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4)
2023(13418)
2022(10344)
2021(9268)
2020(7016)
2019(15892)
2018(15758)
2017(28329)
2016(16682)
2015(19179)
2014(19473)
2013(17955)
2012(17275)
2011(15948)
2010(16446)
2009(14818)
2008(14714)
2007(13553)
2006(12420)
2005(11983)
作者
(46539)
(38501)
(38415)
(36557)
(24677)
(18497)
(17532)
(15152)
(14980)
(14080)
(13022)
(13017)
(12550)
(12388)
(12105)
(11956)
(11548)
(11538)
(11226)
(11196)
(10182)
(9513)
(9391)
(9058)
(8888)
(8737)
(8731)
(8610)
(7888)
(7795)
学科
(68320)
经济(68244)
管理(37741)
(36673)
中国(29731)
(26938)
企业(26938)
(21233)
教育(21213)
地方(21059)
业经(20233)
方法(17821)
(15328)
农业(14615)
(14491)
(14465)
金融(14465)
数学(14230)
(13995)
数学方法(13959)
理论(13883)
(13699)
银行(13682)
(13364)
(12921)
(12869)
贸易(12856)
产业(12520)
(12409)
发展(12355)
机构
大学(231287)
学院(230809)
研究(89426)
(87940)
经济(85721)
管理(74236)
中国(63931)
理学(61367)
理学院(60456)
管理学(59107)
管理学院(58633)
(52946)
科学(52547)
(45761)
(44095)
师范(43766)
(42437)
研究所(40939)
中心(39397)
(39024)
教育(38278)
(36719)
师范大学(35424)
北京(35114)
(32204)
财经(31907)
(31561)
技术(30626)
业大(29420)
(28880)
基金
项目(140120)
研究(114157)
科学(110973)
基金(94962)
(81306)
国家(80371)
社会(69604)
科学基金(67350)
社会科(65653)
社会科学(65641)
教育(59368)
(57171)
编号(50166)
(49460)
基金项目(47771)
成果(45110)
课题(39318)
自然(37949)
资助(37948)
(37281)
自然科(37064)
自然科学(37058)
自然科学基金(36355)
重点(33477)
(32874)
(31728)
发展(30811)
(30249)
规划(29837)
(29696)
期刊
(111197)
经济(111197)
研究(84527)
中国(64629)
教育(64468)
(36525)
学报(33764)
(31280)
科学(30467)
管理(29778)
大学(27127)
(25781)
金融(25781)
农业(25276)
技术(25166)
学学(23485)
业经(18789)
职业(17588)
经济研究(17497)
财经(16178)
图书(14571)
问题(14439)
(14182)
论坛(14182)
(14142)
(13675)
国际(13315)
(12970)
(12262)
世界(12182)
共检索到389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  
数字技术通过重塑教学生态和变更工作世界改变了职业教育系统,进而对职业教育教师发展产生了影响。针对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不完善、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师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不深入、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保障供给不充足等挑战,数字化转型中的职业教育教师发展可借鉴顶层设计“框架先行”、校企合作“提质增效”、保障供给“固本强基”的国际经验,完善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顶层设计,优化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校企合作路径,加大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保障供给程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振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发展存在"双师型"教师发展理念不完善、职业生涯不连贯、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工作本位学习强调场域对接、时间链接、机制衔接,能够有效引导我国职业教育师资发展。工作本位学习视域下欧盟职业教育师资发展具有场域对接和时间链接的特点,德国与荷兰在机制衔接方面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本。借鉴欧盟经验,我国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采取优化"双师型"教师发展制度设计、完善"双师型"教师职涯发展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发展共同体等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翠翠  
英国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为目标,对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包括确立雇主主导、需求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供给规模与质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配套制度与支持体系。借鉴其成功经验,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既要明确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也要加大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规模,更要推动职业教育与培训一体化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和实践的主导方式。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教育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上线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重要部署的关键举措。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晓  刘铭心  
在数字化转型升级时代,未来工作的主要变化发生在环境、技能、资格和就业四个方面,要求劳动者在掌握核心技能的同时,注重综合能力发展,既需要劳动者个人保持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同时也需要外界提供合适的培训环境和培训资源。研究发现,我国目前的数字化技能培训存在以下问题:培训未惠及低技能人群,学校培训的实训机会不足,企业开展培训积极性不强,政府未建立相关认定与评估标准,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合力破解,如政府进行顶层设计,为培训提供保障与激励;企业通过多渠道参与技能形成体系建设,提高话语权,发挥主体作用;培训方重塑目前培训的定位,更新培训模式;劳动者本身则需要建立技能提升意识,规划职业发展道路,主动寻求培训机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陈正振   张佺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目的是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减少和化解职业教育系统的不确定性,增强职业教育机构应对产业转型、劳动力市场转型和技能转型等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面临如下现实困境:对技术应用与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技能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依然存在脱节、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贯通途径尚未畅通。基于对外部环境和现实困境的分析结果,建议从明确目标定位、创建框架条件、优化生态系统、构建贯通途径、形成行动策略五个方面优化职业教育转型发展的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少国  
本文从教育转型对教师教育的需求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对美、英、德三国的教师教育发展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剖析,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几点策略。借鉴美、英、德三国的经验,在教育转型的当下,国内的教师教育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与提升:首先,应该以新标准、新范式来引导教师教育的革新;其次,应该突出国内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应该强化职前与职后培训的融合,以促进教师从业能力的提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恩锋  陈士才  
