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7)
2023(7807)
2022(5184)
2021(4001)
2020(2627)
2019(5525)
2018(5667)
2017(10551)
2016(5876)
2015(6496)
2014(6676)
2013(6252)
2012(5415)
2011(4796)
2010(4448)
2009(3782)
2008(3511)
2007(3274)
2006(3094)
2005(3017)
作者
(16825)
(14057)
(13979)
(13507)
(8702)
(6569)
(6295)
(5483)
(5413)
(4823)
(4796)
(4651)
(4482)
(4414)
(4408)
(4289)
(4260)
(4034)
(4031)
(4028)
(3529)
(3387)
(3364)
(3323)
(3219)
(3197)
(3077)
(3030)
(2812)
(2719)
学科
(29294)
经济(29274)
管理(18915)
(14891)
业经(12259)
中国(11218)
(11143)
企业(11143)
环境(10163)
(9489)
产业(9384)
信息(8624)
总论(8336)
信息产业(8294)
(7074)
农业(6681)
地方(6510)
(6146)
方法(5760)
(5713)
发展(5710)
(5702)
(5153)
银行(5145)
(5076)
(4988)
(4864)
(4864)
金融(4864)
数学(4694)
机构
学院(83810)
大学(82689)
(35200)
经济(34544)
管理(30640)
研究(29907)
理学(25901)
理学院(25637)
管理学(25169)
管理学院(25017)
中国(22353)
科学(17651)
(17528)
(15382)
(14141)
(13756)
中心(13592)
(13208)
研究所(12887)
财经(12076)
业大(11966)
(11874)
师范(11754)
经济学(11571)
(11471)
(11009)
北京(10683)
(10505)
农业(10434)
经济学院(10422)
基金
项目(58805)
科学(47238)
研究(45313)
基金(42572)
(37312)
国家(37039)
科学基金(32013)
社会(30399)
社会科(28888)
社会科学(28881)
(23661)
基金项目(21666)
教育(19588)
(19383)
编号(18523)
自然(18387)
自然科(17952)
自然科学(17949)
自然科学基金(17608)
资助(15058)
成果(14755)
(14594)
国家社会(13701)
重点(13664)
课题(12891)
(12274)
发展(12123)
(11944)
(11911)
(11848)
期刊
(39884)
经济(39884)
研究(24334)
中国(18401)
(13825)
学报(12919)
管理(11954)
科学(11922)
(11155)
教育(10722)
大学(10106)
农业(9378)
学学(9258)
(8354)
金融(8354)
技术(7630)
业经(7481)
经济研究(6659)
图书(6243)
财经(5579)
问题(5415)
(4997)
(4907)
书馆(4683)
图书馆(4683)
(4138)
现代(4088)
(3911)
论坛(3911)
商业(3867)
共检索到127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群  
<正>当今世界正处于数字经济的改革浪潮中,机器学习、产业互联网与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机器人、3D打印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正逐步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和智能化转型,深刻改变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未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与经济发展模式将会出现根本性变革。在区域管理和宏观决策等不同领域,新一代数字技术将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的驱动方案。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乾权  
2023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当天发布了《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绿化国土面积超700万公顷,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拥有森林面积2.31亿公顷,草地面积2.65亿公顷,森林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4.02%、50.3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工作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十年间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1.63%,迅速增加至2022年的24.02%,
关键词: 目标实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乾权  
2023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当天发布了《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绿化国土面积超700万公顷,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拥有森林面积2.31亿公顷,草地面积2.65亿公顷,森林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4.02%、50.3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工作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十年间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1.63%,迅速增加至2022年的24.02%,
关键词: 目标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晓曦   苗领   王彦杰  
立足国家“双碳”目标和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双碳”目标实现进行研究,揭示数据要素赋能生产方式低碳转型、数字技术赋能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兴产业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消费理念赋能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传导机制。剖析数字基础设施是高碳来源、碳数据管理平台和体系尚未完善、碳交易体系尚未完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产业绿色化有待提高等关键问题,并提出推进数字新基建节能降碳、合理利用数据资源、健全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及培育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路径。以期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双碳”目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数字技术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制造业数据,系统评估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从技术创新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较低,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有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异质双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会明显地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碳排放效应,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并超过临界值时,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总量。本文的研究为利用技术创新达到数字化转型抑制碳排放的目标提供了经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决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婉婷   陈建成   侯建  
