(183312)
- 经济(183312)
- 研究(119587)
- 中国(79640)
- 管理(68058)
- 财(62538)
- 学报(61041)
- 农(59691)
- 科学(58072)
- 教育(48373)
- 大学(47887)
- 学学(44865)
- 农业(41496)
- 技术(40190)
- 融(34747)
- 金融(34747)
- 业经(32562)
- 财经(30434)
- 经济研究(28581)
- 经(26180)
- 业(24403)
- 问题(23870)
- 技术经济(22108)
- 图书(21807)
- 科技(20505)
- 现代(19770)
- 商业(19220)
- 版(19165)
- 理论(18738)
- 财会(18662)
共检索到61019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石美琪
文章以三一重工为例,探究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促进企业价值创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三一重工动态能力生成驱动价值创造的路径。研究表明,三一重工数字化转型的各阶段在成长压力、环境变迁和使命驱动的变革动因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与资源捆绑,构建了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和智能分析能力,借力于动态能力生成实现了由产品价值创造、企业价值创造到产业链价值创造的跃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媛 孙新波 钱雨
数字化转型彻底颠覆了制造企业传统的价值创造逻辑,但其价值创造的实现和演化机制仍然不甚清晰。本文以酷特智能2003—2022年的连续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例,探讨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的资源编排行为促进价值创造的实现及其演化。研究发现:企业在单点突破-多业务整合打通-生态互联的连续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在效率驱动-用户需求驱动-利益相关者需求驱动下,采取适配的资源编排行为实现价值创造。在连续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企业的资源编排呈现出外部获取加内部积累资源到资源协同共享的结构化方式构建数字资源池,进一步整合资源生成信息化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数字生态合作能力,最终利用能力实现产品价值创造到数字价值创造的跃迁。据此,本文提出资源编排视角下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价值创造演化机制模型,一定程度上打开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如何通过有效地管理和配置数字资源实现价值创造的“黑箱”,贡献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的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理论,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官占瑾
本文对三一重工实行的销售模式和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并剖析企业在采用信用销售时将面临的风险及如何对风险进行控制与防范。发现只有建立完善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才能使企业的信用销售策略发挥最大的作用。
关键词:
信用销售 赊销 风险 防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栗晓云 夏传信 施建军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要利用多项数字技术,围绕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交互式的创新,以实现产品的敏捷开发、快速迭代及高效的按需交付。满足用户需求是数字型企业的核心目标,鉴于此,本文选择与用户切实相关的两个维度,即个性化需求与产品生命周期来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分类,并选取三一重工、特斯拉和酷特智能这三家不同类别的典型企业来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试图打开数字技术与制造业融合的“黑箱”,详细深入的解释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为了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企业首先需要有效的筛选和运用数据,之后在这基础上,进行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及组织架构的变革;最后,在变革过程中,企业要明晰自身定位,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数字化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所总结出的理论框架和研究结论为我国数字技术驱动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芬芳
本文通过梳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联重科")的恩怨,对它们在竞争战略要素和企业业绩创造上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科学应用差异化战略同时推进国企改革才能够实现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
关键词:
差异化战略 企业业绩 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可发 杨慧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链重构已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战略举措。基于数字化赋能的理论视角,结合对传统制药企业仁和集团的纵向单案例研究,探索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价值创造主体,进而对企业价值链进行不断重构的研究表明:在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价值链重构经历“内部价值链优化—产业价值链整合—生态价值链构建”的演化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对员工、客户、合作、流程和产品的赋能对企业价值链重构产生影响;数字化驱使生态价值链构建成为新的竞争模式,生态价值链构建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价值链重构的主要方向。数字经济时代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价值链重构演化路径模型的提出,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构建生态价值链以获取系统性竞争优势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刘静
文章基于三一重工变更注册地的事件,以政策性负担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对民营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制度和政治锦标赛激励下,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企业的动机增强,会通过政策性负担干预当地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性负担的反应受自身发展规模影响。当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民营企业倾向于主动规避地方政府的干预,寻求公平的市场环境。已有文献主要发现部分民营企业会通过主动承担政策性负担来建立政企联系,或者对于政策性负担持被动接受的态度。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了民营企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民营企业 地方政府 市场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刘静
文章基于三一重工变更注册地的事件,以政策性负担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对民营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财政分权制度和政治锦标赛激励下,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企业的动机增强,会通过政策性负担干预当地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性负担的反应受自身发展规模影响。当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民营企业倾向于主动规避地方政府的干预,寻求公平的市场环境。已有文献主要发现部分民营企业会通过主动承担政策性负担来建立政企联系,或者对于政策性负担持被动接受的态度。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考察了民营企业对于政策性负担可能存在的另一种反应,并从政策性负担的角度解释了民营企业与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民营企业 地方政府 市场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谢康 胡杨颂 刘意 罗婷予