人民币国际化与日元有诸多的相似背景,因此人民币是否会重复日元的轨迹值得探讨。本文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地位进行了三种假设,并进行相应分析,就如何避免重复日元的轨迹提供了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睿文   徐涵  
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既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应然之举,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固本之基。在专业化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形成,高质量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国家建构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多重背景下,新加坡通过以企业工作经验作为教师入职门槛,校企双向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岗前岗后系统化培养,教师评价理念和标准符合职业教育特性,推动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等路径建设了一支高质量“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采取因“类”而异制定教师入职标准,健全校企双向协同育师机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多措并举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等方式建设中国特色高质量职业教育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仁有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纵深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聚焦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以“转型与重塑: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提出立足变局,主动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聚焦困局,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问题;着力破局,用数字化思维破解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与探索的困境;开拓新局,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效举措,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技术技能人才资源支撑。梳理论坛基本情况、汇总专家观点、分析各方建议,有助于准确把握数字时代背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全面准确落实论坛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仕韬   祁占勇  
职业教育模式认同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重要保障,关乎职业教育高质量建设的成效。瑞典职业教育模式认同遵循着校企合作的主体逻辑、工学合作的实践逻辑、产教融合的动力逻辑、普职融通的发展逻辑,囊括以分散合作与多元协同为治理特色,以课程实践、远程学习、教学工厂为品牌特色,以弘扬企业家精神、适配工业发展、聚焦公共事业领域为动能基础,以完善普职体系融通与推进普职课程融通为发展目标的内容体系。瑞典职业教育模式认同为我国从建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搭建工学结合育人平台、营造职业教育新生态等方面着手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提供了经验镜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占勇   李璐  
职业教育制度认同是社会对于职业教育制度的内在体验与价值反馈的耦合,是实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职业教育制度认同是一个综合性体系——以职业教育法治保障、资历框架、证书制度与技能培训制度为基点,构筑出公众对职业教育制度的认同网络。瑞典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现了瑞典对职业教育质量和社会发展的承诺,并且成为全球范围内职业教育职普融通运作的典范。瑞典职业教育制度通过法律和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切实的法治保障,以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创造了外显化的制度依据,依据市场需求与行业标准建立了灵活的证书制度,并且在技能培训制度中彰显终身学习理念。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高效、透明且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制度认同体系,不仅提升了瑞典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也为我国职业教育制度认同的提升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佑镁   王旦   梁炜怡   毛聪聪   柳晨晨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应对技术快速变革的优先选项。剖析八个国家或组织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经验,抽取高等职教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策略;结合我国转型困局,以国内案例为对象,阐述当前职教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图谱与布局特征。将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破局之法概括为五链十五步交叉围合转型方略,包括:强化管理链的统筹作用,完善政策与制度升级;推进技术链的基础作用,保障设施与资源输出;打造教育链的核心作用,拓展教学与学习服务;协同企业链的驱动作用,践行共建与共享体系;坚持人才链的引领作用,创新培养与建设目标。以教育链与企业链为横向破局之式,以技术链与人才链为纵向破局之式,以管理链为四链围合之式,为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曹得宝   赵方  
农业农村问题仍然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短板,社区支持农业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从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效途径。社区支持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具备了一定的社区支持农业发展的现实适用性。但由于起步较晚,全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农场经营者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广大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认知有待进一步增强的困境。美国、日本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在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剖析美国、日本和法国的实践经验对于推进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政府应在社区支持农业发展方面扮演好指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农场经营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不断加深广大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认知与理解。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门超  
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当前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受碎片化治理结构、松散式治理过程、粗放型治理功能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为此,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必须遵循以平台驱动治理结构优化、以数据赋能治理过程协同、以智能技术促进治理功能优化的基本逻辑。职业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应包括:坚持公共价值引领,识别并满足多主体的真实需求;立足“以人为本”根基,加强多元治理主体的数字赋能;夯实主体治理底座,共建综合立体数字化治理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