数字技术在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制造业数据,系统评估了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从技术创新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利用非线性动态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技术创新门槛下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中国数字化转型水平整体较低,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有趣的是,数字化转型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技术创新异质双门槛效应:较低水平的技术创新会明显地提升数字化转型的碳排放效应,而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并超过临界值时,数字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碳排放总量。本文的研究为利用技术创新达到数字化转型抑制碳排放的目标提供了经验,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实现节能减排的决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普照   魏甜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能源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战场,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其重要的实现路径及战略选择。本文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对能源产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和相关金融政策进行了整理,重点分析了金融科技和绿色信贷影响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本文以2012~2021年A股能源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设定数字化转型程度(DCG)为被解释变量,金融科技水平和绿色信贷贷款余额为核心解释变量,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绿色信贷对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提高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和增加绿色信贷能够显著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第二,政府干预在促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这表明金融科技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金融机构也可以通过增加绿色信贷余额等方式助力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最终致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熠  靳曙畅  
实现“双碳”目标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必由之路。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和经济低碳转型的双重背景下,探究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理论方面,数字技术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碳排放的外部不经济等机制降低碳排放。实践方面,数字技术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主要聚焦五条路径:基于数字技术构建碳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低碳生产生活体系、完善碳排放市场交易体系以及优化碳排放行政管理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婷婷  张琼  李俊  王拓  
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基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中央提出,要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开放水平和开放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旨在考察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促进企业外循环,并且提出其影响机理和实现路径。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增强了企业的数据资本,数据资本赋能企业,降低参与国际分工的交易成本,助力企业打通外循环,提高企业外循环水平。经验研究证实,数字化转型能够助力企业打通外循环,提高企业外循环水平,对企业直接参与外循环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间接参与外循环。异质性分析表明,与小微型企业相比,数字化转型对大中型企业外循环的促进作用更大;对于大中型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着力助推其直接参与外循环,对其间接参与外循环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与非主要商业城市相比,数字化转型对位于主要商业城市的企业直接参与外循环的促进作用更大;与主要商业城市相比,数字化转型对位于非主要商业城市的企业间接参与外循环的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子洋  宋冬林  谢文帅  
数字经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减少碳排和增加碳汇两种基本途径,归根结底则是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逻辑主线,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化转型。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能够以数据生产要素推动生产方式低碳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以数字科技革命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绿色低碳价值。实践中,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实现“双碳”目标的助力作用,应当深化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推进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化发展;健全有效市场机制,强化数字技术赋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挥有为政府作用,夯实数字经济助力低碳发展的政策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方媛   吴云龙  
数字化转型赋予企业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增长新的驱动力,但其能否进一步改善企业在环境、社会与治理方面的表现,助推“双碳”目标实现?以2012—2021年华证ESG评分披露的2 90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改善企业ESG责任表现,尤其可以提升其在环境与社会责任两方面表现,且云计算技术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贡献最为突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财务绩效提升并降低企业风险水平,进而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故有助于提升企业ESG责任表现。第三,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责任表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国有企业、成熟期企业与重污染企业ESG责任表现对数字化转型更为敏感。结论基于数字化视角可为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从而为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目标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耀宏  
华为公司把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结合,致力于为金融数字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过去十年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处于增速换挡的L型触底区,银行传统业务发展增速变缓;同时利率市场化之后存贷利差收窄,进一步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导致利润率下降。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加快了传统金融行业脱媒进程,传统银行的客户被分流,业务场景被占领,在互联网金融数据驱动运营的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竑  
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正在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有关参与各方在边学习、边实践和快速创新发展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众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以更好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满足民生的普惠需求。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在助力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以"十四五"规划建议为指导,有序推进数字化进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武毅  
"软件不软",阿米巴管理理念与方法论一直难以普及和落地的真正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系统支持,在资源量化与价格体系建立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信息系统来进行阿米巴之间的结算,从而构造出精益管理的体系。企业要适应这场数字化变革带来的冲击,就必须从组织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思路上做出相应的改变。M公司(本文来自真实企业的实践,以"M"代称)正是遵循"以人文本"的核心思想,以信息系统为载体,借助阿米巴经营模式进行落地实践,找到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特别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