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其重点在于释放数据要素对资源的再配置作用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索菲亚2008—2022年期间从大规模定制到智能制造的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形成两个理论贡献:一是从数据要素驱动视角提出并定义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提炼出要素重构、要素创造和要素创生三个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实现路径,形成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的理论创新;二是通过比较三个转型路径资源再配置形成的高质量发展特征,阐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基于数据要素提高企业内外资源再配置效率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数据要素驱动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管理的适应性变革理论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影 周梦祎
通过对全球大型家电企业海尔集团1992—2017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在智能制造转型的三个不同阶段,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分别发挥主导作用。在智能制造萌芽阶段,感知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数字化制造阶段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形成阶段,重构能力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演化 智能制造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简冠群 汪晓宝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数字化转型承担着数字化技术创新升级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任务。文章以格力电器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为例,分析数字化转型推动价值创造的机理关系及价值创造效果。研究发现:格力电器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再创造中主要依赖于内外部价值链重塑、自主研发驱动技术创新、搭建数字平台推动商业模式转型。通过实施以上三种路径,格力电器提升了组织绩效、有效地进行成本管控,提升了研发创新水平,扩大了市场影响力,以上的三个层面共同实现了企业价值创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价值创造的机理模型,为传统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价值再创造、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价值创造 价值链 商业模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推动了构建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开放价值网络。现有关于数字平台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基于价值创造理论,本文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捕获”的逻辑关系对遥望网络和海尔智家展开双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有所差异。对于数字交易平台企业,首先以市场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信息获取、信息消化和信息反应分析市场需求,进而与需求方和供给方主体利用交易杠杆进行价值共创,最终在绩效价值、成本价值和信任价值三方面实现价值捕获;而数字创新平台企业则是以技术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或服务创新,协同互补者和用户主体利用创新杠杆共同创造价值,实现网络价值、互补价值和治理价值。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数字平台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的理论黑箱,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为数字平台企业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鸿佳 林樾
平台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价值创造方式,推动了构建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开放价值网络。现有关于数字平台企业如何实现价值创造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远落后于实践发展。基于价值创造理论,本文遵循“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捕获”的逻辑关系对遥望网络和海尔智家展开双案例研究,探索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研究发现:不同类型数字平台企业的价值创造机理有所差异。对于数字交易平台企业,首先以市场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信息获取、信息消化和信息反应分析市场需求,进而与需求方和供给方主体利用交易杠杆进行价值共创,最终在绩效价值、成本价值和信任价值三方面实现价值捕获;而数字创新平台企业则是以技术导向作为价值主张,通过技术研发、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或服务创新,协同互补者和用户主体利用创新杠杆共同创造价值,实现网络价值、互补价值和治理价值。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数字平台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的理论黑箱,同时也在实践层面上为数字平台企业带来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江峰 陈珊 靳瑞杰
数字创业突破了传统创业实体运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改变了企业的创业模式以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因而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多从单一视角考察知识搜寻或动态能力对企业创业活动的影响,较少对数字创业过程进行动态解析,而关于二者交互效应对数字创业影响机理的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以盒马鲜生为研究案例,基于知识搜寻和动态能力的双重视角,探索两类因素及其互促机制在数字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创业是一个包含“机会识别→体系构建→价值实现→模式改进”四个阶段的动态过程。其中,知识搜寻为数字创业提供资源保障,动态能力促进创业资源合理配置,二者在不同阶段的互动效应以及更迭转换推动了数字创业的不断演进。本文揭示了数字创业的过程及内在机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创业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数字创业 知识搜寻 动态能力 盒马鲜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欣兰 张超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加速了汽车产业链的变革与重塑,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突破产业链短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以比亚迪为例,从全产业链商业模式的视角分析企业价值创造的路径与形成机制,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企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理论框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与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新的理论探讨,丰富了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在价值创造领域的应用研究,为新能源汽车企业价值创造提供有益启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资本创造财富;品质改变世界——三一重工;因梦想而伟大
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企业创造共享价值
企业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中国南车动车组2005—2011年纵向案例研究
传统企业动态能力构建与数字化转型的机理研究
基于数字化技术共建“和而不同”动态能力——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
从“培育者”到“影响者”: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绿色创新发展:基于浪潮的纵向案例研究
企业数字化转型价值链重塑机制——来自华为集团与美的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
企业纵向并购的价值创造与管理战略
智能制造企业国际创业机会实现的过程机制——数字化赋能视角下小米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
金融机构的法律工作者如何实现价值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