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4)
2023(19656)
2022(16266)
2021(14994)
2020(12457)
2019(28200)
2018(27738)
2017(53539)
2016(29305)
2015(32585)
2014(32157)
2013(31279)
2012(28105)
2011(24884)
2010(24231)
2009(22052)
2008(21385)
2007(18605)
2006(16074)
2005(13925)
作者
(82829)
(69028)
(68341)
(65229)
(43866)
(33078)
(31117)
(27211)
(26211)
(24261)
(23335)
(23237)
(21791)
(21523)
(21408)
(21106)
(20878)
(20663)
(19900)
(19802)
(17123)
(16834)
(16670)
(15766)
(15505)
(15316)
(15184)
(15113)
(13754)
(13739)
学科
(114195)
经济(114064)
管理(85503)
(84152)
(70218)
企业(70218)
方法(54365)
数学(47773)
数学方法(47205)
(32304)
(31599)
中国(30991)
业经(28405)
(23214)
(22395)
财务(22315)
财务管理(22279)
农业(21651)
企业财务(21287)
地方(20809)
(20540)
(20198)
贸易(20189)
(19642)
技术(18022)
理论(17830)
(16905)
环境(16856)
(16791)
银行(16722)
机构
大学(404415)
学院(402696)
管理(160974)
(159023)
经济(155850)
理学(140882)
理学院(139394)
管理学(136748)
管理学院(136036)
研究(131127)
中国(97036)
(84761)
科学(82997)
(72270)
(69042)
(64975)
业大(63889)
中心(60273)
研究所(59650)
财经(59370)
(56757)
农业(54488)
(54436)
北京(52465)
(51240)
师范(50624)
经济学(48481)
(48006)
(46001)
财经大学(44763)
基金
项目(287029)
科学(225689)
基金(210012)
研究(204069)
(185349)
国家(183838)
科学基金(158266)
社会(130029)
社会科(123380)
社会科学(123347)
基金项目(111634)
(111089)
自然(104976)
自然科(102641)
自然科学(102614)
自然科学基金(100765)
(94395)
教育(93845)
资助(86046)
编号(81994)
成果(64591)
重点(64179)
(62550)
(60021)
(59810)
创新(55877)
科研(55690)
课题(55262)
国家社会(54380)
教育部(53693)
期刊
(162036)
经济(162036)
研究(109899)
中国(71701)
学报(69684)
(62248)
科学(60583)
管理(57753)
(56099)
大学(52531)
学学(49719)
农业(42793)
教育(39946)
技术(33757)
(33131)
金融(33131)
财经(28503)
业经(27517)
经济研究(26750)
(24322)
(22842)
问题(21465)
图书(21069)
(19963)
科技(19766)
理论(18714)
技术经济(18272)
业大(18261)
商业(17561)
统计(17493)
共检索到567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东   郭文光  
为了阐释数字化转型能否通过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提升劳动技能溢价,本文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技能溢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讨论在资本—技能互补性关系下,数字化转型对劳动产出效率和技能工资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技能溢价,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基础设施较发达地区和数字化底层技术转型中更为突出;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促进企业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机制和增加高技能劳动者相对需求机制,共同提升劳动技能溢价,其中增加高技能劳动者相对需求机制的根源在于企业数字化无形资本与高技能劳动者的互补性更高,有助于提升高技能劳动者对企业生产效率和劳动产出的贡献,并引发对低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挤出”现象,从而扩大了劳动技能溢价。本文结论为政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涛   谭前进  
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该结论仍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边际递减;内部控制与外部市场关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制定以及如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涛   谭前进  
选取2011—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该结论仍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水平的作用边际递减;内部控制与外部市场关注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研究结论揭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制定以及如何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耀彬   胡晟   王晨晨  
文章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能显著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经过替换变量度量方式、工具变量法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通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企业国际化深度;同时,管理者短视主义削弱了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企业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而高管海外背景则加强了这一作用。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同群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特别是非家族企业,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深度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文章结论为我国企业以数字协同方式深入推进国际化提供经验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平  侯风云  
利用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股东价值导向三个维度分析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影响劳动就业的机制,研究发现:金融负债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股东价值导向渠道对劳动就业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且负向作用体现在民营企业上,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企业的公有性质对劳动就业具有保护作用;金融资产渠道对劳动就业没有显著影响,但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就业。因此,我们应注重建立有利于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企业组织和治理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以发挥金融资产的蓄水池作用,严加监管和控制企业房地产投资行为,确保企业金融化进程始终有利于劳动者。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学博  
本文以2013—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经营风险显著负相关,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信息透明度和企业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中介渠道。研究还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作用更强;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环境越好,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经营风险的负向影响越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和  黄依婷  
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直接资源补充和间接信号传递的角度剖析企业如何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实证检验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及创新产出对政府创新补贴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不同所有制企业与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利用政府创新补贴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差异。研究表明:第一,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激励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与提升创新产出在政府创新补贴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具有正向的链式多重中介作用;第三,政府创新补贴对国有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作用更大。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机制,推出差别化的创新补贴政策,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激励其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企业完成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尹兴中  
本文首先借鉴LLSV(2002)及Doidge等(2004)的模型框架,分析了公共治理环境对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补偿水平的可能影响。然后本文利用纯送股形式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数据实证考察了这种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公共治理溢价,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的公共治理环境并采取了具有区别性的反馈行为,监管者在改善公共治理环境方面做出的努力将显著提高证券市场对于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少俊  郑江淮  
就业升级和就业极化是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结构演进中的显著特征。在中国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实背景下,信息化水平提升将如何作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技能溢价这一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首先以19个门类行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变动现象,发现中国在行业层面已经呈现出了就业极化与升级并存现象,然后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如何影响了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作用方向和影响效应,并采用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效应受到就业极化和就业升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就业极化条件下,信息化对技能溢价产生促进效应;就业升级条件下,信息化与技能溢价之间具有倒U型关系:先促进了技能溢价,后抑制了技能溢价。本文研究对缓解劳动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炳洪   李秉祥   张涛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新的发展动能,但能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至今尚无明确的论断。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数据挖掘的方法度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且这一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明显。影响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与降低代理成本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此,企业应积极运用新兴数字技术打造多元协调的治理平台,营造开放共享的公司治理环境;政府应加快出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扶持政策,对非国有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强化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促进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韦谊成  刘小瑜  何帆  
公司治理作为公共管理子系统与社会治理的微结构,在“大智移云”时代备受政府与公众关注,但现有研究却鲜有系统考察。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2012—2018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结论不变;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治理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提高治理水平,且信息不对称性越低,越有利于公司强化治理水平;通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相比较而言,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治理效应更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治理后果文献,亦为数字治理合理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博文  霍晓彤  冯海燕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文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地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雅楠   张成  
在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能否破解“生产率悖论”是值得关注的现实命题。基于CNRDS数据库,运用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率悖论,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以及非制造业行业中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自主创新效应、发挥人力资本优化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因此,企业应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以差异化转型策略加强企业间数字化协同、发挥人力资本优势,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