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67)
2023(16270)
2022(12631)
2021(11273)
2020(9232)
2019(20289)
2018(19969)
2017(38482)
2016(20094)
2015(22121)
2014(21346)
2013(20609)
2012(18281)
2011(15908)
2010(16197)
2009(15649)
2008(14906)
2007(13551)
2006(11953)
2005(11226)
作者
(52212)
(43443)
(43065)
(40823)
(27616)
(20331)
(19550)
(16610)
(16494)
(15480)
(14766)
(14448)
(13916)
(13544)
(13281)
(13274)
(12865)
(12706)
(12352)
(12171)
(10611)
(10343)
(10302)
(9953)
(9699)
(9627)
(9626)
(9625)
(8449)
(8406)
学科
(89606)
(86255)
经济(86156)
(82350)
企业(82350)
管理(75149)
业经(34370)
方法(32318)
(30342)
中国(30336)
(28132)
(27218)
金融(27217)
(25824)
银行(25812)
(24933)
数学(23729)
数学方法(23581)
(22833)
财务(22803)
财务管理(22779)
(22017)
企业财务(21666)
技术(21171)
农业(20917)
地方(18260)
理论(17303)
(16287)
(16122)
(15434)
机构
学院(274547)
大学(267176)
(122381)
经济(120250)
管理(113553)
理学(96561)
理学院(95745)
管理学(94747)
管理学院(94212)
研究(83555)
中国(74366)
(60546)
(54290)
财经(47201)
科学(43928)
(43045)
(42974)
中心(41294)
(39449)
(38523)
经济学(38286)
财经大学(34894)
经济学院(34695)
(34617)
业大(34015)
研究所(33993)
北京(33589)
商学(33183)
商学院(32884)
(31390)
基金
项目(176750)
科学(143912)
研究(138173)
基金(130430)
(109999)
国家(108956)
科学基金(97811)
社会(93107)
社会科(88602)
社会科学(88581)
(70759)
基金项目(68498)
教育(61673)
自然(58393)
自然科(57131)
自然科学(57123)
(56436)
自然科学基金(56252)
编号(55541)
资助(49681)
成果(44352)
(44003)
创新(40061)
(39913)
国家社会(39618)
重点(39271)
(39107)
(38992)
(37769)
课题(37607)
期刊
(139888)
经济(139888)
研究(84708)
中国(58974)
(51462)
管理(49487)
(41886)
金融(41886)
(38182)
科学(32862)
学报(30992)
教育(27996)
技术(26139)
大学(25996)
业经(25483)
农业(25380)
学学(24449)
财经(24315)
经济研究(22698)
(21175)
问题(17684)
技术经济(16189)
(16097)
财会(14948)
现代(14624)
商业(13987)
(13566)
会计(13179)
世界(13000)
科技(12940)
共检索到428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宋加山   涂瀚匀   赵锐锃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可为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企业作为微观创新主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以2010—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框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限效应模型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效率;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融资约束发挥重要中介作用;金融化抑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直接影响效应,正向调节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机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打造数字驱动创新生态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学峰  王珑淇  
面对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发生相应改变。选取2012-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探讨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并尝试从金融资产期限结构、门槛效应、异质性等方面进行拓展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整体呈现“倒U型”关联,即适度金融投资能够发挥金融支撑实体经济作用,短期金融资产主要发挥“蓄水池”功能,长期金融资产则倾向“投资替代”动机。其中,非国有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具有较低的最优金融资产配置水平,需要更为重视金融投资的负向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存在融资约束、金融收益门槛促使金融资产配置与数字化转型关联产生区间效应。研究结论对于引导企业树立正确金融投资动机,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规模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雪峰  韩永飞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化企业作为国家“互联网+”战略实施的“排头兵”,过度持有金融资产会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从而不利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发展。互联网时代,能否通过“互联网+”战略促使数字化企业降低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从而促进创新投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互联网+”战略实施、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创新投资三者间的互动关系。结果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通过降低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促进创新投资,即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战略与数字化企业创新投资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将创新投资细分为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投资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促进数字化企业探索式创新投资,抑制利用式创新投资,同时金融资产配置在“互联网+”战略与探索式创新投资间难以发挥中介效应,但在“互联网+”战略与利用式创新投资间发挥遮掩效应;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蓄水池动机和替代动机进行检验发现,“互联网+”战略能够削弱数字化企业的蓄水池动机,对替代动机无显著影响。结论能够为国家更好地发展互联网经济,合理配置数字化企业金融资产,优化创新投资提供经验借鉴和实证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磊  
以2013—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高端制造业为样本,实证研究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倒“U”型非线性影响,且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创新投资是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实体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宗朝  吴非  李华民  
利用2007—2016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企业金融资产配置激励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激励越强,对于技术创新活动的抑制性越强,这在三种层次的专利创新活动中都保持了稳健的结果。这种抑制是通过降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R&D)和扰动企业财务稳定水平来实现的,特别的是,这种不利扰动对于高端创新而言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企业在面临金融资产配置激励时会产生有差异的反应函数,从而带来了创新产出的异质性影响。研究不仅丰富和拓展了金融化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当前政府出台"脱虚向实"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冰冰   刘爱梅  
基于2013~2020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在使用DID模型和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且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的影响特征。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高企业间劳动、资本、知识和技术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且行业竞争能够增强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为强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应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建设,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要素配置的作用,实现数字经济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梦丽  王艾敏  张旭婷  王子伦  
从公司金融资产配置的角度,选择我国七十余家已上市的单项冠军企业在2016—2020这5年间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政府补贴、公司金融资产配置情况对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公司金融资产配比变化的过程中,政府的相关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数据呈现出非线性的数量关系;(2)所属区间不同的金融资产配置率对于政府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也不相同。进一步来说,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较低时,政府所下发的补贴与单项冠军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而随着金融资产配比的进一步提升,这一关系发生结构性突变,由正向变为负向。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单项冠军企业的创新驱动机制中包含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有助于推动本土制造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从而培养出更多制造业方面的“单项冠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刘鹏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  凌筱婷  戴德明  
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水平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即实体企业适度进行金融资产配置能够提高企业研发投入,而过度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则会降低企业研发投入。作用机制分析显示,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通过影响财务风险作用于研发投入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水平正向调节两者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宁   张迪   李孝琪   郑方  
数字经济时代,厘清管理者特质与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以2010-2021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机器学习和文本分析方法构建管理者长期主义指标,进而探究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主要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与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条中介路径实现;数字化转型力度越大,管理者长期主义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即数字化转型对管理者长期主义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且该效应在企业给予管理层股权激励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程度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斌   张金龙  
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通过全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影响着传统金融体系,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亟须数字基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在实体企业金融化愈演愈烈的经济环境下,以“宽带中国”战略的推进作为外生事件,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讨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建存在金融化效应,在战略实施当年就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且持续增强,在通过替换变量、PSM-DID、剔除特殊样本和安慰剂检验后结果仍稳健。影响机制表明,融资约束在数字基建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基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为金融资产配置提供资金来源。外部环境的调节机制表明,较高的地区市场化水平会促进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但较高的金融监管水平会抑制数字基建对企业金融资产配置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国有企业和内控水平较高的企业通过数字基建获取资金的边际效用较低,内外部监管不足会导致管理层和大股东出于投资替代动机提高金融资产配置比例。因此,要继续加大数字基建投资力度,校正传统金融中存在的信贷资源错配属性;企业应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效解决企业金融化背后的委托代理问题;金融监管部门要发挥数字基建的靶向治理作用,监管识别企业的金融资产配置动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冬华   万贻健  
数字经济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法构建数字化转型指标,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地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异地子公司自主创新水平,推动企业跨地域发展,该结论经过平行趋势和安慰剂检验、替换数字化转型和跨地域创新指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促进知识流动、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提升企业跨地域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利的外部环境是提高数字化转型成效的关键;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突破战略距离,提升欠发达地区子公司的自主创新水平,优化创新结构、实现创新的“增量提质”。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跨地域创新的促进作用能进一步提升异地子公司运营效率和经营绩效。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的内在机制,并为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邓江花  万其龙  郭永芹  
文章基于A股实体企业2007—2019年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生产效率呈倒U型关系;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生产效率有促进作用,而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则有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短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提升企业经营绩效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长期性金融资产配置通过挤出实体投资和研发投资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汤颖梅   王乐   陈俊聪  
基于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以及更好地实现创新强国目标,本文利用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不同动机下的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开发式创新,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的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金融资产能促进企业的探索式创新,长期金融资产会抑制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机制检验表明,短期金融资产配置通过研发投入和现金流水平机制作用于探索式创新,长期金融资产配置通过“获利效应”和“替代效应”机制影响探索式创新。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在低主业盈利能力和股权激励不足的企业中更显著。考虑外部金融环境影响后,地区金融发展对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且这一调节作用因企业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